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收 涩 药 第二十五章
桡述 一、定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概 述 一、定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三、作用及适应证: 收敛固涩 正虚滑脱不禁 固表止汗; 自汗、盗汗; 敛肺止咳; 肺虚久咳; 涩肠止泻; 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止带;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三、作用及适应证: 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止带; 收敛固涩 自汗、盗汗; 肺虚久咳; 久泻久痢;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正虚滑脱不禁
四、分类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四、分类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五、配伍规律: 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 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1.气虚自汗:补气固表药。 2.阴虚盗汗:补阴药。 3.脾肾阳虚之久泻、五更泄:温补脾肾药。 4.肾虚遗精、遗尿:补肾药。 5.崩漏:补肝肾固冲任药。 6.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补肺肾纳气药
五、配伍规律: 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 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1.气虚自汗:补气固表药。 2.阴虚盗汗:补阴药。 3.脾肾阳虚之久泻、五更泄:温补脾肾药。 4.肾虚遗精、遗尿:补肾药。 5.崩漏:补肝肾固冲任药。 6.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补肺肾纳气药
六、使用注意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 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 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 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六、使用注意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 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 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 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本类药物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 理,而有固表敛汗、止汗之功。 药性特点:味甘性平; 功效:固表敛汗; 适应症: 卫表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溢之自汗; 热盛伤阴,迫液外泄之盗汗
本类药物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 理,而有固表敛汗、止汗之功。 药性特点:味甘性平; 功效:固表敛汗; 适应症: 卫表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溢之自汗; 热盛伤阴,迫液外泄之盗汗
治气虚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 治阴虚盗汗当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 病求本。 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 非本类药物所宜
治气虚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 治阴虚盗汗当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 病求本。 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 非本类药物所宜
麻黄根 【药用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 的根及根茎 中麻黄 草麻黄
麻 黄 根 【药用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 的根及根茎 草麻黄 中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