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示 2、掌握甲类、乙类、甲乙类功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3、理解集成功放电路的结构特点 4、掌握复合功放管的放大倍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 甲类、乙类功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甲乙类功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9.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能够向负载提供足够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称为功率放大电路,简称为功放。 从能量控制和转换的角度看,功率放大电路与其它的放大电路在本质上没有根本 的区别:只是功率放大电路既不是单纯追求输出高电压,也不是单纯追求输出大 电流,而是追求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输出尽可能大的功率。 9.1.1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示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 L.最大输出功率Po 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给负载的信号功率称为输出功率。对正弦信号来说可以写 成 P。=UoIo 式中,U。和I。分别为负载上信号电压和信号电流的有效值。最大输出功率 P。y是在电路参数确定的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2.转换效率7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与直流电源所提供的功率之比称为转换效率。 POM 7= Pp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1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示 2、掌握甲类、乙类、甲乙类功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3、理解集成功放电路的结构特点 4、掌握复合功放管的放大倍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 甲类、乙类功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甲乙类功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能够向负载提供足够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称为功率放大电路,简称为功放。 从能量控制和转换的角度看,功率放大电路与其它的放大电路在本质上没有根本 的区别;只是功率放大电路既不是单纯追求输出高电压,也不是单纯追求输出大 电流,而是追求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输出尽可能大的功率。 9.1.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示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 1. 最大输出功率 POM 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给负载的信号功率称为输出功率。对正弦信号来说可以写 成 P U I O O O = 式中, UO 和 O I 分别为负载上信号电压和信号电流的有效值。最大输出功率 POM 是在电路参数确定的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2. 转换效率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与直流电源所提供的功率之比称为转换效率。 OM D P P =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式中,P。为直流电源的功率。 9.1.2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是提供输出功率,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输出功率都较大,所 在与一般的电压放大电路相比,功率放大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要求有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2.效率要高 3.非线性失真要小 4.加强晶体管的散热和保护 9.1.3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因为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幅值均很大,功放管特性的非线 性不可忽略,所以在分析功率放大电路时,不能采用仅适用于小信号的交流等效 电路法,而应采用图解法。 9.1.4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方式很多,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1.按处理信号的频率分类 (1)低频功放:音频范围在几十赫兹至几十千赫兹。 (2)高频功放:射频范围在几百千赫兹至几十兆赫兹。 2.按功率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分类 (1)甲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均导通,其导通角0=2π。 这功放电路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较小。但直流电源在静态时的功耗较大,转换 效率较低。 (2)乙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只有半个周期导通,其 导通角0=π。这类电路的直流电源的静态功耗为零,效率较高,但输出信号中 会产生交越失真。 (3)甲乙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导通的时间大于半个 周期而小于全周期,其导电角π<0<2π。功放管的静态电流大于零,但非常小, 且克服了乙类功放交越失真的不足。 (4)丙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导通的时间小于半个周 期,其导通角0<π。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可提供很大的功率,效率高于78.5%。 y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2 式中, PD 为直流电源的功率。 9.1.2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是提供输出功率,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输出功率都较大,所 在与一般的电压放大电路相比,功率放大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要求有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2. 效率要高 3. 非线性失真要小 4. 加强晶体管的散热和保护 9.1.3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因为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幅值均很大,功放管特性的非线 性不可忽略,所以在分析功率放大电路时,不能采用仅适用于小信号的交流等效 电路法,而应采用图解法。 9.1.4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方式很多,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按处理信号的频率分类 (1)低频功放:音频范围在几十赫兹至几十千赫兹。 (2)高频功放:射频范围在几百千赫兹至几十兆赫兹。 2. 按功率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分类 (1)甲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均导通,其导通角 = 2 。 这功放电路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较小。但直流电源在静态时的功耗较大,转换 效率较低。 (2)乙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只有半个周期导通,其 导通角 = 。这类电路的直流电源的静态功耗为零,效率较高,但输出信号中 会产生交越失真。 (3)甲乙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导通的时间大于半个 周期而小于全周期,其导电角 2 。功放管的静态电流大于零,但非常小, 且克服了乙类功放交越失真的不足。 (4)丙类功放: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导通的时间小于半个周 期,其导通角 。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可提供很大的功率,效率高于 78.5%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9.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第3章讨论的小信号放大电路都偏置在甲类状态。图9-1(a)是基本共发 射极放大电路,其工作过程的图解分析如图9-1(b)所示。 由图9-1(b)可知,若静态工作点O设置合适,负载R上所能获得的最大 信号电压的幅值为 1 Uom =(Vcc-UCEs) 2 最大信号电流的幅值为 Iem =Ico 当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Us时,负载R,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信号功率为 Fow-_l-Vcelco 4 o+Vcc 直流(交流)负载线 R.R, 里g第里里。年04.4。+ .Uces .Vcc (a) (b) 图9-1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a)电路图 (b)图解分析 静态时,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 Pp =Vcclce 动态时,直流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为 B-2araue+lsmo0ham=ale 图9-1(a)所示电路的最高效率为 =PM=4 nmax=- -=25% Po Vcclco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3 §9.2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第 3 章讨论的小信号放大电路都偏置在甲类状态。图 9-1(a)是基本共发 射极放大电路,其工作过程的图解分析如图 9-1(b)所示。 由图 9-1(b)可知,若静态工作点 Q 设置合适,负载 RL 上所能获得的最大 信号电压的幅值为 1 ( ) 2 U V U om CC CES = − 最大信号电流的幅值为 cm CQ I I = 当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 UCES 时,负载 RL 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信号功率为 1 1 2 4 P U I V I OM om cm CC CQ = = 图 9-1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a)电路图 (b)图解分析 静态时,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 P V I D CC CQ = 动态时,直流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为 2 0 1 ( sin ) 2 P V I I t d t V I D CC CQ cm CC CQ = + = 图 9-1(a)所示电路的最高效率为 CC C OM max D CC C 1 4 25% Q Q V I P P V I = = =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可见,普通甲类功放效率很低,最高仅为25%。为了提高甲类功放的效率, 可以利用变压器实现阻抗变换,同时调节Q点使晶体管达到极限工作状态。 图9-2(a)是变压器耦合的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与图9-1(a)相比最大的 区别是,它通过变压器将负载耦合到集电极回路中。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很小, 交流电阻较大。因此,在进行直流分析时可将其看作短路:进行交流分析时,要 考虑负载电阻R,通过变压器转换到变压器一次侧的等效交流电阻R',即 R'=()R=nR N. 图9-2(a)电路的图解分析如图9-2(b)所示。电路的直流负载线和交流 负载线已在图中标出。 n:1 一直流负载线 N 一交流负载线 Ucc U (a) (b) 图9-2变压器耦合的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a)电路图(b)图解分析 由图9-2(b),可得输出功率为 Ro=ZUolo 由于R′的大小决定了交流负载线斜率的大小,因而影响着功率放大电路的 性能指标。最大输出功率为 cclco 2 最大效率为 2 .=50% P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4 可见,普通甲类功放效率很低,最高仅为 25%。为了提高甲类功放的效率, 可以利用变压器实现阻抗变换,同时调节 Q 点使晶体管达到极限工作状态。 图 9-2(a)是变压器耦合的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与图 9-1(a)相比最大的 区别是,它通过变压器将负载耦合到集电极回路中。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很小, 交流电阻较大。因此,在进行直流分析时可将其看作短路;进行交流分析时,要 考虑负载电阻 RL 通过变压器转换到变压器一次侧的等效交流电阻 RL ,即 1 2 2 L L L 2 ( ) N R R n R N = = 图 9-2(a)电路的图解分析如图 9-2(b)所示。电路的直流负载线和交流 负载线已在图中标出。 图 9-2 变压器耦合的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a)电路图 (b)图解分析 由图 9-2(b),可得输出功率为 O O O 1 2 P U I = 由于 RL 的大小决定了交流负载线斜率的大小,因而影响着功率放大电路的 性能指标。最大输出功率为 OM CC CQ 1 2 P V I = 最大效率为 CC CQ OM max D CC CQ 1 2 50% V I P P V I = = =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9.3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单管甲类功率放大电路虽然简单,只需要一个功率管便可工作,但甲类功率 放大电路效率低,为了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压低静态工作点Q,理想情况 下,可以将Q点压至横纵上,这样,当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电源输出的功率为 零,从而提高了效率。这时提出乙类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9.3.1电路组成 图9-3为两个射极输出器组成的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T:和T2分别为 NPN管和PNP管,两管特性相同。两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相互连在一起,信号从基 极输入,从射极输出,R为负载。由于该电路无基极偏置,所以E1=42=4,· 静态时,4,=0时,T和T2均处于截止状态,两管电流亦为零,故乙类功放在静 态时,直流电源不消耗能量。 图9-3两射极输出器组成的互补对称电路 9.3.2电路性能分析 由于输出信号是两管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将T和T2管合成一个能反映输出 信号和通过负载的电流的特性曲线。合成时考虑到: (1)4,=0时,Uco=Vcc,Uceo2=-'cc,因此Q=Q2。 (2)由流过R的电流方向知i。,与i2的方向相反,即两个纵坐标轴相反。 (3)特性的横坐标符合:Uce1+Uc2=Ucc-(-Vcc)=2Vcc ucE,的原点与-lce2=2Vcc点重合;-4ce2的原点与ucE1=2Vcc点重合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5 §9.3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单管甲类功率放大电路虽然简单,只需要一个功率管便可工作,但甲类功率 放大电路效率低,为了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压低静态工作点 Q,理想情况 下,可以将 Q 点压至横纵上,这样,当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电源输出的功率为 零,从而提高了效率。这时提出乙类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9.3.1 电路组成 图 9-3 为两个射极输出器组成的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T1和 T2分别为 NPN 管和 PNP 管,两管特性相同。两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相互连在一起,信号从基 极输入,从射极输出,RL为负载。由于该电路无基极偏置,所以 BE1 BE2 i u u u = = 。 静态时, 0 i u = 时,T1和 T2均处于截止状态,两管电流亦为零,故乙类功放在静 态时,直流电源不消耗能量。 图 9-3 两射极输出器组成的互补对称电路 9.3.2 电路性能分析 由于输出信号是两管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将 T1和 T2管合成一个能反映输出 信号和通过负载的电流的特性曲线。合成时考虑到: (1) 0 i u = 时, U V CE 1 CC Q = ,U V CE 2 CC Q = − ,因此 Q Q 1 2 = 。 (2)由流过 RL的电流方向知 C1 i 与 C2 i 的方向相反,即两个纵坐标轴相反。 (3)特性的横坐标符合: CE1 CE2 CC CC CC U U U V V + = − − = ( ) 2 CE1 u 的原点与 CE2 CC − = u V2 点重合; CE2 −u 的原点与 CE1 CC u V = 2 点重合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由以上3点,得两管的合成曲线如图9-4(a)所示。图9-4(a)表示图9-3 电路在4为正半周时T的工作情况。图中假定,只要4e,=4>0,T就开始导通, 则在一周期内T导通时间为半个周期。随着4的增大,工作点沿着负载线上移, 则。=i,增大,,也增大,当工作点移到图中A点时,41=Ucs,到达输出特 性的饱和区,此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不失真幅值。 ic i=常数 in=常数 21 UCEs 0 uce 0 B -uc U (a) (b) 图9-4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图解分析 (a)正半周T,管图解分析(b)整个周期内T1和T2管图解分析 图9-3中T2的工作情况和T相似,只是在信号的负半周导通。 1.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输出功率定义,可求图9-3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输出功率为 U Po=2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中的T和T2管是两个射极输出器,即A≈1。所以当输入 信号足够大,使Um=Um=Vcc-Ucs≈'cc时,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Uin (Vcc-Ucs)Vcc om 2R 2R 2.管耗 由于T和T2管在一个周期内各导通半个周期,且通过两管的电流和两管两端 的电压4在数值上都分别相等,因此,T,和T2管的管耗相等。设输出电压为 4。=Uom sin ot,则T,管的管耗为 6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6 由以上 3 点,得两管的合成曲线如图 9-4(a)所示。图 9-4(a)表示图 9-3 电路在 i u 为正半周时 T1的工作情况。图中假定,只要 BE1 0 i u u = ,T1就开始导通, 则在一周期内 T1导通时间为半个周期。随着 i u 的增大,工作点沿着负载线上移, 则 o C1 i i = 增大, o u 也增大,当工作点移到图中 A 点时, CE1 CES u U= ,到达输出特 性的饱和区,此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不失真幅值。 图 9-4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图解分析 (a)正半周 T1管图解分析 (b)整个周期内 T1和 T2管图解分析 图 9-3 中 T2的工作情况和 T1相似,只是在信号的负半周导通。 1.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输出功率定义,可求图 9-3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输出功率为 2 om O L 2 U P R =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中的 T1和 T2管是两个射极输出器,即 V A 1 。所以当输入 信号足够大,使 U U V U V im om CC CES CC = = − 时,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2 2 2 om CC CES CC OM L L L ( ) 2 2 2 U V U V P R R R − = = 2.管耗 由于 T1和 T2管在一个周期内各导通半个周期,且通过两管的电流和两管两端 的电压 CE u 在数值上都分别相等,因此,T1 和 T2 管的管耗相等。设输出电压为 o om u U t = sin ,则 T1管的管耗为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整理后可得 Pr=R. 4 两管的总管耗为 乃=乃+R= R π 3.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P。包括负载得到的信号功率和T和Tz管消耗的功率两 部分,即 R=+P- +2-U)=2Um 2RRπ4 πR 当输出电压幅值达到最大,即U≈V时,则得出电源供给的最大功率为 2/ πR 4.转换效率 一般情况下转换效率为 当Um≈'cc时,则 7==785% P。4 由此可见,乙类功放的转换效率要比甲类功放高。 5.最大管耗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关系 工作在乙类的互补对称电路,在静态时,由于管耗接近于零,因此,当输入 信号较小时,输出功率较小,管耗也小;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大,输出功率也增大, 管耗是否也会越来越大呢?由式(5一15)知,管耗P是输出电压幅值Um的函 1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7 T CC 1 0 L 1 ( ) ( ) 2 o o u P V u d t R = − 整理后可得 1 2 CC om om T L 1 ( ) 4 V U U P R = − 两管的总管耗为 1 2 2 CC om om T T T L 2 ( ) 4 V U U P P P R = + = − 3.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 PD 包括负载得到的信号功率和 T1和 T2管消耗的功率两 部分,即 2 2 om CC om om CC om D o T L L L 2 2 ( ) 2 4 U V U U V U P P P R R R = + = + − = 当输出电压幅值达到最大,即 U V om CC 时,则得出电源供给的最大功率为 2 CC DM L 2V P R = 4.转换效率 一般情况下转换效率为 o om D CC 4 P U P V = = 当 U V om CC 时,则 o D 78.5% 4 P P = = 由此可见,乙类功放的转换效率要比甲类功放高。 5.最大管耗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关系 工作在乙类的互补对称电路,在静态时,由于管耗接近于零,因此,当输入 信号较小时,输出功率较小,管耗也小;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大,输出功率也增大, 管耗是否也会越来越大呢?由式(5-15)知,管耗 T1 P 是输出电压幅值 Uom 的函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数,因此,可以用求极值的方法来求解。由式(5一15)有 dPs=1 (Vcc_U) dUom R.z 2 =0,则-=0,故有 dUom π2 π 上式表明,当Um-2c06c时具有最大管耗,所有 发华器 π2R1 考虑到最大输出功率式(9-14),则每管的最大管耗和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具有如下关系,即 e≈02Pon Pim= π2R 式(5一24)常用来作为乙类互补对称电路选择管子的依据。上面的计算是 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在选择管子的额定功率时,还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8 数,因此,可以用求极值的方法来求解。由式(5-15)有 T1 CC om om L 1 ( ) 2 dP V U dU R = − 令 T1 om 0 dP dU = ,则 CC om 0 2 V U − = ,故有 CC om 2V U = 上式表明,当 CC om CC 2 0.6 V U V = 时具有最大管耗,所有 1 2 2 2 CC CC CC T 2 2 2 L L 1 2 ( ) V V V P R R = − = 考虑到最大输出功率式(9-14),则每管的最大管耗和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具有如下关系,即 1 2 CC T m OM 2 L 0.2 V P P R = 式(5-24)常用来作为乙类互补对称电路选择管子的依据。上面的计算是 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在选择管子的额定功率时,还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9.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4.1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0CL) 在乙类双电源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图9-3)的分析中可知,由于静态时I。、 1e、Uc均为零,没有设置偏置电压。而三极管发射结存在一定的门坎电压U, 对硅管来说,在信号电压4<U=0.5V的信号部分,并不产生基极电流i,,因 此信号,、。和“。在过零点附近,其波形出现较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 真。如图9-5所示。 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应当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两只功率管均工作于临 界导通或微导通状态。电路如图9-6所示。静态时,T和T2管两个基极之间产生 的电压为 UBIR=UR:+UD +UD: 4,/4 0.6 -0.6 t ot 交越失真 图9-5形成交越失真的原理 使U2略大于T管发射结和T2管发射结门坎电压之和,从而使两只管子处 于微导通状态,即都有一个微小的基极电流,分别为11和I2。D,、D,正向导 通。静态时应调节R使发射极UE=0,即4。=0。 当外加正弦信号时,由于二极管D、D,的动态电阻很小,且R的取值也较 小,所以可以认为T:管基极电位的变化与T2管基极电位的变化近似相等,即 ug1≈uB2≈40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9 §9.4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4.1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 在乙类双电源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图 9-3)的分析中可知,由于静态时 B I 、 C I 、UCE 均为零,没有设置偏置电压。而三极管发射结存在一定的门坎电压 Uth , 对硅管来说,在信号电压 th 0.5 i u U V = 的信号部分,并不产生基极电流 b i ,因 此信号 b i 、 c i 和 o u 在过零点附近,其波形出现较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 真。如图 9-5 所示。 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应当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两只功率管均工作于临 界导通或微导通状态。电路如图 9-6 所示。静态时,T1和 T2管两个基极之间产生 的电压为 B1B2 R D D 2 1 2 U U U U = + + 图 9-5 形成交越失真的原理 使 UB1B2 略大于 T1管发射结和 T2管发射结门坎电压之和,从而使两只管子处 于微导通状态,即都有一个微小的基极电流,分别为 B1 I 和 B2 I 。 D1 、D2 正向导 通。静态时应调节 R2 使发射极 E U = 0 ,即 o u = 0。 当外加正弦信号时,由于二极管 D1、 D2 的动态电阻很小,且 R2 的取值也较 小,所以可以认为 T1 管基极电位的变化与 T2 管基极电位的变化近似相等,即 B1 B2 i u u u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o+Vco R R 0 D o-Vcc 图9-6二极管偏置的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当4>0且逐渐增大时,4e,增大,T管基极电流e,随之增大,发射极电流ie 也随之增大,负载电阻R上得到正半周的电流,即获得正半周输出电压;与此 同时,4,的增大使42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T,管截止。同样道理,当4<0 且逐渐减小时,使4e2逐渐增大,T,管的基极电流2随之增大,发射极电流以iE 也必然增大,负载电阻上得到负半周的电流,即获得负半周输出电压;与此同时, 4的增大使4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T,管截止。这样,即使4,很小,总能 保证至少有一只三极管导通,因而消除了交越失真。 由上述分析可知,输入信号的正半周主要是T管发射极电流驱动负载,而负 半周主要是T2管发射极电流驱动负载,而且两管的导通时间都比输入信号的半 个周期长,即在信号电压很小时,两管同时导通,因而它们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对于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参数的计算按照乙类双电 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图9-6 所示电路若静态工作点失调,例如R,、D、D,中任意一个元件虚焊,则从+'© 经过R、T管发射结、R到-Vcc形成一个通路,有较大的基极电流I,和I2流过, 从而导致T,管和T2管有很大的集电极直流电流,以至于T管和T2管可能功耗过 大而损坏。因此,常在输出回路中接入保护电路保护功率管和负载。 10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10 图 9-6 二极管偏置的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当 0 i u 且逐渐增大时, BE1 u 增大,T1管基极电流 B1 i 随之增大,发射极电流 E1 i 也随之增大,负载电阻 RL 上得到正半周的电流,即获得正半周输出电压;与此 同时, i u 的增大使 BE2 u 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T2管截止。同样道理,当 0 i u 且逐渐减小时,使 BE2 u 逐渐增大,T2管的基极电流 B2 i 随之增大,发射极电流以 E2 i 也必然增大,负载电阻上得到负半周的电流,即获得负半周输出电压;与此同时, i u 的增大使 BE1 u 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T1管截止。这样,即使 i u 很小,总能 保证至少有一只三极管导通,因而消除了交越失真。 由上述分析可知,输入信号的正半周主要是 T1管发射极电流驱动负载,而负 半周主要是 T2 管发射极电流驱动负载,而且两管的导通时间都比输入信号的半 个周期长,即在信号电压很小时,两管同时导通,因而它们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对于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参数的计算按照乙类双电 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图 9-6 所示电路若静态工作点失调,例如 R2 、D1、D2 中任意一个元件虚焊,则从 +VCC 经过 R1、T1 管发射结、 R3 到−VCC 形成一个通路,有较大的基极电流 B1 I 和 B2 I 流过, 从而导致 T1管和 T2管有很大的集电极直流电流,以至于 T1管和 T2管可能功耗过 大而损坏。因此,常在输出回路中接入保护电路保护功率管和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