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怒而飞 (2)是鸟也 (3)志怪者也 (4)抟扶摇而上 (5)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8)而后乃今将图南 (9)枪榆枋而止 (10)而控于地而已矣 (11)适莽苍者 (12)腹犹果然 (13)朝菌不知晦朔 (14)蟪蛄不知春秋 (15)知效一官 (16)行比一乡 (17)而征一国者 (1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9)若夫乘天地之正 解析:此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 答案:(1)奋发,句中指鼓起翅膀(2)这(3)记载(4)旋风(5)大风(6没有什么办法 (7)句首,表更进一层的意思,译为“再说”(8)打算(9碰(10)投,落下(1)到,往(12) 食饱之状(13)晦,阴历每月之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之第一日(14)四季,一年(15) 胜任(16)合(17)使……信任(18)勉(19)至于 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而后乃今培风(2)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旬有五 日而后反(6)御六气之辩(7)而征一国者 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的辨析理解能力。 答案:(1)“培”通“冯”,依靠,依据(2)“反”通“返”,回来(3)“知”通“智 辩”通“辨”,区别(5)“有”通“又”,“反”通“返”(6)“辩”通“变”(7)“而”通 “耐”,能力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
• 夯实基础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怒.而飞 (2)是.鸟也 (3)志.怪者也 (4)抟扶摇..而上 (5)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8)而后乃今将图.南 (9)枪.榆枋而止 (10)而控.于地而已矣 (11)适.莽苍者 (12)腹犹果然.. (13)朝菌不知晦朔.. (14)蟪蛄不知春秋.. (15)知效.一官 (16)行比.一乡 (17)而征.一国者 (1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9)若夫..乘天地之正 解析:此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 答案:(1)奋发,句中指鼓起翅膀 (2)这 (3)记载 (4)旋风 (5)大风 (6)没有什么办法 (7)句首,表更进一层的意思,译为“再说” (8)打算 (9)碰 (10)投,落下 (11)到,往 (12) 食饱之状 (13)晦,阴历每月之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之第一日 (14)四季,一年 (15) 胜任 (16)合 (17)使……信任 (18)勉 (19)至于 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而后乃今培风 (2)三餐而反 (3)小知不及大知 (4)此小大之辩也 (5)旬有五 日而后反 (6)御六气之辩 (7)而征一国者 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的辨析理解能力。 答案:(1)“培”通“冯”,依靠,依据 (2)“反”通“返”,回来 (3)“知”通“智” (4) “辩”通“辨”,区别 (5)“有”通“又”,“反”通“返”(6)“辩”通“变” (7)“而”通 “耐”,能力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
鹏之背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则芥为之舟 去以六月息者也 (2){以五百岁为春 以游无穷者 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 (3) 三餐而反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旬有五日而后反 其名为鲲 (4)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且适南冥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其名为鹏 (6则芥为之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彼且奚适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时则不至 9)彼且奚适也 (10)彼且恶乎待哉 (11)其正色邪 定乎内外之分 (12) 彼且恶乎待哉 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一词多义
鹏之.背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则芥为之.舟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五百岁为春 以.游无穷者 其名为.鹏 则芥为.之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彼且奚适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时则.不至 (1) (2) (3) (4) (5) (6) (7) (8) (9)彼且奚.适也 (10)彼且恶.乎待哉 (11)其正色邪. (12) 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一词多义。 旬有五日而.后反 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 三餐而.反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其.名为鲲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且.适南冥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彼且恶乎.待哉
助词无实义,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答案:(1) 代词,指代水 凭,依靠 (2){用 相当于连词“而” 表修饰关系,不译 表顺承关系 但,表转折关系 表并列关系 它,它的 (4) 是……还是… 将要 而且 (6)作为 呢,语气词 前两个“也”,表句中停顿,第三个表判断 (7)呢,表疑问语气 表陈述语气 那么 (8){是,表判断 (9哪里 (10)什么 (11)通“耶”,表疑问语气,呢 对,句中介词,相当“于 (12) 句中语气助词,不译 4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的 助词无实义,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到……去 这 代词,指代水 凭,依靠 用 相当于连词“而” 叫 作为 呢,语气词 前两个“也”,表句中停顿,第三个表判断 呢,表疑问语气 表陈述语气 那么 是,表判断 或 答案:(1) (2) (3) (4) (5) (6) (7) (8) (9)哪里 (10)什么 (11)通“耶”,表疑问语气,呢 (12) 4.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才 表修饰关系,不译 表顺承关系 但,表转折关系 就 表并列关系 它,它的 是……还是…… 将要 而且 对,句中介词,相当“于” 句中语气助词,不译
(1)南冥者,天池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 (4)彼且奚适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答案:(1)、(2)是判断句。(3)、(4)、(5)是宾语前置句。(3)否定句,疑问代词作宾语, (4)、(5)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6)疑问句,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课文名句填空。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2)风之积也不厚 (3)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的识记。 答案:(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南冥者,天池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4)彼且奚适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答案:(1)、(2)是判断句。(3)、(4)、(5)是宾语前置句。〔(3)否定句,疑问代词作宾语, (4)、(5)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6)疑问句,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课文名句填空。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2)风之积也不厚, 。 (3)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的识记。 答案:(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