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基因突变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自然界是由若干种生物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相对恒定的 染色体,并且在染色体上附着着决定性状的各种基因,进而才保证了 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在可以 遗传的变异中一是通过有性过程进行杂交所引起的基因的重组,这是 利用已有的基因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的根本的途径之一。基因的重 组并非基因本身的改变。二是由于突变,这是产生新的遗传基础的最 基本方式。这种突变是包括染色体的畸变,同时又包括基因突变,所 以又称由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为广义的突变。狭义的 突变专指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发生了化学性质变化而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因为它只涉及基因部份的变化,一般说来是 基因质量的变化。例如:基因由C→C,红→白,T→t,高→矮 197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农家的羊群里出现了一只突变 的短腿而上弯曲的公羊,用它培育出绵羊安康品种。特点是一腿短, 不能跳跃一般的栅栏,便于管理。无角的海福特牛就是由突变的七头 无角公牛和母牛培育而成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方式,所以是 生物进化的最基本原料。60年代,在辽宁的农村一高梁地里发现 株髙梁结很多穗,由此培育出——分枝大红穗髙梁,金鱼-由古代 鲫鱼变来
第七章 基因突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自然界是由若干种生物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相对恒定的 染色体,并且在染色体上附着着决定性状的各种基因,进而才保证了 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在可以 遗传的变异中一是通过有性过程进行杂交所引起的基因的重组,这是 利用已有的基因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的根本的途径之一。基因的重 组并非基因本身的改变。二是由于突变,这是产生新的遗传基础的最 基本方式。这种突变是包括染色体的畸变,同时又包括基因突变,所 以又称由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为广义的突变。狭义的 突变专指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发生了化学性质变化而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因为它只涉及基因部份的变化,一般说来是 基因质量的变化。例如:基因由 C→c,红→白,T→t,高→矮。 1971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农家的羊群里出现了一只突变 的短腿而上弯曲的公羊,用它培育出绵羊安康品种。特点是一腿短, 不能跳跃一般的栅栏,便于管理。无角的海福特牛就是由突变的七头 无角公牛和母牛培育而成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方式,所以是 生物进化的最基本原料。60 年代,在辽宁的农村一高梁地里发现一 株高梁结很多穗,由此培育出——分枝大红穗高梁,金鱼——由古代 鲫鱼变来
基因突变的原因,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引起基因组分的化学变化或 位置效应的结果。更具体的讲:染色体内一定位点的基因内的DNA 分子在某种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的突 变。基因是染色体上执引着一定功能的DNA片断,而DNA分子又 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部份,那么在基因的这一小段DNA分子长链上 四种核苷酸有正常排列的顺序,并且按着原来的顺序进行正常的复 制,从而保证了复制后的基因的一致性。如果DNA分子长链上四种 核苷酸任何一个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变化;或在这 一小段中更微小的片段发生位置变化,即位置效应,则DNA分子将 按改变的样板进行复制,于是形成基因突变。 突变一词是由荷兰的 Devris所提出来的,他根据对月见单的研 究,在栽培的条件之下,经过四代传下的36351株后代中得到351株 变异,分属7个类型,约占总数的1%于是他把基因型大而明显的改 变现象称为突变。经过研究了解,他所发现的突变类型中有4个属于 染色体变异,两个是基因突变,还有一个是重组体 突变总是从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产生一种新的基因 型上的差异。例如:小麦的高杄变成矮杆,玉米的粉粒变成糯粒,棉 花的长果枝变成短果枝,野生型的细苗变成对链霉素的抗药型,以及 卷羽鸡和短腿安康羊等。这些在形成生理和代谢等方面表现的对性的 差异都是野生型发生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的重要课题, 在理论上它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在实践中,它不仅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而且与环境的污染问
基因突变的原因,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引起基因组分的化学变化或 位置效应的结果。更具体的讲:染色体内一定位点的基因内的 DNA 分子在某种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的突 变。基因是染色体上执引着一定功能的 DNA片断,而DNA分子又 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部份,那么在基因的这一小段DNA分子长链上 四种核苷酸有正常排列的顺序,并且按着原来的顺序进行正常的复 制,从而保证了复制后的基因的一致性。如果DNA分子长链上四种 核苷酸任何一个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变化;或在这 一小段中更微小的片段发生位置变化,即位置效应,则 DNA 分子将 按改变的样板进行复制,于是形成基因突变。 突变一词是由荷兰的 Devris 所提出来的,他根据对月见单的研 究,在栽培的条件之下,经过四代传下的 36351 株后代中得到 351 株 变异,分属 7 个类型,约占总数的 1%于是他把基因型大而明显的改 变现象称为突变。经过研究了解,他所发现的突变类型中有 4 个属于 染色体变异,两个是基因突变,还有一个是重组体。 突变总是从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产生一种新的基因 型上的差异。例如:小麦的高杆变成矮杆,玉米的粉粒变成糯粒,棉 花的长果枝变成短果枝,野生型的细苗变成对链霉素的抗药型,以及 卷羽鸡和短腿安康羊等。这些在形成生理和代谢等方面表现的对性的 差异都是野生型发生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的重要课题, 在理论上它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在实践中,它不仅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而且与环境的污染问
题的研究也有密切关系。 就基因突变的起源来讲又分为: 自发突变:凡是没有特殊的诱变条件,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 作用或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突变 诱发突变:由于专门的诱变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剂,辐射线,温 度的剧变或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突变。 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表现形式是没有原则上的区别的突变引起 表型的改变是多样的,从明显的表型特性的分析时,可以分为以下几 点 1.形态突变型:泛指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型,或称为可见突变。包 括豌豆株的高矮,籽粒的黄绿与圆皱,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 眼以及细胞和菌落的形态颜色,噬菌体斑的大小和清晰程度。 2.致死突变型:能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的明显的下降的突变体 一个隐性致死的突变基因可以在二倍体生物中以杂全状态存在,如变 通果蝇染色体上的致死基因I,小家鼠的侏儒型基因d,以及高等植 物的白化基因b等,当它们处于纯合状态时或不具备显性等位基因 时,便导致个体的死亡,所以不能在单倍体中保存下来。 3.条件致死突变: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表现致死的效应而在另外的 条件下,能够生活的类型。如噬菌体T4的温度敏感型,突变型在25℃ 时能在E.cole宿主上正常生活,而在42℃时致死的 4.生化突变型:没有形态效应但导致某种代谢功能的改变的突变型, 最常见的是营养缺陷型,这种突变型表现为原来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
题的研究也有密切关系。 就基因突变的起源来讲又分为: 自发突变:凡是没有特殊的诱变条件,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 作用或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突变。 诱发突变:由于专门的诱变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剂,辐射线,温 度的剧变或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突变。 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表现形式是没有原则上的区别的突变引起 表型的改变是多样的,从明显的表型特性的分析时,可以分为以下几 点: 1.形态突变型:泛指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型,或称为可见突变。包 括豌豆株的高矮,籽粒的黄绿与圆皱,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 眼以及细胞和菌落的形态颜色,噬菌体斑的大小和清晰程度。 2.致死突变型:能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的明显的下降的突变体。 一个隐性致死的突变基因可以在二倍体生物中以杂全状态存在,如变 通果蝇染色体上的致死基因 I,小家鼠的侏儒型基因 d,以及高等植 物的白化基因 b 等,当它们处于纯合状态时或不具备显性等位基因 时,便导致个体的死亡,所以不能在单倍体中保存下来。 3.条件致死突变: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表现致死的效应而在另外的 条件下,能够生活的类型。如噬菌体 T4的温度敏感型,突变型在 25℃ 时能在 E.cole 宿主上正常生活,而在 42℃时致死的。 4.生化突变型:没有形态效应但导致某种代谢功能的改变的突变型, 最常见的是营养缺陷型,这种突变型表现为原来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
生活而变成必须补充某种物质(如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微生物的 抗药性突变也是一类生化突变型。 第二节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突变体及突变频率 突变体:表现出突变性状的个体叫突变体。如水稻中的矮生型, 棉花中的短果枝,玉米中的糯性等性状都属于突变性状。 所谓突变频率是指突变体占观察总个体数的百分比。基因的突变 频率因不同的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的性状,以及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存 在差异。但总的来讲:自发的突变频率较低,高等生物的自发突变约 为105-108,即十万至一亿个配子中只有一个配子发生突变。在低等 生物中比如细菌,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10-4~1×10-10。变异幅度即 万到一百亿个细菌中可以看到一个突变体,人工诱发产生的突变频 率比自发性的突变率要提高百倍至千倍,下表可见:下表为玉米籽粒 7个基因的自发突变率。 基因表现的性 测定配子数观察到突变数每百万个配子中平均突变 R 子粒色 554.786 492.0 抑制色素的形成265391 106.0 Pr紫色 647.103 l1.0 su非甜粒 678.736 黄胚乳 1.745.280 744 饱满粒 2.469.285 Wx非糯性 1.203.74 7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彼此间各不相同,R基因突变高,Sh突变率 极低,这两基因之间的突变率相差500倍。这种突变率的相差说明基 因之间的突变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受一定的条件之下进行的。但是
生活而变成必须补充某种物质(如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微生物的 抗药性突变也是一类生化突变型。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一、突变体及突变频率 突变体:表现出突变性状的个体叫突变体。如水稻中的矮生型, 棉花中的短果枝,玉米中的糯性等性状都属于突变性状。 所谓突变频率是指突变体占观察总个体数的百分比。基因的突变 频率因不同的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的性状,以及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存 在差异。但总的来讲:自发的突变频率较低,高等生物的自发突变约 为 10-5 -10-8,即十万至一亿个配子中只有一个配子发生突变。在低等 生物中比如细菌,基因的突变频率是 1×10-4~1×10-10。变异幅度即 一万到一百亿个细菌中可以看到一个突变体,人工诱发产生的突变频 率比自发性的突变率要提高百倍至千倍,下表可见:下表为玉米籽粒 7 个基因的自发突变率。 基因 表现的性状 测定配子数 观察到突变数 每百万个配子中平均突变率 R 子粒色 554.786 273 492.0 I 抑制色素的形成 265.391 28 106.0 Pr 紫色 647.103 7 11.0 Su 非甜粒 1.678.736 4 2.4 Y 黄胚乳 1.745.280 4 2.2 Sh 饱满粒 2.469.285 3 1.2 Wx 非糯性 1.203.744 0 0 7 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彼此间各不相同,R 基因突变高,Sh 突变率 极低,这两基因之间的突变率相差 500 倍。这种突变率的相差说明基 因之间的突变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受一定的条件之下进行的。但是
各种生物基因的突变率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又是稳定的 突变时期和部位: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 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细胞,无论是体细胞和性细胞都可以发生突变。 一般来讲,性细胞对外界的环境敏感,易发生突变,特别是在减数分 裂的时期,对外界环境敏感性更强。而体细胞相对的比较稳定,所以 性细胞的突变率大于体细胞。 通常认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突变是独立发生的,因 此当性细胞内一个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时,经过受精作用就可以在 后代个体中及时表现,如果发生隐性突变,由于等位基因的覆盖作用, 需要经过若干世代到隐性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而这种 突变体如果具有某些生物学优点时,便成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对 象,而在群体内繁殖增多起来。 体细胞突变在不同的组织中也是独立发生的。只有显性突变或纯 合的状态的隐性突变才能表现出来,这时在生物体内它可以和原来所 具有的性状一起出现镶嵌现象或称为嵌合体。嵌合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突变时期的早晚,突变发生的越早表现镶嵌的范围越大。果树的叶芽 若在早期发生突变,以后由这个芽可以长成一个变异的枝条,如果在 花芽分化时发生芽变,那么也可能在单一花序或只是一朵花上表现变 异,甚至这种变异只出现在一朵花或一个果实的某一部分上,象半红 半白的大丽菌的头状花序或紫茉莉和花朵以及半红半黄的番茄果实 等。由于突变了了的体细胞在生长能力上往往不如正常的细胞,因此 一般长势较弱甚至受到抑制而没有到发展。除了从突变的部分分化产
各种生物基因的突变率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又是稳定的。 二、突变时期和部位: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 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细胞,无论是体细胞和性细胞都可以发生突变。 一般来讲,性细胞对外界的环境敏感,易发生突变,特别是在减数分 裂的时期,对外界环境敏感性更强。而体细胞相对的比较稳定,所以 性细胞的突变率大于体细胞。 通常认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突变是独立发生的,因 此当性细胞内一个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时,经过受精作用就可以在 后代个体中及时表现,如果发生隐性突变,由于等位基因的覆盖作用, 需要经过若干世代到隐性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而这种 突变体如果具有某些生物学优点时,便成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对 象,而在群体内繁殖增多起来。 体细胞突变在不同的组织中也是独立发生的。只有显性突变或纯 合的状态的隐性突变才能表现出来,这时在生物体内它可以和原来所 具有的性状一起出现镶嵌现象或称为嵌合体。嵌合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突变时期的早晚,突变发生的越早表现镶嵌的范围越大。果树的叶芽 若在早期发生突变,以后由这个芽可以长成一个变异的枝条,如果在 花芽分化时发生芽变,那么也可能在单一花序或只是一朵花上表现变 异,甚至这种变异只出现在一朵花或一个果实的某一部分上,象半红 半白的大丽菌的头状花序或紫茉莉和花朵以及半红半黄的番茄果实 等。由于突变了了的体细胞在生长能力上往往不如正常的细胞,因此 一般长势较弱甚至受到抑制而没有到发展。除了从突变的部分分化产
生性细胞,再通过有性繁殖传留给后代外,多数以无性繁殖方法将突 变保留下来。许多植物“芽变”。都是体细胞突变产生的,当发现优 良的芽变后通常及时的扦插、压条或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预以保留, 进而培育新品种。在只能进行有性繁殖而且性原始细胞早期已经分化 的生物类型中,体细胞突变无论在生物的进化或育种实践上都是无意 义的。 突变的发生,往往受到生物体内在生理生化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 件(包括温度、营养、化学物质和自然界的辐射)的影响,其中生物 的年龄及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比如在诱变的条件下,一般在0-25℃ 的范围之内,每增加10℃突变率将提高2倍以上,反之温度降低到 0℃,也有所增加,在老龄种子的细胞内常产生自发诱变剂(代谢产 物),因而提高突变率,例如贮存6-7年的大麦种子经射线处理,突 变率比新种子提高15倍,在种子的提取物普便获得一些类似自然突 变的幼苗,苏联的一个学者认为:种子老化所发笔的突变,在数量上 常可以超过任何超诱变剂的作用 通常生物体的自发突变率是很低的,这反映了物种和基因的相对 稳定性,但也有一些基因是比较容易发生突变,并且在性细胞和体细 胞和体细胞中广泛的存在,例如:玉米、牵牛花,磊丽菊和紫茉莉等 植物的胚乳,叶片和花瓣等部分常表现不同花斑,这些比一般易于突 变的基因称为易变基因。 有些基因由于受到其它基因(或遗传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也变 弱失去稳定性。据研究表明,玉米的叶片和其它部分的颜色是由三个
生性细胞,再通过有性繁殖传留给后代外,多数以无性繁殖方法将突 变保留下来。许多植物“芽变”。都是体细胞突变产生的,当发现优 良的芽变后通常及时的扦插、压条或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预以保留, 进而培育新品种。在只能进行有性繁殖而且性原始细胞早期已经分化 的生物类型中,体细胞突变无论在生物的进化或育种实践上都是无意 义的。 突变的发生,往往受到生物体内在生理生化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 件(包括温度、营养、化学物质和自然界的辐射)的影响,其中生物 的年龄及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比如在诱变的条件下,一般在 0-25℃ 的范围之内,每增加 10℃突变率将提高 2 倍以上,反之温度降低到 0℃,也有所增加,在老龄种子的细胞内常产生自发诱变剂(代谢产 物),因而提高突变率,例如贮存 6-7 年的大麦种子经射线处理,突 变率比新种子提高 15 倍,在种子的提取物普便获得一些类似自然突 变的幼苗,苏联的一个学者认为:种子老化所发笔的突变,在数量上 常可以超过任何超诱变剂的作用。 通常生物体的自发突变率是很低的,这反映了物种和基因的相对 稳定性,但也有一些基因是比较容易发生突变,并且在性细胞和体细 胞和体细胞中广泛的存在,例如:玉米、牵牛花,磊丽菊和紫茉莉等 植物的胚乳,叶片和花瓣等部分常表现不同花斑,这些比一般易于突 变的基因称为易变基因。 有些基因由于受到其它基因(或遗传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也变 弱失去稳定性。据研究表明,玉米的叶片和其它部分的颜色是由三个
互补基因A,C,和R控制的。当这三个基因都是显性时(A-CR) 表现为红色,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显性基因则为绿色。后来发现一种 aC-R的个体表现为花斑的颜色。经研究知道,这是由于一个D基 因对第3染色体上的a基因的作用,使a突变为A分散在植株上斑点 细胞内造成的现象,已知Dt是位于玉米第9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 它除去有改变a基因的突变力外,没有其它作用,而隐性基因dt是 不能使a突变为A的,这种能影响其它基因的稳定性的促进突变的 基因,即称为“增变基因”。 第三节基因突变的特征 、突变的重演性 (同种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同种生物相 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不同的个体间重复出现的现象叫突变的重演性。 个基因发生突变以后仍可以再次发生,同一种突变在相似的条件之 下可以再次发生。例如:决定玉米籽粒性状的7个基因中有6个基因 的突变体可以在多次试验中重复的观察到,而且突变的频率相似。高 杆水稻在辐射诱变时,总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矮杆水稻,迟熟品种在辐 射后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早熟类型,这说明的突变的重演性。 、突变的可逆性 突变是可逆的,由显性突变变为隐性:A→a,称为正向突变; 反之由隐性突变变为显性突变:a→A称为反突变。Aa,正突变 的频率大于反突变率,因此在自然界中出现的突变多为隐性性状。但 也并不排斥反突变率大于正向突变率或相等的情况。果蝇分叉刚毛基
互补基因 A,C,和 R 控制的。当这三个基因都是显性时(A-C-R) 表现为红色,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显性基因则为绿色。后来发现一种 aa-C-R 的个体表现为花斑的颜色。经研究知道,这是由于一个 Dt 基 因对第 3 染色体上的 a 基因的作用,使 a 突变为 A 分散在植株上斑点 细胞内造成的现象,已知 Dt 是位于玉米第 9 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 它除去有改变 a 基因的突变力外,没有其它作用,而隐性基因 dt 是 不能使 a 突变为 A 的,这种能影响其它基因的稳定性的促进突变的 基因,即称为“增变基因”。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特征 一、突变的重演性 (同种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同种生物相 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不同的个体间重复出现的现象叫突变的重演性。 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以后仍可以再次发生,同一种突变在相似的条件之 下可以再次发生。例如:决定玉米籽粒性状的 7 个基因中有 6 个基因 的突变体可以在多次试验中重复的观察到,而且突变的频率相似。高 杆水稻在辐射诱变时,总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矮杆水稻,迟熟品种在辐 射后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早熟类型,这说明的突变的重演性。 二、突变的可逆性 突变是可逆的,由显性突变变为隐性:A→a,称为正向突变; 反之由隐性突变变为显性突变:a→A 称为反突变。A 正向 a,正突变 的频率大于反突变率,因此在自然界中出现的突变多为隐性性状。但 也并不排斥反突变率大于正向突变率或相等的情况。果蝇分叉刚毛基
因突变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突变次数则几乎相等,突变的可逆性从事 实上表明基因突变毕竞是以基因内部化学组成的变化为基础,作为遗 传学物质的DNA分子中一个碱基的改变就可以引起一个基因突变, 由此可知突变不是遗传物质的缺失千百万的否则便不可能性发生回 复突变了。应指出突变是可逆的,也是它区别于其它变异,如: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特点之一。 还应指出:遗传学上把野生基因型向其一方向突变称为正突变 多数情况下,反向突变不是向野生型基因回复突变,而是向另一个非 等位基因正突变。原因是这个非等位基因抑制了前一个突变效应的表 现,这种突变称为上位性突变,这种基因称为上位性基因。 基因突变的多向性 基因突变可以向多方向进行,一个基因A可以突变为aa2a3等, 它们在生理功能和性状表现上各不相同。遗传试验表明,它们和A 基因之间以及他们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对性关系,这可以从它们和原始 体A型个体杂交或彼此杂交的F2个体具有显隐关系,并且呈现3:1 或1:2:1的分离比例来得到证明,说明它们都是来源于同一基因位 点的突变,因此遗传学上将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各个等位基因称为复 等位基因,这些复等位基因可以从野生型突变发生,也可以是由其中 任何一个突变型来源的 Aa a- aj a3 复等位基因的特点是
因突变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突变次数则几乎相等,突变的可逆性从事 实上表明基因突变毕竟是以基因内部化学组成的变化为基础,作为遗 传学物质的 DNA 分子中一个碱基的改变就可以引起一个基因突变, 由此可知突变不是遗传物质的缺失千百万的否则便不可能性发生回 复突变了。应指出突变是可逆的,也是它区别于其它变异,如: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特点之一。 还应指出:遗传学上把野生基因型向其一方向突变称为正突变。 多数情况下,反向突变不是向野生型基因回复突变,而是向另一个非 等位基因正突变。原因是这个非等位基因抑制了前一个突变效应的表 现,这种突变称为上位性突变,这种基因称为上位性基因。 三、基因突变的多向性 基因突变可以向多方向进行,一个基因 A 可以突变为 a1,a2,a3等, 它们在生理功能和性状表现上各不相同。遗传试验表明,它们和 A 基因之间以及他们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对性关系,这可以从它们和原始 体 A 型个体杂交或彼此杂交的 F2个体具有显隐关系,并且呈现 3:1 或 1:2:1 的分离比例来得到证明,说明它们都是来源于同一基因位 点的突变,因此遗传学上将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各个等位基因称为复 等位基因,这些复等位基因可以从野生型突变发生,也可以是由其中 任何一个突变型来源的。 a1 A a A a1 A a2 a2 a3 复等位基因的特点是:
1.复等位基因组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是从突变产生的直接由野生突变 而来或由该组任何一个成员突变而来 2.复等位基因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发生正反两个方向的突变。 3.不同基因位点的复位基因数目不等。 4.复等位基因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突变频率 5.一组复等位基因存在于一个生物群体内,在二倍体生物体内,只 能占有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即Aa1,a1a2a2a, 6.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成员影响到同一性状,使它们表现出多效应的现 象 烟草中已经发现15个自交不孕(自交不亲和:是指自花授粉不 结实而株间受粉却能结实的现象。)的复等位基因SS2SS4.…挖控制 在花粉的不结实性。实验表明:具有某一基因的花粉不能在具有同一 基因的柱头上萌发,即自交不孕,但是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却能结实。 SS1×SS1无实际SS2×S2S3只得SS3,S2S3的种子 S1S2×S3S4→S1S3,S1S4,SS3,S2'S4种子 人类的ABO血型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它们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 决定的即Ⅳ,P,iⅠAB对i都为显性。Ⅰ^B之间都表现作用称共显性 它们组成的六种基因型呈现4种表现型: 人类血型遗传型 血型 基因型 IAlAIAi
1.复等位基因组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是从突变产生的直接由野生突变 而来或由该组任何一个成员突变而来。 2.复等位基因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发生正反两个方向的突变。 3.不同基因位点的复位基因数目不等。 4.复等位基因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突变频率。 5.一组复等位基因存在于一个生物群体内,在二倍体生物体内,只 能占有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即 Aa1,a1a2,a2a3…… 6.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成员影响到同一性状,使它们表现出多效应的现 象。 烟草中已经发现 15 个自交不孕(自交不亲和:是指自花授粉不 结实而株间受粉却能结实的现象。)的复等位基因 S1S2S3S4……控制 在花粉的不结实性。实验表明:具有某一基因的花粉不能在具有同一 基因的柱头上萌发,即自交不孕,但是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却能结实。 S1S1×S1S1无实际 S1S2×S2S3 只得 S1S3,S2S3 的种子 S1S2×S3S4→S1S3,S1S4,S2S3,S2S4种子 人类的 ABO 血型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它们是由 3 个复等位基因 决定的即 I A,I B,i,IA,IB对 i 都为显性。I AI B之间都表现作用称共显性。 它们组成的六种基因型呈现 4 种表现型: 人类血型遗传型 血型 基因型 O ii A I AI A,I Ai
B AB P:♀0×O♂ P:♀AB×O♂O IABB×il a B 应指出基因突变的多向性是相对的,并不是可以发生任意突变 这主要由于突变的方向首先受到构成基因本身的化学物质的制约 种分子是不可能无限制的转化成其他分子 四.突变的平行性 凡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经常发生非常相似的基因突变,称为平 等突变。有人称为这种变异为基因突变的同型系。遗传变异相似的种 属有相似的遗传变异系。这种规律相当准确。因此了解到一个种属内 某种变异就可以预见到其他相近的种属内存在有相似的类型,亲缘关 系越近所产生的变异越是相似的。如在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的 作物之内都会找到早熟,中熟,晚熟等熟期的变化。突变的这种平等 性对于我们研究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过程及人工定向诱变都具有 定的意义。 五、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研究证明: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突变,有害的居多,有利 的属少。例如:不孕,围棋形,致死等都属于有害的突变。早熟抗病 属于有利突变。极端致死突变是有害突变的极端类型。例如玉米中
B I BI B,I Bi AB I AI B P: ♀O×O♂ P:♀AB×O♂O F: O IAI B×ii I Ai IBi A B 应指出基因突变的多向性是相对的,并不是可以发生任意突变。 这主要由于突变的方向首先受到构成基因本身的化学物质的制约。一 种分子是不可能无限制的转化成其他分子。 四.突变的平行性 凡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经常发生非常相似的基因突变,称为平 等突变。有人称为这种变异为基因突变的同型系。遗传变异相似的种 属有相似的遗传变异系。这种规律相当准确。因此了解到一个种属内 某种变异就可以预见到其他相近的种属内存在有相似的类型,亲缘关 系越近所产生的变异越是相似的。如在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的 作物之内都会找到早熟,中熟,晚熟等熟期的变化。突变的这种平等 性对于我们研究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过程及人工定向诱变都具有一 定的意义。 五、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研究证明: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突变,有害的居多,有利 的属少。例如:不孕,围棋形,致死等都属于有害的突变。早熟抗病 属于有利突变。极端致死突变是有害突变的极端类型。例如玉米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