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考模拟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 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 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 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 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 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 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 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 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 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 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千事,主张积极 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 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 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 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 还需要吃药,上药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 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 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 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 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千千净 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 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 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 态的形成 (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有删节)
漳州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考模拟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 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 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 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 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 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 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 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 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 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 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 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 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 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 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 还需要吃药,上药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 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 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 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 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 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 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 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 心态的形成。 (2010 年 11 月 29 日《光明日报·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有删节)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C.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要“合”就会发生冲突,冲突化解了才能进入“和”的 状态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 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A.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 某方面的需要 B.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 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C.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 充 D.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 和合的心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 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人与海(节选)[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 英里深的海里。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随后, 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②有时候,鲨鱼会找不到气味,但又会重新捕捉到它,也许不过是蛛丝马迹,鲨鱼却会 游得很快,紧追上去。这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生来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样快。除了鱼嘴 浑身都很漂亮。它的背像箭鱼的背那么蓝,肚皮为银色,鱼皮光滑漂亮。它的体态像箭鱼, 就是那张大嘴不一样。这时它嘴巴紧闭,贴着水面游得很快,高高的背鳍刀子一般在水里穿 行,毫不抖动。在紧闭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向内倾斜。这不是大多数鲨鱼常见的金字塔形牙 齿,样子倒像卷成爪子模样的人的手指。它的牙齿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有着像剃刀 般锋利的刀口。这种鱼生来就是捕食海里所有鱼的,速度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壮,又是全副 武装,所以没有其他敌人。现在,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便开始加速,藍色的背鳍划破了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C.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要“合”就会发生冲突,冲突化解了才能进入“和”的 状态。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 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3 分) A.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 某方面的需要。 B.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 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C.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 充。 D.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 和合的心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 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人与海(节选)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 一英里深的海里。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随后, 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②有时候,鲨鱼会找不到气味,但又会重新捕捉到它,也许不过是蛛丝马迹,鲨鱼却会 游得很快,紧追上去。这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生来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样快。除了鱼嘴, 浑身都很漂亮。它的背像箭鱼的背那么蓝,肚皮为银色,鱼皮光滑漂亮。它的体态像箭鱼, 就是那张大嘴不一样。这时它嘴巴紧闭,贴着水面游得很快,高高的背鳍刀子一般在水里穿 行,毫不抖动。在紧闭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向内倾斜。这不是大多数鲨鱼常见的金字塔形牙 齿,样子倒像卷成爪子模样的人的手指。它的牙齿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有着像剃刀 般锋利的刀口。这种鱼生来就是捕食海里所有鱼的,速度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壮,又是全副 武装,所以没有其他敌人。现在,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便开始加速,蓝色的背鳍划破了
海水。 ③老人看着鲨鱼过来,知道它天不怕地不怕,想千什么就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鲨鱼靠近 面准备好鱼叉,把绳子系紧了。可是绳子太短,缺了一截,就是割下来捆鱼的那一截。 ④考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好景不长,他想。瞧着鲨鱼逼近 他看了看那条大鱼。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遽住它。 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鲭鲨),他想。叫你妈倒霉。 ⑤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 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 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 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 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 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⑥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 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 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 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 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⑦“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 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⑧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⑨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天主 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⑩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 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11)“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 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人与海》(节选)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在老人捕到大鱼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的 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并杀死了它。 B.《老人与海》是自传体小说,节选部分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以期留给读者更大的想 象空间。 C.海明威主张创作既要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又要有合理的想象。《老人与海》(节 选)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D.在第⑧段里,写出了老人对大鱼“被咬食”的痛惜和无奈,对“被咬得不成样子”的大鱼 的同情,对捕获大鱼的后悔,以及劳动成果被掠夺后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挫败感 5.下面是《老人与海》(节选)第①段前两句的不同译文,哪种译文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
海水。 ③老人看着鲨鱼过来,知道它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鲨鱼靠近, 一面准备好鱼叉,把绳子系紧了。可是绳子太短,缺了一截,就是割下来捆鱼的那一截。 ④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好景不长,他想。瞧着鲨鱼逼近, 他看了看那条大鱼。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逮住它。 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鲭鲨),他想。叫你妈倒霉。 ⑤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 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 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 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 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 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⑥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 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 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 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 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⑦“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 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⑧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⑨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天主 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⑩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 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11)“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 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老人与海》(节选)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在老人捕到大鱼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的 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并杀死了它。 B.《老人与海》是自传体小说,节选部分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以期留给读者更大的想 象空间。 C.海明威主张创作既要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又要有合理的想象。《老人与海》(节 选)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D.在第⑧段里,写出了老人对大鱼“被咬食”的痛惜和无奈,对“被咬得不成样子”的大鱼 的同情,对捕获大鱼的后悔,以及劳动成果被掠夺后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挫败感。 5.下面是《老人与海》(节选)第①段前两句的不同译文,哪种译文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
言风格?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理由。(5分) 译文1: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 一英里深的海里 译文2: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 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6.《老人与海》(节选)第④⑤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其表达效果也不同。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6分) ①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②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7-9题。 ①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象海水的泡沫一样遍 布在空间的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 挤作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极其宏伟壮 观的宇宙。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②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 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 着眼,星系更多地让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一一贝壳,或许是珊瑚一一大自然在宇宙的汪 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③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 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0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 普通的恒星一一太阳一一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 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 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 探索。探索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 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本星系 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20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星系团。其 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 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M31有两个卫星,它通过引力一一跟使我呆在坐椅上相 同的物理学定律一一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整个宇亩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我们现 在离地球200万光年。 ⑤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已的星系。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 着—一每2亿5千万年旋转一周。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 但是,假如我们希望找到地球的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扭转到接近遥 远的旋涡臂边缘的模糊的地方
言风格?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理由。(5 分) 译文 1: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 一英里深的海里。 译文 2: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 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6.《老人与海》(节选)第④⑤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其表达效果也不同。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6 分) ①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②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7-9题。 ①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象海水的泡沫一样遍 布在空间的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 挤作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极其宏伟壮 观的宇宙。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 80 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②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 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 着眼,星系更多地让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 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③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¹¹)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 1000 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 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 10¹¹*10¹¹=10²²。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 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 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 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 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 探索。探索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 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本星系 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 20 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星系团。其 中的一个星系是 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 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M31 有两个卫星,它通过引力——跟使我呆在坐椅上相 同的物理学定律——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整个宇亩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我们现 在离地球 200 万光年。 ⑤M31 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已的星系。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 着——每 2 亿 5 千万年旋转一周。现在,我们离地球 4 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 但是,假如我们希望找到地球的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扭转到接近遥 远的旋涡臂边缘的模糊的地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星系群”距离地球200万光年 B.M31距离地球200万光年 C.银河系中心距离地球4万光年 D.距离地球80亿光年的星云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我们人类是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所以宇宙间的生命都隐藏在角 落里, B.作者认为如果我们处在银河系的中心,那么我们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缘地带,才 能找到地球 C.探索太阳和地球是我们面临的急切任务,而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同样催迫 着我们去探索。 D.我们自己的星系和M31星系非常相似,也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 E.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20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 星系团。比如说M31星群。 9.试概括①②③节的段意。()(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 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 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 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律惊自抱持武驰医黄地为坎薏熳火覆武其上照其背以出惠武气绝光目复息惠等哭,舆 归营。单于壮 夕遺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 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 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 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 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 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星系群”距离地球 200 万光年。 B. M31 距离地球 200 万光年。 C.银河系中心距离地球 4 万光年。 D.距离地球 80 亿光年的星云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认为,我们人类是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所以宇宙间的生命都隐藏在角 落里。 B.作者认为如果我们处在银河系的中心,那么我们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缘地带,才 能找到地球。 C.探索太阳和地球是我们面临的急切任务,而 80 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同样催迫 着我们去探索。 D.我们自己的星系和 M31 星系非常相似,也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 E.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 20 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 星系团。比如说 M31 星群。 9.试概括①②③节的段意。(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 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 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 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 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 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 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 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 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 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
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 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B.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D.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阏氏,汉时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 B.货物,泛称各种可买卖的物品 C.相坐,一人犯法,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D.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ε 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连单于也对他佩服 不已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 然正气。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5分) ②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以下曲子,完成14-15题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 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 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4.下列对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段曲词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在绝望中因愤恨而抗议,揭露出现实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否定 了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统治者的公正性 B.这段曲词以天地象征现实,以鬼神象征统治者,以盗跖和颜渊分别象征坏人和好人,语言 平实、形象、又符合窦娥的反抗个性。 C.这段曲词语言通俗生动,如“日月”、“鬼神”、“天地”,这些词语和今天的意思一样
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 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B.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D.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阏氏,汉时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 B.货物,泛称各种可买卖的物品。 C.相坐,一人犯法,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D.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第一、二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B.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连单于也对他佩服 不已。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 然正气。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5 分) ②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以下曲子,完成 14-15 题。 [滚绣球] 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 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 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4.下列对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这段曲词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在绝望中因愤恨而抗议,揭露出现实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否定 了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统治者的公正性。 B.这段曲词以天地象征现实,以鬼神象征统治者,以盗跖和颜渊分别象征坏人和好人,语言 平实、形象、又符合窦娥的反抗个性。 C.这段曲词语言通俗生动,如“日月”、“鬼神”、“天地”,这些词语和今天的意思一样
D.这段曲词采用呼告、对偶、借代、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对于 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E.窦娥愤怒谴责天地失掉职分就不该“为地”“做天”,这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之大 所感动,使其实现三大誓愿作了铺垫。 15.概括①④⑦句唱词的思想内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神话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在《定风波》中,“ ”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 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 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②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得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 们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③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而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 手不足,因而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④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饮用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健康饮用水的需求 使我国高端水市场的竞争也风生水起。 ⑤他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栉风沐雨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胜数、鲜为人知的磨难,终于 使自己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本肩负着为国储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却将粮食就地“空转” 套取巨额财政补贴,变管理为监守自盗。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写乡村小说的时候,像婴幼儿模仿大人说话似的模拟乡人说话的口吻,我感觉到了乡人 语言的魅力,也体味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 这次校园文化节的重头戏是那场大型文艺汇演,这完全是由我们学生自己负责节目编排 主持人组合和舞台布置等事项的一次活动,整台节目进行了将近三个多小时 C.教育部一位官员不久前说,现在一些大学生,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愿意洗,宁可付一笔快递 费,把积压多日的脏衣服打包寄回家,让家长洗好了再寄回来 客人们开始还互相抱拳致敬的,酒过三巡便个个傲慢起来,虽然都是一些科长处长的,可
D.这段曲词采用呼告、对偶、借代、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对于 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E.窦娥愤怒谴责天地失掉职分就不该“为地”“做天”,这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之大 所感动,使其实现三大誓愿作了铺垫。 15.概括①④⑦句唱词的思想内容。(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 神话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在《定风波》中,“ ”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 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 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 ....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②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得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 们都忍俊不禁 ....地笑起来。 ③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而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 手不足,因而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 ④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饮用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健康饮用水的需求 使我国高端水市场的竞争也风生水起。 ⑤他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栉风沐雨 ....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胜数、鲜为人知的磨难,终于 使自己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本肩负着为国储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却将粮食就地“空转”, 套取巨额财政补贴,变管理为监守自盗 ....。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我写乡村小说的时候,像婴幼儿模仿大人说话似的模拟乡人说话的口吻,我感觉到了乡人 语言的魅力,也体味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 B.这次校园文化节的重头戏是那场大型文艺汇演,这完全是由我们学生自己负责节目编排、 主持人组合和舞台布置等事项的一次活动,整台节目进行了将近三个多小时。 C.教育部一位官员不久前说,现在一些大学生,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愿意洗,宁可付一笔快递 费,把积压多日的脏衣服打包寄回家,让家长洗好了再寄回来。 D.客人们开始还互相抱拳致敬的,酒过三巡便个个傲慢起来,虽然都是一些科长处长的,可
他们共同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我感觉良好,都觉得天下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开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的向我 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 请从速交还。” C.张愣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 的满地爬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 住了大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回南天”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天气现象,其显著特点是空气暖湿,雾多雾重。这种 天气一般出现于每年3.4月间,_①: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定 期相遇”且“势均力敌”,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潮湿闷热、雾多雾重且持续多日的“回南天”。 每当这种特殊天气到来时 如关闭门窗或使用除湿机,以防止某些物品霉变。因 为“回南天”③,人们一般“不太欢迎”它的光临。 21.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 方法 例如: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有个病人对住院处的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我很穷。”护士:“没有人能 帮助您吗?”病人:“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 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 病人:“好,您就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果你为了俯瞰大地上的各个王国而登上了雄伟的马特峰,竟在山顶上发现了草莓,这 也许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你不是为了草莓才去攀登山峰的。 马克.吐温 【注意】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他们共同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我感觉良好,都觉得天下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开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的向我 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 请从速交还。” C.张愣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 三的满地爬。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 住了大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回南天”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天气现象,其显著特点是空气暖湿,雾多雾重。这种 天气一般出现于每年 3.4 月间, ①: 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定 期相遇”且“势均力敌”,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潮湿闷热、雾多雾重且持续多日的“回南天”。 每当这种特殊天气到来时, ② ,如关闭门窗或使用除湿机,以防止某些物品霉变。因 为“回南天” ③ ,人们一般“不太欢迎”它的光临。 21.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 方法。 例如: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有个病人对住院处的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我很穷。”护士:“没有人能 帮助您吗?”病人:“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 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 病人:“好,您就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如果你为了俯瞰大地上的各个王国而登上了雄伟的马特峰,竟在山顶上发现了草莓,这 也许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你不是为了草莓才去攀登山峰的。 ——马克.吐温 【注意】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解答】定义与概念题。C项错误在于,原文是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 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 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因此项说法前 提错误 2.D【解答】材料与观点题。D项错误在于,“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 三家都不可或缺”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3.D【解答】要点与概括题。A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 心态”之说;B项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 “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C项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 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即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解答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 读某一段落。对于说明文阅读,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 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 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当然,解答说明文阅读题,许多复习资料归纳了方法和 技巧,同学们也应该明白,这能够提高解题速度,收事半功倍之效。 4.B(第一人称是自传体小说的特征,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 耳听到的事情,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5.译文1更符合。因为海明威的语言简洁、明快、有力。从句式上看,译文1使用短句, 而译文2使用长句,所以译文1更简洁、明快;译文1运用因果倒装,简洁明了地交代了鲨 鱼来袭的原因,而译文2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从用词上看,译文1比译文2更有力,如“来 袭”比“出现”更能体现鲨鱼的凶猛,更有力度。 评分标准:共5分。判断1分,语言风格2分,分析2分(写出一点即可,若只从字数的 多少分析得1分)。 6.第①句强调“不抱什么希望”,写出老人身处的环境恶劣(面临的对手强大),以及老人 对此的清醒认识,同时为下文写鲨鱼吞食大鱼作铺垫。第②句强调“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写出了老人“刺”的力度之大,表现老人的勇敢和不屈,也为下文老人杀死鲨鱼作铺垫 评分标准:共6分。每句分析3分,意对即可,只写“作铺垫”得1分 7.A(银河系在“本星系群”中。“本星系群”就是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注意“本”的 8.C、E(A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 发现而已”:B项不符原文意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边缘”与“边远” 不同:D.原文并没有说我们的星系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 9.①节介绍星系的形状和星系团。②节介绍星系的组成。③节介绍星系、恒星、行星的 数量和作者对宇宙文明的推测。(评分标准①②各1分,③2分) 10.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1.C【解答】定义与概念题。C 项错误在于,原文是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 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 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因此项说法前 提错误。 2.D【解答】材料与观点题。D 项错误在于,“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 “三家都不可或缺”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3.D【解答】要点与概括题。A 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 心态”之说;B 项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 “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C 项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 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即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解答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 读某一段落。对于说明文阅读,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 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 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当然,解答说明文阅读题,许多复习资料归纳了方法和 技巧,同学们也应该明白,这能够提高解题速度,收事半功倍之效。 4.B(第一人称是自传体小说的特征,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 耳听到的事情,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5.译文 1 更符合。因为海明威的语言简洁、明快、有力。从句式上看,译文 1 使用短句, 而译文 2 使用长句,所以译文 1 更简洁、明快;译文 1 运用因果倒装,简洁明了地交代了鲨 鱼来袭的原因,而译文 2 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从用词上看,译文 1 比译文 2 更有力,如“来 袭”比“出现”更能体现鲨鱼的凶猛,更有力度。 评分标准:共 5 分。判断 1 分,语言风格 2 分,分析 2 分(写出一点即可,若只从字数的 多少分析得 1 分)。 6.第①句强调“不抱什么希望”,写出老人身处的环境恶劣(面临的对手强大),以及老人 对此的清醒认识,同时为下文写鲨鱼吞食大鱼作铺垫。第②句强调“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写出了老人“刺”的力度之大,表现老人的勇敢和不屈,也为下文老人杀死鲨鱼作铺垫。 评分标准:共 6 分。每句分析 3 分,意对即可,只写“作铺垫”得 1 分。 7.A(银河系在“本星系群”中。“本星系群”就是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 8.C、E(A 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 发现而已”;B 项不符原文意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边缘”与“边远” 不同;D.原文并没有说我们的星系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 9.①节介绍星系的形状和星系团。②节介绍星系的组成。③节介绍星系、恒星、行星的 数量和作者对宇宙文明的推测。(评分标准①②各 1 分,③2 分) 10. 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
气绝半日,复息。) 11.B(货物,原指龟贝,古代用作货币。) 12.D(A.没有唆使,适逢匈奴国内有人密谋反叛,密谋者主动找上张胜。B.“感动了 匈奴的所有人”夸大其词。C.卫律是个彻底卖国求荣者。) 13.①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 【“即”、“谋”、“复加”、“降”四字每字各1分,句意1分】 ②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壮”、 候问 系”四字每字各1分,句意1分】 14.B、D(B盗跖、颜渊不是象征,而是借代:D这里是直抒胸臆而非委婉曲折。) 15.第①句说明窦娥认为人的生死是由鬼神来掌握的,谁该生,谁该死,应如日月分明。 第④句指出这些状况是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敢坚持正义造成的。第⑦句窦 娥面对法律黑暗的现实,无法伸冤,只感到无限委屈和悲伤。 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飞回。(3)也无风雨也无晴。 17.C(①“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与后面的“谈论”语义重复,所以不当。②“忍 俊不禁”本身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所以后面不能再加“地笑起来”。③“捉襟见肘” 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句中采用第二个义项是正确的。 ④“风生水起”指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不合语境。⑤“栉风沐雨”指风梳发,雨洗 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该成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语法功能 不当。⑥“监守自盗”指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使用正确。) 18.C(A结构混乱,可删掉“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B前后矛盾,“将近”与“多”矛 盾:D语序不当,可改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19.C(A项“遂”是文言单音词,夹杂在白话文中间,语体色彩不协调,可改为“就”; B项“从速交还”有命令口气,不符合“失物启事”的写作目的;D项“它吞噬了太阳!它遮 住了大地!”一般用在书面语,用在口语交谈中不妥。) 20.①其形成的基本原因是(2分)②人们一般会采取一些防潮措施。(2分)③对人们 的生活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分,如回答“潮湿闷热”或“造 成物品霉变”等给一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 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 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第①处依据后文“从南海吹来的暖湿 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定期相遇’且‘势均力敌’,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潮湿闷热, 雾多雾重且持续多日的‘回南天’”可以推测是说原因的;第②处依据“关闭门窗或使用除 湿机,以防止某些物品霉变”可以推测是措施:第③处依据“不太欢迎”可以推测
气绝半日,复息。) 11.B(货物,原指龟贝,古代用作货币。) 12.D(A.没有唆使,适逢匈奴国内有人密谋反叛,密谋者主动找上张胜。B.“感动了 匈奴的所有人”夸大其词。C.卫律是个彻底卖国求荣者。) 13.①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 【“即”、“谋”、“复加”、“降”四字每字各 1 分,句意 1 分】 ②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壮”、 “候问”、“收”、“系”四字每字各 1 分,句意 1 分】 14.B、D(B 盗跖、颜渊不是象征,而是借代;D 这里是直抒胸臆而非委婉曲折。) 15.第①句说明窦娥认为人的生死是由鬼神来掌握的,谁该生,谁该死,应如日月分明。 第④句指出这些状况是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敢坚持正义造成的。第⑦句窦 娥面对法律黑暗的现实,无法伸冤,只感到无限委屈和悲伤。 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飞回。(3)也无风雨也无晴。 17.C(①“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与后面的“谈论”语义重复,所以不当。②“忍 俊不禁”本身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所以后面不能再加“地笑起来”。③“捉襟见肘” 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句中采用第二个义项是正确的。 ④“风生水起”指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不合语境。⑤“栉风沐雨”指风梳发,雨洗 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该成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语法功能 不当。⑥“监守自盗”指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使用正确。) 18.C (A 结构混乱,可删掉“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B 前后矛盾,“将近”与“多”矛 盾;D 语序不当,可改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19.C (A 项“遂”是文言单音词,夹杂在白话文中间,语体色彩不协调,可改为“就”; B 项“从速交还”有命令口气,不符合“失物启事”的写作目的;D 项“它吞噬了太阳!它遮 住了大地!”一般用在书面语,用在口语交谈中不妥。) 20.①其形成的基本原因是(2 分)②人们一般会采取一些防潮措施。(2 分)③对人们 的生活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 分,如回答“潮湿闷热”或“造 成物品霉变”等给一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 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 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第①处依据后文“从南海吹来的暖湿 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定期相遇’且‘势均力敌’,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潮湿闷热, 雾多雾重且持续多日的‘回南天’”可以推测是说原因的;第②处依据“关闭门窗或使用除 湿机,以防止某些物品霉变”可以推测是措施;第③处依据“不太欢迎”可以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