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 位 2.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 分章节内容。 3.分析并感悟作者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情 【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的 丰富内涵,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 式等。然后做到正确朗读。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慢读全文一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查字典正音;然后至少再读 两遍,感受朗读的节奏。利用注解和工具书熟悉本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1.读下列加点字,写出注音。 A.后裔(yi) 摄提(she) 搴阢(pi) 皇舆(yu) B.宿莽(su) 骐骥(ji) 驰骋( cheng) 陬(zhou) C.庚寅(yin)昌被(pi) 謇謇(jian)纯粹(cui) D.踵武( zhong)申椒(jiao)蕙茝(chai)险隘(ai) 2.掌握以下的通假字(明确所通的字及意义) (1)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2)扈江离与壁芷兮(辟通僻,幽僻,荒远) (3)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引导 (4)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作证) 3.掌握多义词 与不吾与(等待) 扈江离与辟芷兮(和) 忍而不能舍也(舍弃,中止)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住舍) 舍 铿尔,舍瑟而作(放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度何不改乎此度(法度 皇览揆余初度兮(气度) 又重之以修能(加上) 乃重修岳阳楼(重新) 卷我屋上三重茅(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4熟悉古今异义词(认识其古今词义) (1)彼尧舜之耿介兮(古义:光明正大:今义:正直不阿)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 位。 2.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 分章节内容。 3.分析并感悟作者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情。 【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的 丰富内涵,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 式等。然后做到正确朗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慢读全文一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查字典正音;然后至少再读 两遍,感受朗读的节奏。利用注解和工具书熟悉本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1.读下列加点字,写出注音。 A.后裔(yì) 摄提 (shè) 搴阰(pí) 皇舆(yú) B.宿莽 (sù) 骐骥 (jì) 驰骋 (chěng) 孟陬(zhōu) C.庚寅(yín) 昌被(pī) 謇謇(jiǎn) 纯粹(cuì) D.踵武(zhǒng) 申椒(jiāo) 蕙茝(chǎi) 险隘(ài) 2.掌握以下的通假字(明确所通的字及意义) (1)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2) 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幽僻,荒远) (3) 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引导 (4)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作证) 3.掌握多义词 与 不吾与(等待) 扈江离与辟芷兮(和) 忍而不能舍也(舍弃,中止)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住舍) 舍 铿尔,舍瑟而作(放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度 何不改乎此度(法度) 皇览揆余初度兮(气度) 又重之以修能(加上) 重 乃重修岳阳楼(重新) 卷我屋上三重茅(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4.熟悉古今异义词(认识其古今词义) (1) 彼尧舜之耿介兮(古义:光明正大;今义:正直不阿)
(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义: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今义:副词, 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多跟“是”连用。) (3)夫唯捷径以窘步(古义:快速走偏斜的小路:今义:近路,比喻能较快地 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 (4)纫秋兰以为佩(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5)恐美人之迟暮(古义: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义:美丽的人。) 5.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判断是哪种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取名)名词作动词 字余曰灵均取(表字)名词作动词 (2)朝搴附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在早上,在傍晚。)名词作状语 (3)纫秋兰以为佩(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动词作名词 (4)不抚壮而弃秽兮 (污秽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德)形容词用作名词 (5杂申椒与菌桂兮(杂聚)形容词作动词 (6)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以……为难事)意动用法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试作还原) 恐年岁之不吾与(还原 后 )否定句中代 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还原 )状语后置 (2)省略句(在适合的地方补出省略了的词) 指九天以为正兮 (补充完后 指九天以(之)为正 纫秋兰以为佩 (补充完后 纫秋兰以(之)为 佩 课堂学习与研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苗裔( )孟陬( )辟芷( )骐骥( )蕙茝 )申椒( )搴( )吡( 謇謇 )昌被( )扈( )踵( 荃( (3)理解课文大意2、重要词语 苗裔: 孟陬 皇览 揆余初度兮 辟芷: 朝搴附之木兰兮 骐骥 茝 謇謇 (5)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来吾道夫先路 指九天以为正兮 (6)词类活用
(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义: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今义:副词, 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多跟“是”连用。) (3)夫唯捷径以窘步(古义:快速走偏斜的小路;今义:近路,比喻能较快地 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 (4)纫秋兰以为佩(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5) 恐美人之迟暮(古义: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义:美丽的人。) 5.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判断是哪种活用) (1) 名余曰正则兮 (取名)名词作动词 字余曰灵均取 (表字 )名词作动词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在早上,在傍晚。)名词作状语 (3) 纫秋兰以为佩 (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动词作名词 (4)不抚壮而弃秽兮 ( 污秽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美德 )形容词用作名词 (5 杂申椒与菌桂兮 ( 杂聚)形容词作动词 (6)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以……为难事)意动用法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试作还原) 恐年岁之不吾与 (还原 后 )否定句中代 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还原 后 )状语后置 (2)省略句(在适合的地方补出省略了的词) 指九天以为正兮 (补充完后 指九天以(之)为正 兮 ) 纫秋兰以为佩 (补充完后 纫秋兰以(之)为 佩 )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苗裔( )孟陬( )辟芷( )骐骥( )蕙茝 ( )申椒( )搴( )阰( ) 謇謇( )昌被( )扈( )踵( )荃( ) (3)理解课文大意 2、重要词语 苗裔: 孟陬: 皇览 揆余初度兮 辟芷: 朝搴阰之木兰兮: 骐骥: 蕙 茝: 謇謇: (5)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来吾道夫先路 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6)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7)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3、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洋溢于诗中的澎湃激情了吗?你发现诗歌运用的传 承与创新的表现手法了吗?各学习小组交流一下。 思路点拨:注意体会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并结合屈原的人生经历分析屈原的思 想实质。 探究:《离骚》全诗大致分为十个段落。课文节选的是前三段。 第一段,作者自叙其世系名字、兴趣爱好、性格品行、才能修养,表明自己有条 件成为国家的栋梁,报效祖国。 第二段,以香草美人比喻自己品德优异,才能出众, 第三段叙述作者步入宫廷之后,希望遇到唐尧、虞舜那样的有道明君。事实恰恰 相反,他一步入政坛便遇到一批奸诈小人。他担心楚国的江山会毁灭在这批人手 里。他的理想和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选的这三节诗歌,与全诗一样,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主,表明自 己髙洁、端正的品格,并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感人至深。 特别是诗中体现的作者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爱 国者,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思想、遭遇、痛苦、热情以及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 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能说出诗人写香草的用意吗? 思路点拨:抓住“辟芷”、“秋兰”两个喻体,从修辞的角度领会屈原的品格。 探究:这一句表明屈原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屈原用香草来自 喻,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行。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用采摘香草比喻 加强自身修养,身披鲜花比喻保持髙洁。其次用香草鲜花来比喻,就使作品含蓄, 富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步。”这些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经 思路点拨:从“对比”手法的角度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探究:作者以对比手法,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作者赞颂先古三王时代 的政治清明,重用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 纣,批判党群小人,委婉劝谏怀王莫蹈庸王亡国的覆辙,鲜明充分地表现了诗人 “明于治乱”的才能 5、节选部分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然后和同学 交流交流 思路点拨:从抒情方式、表达手法两个角度加以探究 探究:课文节选部分突岀表现了诗人的忧伤心事、髙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 想。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 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 比喻用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 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这里面 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 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7)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3、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洋溢于诗中的澎湃激情了吗?你发现诗歌运用的传 承与创新的表现手法了吗?各学习小组交流一下。 思路点拨:注意体会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并结合屈原的人生经历分析屈原的思 想实质。 探究:《离骚》全诗大致分为十个段落。课文节选的是前三段。 第一段,作者自叙其世系名字、兴趣爱好、性格品行、才能修养,表明自己有条 件成为国家的栋梁,报效祖国。 第二段,以香草美人比喻自己品德优异,才能出众。 第三段叙述作者步入宫廷之后,希望遇到唐尧、虞舜那样的有道明君。事实恰恰 相反,他一步入政坛便遇到一批奸诈小人。他担心楚国的江山会毁灭在这批人手 里。他的理想和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选的这三节诗歌,与全诗一样,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主,表明自 己高洁、端正的品格,并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感人至深。 特别是诗中体现的作者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爱 国者,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思想、遭遇、痛苦、热情以及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 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能说出诗人写香草的用意吗? 思路点拨:抓住“辟芷”、“秋兰”两个喻体,从修辞的角度领会屈原的品格。 探究:这一句表明屈原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屈原用香草来自 喻,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行。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用采摘香草比喻 加强自身修养,身披鲜花比喻保持高洁。其次用香草鲜花来比喻,就使作品含蓄, 富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3)“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步。”这些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思路点拨:从“对比”手法的角度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探究:作者以对比手法,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作者赞颂先古三王时代 的政治清明,重用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 纣,批判党群小人,委婉劝谏怀王莫蹈庸王亡国的覆辙,鲜明充分地表现了诗人 “明于治乱”的才能。 5、节选部分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然后和同学 交流交流。 思路点拨:从抒情方式、表达手法两个角度加以探究。 探究:课文节选部分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 想。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 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 比喻用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 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这里面 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 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
6、“兮”本身在语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语气助词,本身没什么意义。楚辞、 汉赋及唐前的诗中常用,就是为了形成音律和谐,类似于现在歌中的‘啦、呀 “等。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思路点拨:“兮”字可以用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在不同的位置的作用也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分析即可。 探究:“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 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 下句补充。 7、诗人在第一部分自叙身世,对表现诗人的形象有何作用? 思路点拨:可从出身高贵,显示出其与俗人不同方面来分析作答。 探究:诗人以第一人称口吻来描述身世,由诗中的“高阳”、“皇考”可见其高 贵的家世,而“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则写明诗人诞生于寅年寅月寅 日。这高贵的家世,奇特的降生,凸现了人物的超群脱俗 8、屈原像一颗流行,滑过历史的天空,留给人们的是一条闪光的轨迹。战国那 样的时代,面对楚国黑暗的政治,屈原是否非得要自杀呢?他可不可以到其他国 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呢? 观点一:我认为屈原根本没有必要自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战国时 期那么多诸侯国呢,随便去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受到重用 观点二: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战国时期诸侯国虽多,但自己的祖国只有一个,如 果一遇到挫折,就跑到其他国家去,那不成了卖国贼了吗? 观点三: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试想,那样的楚国还值得屈原为之愚忠吗? 况且,那时的诸侯国和现在“祖国”的概念也不一样,离开诸侯国并不能算是卖 国 观点四:屈原是否应该自杀,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可以讲以下几点, 供大家参考: 从当时时代风尚来看,先秦时代效忠祖国还远没有形成普遍的道德准则,纵横 家朝秦暮楚,军事家杀妻求将,人才跨国界自由流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当时均属天经地义。我们知道,孔子也曾周游列国,四处寻求政治地位,以推 行其社会主张。不但士大夫这样,普通老百姓更是要选择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 乐土”而居。孔子就主张“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您的观 点 【学习后记】 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 “兮”本身在语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语气助词,本身没什么意义。楚辞、 汉赋及唐前的诗中常用,就是为了形成音律和谐,类似于现在歌中的‘啦、呀 “等。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思路点拨:“兮”字可以用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在不同的位置的作用也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分析即可。 探究:“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 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 下句补充。 7、诗人在第一部分自叙身世,对表现诗人的形象有何作用? 思路点拨:可从出身高贵,显示出其与俗人不同方面来分析作答。 探究:诗人以第一人称口吻来描述身世,由诗中的“高阳”、“皇考”可见其高 贵的家世,而“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则写明诗人诞生于寅年寅月寅 日。这高贵的家世,奇特的降生,凸现了人物的超群脱俗。 8、屈原像一颗流行,滑过历史的天空,留给人们的是一条闪光的轨迹。战国那 样的时代,面对楚国黑暗的政治,屈原是否非得要自杀呢?他可不可以到其他国 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呢? 观点一:我认为屈原根本没有必要自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战国时 期那么多诸侯国呢,随便去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受到重用。 观点二: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战国时期诸侯国虽多,但自己的祖国只有一个,如 果一遇到挫折,就跑到其他国家去,那不成了卖国贼了吗? 观点三: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试想,那样的楚国还值得屈原为之愚忠吗? 况且,那时的诸侯国和现在“祖国”的概念也不一样,离开诸侯国并不能算是卖 国。 观点四:屈原是否应该自杀,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可以讲以下几点, 供大家参考: 从当时时代风尚来看,先秦时代效忠祖国还远没有形成普遍的道德准则,纵横 家朝秦暮楚,军事家杀妻求将,人才跨国界自由流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当时均属天经地义。我们知道,孔子也曾周游列国,四处寻求政治地位,以推 行其社会主张。不但士大夫这样,普通老百姓更是要选择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 “乐土”而居。孔子就主张“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您的观 点 【学习后记】 【达标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提贞于孟陬兮 贞:正 B、日月忽其不淹 兮C服 淹:没有。 惟草木之零落兮 惟:思 D、纫秋兰以为佩 纫:联缀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肇锡余以嘉名 ②纫秋兰以为佩 ③乘骐骥以驰骋兮 ④路幽昧以险隘 A、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③和④句的两个“以”字不相同 B、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不相同,③和④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 C、四句中的“以”字均不相同。 D、四句中的“以”字均相同。 3、下列与“恐年岁之不吾与”的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肇锡余以嘉名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俟我于城隅 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惟草木之零落兮 B.帝高阳之苗裔兮 C.朝搴之木兰兮 D.及前王之踵武 5、填空(每空1分) ①索能 ,吾将上下而求 又重之以修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 ④惟草 木之零落兮, ⑤扈江离与辟芷兮, 阅读鉴赏 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帝髙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 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附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 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 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①阅读第一节,体会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②第第二节内容有何深刻含义,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A、摄提贞于孟陬兮 贞:正。 B、日月忽其不淹 兮 淹:没有。 C、惟草木之零落兮。 惟:思 D、纫秋兰以为佩 服 纫:联缀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肇锡余以嘉名 ②纫秋兰以为佩 ③乘骐骥以驰骋兮 ④路幽昧以险隘 A、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 ③和④句的两个“以”字不相同。 B、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不相同,③和④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 C、四句中的“以”字均不相同。 D、四句中的“以”字均相同。 3、下列与“恐年岁之不吾与”的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肇锡余以嘉名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俟我于城隅 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惟草木之零落兮 B.帝高阳之苗裔兮 C.朝搴阰之木兰兮 D.及前王之踵武 5、填空(每空 1 分) ① ,吾将上下而求 索。 ② ,又重之以修 能。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 。 ④惟草 木之零落兮, 。 ⑤扈江离与辟芷兮, 。 二.阅读鉴赏 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 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 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 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也。 ①阅读第一节,体会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答: ②第第二节内容有何深刻含义,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7.阅读下面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释: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 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 (2)下阕描绘了怎样的农村景致? 参考答案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苗裔(yi)孟陬(zou)辟芷(zhi)骐骥(qij)蕙茝(chaⅱ)申椒(jio)搴 (qian)附(pi):謇謇(jian)昌被(pi)扈(hu):踵( zhong)荃(quan) (4)重要词语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辟芷:香草名,即白芷汨 (y):水急流貌 搴:攀、折附:山坡、岭上 骐骥:骏马 蕙茝香草 謇謇:忠贞的样子 (5)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ao)通“导”向导 (6)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7)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 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1、答案选:B(解析:淹:停留
7.阅读下面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释: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 42 岁。②外家:女子 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 (2)下阕描绘了怎样的农村景致? 参考答案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苗裔(yì)孟陬(zōu)辟芷(zhǐ)骐骥(qíjì)蕙茝(chǎi)申椒(jiāo)搴 (qiān)阰(pí):謇謇(jiǎn)昌被(pī)扈(hù):踵(zhǒng)荃(quán): (4)重要词语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辟芷:香草名,即白芷 汨 (yù):水急流貌 搴:攀、折阰:山坡、岭上 骐骥:骏马 蕙茝香草 名 謇謇:忠贞的样子 (5)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6)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7)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 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达标检测 一.基础巩固 1、答案选:B(解析:淹:停留)
2、答案选:C(解析:①介词“用”②连词,表目的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 表并列) 3、答案选:B(解析:B和例句为宾语前置,A、C为介词结构后置,D为被动句) 4、答案选:A(解析:A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为结构助词“的” 5、答案:①路漫漫其修远兮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③春与秋其代序④恐美人之 迟暮 ⑤纫秋兰以为佩。 阅读鉴赏 6、①答案: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 可见他品性髙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 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 和才能。 解析:此题考査的是修辞手法,象征在文中的作用,这个可以联系楚辞体的 特点和对屈原的综合评价。 ②答案: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诗人担心君王如不能及 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已老矣,无所成就。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 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 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 挫折作了铺垫。 解析:此题应注意的是描写的作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有烘托、衬托 7、(1)春天来了,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逢春雨,群鸦在新 翻的土地上觅食。诗人万种思绪染白了头发,即使春天的美景也无法排解愁苦 只能借(赊)酒浇愁。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必有), 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可奈何的情绪,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 (2)村民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左右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耕 刚完,新蚕刚生,春播未及,不知谁家的年轻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 的闲暇赶着走娘家。写出了农村的清新、恬静、闲适
2、答案选:C(解析:①介词“用” ②连词,表目的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 表并列) 3、答案选:B(解析:B 和例句为宾语前置,A、C 为介词结构后置,D 为被动句) 4、答案选:A(解析:A 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 为结构助词“的”) 5、答案:①路漫漫其修远兮 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③春与秋其代序 ④恐美人之 迟暮 ⑤纫秋兰以为佩。 二.阅读鉴赏 6、①答案: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 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 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 和才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象征在文中的作用,这个可以联系楚辞体的 特点和对屈原的综合评价。 ②答案: 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诗人担心君王如不能及 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已老矣,无所成就。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 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 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 挫折作了铺垫。 解析:此题应注意的是描写的作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有烘托、衬托 的 7、(1)春天来了,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逢春雨,群鸦在新 翻的土地上觅食。诗人万种思绪染白了头发,即使春天的美景也无法排解愁苦, 只能借(赊)酒浇愁。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必有), 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可奈何的情绪,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 (2)村民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左右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耕 刚完,新蚕刚生,春播未及,不知谁家的年轻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 的闲暇赶着走娘家。写出了农村的清新、恬静、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