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陶老师《离骚》教学实录 个人简介 夏云陶,男,浙江省湖州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浙江省省级普通 话测试员,浙江省湖州市青语会副会长,浙江省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成 员。曾获“湖州市第七届教坛新秀”“湖州市骨干班主任”等光荣称号。在省、 市各类业务评比中获奖近30项,如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在《语 文建设》《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篇,并兼任多家 刊物的特约撰稿人。教学上主张“教师应该在学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追求 “活且实”的教学境界。 教育观点 语文教学应该“活且实” 一篇课文可以有多个教学目标,多种教学策略,当我们确定了目标与策略后, 应该尽量让教学形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如果我们让语文教学活一点,那么 这种服务才可能高效;如果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得实一些,灵活的教学机制才可 能有的放矢。 要使语文教学“活且实”,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在教学中,教师应 针对一个核心问题,把很多小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课堂才会显得紧凑。如 果问题过于琐碎,那么学生就会像在荒山野地打游击一样;如果问题过于分散 学生就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主要问题;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只能 起到暂时的娱乐作用。 其次要考虑教学形式的有效运用。一堂课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必须找 到一个良好的激发点,各种方法之间应该相辅相成、纵横交织;如果这些教学方 法只是为营造课堂气氛而使用,那教学目标将如何达成呢? 王荣生教授说过,语文教学的多项教学任务应巧妙统一在一个环节里,而不 是几个方面各行其是,把语文课堂弄成一个个碎片。阅读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 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在课堂教学 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最终促使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得到有效解答。教学环节集 中、有效了,教学内容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使语文教学“活且实”,还得对教学方式有所取舍。这种取舍应以学生的 阅读初感为起点,应从对阅读理解一般规律的认识中得出判定,最大限度地符合 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灵巧的心。 欧阳代娜在《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一书中也提到了语文教学应 该具有以下特点:“美”“巧”“活”“实”。其中“巧”是“语文能力训练与 知识传授两者之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阅读教学中最大信息量的储存点,课堂思 维训练的最巧的入手处,课文处理的最关键的突破口”。换言之,“巧”主要落 实在关键词句上,尤其是要“善于抓住题眼,以一字带动全篇”。对这个“ 字,王荣生教授提供了一种更简洁的说法,即“要找到教学的诱导点”。做到了 “巧”,达到了“诱导”的效果,那么一节语文课便有可能做到“活且实”了 抓准了“诱导点”,教学的切入点就应该是灵动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感 可能是欢快的,也可能是沉重的,因此课堂氛围也可能有活跃与沉重之分,但不 应该混乱或郁闷。混乱会令教学无序,郁闷会使学生厌倦。无论面对怎样的作品
夏云陶老师《离骚》教学实录 个人简介 夏云陶,男,浙江省湖州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浙江省省级普通 话测试员,浙江省湖州市青语会副会长,浙江省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成 员。曾获“湖州市第七届教坛新秀”“湖州市骨干班主任”等光荣称号。在省、 市各类业务评比中获奖近 30 项,如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在《语 文建设》《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60 篇,并兼任多家 刊物的特约撰稿人。教学上主张“教师应该在学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追求 “活且实”的教学境界。 教育观点 语文教学应该“活且实” 一篇课文可以有多个教学目标,多种教学策略,当我们确定了目标与策略后, 应该尽量让教学形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如果我们让语文教学活一点,那么 这种服务才可能高效;如果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得实一些,灵活的教学机制才可 能有的放矢。 要使语文教学“活且实”,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在教学中,教师应 针对一个核心问题,把很多小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课堂才会显得紧凑。如 果问题过于琐碎,那么学生就会像在荒山野地打游击一样;如果问题过于分散, 学生就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主要问题;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只能 起到暂时的娱乐作用。 其次要考虑教学形式的有效运用。一堂课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必须找 到一个良好的激发点,各种方法之间应该相辅相成、纵横交织;如果这些教学方 法只是为营造课堂气氛而使用,那教学目标将如何达成呢? 王荣生教授说过,语文教学的多项教学任务应巧妙统一在一个环节里,而不 是几个方面各行其是,把语文课堂弄成一个个碎片。阅读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 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在课堂教学 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最终促使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得到有效解答。教学环节集 中、有效了,教学内容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使语文教学“活且实”,还得对教学方式有所取舍。这种取舍应以学生的 阅读初感为起点,应从对阅读理解一般规律的认识中得出判定,最大限度地符合 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灵巧的心。 欧阳代娜在《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一书中也提到了语文教学应 该具有以下特点:“美”“巧”“活”“实”。其中“巧”是“语文能力训练与 知识传授两者之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阅读教学中最大信息量的储存点,课堂思 维训练的最巧的入手处,课文处理的最关键的突破口”。换言之,“巧”主要落 实在关键词句上,尤其是要“善于抓住题眼,以一字带动全篇”。对这个“巧” 字,王荣生教授提供了一种更简洁的说法,即“要找到教学的诱导点”。做到了 “巧”,达到了“诱导”的效果,那么一节语文课便有可能做到“活且实”了。 抓准了“诱导点”,教学的切入点就应该是灵动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感 可能是欢快的,也可能是沉重的,因此课堂氛围也可能有活跃与沉重之分,但不 应该混乱或郁闷。混乱会令教学无序,郁闷会使学生厌倦。无论面对怎样的作品
学生的头脑和课堂表现都应该是活动的,而不应该是死寂的。“活”是有效落实 的基础,“活”不必说说笑笑,而应该积极地思考、交流与探讨。 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体现“活且实”,难度较大。古诗文教学离不开翻译句子 但若像翻译文言一样翻译一首古代诗歌,那实在是有点杀风景。如果能将古诗翻 译成现代诗,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环境、相 关心理、当时当地用语习惯等影响下产生的,保留诗歌的“原味”很重要,因此 这里还涉及怎么译,译后对原诗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这里介绍一种保留诗歌“原味”的做法:紧缩诗句一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 形成诗歌的主干。如果用得好,这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诱导点,可以培养学生的 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它会引发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很 多字词的含义会被凸显出来,这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要灵活得多。 紧缩除了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打通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把 诗句的翻译、理解融会贯通起来,避免了枯燥的翻译而引起的乏味,不仅让学生 学得实,还让学生学得活。学生想将原诗改成什么样子,多少字数,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如果在教学中能多发现一些这样有价值的“诱导 点”,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被真正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真实有效 的改善。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 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 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 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 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 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 什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 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 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 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 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 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 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的头脑和课堂表现都应该是活动的,而不应该是死寂的。“活”是有效落实 的基础,“活”不必说说笑笑,而应该积极地思考、交流与探讨。 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体现“活且实”,难度较大。古诗文教学离不开翻译句子, 但若像翻译文言一样翻译一首古代诗歌,那实在是有点杀风景。如果能将古诗翻 译成现代诗,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环境、相 关心理、当时当地用语习惯等影响下产生的,保留诗歌的“原味”很重要,因此 这里还涉及怎么译,译后对原诗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这里介绍一种保留诗歌“原味”的做法:紧缩诗句—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 形成诗歌的主干。如果用得好,这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诱导点,可以培养学生的 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它会引发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很 多字词的含义会被凸显出来,这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要灵活得多。 紧缩除了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打通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把 诗句的翻译、理解融会贯通起来,避免了枯燥的翻译而引起的乏味,不仅让学生 学得实,还让学生学得活。学生想将原诗改成什么样子,多少字数,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如果在教学中能多发现一些这样有价值的“诱导 点”,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被真正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真实有效 的改善。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 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 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 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 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 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 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 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 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 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 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 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 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 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 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 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 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 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 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 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 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 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 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 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 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 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 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 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 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 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 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 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 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 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 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 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 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 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 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 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 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 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 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 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 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 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 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 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 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
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 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 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 本原因之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 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 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 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 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 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 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 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 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 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 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 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 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 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 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 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 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 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 “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査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 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 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 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 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 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 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
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 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 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 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 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 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 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 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 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 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 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 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 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 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 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 法?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 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 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 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 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 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 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 “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 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 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 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 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 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 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
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 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 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下 课
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 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 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