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腐病 Grape white rot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烂穗,全球分布,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1878年首先 在意大利发现,我国1899年最早报道。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 地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为15%-20%,流行年份损失达60%以上 症状 可危害葡萄的穗轴、果粒、枝蔓和叶片,其中主要危害果穗。穗轴和果粒受害后,往 往造成穗轴腐烂,果粒脱落,损失最为严重。 果穗受害,多发生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期。一般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然后 逐渐向上蔓延。首先在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进而病部皮 层腐烂,手捻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脱落,并有土腥味。果粒受害,多从果柄处开始,而后迅速 蔓延到果粒,使整个果粒呈淡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 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点。发病后期,病穗轴及烂果粒表面密生初为灰白色后 为灰褐色的小粒点,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从小粒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 布满果面,使病果呈灰白色腐烂,所以称为白腐病。天气干热时,病穗的穗轴和果梗萎蔫变 褐干枯,未脱落的果粒也迅速失水,干缩成有明显棱角呈猪肝色的僵果,悬挂穗上极难脱落。 白腐病病果粒症状和房枯病很相似,但房枯病的病粒在萎缩后产生黑色的小粒点,分布稀疏, 病果不易脱落;而白腐病的病粒在干缩前就出现灰白色的小粒点,分布密集,病果易脱落。 枝蔓或一年生苗受害,多在有机械伤或接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最初出现水浸状、红褐 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沿纵轴方向发展的长条形病斑,色泽也由浅褐色变为 黑褐色,病部稍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灰色小粒点。由于病原菌分解纤维的能力很强,以致后 期寄主的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皮层的肉质腐烂解离,只剩下丝状维管束组织,使病皮 呈“披麻状”。病害严重时,病部缢缩,环绕枝干,可使枝蔓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 叶片发病,首先从植株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多在叶尖 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略具同心轮纹,其 上散生灰白色至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叶部症状多在植 株生长中后期出现 病原
葡萄白腐病 Grape White Rot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烂穗,全球分布,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1878 年首先 在意大利发现,我国 1899 年最早报道。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 地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为 15%~20%,流行年份损失达 60%以上。 症状 可危害葡萄的穗轴、果粒、枝蔓和叶片,其中主要危害果穗。穗轴和果粒受害后,往 往造成穗轴腐烂,果粒脱落,损失最为严重。 果穗受害,多发生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期。一般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然后 逐渐向上蔓延。首先在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进而病部皮 层腐烂,手捻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脱落,并有土腥味。果粒受害,多从果柄处开始,而后迅速 蔓延到果粒,使整个果粒呈淡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 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点。发病后期,病穗轴及烂果粒表面密生初为灰白色后 为灰褐色的小粒点,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从小粒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 布满果面,使病果呈灰白色腐烂,所以称为白腐病。天气干热时,病穗的穗轴和果梗萎蔫变 褐干枯,未脱落的果粒也迅速失水,干缩成有明显棱角呈猪肝色的僵果,悬挂穗上极难脱落。 白腐病病果粒症状和房枯病很相似,但房枯病的病粒在萎缩后产生黑色的小粒点,分布稀疏, 病果不易脱落;而白腐病的病粒在干缩前就出现灰白色的小粒点,分布密集,病果易脱落。 枝蔓或一年生苗受害,多在有机械伤或接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最初出现水浸状、红褐 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沿纵轴方向发展的长条形病斑,色泽也由浅褐色变为 黑褐色,病部稍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灰色小粒点。由于病原菌分解纤维的能力很强,以致后 期寄主的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皮层的肉质腐烂解离,只剩下丝状维管束组织,使病皮 呈“披麻状”。病害严重时,病部缢缩,环绕枝干,可使枝蔓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 叶片发病,首先从植株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多在叶尖、 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略具同心轮纹,其 上散生灰白色至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叶部症状多在植 株生长中后期出现。 病原
病原为白腐盾壳霉 diplodiella (Speg)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 盾壳霉属。近年来,通过对白 腐病菌的超微结构观察研究, 认为我国的白腐病菌属于白 腐垫壳孢 Coniella diplodiella (Speg )Petrk& Sydow 在病组织内菌丝密集形 成子座,从子座上产生分生孢 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 100~-150μm,壁较厚,灰褐至暗褐色,底部壳壁突起丘状,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单孢,不 分支,长12^22μm,分生孢子初无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单孢,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尖 大小616μm×57um,内含12个油球。 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幼果浸汁中也不能萌发。在成熟果汁中萌发率可达90% 以上,在成熟蔓浸汁中萌发率最高。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地表和土壤中越冬,其中僵果 上的分生孢子器越冬能力最强。散落在地表和土壤中的病菌是翌年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 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内可存活4~5年,残体腐烂分解后,病菌还可在土壤中腐生1-2年。 在各种病残体中,以病果带菌最为重要。病菌的分生孢子生活力很强,分生孢子器释放的大 量分生孢子可存活2~3年,干的分生孢子器经15年后仍可释放活的分生孢子。病菌在土壤 中越冬时,一般以地面和表土20cm以内最多,占总菌量的80%左右。越冬后的病菌到第二 年夏季遇降雨后,病菌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或带菌土粒主要借雨滴飞溅到受侵 部位引起初侵染,风、昆虫及农时操作亦可传播。条件适宜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主要从 伤口侵入,冰雹造成的伤口最易引起侵染,但少数也可从表皮较薄处直接侵入,还可从蜜腺、 皮孔、水孔等处侵入,病菌一般不侵染无伤口的果粒,但可直接侵入果梗和穗轴。在适宜的 条件下,该病的潜育期最短为3d,最长8d,一般5~6d。由于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因 此该病流行性很强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和伤口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40℃,最 适温度2830℃。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分生孢子可萌发80%以上,而低于92%时分生孢 子不能萌发。白腐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持 续时间长。果园发病后,每逢雨后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在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 大量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易导致病害的流行 发病程度与寄主的生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幼果期开始发病,华中、华东为6月上中旬, 华北为6月中下旬,西北6月下旬,东北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幼果期如降雨量达15mm, 而其中最大一次在6~7mm,加上5~6d的潜育期,可据此预测白腐病始发期。穗粒进入着色 期及成熟期后,由于温湿度的提高和果穗外渗营养物的增多,其发病程度亦逐渐加重。7~8 月随着雨季到来,发病也达到高峰,此时如遇旬降雨量或最大一次降雨量在60mm以上 往往预示发病盛期即将来临 环境及栽培方式与发病关系密切。土质黏重,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架
病 原 为 白 腐 盾 壳 霉 Coniothyrium diplodiella (Speg.)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 盾壳霉属。近年来,通过对白 腐病菌的超微结构观察研究, 认为我国的白腐病菌属于白 腐垫壳孢 Coniella diplodiwlla (Speg.) Petrk&Sydow.。 在病组织内菌丝密集形 成子座,从子座上产生分生孢 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 100~150μm,壁较厚,灰褐至暗褐色,底部壳壁突起丘状,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单孢,不 分支,长 12~22μm,分生孢子初无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单孢,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尖, 大小 6~16μm×5~7μm,内含 1~2 个油球。 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幼果浸汁中也不能萌发。在成熟果汁中萌发率可达 90% 以上,在成熟蔓浸汁中萌发率最高。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地表和土壤中越冬,其中僵果 上的分生孢子器越冬能力最强。散落在地表和土壤中的病菌是翌年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 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内可存活 4~5 年,残体腐烂分解后,病菌还可在土壤中腐生 1~2 年。 在各种病残体中,以病果带菌最为重要。病菌的分生孢子生活力很强,分生孢子器释放的大 量分生孢子可存活 2~3 年,干的分生孢子器经 15 年后仍可释放活的分生孢子。病菌在土壤 中越冬时,一般以地面和表土 20cm 以内最多,占总菌量的 80%左右。越冬后的病菌到第二 年夏季遇降雨后,病菌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或带菌土粒主要借雨滴飞溅到受侵 部位引起初侵染,风、昆虫及农时操作亦可传播。条件适宜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主要从 伤口侵入,冰雹造成的伤口最易引起侵染,但少数也可从表皮较薄处直接侵入,还可从蜜腺、 皮孔、水孔等处侵入,病菌一般不侵染无伤口的果粒,但可直接侵入果梗和穗轴。在适宜的 条件下,该病的潜育期最短为 3d,最长 8d,一般 5~6d。由于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因 此该病流行性很强。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和伤口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 13~40℃,最 适温度 28~30℃。当相对湿度为 100%时,分生孢子可萌发 80%以上,而低于 92%时分生孢 子不能萌发。白腐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持 续时间长。果园发病后,每逢雨后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在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 大量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易导致病害的流行。 发病程度与寄主的生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幼果期开始发病,华中、华东为 6 月上中旬, 华北为 6 月中下旬,西北 6 月下旬,东北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在幼果期如降雨量达 15mm, 而其中最大一次在 6~7mm,加上 5~6d 的潜育期,可据此预测白腐病始发期。穗粒进入着色 期及成熟期后,由于温湿度的提高和果穗外渗营养物的增多,其发病程度亦逐渐加重。7~8 月随着雨季到来,发病也达到高峰,此时如遇旬降雨量或最大一次降雨量在 60mm 以上, 往往预示发病盛期即将来临。 环境及栽培方式与发病关系密切。土质黏重,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架
下杂草丛生、枝蔓过密架面郁闭、植株负载量过大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架式方面,篱架 比棚架发病重,双篱架比单篱架重。越接近地面的果穗、新梢及叶片发病越重,尤其距地面 40cm以下的果穗发病最重、 组织成熟度与发病的轻重也直接相关。病菌孢子的萌发需要补充营养物质,主要是糖。 在清水及青果汁中孢子不能萌发。组织越幼嫩,表面凝水中外渗的糖类物质也越少,再加幼 嫩组织愈伤能力强,所以不易受病菌侵染:组织越接近老熟,表面凝水中糖类物质也越多, 再加上老熟组织愈伤能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在自然条件下,该病不能在幼果上发病,而只 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 不同的品种抗病性存在差异。巨峰、佳利酿、马福尔多、黑赛白利等最为感病;红玫 瑰香、黄玫瑰香、上等玫瑰、黑汉、龙宝、先锋、季米亚特、吉姆沙、龙眼等次之:感病较 轻的品种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保尔加尔及野生葡萄等 病害控制 1.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生长季节经常检査果园,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穗、 病枝蔓,拣浄落地病果:秋末埋土防寒前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穗、病蔓,扫浄病果、病叶, 摘净僵果,集中烧毁或运出园外深埋,决不能把病残体埋在葡萄架下。发病前用地膜覆盖地 面可防治地面病菌侵染果穗 2.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生态条件果园多施有机肥,増强树势:通过修剪绑蔓提高结 果部位,对地面附近果穗可实施套袋管理,諴少病菌侵染机会;及时打副梢、摘心,适当疏 叶,调节架面枝蔓密度,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注意果园排水,防止雨后积水,及时中耕 除草,降低地面湿度;调节果实负载量。 3.及时药剂防治,降低流行程度生长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是防治白腐病的一个重要 措施。根据当地历年病害初发期决定首次喷药时间,一般应在发病初期前5~6d进行。而后 每隔10~15d喷1次,连喷4-5次。如遇冰雹大雨,要立即喷药。有效药剂有:50%福美双、 50%速克灵、50%多菌灵、80%普诺、70%霉奇洁、50%退菌特(对龙眼、佳利酿易引起药 害)、75%百菌清、50%多丰农、80%炭疽福、70%甲基硫菌灵、40%福星等均有有较好防治 效果。据试验,40%福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克菌丹、特克多、白腐灵等药剂,只 要适时使用都有较好防效。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要不断更换药剂品种。为控制来自土壤 的病菌,重病果园在发病前应地面撒药灭菌。可用1份福美双、1份硫磺粉、2份碳酸钙, 混合均匀,撒在果园土表,撒施15~30kg/hm2
下杂草丛生、枝蔓过密架面郁闭、植株负载量过大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架式方面,篱架 比棚架发病重,双篱架比单篱架重。越接近地面的果穗、新梢及叶片发病越重,尤其距地面 40cm 以下的果穗发病最重。 组织成熟度与发病的轻重也直接相关。病菌孢子的萌发需要补充营养物质,主要是糖。 在清水及青果汁中孢子不能萌发。组织越幼嫩,表面凝水中外渗的糖类物质也越少,再加幼 嫩组织愈伤能力强,所以不易受病菌侵染;组织越接近老熟,表面凝水中糖类物质也越多, 再加上老熟组织愈伤能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在自然条件下,该病不能在幼果上发病,而只 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 不同的品种抗病性存在差异。巨峰、佳利酿、马福尔多、黑赛白利等最为感病;红玫 瑰香、黄玫瑰香、上等玫瑰、黑汉、龙宝、先锋、季米亚特、吉姆沙、龙眼等次之;感病较 轻的品种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保尔加尔及野生葡萄等。 病害控制 1.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生长季节经常检查果园,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穗、 病枝蔓,拣净落地病果;秋末埋土防寒前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穗、病蔓,扫净病果、病叶, 摘净僵果,集中烧毁或运出园外深埋,决不能把病残体埋在葡萄架下。发病前用地膜覆盖地 面可防治地面病菌侵染果穗。 2.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生态条件 果园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通过修剪绑蔓提高结 果部位,对地面附近果穗可实施套袋管理,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及时打副梢、摘心,适当疏 叶,调节架面枝蔓密度,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注意果园排水,防止雨后积水,及时中耕 除草,降低地面湿度;调节果实负载量。 3.及时药剂防治,降低流行程度 生长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是防治白腐病的一个重要 措施。根据当地历年病害初发期决定首次喷药时间,一般应在发病初期前 5~6d 进行。而后 每隔 10~15d 喷 1 次,连喷 4~5 次。如遇冰雹大雨,要立即喷药。有效药剂有:50%福美双、 50%速克灵、50%多菌灵、80%普诺、70%霉奇洁、50%退菌特(对龙眼、佳利酿易引起药 害)、75%百菌清、50%多丰农、80%炭疽福、70%甲基硫菌灵、40%福星等均有有较好防治 效果。据试验,40%福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克菌丹、特克多、白腐灵等药剂,只 要适时使用都有较好防效。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要不断更换药剂品种。为控制来自土壤 的病菌,重病果园在发病前应地面撒药灭菌。可用 1 份福美双、1 份硫磺粉、2 份碳酸钙, 混合均匀,撒在果园土表,撒施 15~30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