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霉心病 Apple mouldy core and core rot 苹果霉心病又名心腐病、果腐病、红腐病、霉腐病,在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北斗、富 士、元帅系品种(元帅、红星等)发病严重,病果率高达40%~60%。据山东莒县调查,北斗 80%以上的落果是霉心病病果;据山东烟台市调査,北斗贮藏期的病果率为65%。霉心病 病果很快腐烂,不堪食用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果心腐烂,有的提早脱落。 病果外观常表现正常,偶尔发黄、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个别的重病果实较小,明显畸 形,从果梗和萼洼处有腐烂痕迹。病果明显变轻。由于多数病果外观不表现明显症状,因此 不易被发现。剖开病果,可见心室坏死变褐,逐渐向外扩展腐烂。果心充满粉红色霉状物, 也有的为灰绿色、黑褐色或白色霉状物,或同时出现颜色各异的霉状物。病菌突破心室壁扩 展到心室外,引起果肉腐烂。苹果霉心病是由霉心和心腐2种症状构成,其中霉心症状为果 心发霉,但果肉不腐烂:心腐症状不仅果心发霉,而且果肉也由里向外腐烂。还有人将其症 状发展分为4种类型:①心室小斑型,即病斑直径在2mm以下;②心室大斑型,即病斑直 径在2mm以上,病组织湿润;③心室腐烂型,即病组织湿润;④果肉腐烂型,即病变果肉 轮廓不规则,有时干缩,呈海绵状。在贮藏期,当果心腐烂发展严 状、形状不规则的湿腐状褐色斑块,斑块彼此相连成片,最后全 完整,但受压极易破碎。病果肉有苦味。 病原 由多种真菌侵染所致,各地鉴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常见的有粉红单端孢 Trichothecium seum(Bull)Link,链格孢』 Arenaria alternata(Fr:)Keis.和串珠镰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等3种真菌,此外人们在病果果心中还分离到节孢状镰刀菌 Arthrosporioides Sherb,青霉 Penicillium sp,棱孢霉 Fusidium sp,拟青霉 Paecilomyces sp, 棒盘孢 Coryneum sp,狭截盘多毛孢 uncatella angustata( Pers. et lk.) hughes,芽枝状枝孢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 de vries,射线孢 Astermma sp,盘明针孢 Libertella sp, 球毛壳 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曲霉 Aspergillus sp.以及多种镰刀菌 Fusarium spp.等20 多个属的真菌。下面仅介绍3种主要病原真菌的形态 粉红单端孢:分生孢子梗直立,有少数隔膜或无隔,不分枝,梗端略膨大。分生孢子梗 自梗顶端单个地以向基式连续产生一串孢子。孢子形成后,凭借着生痕彼此连接而聚集在孢 子梗顶端,形成外观圆形至矩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梨形或倒卵形,透明或浅粉红色,双胞, 上胞比下胞大,下胞基端明显收缩变细,着生痕在基端或一侧,大小为12~18μm×8~10
苹果霉心病 Apple Mouldy Core and Core Rot 苹果霉心病又名心腐病、果腐病、红腐病、霉腐病,在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北斗、富 士、元帅系品种(元帅、红星等)发病严重,病果率高达 40%~60%。据山东莒县调查,北斗 80%以上的落果是霉心病病果;据山东烟台市调查,北斗贮藏期的病果率为 65%。霉心病 病果很快腐烂,不堪食用。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果心腐烂,有的提早脱落。 病果外观常表现正常,偶尔发黄、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个别的重病果实较小,明显畸 形,从果梗和萼洼处有腐烂痕迹。病果明显变轻。由于多数病果外观不表现明显症状,因此 不易被发现。剖开病果,可见心室坏死变褐,逐渐向外扩展腐烂。果心充满粉红色霉状物, 也有的为灰绿色、黑褐色或白色霉状物,或同时出现颜色各异的霉状物。病菌突破心室壁扩 展到心室外,引起果肉腐烂。苹果霉心病是由霉心和心腐 2 种症状构成,其中霉心症状为果 心发霉,但果肉不腐烂;心腐症状不仅果心发霉,而且果肉也由里向外腐烂。还有人将其症 状发展分为 4 种类型:①心室小斑型,即病斑直径在 2mm 以下;②心室大斑型,即病斑直 径在 2mm 以上,病组织湿润;③心室腐烂型,即病组织湿润;④果肉腐烂型,即病变果肉 轮廓不规则,有时干缩,呈海绵状。在贮藏期,当果心腐烂发展严重时,果实外部可见水渍 状、形状不规则的湿腐状褐色斑块,斑块彼此相连成片,最后全果腐烂。烂果果形通常保持 完整,但受压极易破碎。病果肉有苦味。 病原 由多种真菌侵染所致,各地鉴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常见的有粉红单端孢 Trichothecium roseum(Bull.) Link,链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a(Fr.) Keissl.和串珠镰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等 3 种真菌,此外人们在病果果心中还分离到节孢状镰刀菌 F.arthrosporioides Sherb.,青霉 Penicillium sp.,棱孢霉 Fusidium sp.,拟青霉 Paecilomyces sp., 棒盘孢 Coryneum sp.,狭截盘多毛孢 Truncatella angustata(Pers.et Lk.)Hughes,芽枝状枝孢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Fres.) de Vries,射线孢 Asteroma sp.,盘明针孢 Libertella sp., 球毛壳 Chaetomium globesum Kunze,曲霉 Aspergillus sp.以及多种镰刀菌 Fusarium spp.等 20 多个属的真菌。下面仅介绍 3 种主要病原真菌的形态。 粉红单端孢:分生孢子梗直立,有少数隔膜或无隔,不分枝,梗端略膨大。分生孢子梗 自梗顶端单个地以向基式连续产生一串孢子。孢子形成后,凭借着生痕彼此连接而聚集在孢 子梗顶端,形成外观圆形至矩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梨形或倒卵形,透明或浅粉红色,双胞, 上胞比下胞大,下胞基端明显收缩变细,着生痕在基端或一侧,大小为 12~18μm×8~10
μm。该菌在田间出现率不是最高,但发病的果实多数由此菌侵染所致,是造成心腐症状的 主要病菌。 链格孢: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榄褐色至绿褐色,有屈曲,顶端常扩大而具 多个孢子痕,大小5~125μm×3~6um。分生孢子组成链状,有的长链由10个孢子组成。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椭圆形、卵形或肾形,淡褐色至深榄褐色,具横隔膜1~-9个,纵隔膜 0-6个,大小7~70.5μm×6-22.5μm。分生孢子有喙或无喙,表面平滑或有瘤。在田间 该菌的出现频率在致病菌中最高,是造成霉心症状的主要病菌 串珠镰孢:子座黄色、褐色或紫色,产生的菌丝为鲜黄色至浅粉红色。小分生孢子串珠 状,长期互相连接或聚集成伪头状体,以后散成粉状,通常为单胞,棱形至卵形,大小430 um×1.5~5μm。大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座或黏分生孢子团内,孢子聚集时呈淡红色或淡 橙红色,干燥后呈橙红色或红褐色,孢子细长,披针形或微弯,具3~5个隔膜,大小为20~70 um×2~45um。无厚垣孢子。 病害循环 病菌在树体上以及土壤等处的僵果或其他坏死组织上存活。果园树上的僵果数量很大 时,就会有大量病菌在僵果内外存活。病菌的孢子还可以潜藏在芽的鳞片间越冬。有人研究 发现,花芽各层鳞片都带有链格孢菌,带菌率由外层向内层逐层递减,芽心不带病菌。次年 春季病菌的孢子经风雨传播,而从花芽越冬的病菌无需传播便可侵染。病菌是在苹果花期发 生侵染的。病菌是自花瓣张开后经花柱侵入的,苹果发芽前花原始体不带菌。发芽后,花序 伸出,花蕾迅速被病菌定殖,但花苞以内尚未暴露的花柱、花药几乎完全分离不出病菌,即 未受侵染。花瓣张开后,花柱、花药即开始带菌(链格孢,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带菌率迅速 升高,至落花期,100%花柱有多种真菌定殖,其中70%为链格孢。落花后至幼果期,各段 组织的带菌率情况是,花柱上段>花柱下段>萼心间>心室。由此可见,苹果霉心病菌首先 定殖于花柱,随后在萼心间组织蔓延而侵入果实心室。落花后约2周,萼心间链格孢出现率 增至37.5%,心室组织中为7.5%。此后,在整个果实发育期,病菌陆续进入心室,至采收 期,60.7%果实带有链格孢菌。日本研究也认为病菌是由果实的萼筒侵染到果心的。山东农 业大学研究认为,病菌对花器的侵染力极强,花丝、花瓣、花萼、雌蕊的受侵染率都达到 90%以上,多数到达果心的病菌是在花后通过病残花器蔓延至果心的。有人研究表明北斗苹 果霉心病病菌侵染期很长,从4月下旬的花期至8月10日病菌可不断侵染,但花期至5月 底前的幼果期为病菌重点侵染时期 苹果霉心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即于花期侵染,多数在中后期发病。日本有人硏究 发现,8月中旬以前不发生霉心病,到近采收期才发病。山东农业大学调查发现,红富士苹 果果心带菌率为887%,但贮藏2个月后发病率仅为889%。田间发病以后期为多,有的年 份采收前大量发病。情况并非全是如此,有时在6月上旬便可解剖到树上发生心腐的病果 因此,霉心病的发生以中后期为主,发病期较为分散,而且各地调查的结果也不一致。因此, 有关此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等方面均需进一步研究 发病条件 霉心病的发生与苹果品种的关系最为密切。凡是果实的萼口开、萼筒长、萼筒与心室相 通的品种感病重,萼心闭、萼筒短、萼筒与心室不相通的品种则抗病。呼丽萍等(1995)发现 萼心间组织存在孔口或裂缝、呈开放状,且组织疏松的元帅系品种易感病:而萼心间组织无 孔口或裂缝、呈封闭状,且组织紧密的国光品种不感病:普通富士、着色富士和金冠品种介
μm。该菌在田间出现率不是最高,但发病的果实多数由此菌侵染所致,是造成心腐症状的 主要病菌。 链格孢: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榄褐色至绿褐色,有屈曲,顶端常扩大而具 多个孢子痕,大小 5~125μm×3~6μm。分生孢子组成链状,有的长链由 10 个孢子组成。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椭圆形、卵形或肾形,淡褐色至深榄褐色,具横隔膜 1~9 个,纵隔膜 0~6 个,大小 7~70.5μm×6~22.5μm。分生孢子有喙或无喙,表面平滑或有瘤。在田间, 该菌的出现频率在致病菌中最高,是造成霉心症状的主要病菌。 串珠镰孢:子座黄色、褐色或紫色,产生的菌丝为鲜黄色至浅粉红色。小分生孢子串珠 状,长期互相连接或聚集成伪头状体,以后散成粉状,通常为单胞,棱形至卵形,大小 4~30 μm×1.5~5μm。大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座或黏分生孢子团内,孢子聚集时呈淡红色或淡 橙红色,干燥后呈橙红色或红褐色,孢子细长,披针形或微弯,具 3~5 个隔膜,大小为 20~70 μm×2~4.5μm。无厚垣孢子。 病害循环 病菌在树体上以及土壤等处的僵果或其他坏死组织上存活。果园树上的僵果数量很大 时,就会有大量病菌在僵果内外存活。病菌的孢子还可以潜藏在芽的鳞片间越冬。有人研究 发现,花芽各层鳞片都带有链格孢菌,带菌率由外层向内层逐层递减,芽心不带病菌。次年 春季病菌的孢子经风雨传播,而从花芽越冬的病菌无需传播便可侵染。病菌是在苹果花期发 生侵染的。病菌是自花瓣张开后经花柱侵入的,苹果发芽前花原始体不带菌。发芽后,花序 伸出,花蕾迅速被病菌定殖,但花苞以内尚未暴露的花柱、花药几乎完全分离不出病菌,即 未受侵染。花瓣张开后,花柱、花药即开始带菌(链格孢),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带菌率迅速 升高,至落花期,100%花柱有多种真菌定殖,其中 70%为链格孢。落花后至幼果期,各段 组织的带菌率情况是,花柱上段>花柱下段>萼心间>心室。由此可见,苹果霉心病菌首先 定殖于花柱,随后在萼心间组织蔓延而侵入果实心室。落花后约 2 周,萼心间链格孢出现率 增至 37.5%,心室组织中为 7.5%。此后,在整个果实发育期,病菌陆续进入心室,至采收 期,60.7%果实带有链格孢菌。日本研究也认为病菌是由果实的萼筒侵染到果心的。山东农 业大学研究认为,病菌对花器的侵染力极强,花丝、花瓣、花萼、雌蕊的受侵染率都达到 90%以上,多数到达果心的病菌是在花后通过病残花器蔓延至果心的。有人研究表明北斗苹 果霉心病病菌侵染期很长,从 4 月下旬的花期至 8 月 10 日病菌可不断侵染,但花期至 5 月 底前的幼果期为病菌重点侵染时期。 苹果霉心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即于花期侵染,多数在中后期发病。日本有人研究 发现,8 月中旬以前不发生霉心病,到近采收期才发病。山东农业大学调查发现,红富士苹 果果心带菌率为 88.7%,但贮藏 2 个月后发病率仅为 8.89%。田间发病以后期为多,有的年 份采收前大量发病。情况并非全是如此,有时在 6 月上旬便可解剖到树上发生心腐的病果。 因此,霉心病的发生以中后期为主,发病期较为分散,而且各地调查的结果也不一致。因此, 有关此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等方面均需进一步研究。 发病条件 霉心病的发生与苹果品种的关系最为密切。凡是果实的萼口开、萼筒长、萼筒与心室相 通的品种感病重,萼心闭、萼筒短、萼筒与心室不相通的品种则抗病。呼丽萍等(1995)发现, 萼心间组织存在孔口或裂缝、呈开放状,且组织疏松的元帅系品种易感病;而萼心间组织无 孔口或裂缝、呈封闭状,且组织紧密的国光品种不感病;普通富士、着色富士和金冠品种介
于两者之间。有人将一定量的病菌直接注射入果心进行人工接种,发现原抗病的品种也 100%发病。因此不同品种对霉心病的抗性属于组织结构类型。 此外,降雨早、多,空气潮湿,果园地势低洼、郁闭,通风不良等均利于发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药剂保护为主,辅以农业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如果生产上允许,可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苹果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果园卫生合理修剪,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灌溉, 注意排涝,降低果园空气湿度: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树势:生长季节随时清除病果, 秋末冬初彻底淸除病果、僵果和病枯枝,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在苹果萌芽之前,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全园喷布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 钠,或40%福美胂,以铲除树体上越冬的病菌。于开花前喷一次杀菌剂,可选择10%宝丽 安、1.5多抗霉素、50%扑海因、80%大生M45等药剂。于终花期和坐果期各喷1次杀菌 剂,两次用药间隔为10~15d,除以上药剂外,还可选用40%福星、12.5%特谱唑、70%甲 基硫菌灵、50%多霉灵等。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疏果后再彻底喷一次杀菌剂,如宝丽安和 甲基硫菌灵的混合药液,之后套袋。套袋前这遍药避免使用EC和波尔多液,以免污染果面。 如果不套袋,则在生长季节喷施杀菌剂,重点喷洒在果实萼洼部(萼筒外口)。采收后可在45% 特克多悬浮剂600倍液中浸泡30s,取出晾干后贮藏,能起到一定防效。 4生物防治有人已分离到对霉心病菌有颉颃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已加工成制 剂(莱阳农学院研制的抗菌新星),现已通过中试,对苹果霉心病有较好的防效,有望成为1 种新型的微生物菌剂
于两者之间。有人将一定量的病菌直接注射入果心进行人工接种,发现原抗病的品种也 100%发病。因此不同品种对霉心病的抗性属于组织结构类型。 此外,降雨早、多,空气潮湿,果园地势低洼、郁闭,通风不良等均利于发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药剂保护为主,辅以农业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 如果生产上允许,可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苹果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果园卫生 合理修剪,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灌溉, 注意排涝,降低果园空气湿度;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树势;生长季节随时清除病果, 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果、僵果和病枯枝,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 在苹果萌芽之前,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全园喷布石硫合剂加 80%五氯酚 钠,或 40%福美胂,以铲除树体上越冬的病菌。于开花前喷一次杀菌剂,可选择 10%宝丽 安、1.5 多抗霉素、50%扑海因、80%大生 M-45 等药剂。于终花期和坐果期各喷 1 次杀菌 剂,两次用药间隔为 10~15d,除以上药剂外,还可选用 40%福星、12.5%特谱唑、70%甲 基硫菌灵、50%多霉灵等。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疏果后再彻底喷一次杀菌剂,如宝丽安和 甲基硫菌灵的混合药液,之后套袋。套袋前这遍药避免使用 EC 和波尔多液,以免污染果面。 如果不套袋,则在生长季节喷施杀菌剂,重点喷洒在果实萼洼部(萼筒外口)。采收后可在 45% 特克多悬浮剂 600 倍液中浸泡 30s,取出晾干后贮藏,能起到一定防效。 4.生物防治 有人已分离到对霉心病菌有颉颃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已加工成制 剂(莱阳农学院研制的抗菌新星),现已通过中试,对苹果霉心病有较好的防效,有望成为 1 种新型的微生物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