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赍发() 2)迤逦() (3)投奔( (4)模样( (5)提防() (6)庇佑() (7)怀揣() (8)授() (9)央浼() (10)噎(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A:(D)ji (2)yi li (3)bem (4)mu(5)di (6)bi(7)chuai (8)duo (9)mei (10ye 2下列字形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采酒馔鬼鬼祟祟穿梭 B玷辱盘缠交头接耳彤云 C迤逦庇佑必必剥剥按排 D昭然陪话不尴不尬带毡笠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A项中“采”应为“彩”;C项中“按”应为“安”; D项中“带”应为“戴” 答案:B 3辨字组词。 赔 (4) ∫掇 贿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辨别组词能力。 答案:(1)凛冽禀告(2)朔风横槊赋诗(3)赔偿陪伴(4)拾掇辍学(5)谦虚 歉收(6)碟子间谍(⑦)行贿苑囿(⑧8)闲暇瑕疵 4.《水浒传》是用元末明初的白话写成的,其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同现代汉语有区 别。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2)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3)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 (4)一面铺下菜蔬果品酒馔 (5)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 (6)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7)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 (8)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9)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10)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 答案:(1)如此,那样只要(2)经常,时常给(3)拿(4)摆(5)懂得动辄(6)无论 如何,不管怎样杀死(7)刚才行为、态度不正常(8)消息怠慢(9)更,更加越来
• 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赍.发( ) (2)迤逦..( ) (3)投奔.( ) (4)模.样( ) (5)提.防( ) (6)庇.佑( ) (7)怀揣.( ) (8)掇.( ) (9)央浼.( ) (10)噎.( )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答案:(1)jī (2)yǐ lǐ (3)bèm (4)mú (5)dī (6)bì (7)chuāi (8)duō (9)měi (10)yē 2.下列字形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喝采 酒馔 鬼鬼祟祟 穿梭 B.玷辱 盘缠 交头接耳 彤云 C.迤逦 庇佑 必必剥剥 按排 D.昭然 陪话 不尴不尬 带毡笠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A 项中“采”应为“彩”;C 项中“按”应为“安”; D 项中“带”应为“戴”。 答案:B 3.辨字组词。 (1) 禀 凛 (2) 槊 朔 (3) 陪 赔 (4) 辍 掇 (5) 歉 谦 (6) 谍 碟 (7) 囿 贿 (8) 瑕 暇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辨别组词能力。 答案:(1)凛冽 禀告 (2)朔风 横槊赋诗 (3)赔偿 陪伴 (4)拾掇 辍学 (5)谦虚 歉收 (6)碟子 间谍 (7)行贿 苑囿 (8)闲暇 瑕疵 4.《水浒传》是用元末明初的白话写成的,其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同现代汉语有区 别。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2)不时间 ...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3)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 (4)一面铺.下菜蔬果品酒馔 (5)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 ...便要杀人放火 (6)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7)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 (8)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9)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10)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 答案:(1)如此,那样 只要 (2)经常,时常给 (3)拿 (4)摆 (5)懂得 动辄 (6)无论 如何,不管怎样 杀死 (7)刚才 行为、态度不正常 (8)消息 怠慢 (9)更,更加 越来
越(10)时候 5课文中有三处对风雪的直接描写,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解析:此题考査景物描写的理解能力 答案:(1)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趋于紧张。 (2)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着紧张气氛正逐渐增强。 (3)怒杀仇敌时,那雪“越下得紧了”,卒章显志,烘托林冲的英雄气概
越 (10)时候 5.课文中有三处对风雪的直接描写,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理解能力。 答案:(1)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趋于紧张。 (2)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着紧张气氛正逐渐增强。 (3)怒杀仇敌时,那雪“越下得紧了”,卒章显志,烘托林冲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