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编订人:徒娟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 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 长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 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 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一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 指整个船。 樯橹灰飞烟灭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 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举酒欲饮无管弦。一一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 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班级: 姓名: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编订人:徒 娟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 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 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 长。 ●例析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 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 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 指整个船。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 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 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 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 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髙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 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 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 “鸟”,“自落”对“空啼”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 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岀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问: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 神各有不同。请你做简要分析 简析:“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 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 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 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 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 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 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髙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 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 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 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 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 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 “鸟”,“自落”对“空啼”。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 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 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问: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 神各有不同。请你做简要分析。 简析:“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 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 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 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 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 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 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 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6、设问与反问 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 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7.双关 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 是无晴却有晴。一—“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 有情。 如民歌:“蜘蛛天旱夜结网,想晴只在暗中丝 “想晴(情)只在暗中丝 (思)”的实际意思是:想念情人不敢大胆说出来,只能暗暗相思。 8.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 整的意思。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见”与“闻”互文见义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隘”)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如烟的轻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水与沙” 9.叠字 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有些叠音词能使诗歌更生动形象。如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0.用典 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出处。所以, 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鉴赏诗歌十分必要。古诗词中的用典有: 点化前人语句,出自《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引用神话传说,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运用了杜宇的传说 还有运用历史故事,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暗指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练习: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设问与反问 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 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7.双关 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 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 有情。 如民歌:“蜘蛛天旱夜结网,想晴只在暗中丝。”——“想晴(情)只在暗中丝 (思)”的实际意思是:想念情人不敢大胆说出来,只能暗暗相思。 8.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 整的意思。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见”与“闻”互文见义)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隘”)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如烟的轻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水与沙”) 9.叠字 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有些叠音词能使诗歌更生动形象。如: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0.用典 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出处。所以, 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鉴赏诗歌十分必要。古诗词中的用典有: 点化前人语句,出自《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引用神话传说,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运用了杜宇的传说。 还有运用历史故事,如: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暗指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练习: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 南春》杜牧)()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 牧《题乌江》)()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 儿·书博山道中壁》() 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 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19、“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何 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2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二、常见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2、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比拟: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突出作者 情感 4、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髙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5、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増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 语势,强化感情。) 6、反复: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思想感 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7、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 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8、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9、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 南 春》杜牧)(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 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 牧《题乌江》)( )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 )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 ) 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 儿•书博山道中壁》( ) 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 )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 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 ( ) 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 18、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 19、“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何 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 2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 二、常见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2、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比拟: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突出作者 情感。 4、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5、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 语势,强化感情。) 6、反复: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思想感 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 7、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 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8、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9、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10、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11、互文: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12、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13、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14、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 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三、明确设问方式: 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 3、某一句或某一联妙在何处? 答题步骤 第一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 内容简洁概括) 第三步: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课后训练案 修辞手法题型的基本答题步骤例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 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己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从修辞角度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步骤 步骤二: 步骤三: 三、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2009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辽宁卷)
10、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11、互文: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12、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13、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14、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 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三、明确设问方式: 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 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 3、某一句或某一联妙在何处? 答题步骤: 第一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 内容简洁概括)。 第三步: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课后训练案 一、修辞手法题型的基本答题步骤例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 年安徽卷)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 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从修辞角度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 分) 答: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三、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2009 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 分)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 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3分)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浙江卷) 定林[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3分) 四、课堂检测: 1、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授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晩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援,读ruo,“揉搓”之意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从修辞角度选择其中一种 手法来说明。(3分) 2、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莳(sh)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问: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指出下面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卖花声·怀古元·张可久 美人自吻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观 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问: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 5、种梅①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①此诗是宋亡后作者重返故里所作。 问: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 析 6、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3 分)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 浙江卷) 定 林[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3 分) 四、课堂检测: 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 ruó,“揉搓”之意。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从修辞角度选择其中一种 手法来说明。(3 分) 2、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问: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指出下面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吻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问: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 5、 种 梅① 刘 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 ①此诗是宋亡后作者重返故里所作。 问: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 析。 6、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 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 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 5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