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议论文写作(一)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 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 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如《改造我 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 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 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 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 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 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 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 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 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①论证的基本类型 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 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 活动性
关于议论文写作(一)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 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 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 如《改造我 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 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 1999 年高考作文题《假 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 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 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 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 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 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 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①论证的基本类型: 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 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 活动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二、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 开议论。像《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 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 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干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 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 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 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 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 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 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 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 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 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 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 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二、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 开议论。像《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 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 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 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 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 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 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 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 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 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 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 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 “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 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 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
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 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 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 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 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 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 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 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 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 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 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 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 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 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 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 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 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 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 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 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 这样的开端
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 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 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 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 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 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 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 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 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 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 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 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 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 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 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 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 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 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 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 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 这样的开端:
(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 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 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 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 高峰. (3)海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 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 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 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 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 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 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 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 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 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
(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 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 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 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 高峰…… (3)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 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 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 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 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 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 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 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 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 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 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
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 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 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 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 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 后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 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 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 得好些。 (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 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 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 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 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 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 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
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 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 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 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 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 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 “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 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 得好些。 (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 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 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 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 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 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 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
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 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 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 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 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 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 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 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 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 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 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 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 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硏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 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 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 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 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
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 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 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 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 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 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 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 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 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 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 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 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 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 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 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 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 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
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 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 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 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 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 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 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 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 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 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 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 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 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 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 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 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 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 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 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 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 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 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 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 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三、选择合适的角度,打开议论的思路 写文章最怕文思枯竭。常见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后,咬着笔杆,愁眉不展,半 个时辰过去,纸上还没有落下一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思路闭塞 思路为什么会闭塞?除了腹中空虚,缺乏写作材料,因而难以下笔之外,还在 于不会选择写作角度。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 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 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这番话,形象地阐明了画蛋可以取不同的角度。 写议论文也是如此。由于议论的对象即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内涵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使事物具有多侧面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 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就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不同侧面各有自己成“峰”成“岭” 的特征。 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看材料作文,题目本身必然提供了多 种议论角度,我们的思路完全不应该闭塞 1987年语文高考,上海试卷的议论文写作题出得很“巧”:《有感于五十年前的 今天》。要求考生从五十年前发生的“七·七”事变这一血的事实中引出感想。把历 史和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使这道作文题有了独特的视角,透出了新意。而且,题 目是出人意料的:命题在七月七日之前,却想到了七月七日这个语文高考的日子, 可见命题者的宏观指导思想和独到的匠心。然而,只要细心地思考一下,尽管“五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 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 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 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 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 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三、选择合适的角度,打开议论的思路 写文章最怕文思枯竭。常见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后,咬着笔杆,愁眉不展,半 个时辰过去,纸上还没有落下一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思路闭塞。 思路为什么会闭塞?除了腹中空虚,缺乏写作材料,因而难以下笔之外,还在 于不会选择写作角度。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 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 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这番话,形象地阐明了画蛋可以取不同的角度。 写议论文也是如此。由于议论的对象即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内涵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使事物具有多侧面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 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就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不同侧面各有自己成“峰”成“岭” 的特征。 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看材料作文,题目本身必然提供了多 种议论角度,我们的思路完全不应该闭塞。 1987 年语文高考,上海试卷的议论文写作题出得很“巧”:《有感于五十年前的 今天》。要求考生从五十年前发生的“七·七”事变这一血的事实中引出感想。把历 史和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使这道作文题有了独特的视角,透出了新意。而且,题 目是出人意料的:命题在七月七日之前,却想到了七月七日这个语文高考的日子, 可见命题者的宏观指导思想和独到的匠心。然而,只要细心地思考一下,尽管“五
十年前的今天”这个概念具有明确的、独特的涵义,但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引出的经 验教训却是多方面的,“有感”的天地是十分宽广的,也就是说,本文提供了多种写 作角度。归纳一下,可以选择下面十个角度发表感想 (1)团结就是力量 (2)落后就要挨打 (3)救国、报国、振兴中华 (4)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5)保卫和平,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6)坚持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要不畏强暴、敢于抗争,正义之战必胜 (8)发扬延安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9)期望国共再度合作,期望祖国早日统一 (10)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上述每一个角度,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七·七”事变导致八年抗战留给人们 的思索,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联想、有启迪,无疑都属于“有感”的范畴。有 位考生抓住“落后就要挨打”的角度,文章这样开头: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八年抗战,数千万同胞丧生在 敌人的屠刀下,中华大地,血雨腥风、尸骨遍野,这是何等惨痛的教训啊!如果我 们强大,日寇的铁蹄又怎敢践踏我们的国土?历史已翻过了一页,但是,“落后就要 挨打”这句警世格言,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龙的传人深思 作者在文中提出“振兴民族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是立志改革前 进,还是继续落后挨打?在芦沟桥畔,我们一定要向祖辈、父辈交出圆满的答卷!” 这个结论,使“有感”的立意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有深意,也有深度 如果说上面这位考生选择了“吸取教训”的角度发表感想,那么也有不少考生 选择了“总结经验”的角度展开议论,请看这篇文章的开
十年前的今天”这个概念具有明确的、独特的涵义,但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引出的经 验教训却是多方面的,“有感”的天地是十分宽广的,也就是说,本文提供了多种写 作角度。归纳一下,可以选择下面十个角度发表感想: (1)团结就是力量 (2)落后就要挨打 (3)救国、报国、振兴中华 (4)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5)保卫和平,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6)坚持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要不畏强暴、敢于抗争,正义之战必胜 (8)发扬延安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9)期望国共再度合作,期望祖国早日统一 (10)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上述每一个角度,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七·七”事变导致八年抗战留给人们 的思索,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联想、有启迪,无疑都属于“有感”的范畴。有 一位考生抓住“落后就要挨打”的角度,文章这样开头: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八年抗战,数千万同胞丧生在 敌人的屠刀下,中华大地,血雨腥风、尸骨遍野,这是何等惨痛的教训啊!如果我 们强大,日寇的铁蹄又怎敢践踏我们的国土?历史已翻过了一页,但是,“落后就要 挨打”这句警世格言,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龙的传人深思。 作者在文中提出“振兴民族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是立志改革前 进,还是继续落后挨打?在芦沟桥畔,我们一定要向祖辈、父辈交出圆满的答卷!” 这个结论,使“有感”的立意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有深意,也有深度。 如果说上面这位考生选择了“吸取教训”的角度发表感想,那么也有不少考生 选择了“总结经验”的角度展开议论,请看这篇文章的开头:
五十年前的七月七日——“七七”事变爆发的日子,恐怕将作为耻辱而 又令人振奋的天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了。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 起八年抗日的风风雨雨,我由衷地感到:万众一心的民族团结精神是何等 重要 要做到国富民泰,不团结是不行的。不团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各行其事,我 们已经吃过不少“散沙”的苦头:鸦片战争是清朝政局散乱造成的,小日本敢于侵 华又是由于当时军阀割据、长期内讧造成的……。相反,抗战时期,我们万众一心, 团结奋战,那么即使虏贼再逞豪也终究被我们赶出了中华大地 作者深感全民族的团结一心就能使国富民泰、民族振兴,文章联系实际深刻指 出:“中国在搞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便是能否万众一心。如果你干你的,我干 我的,上面的政策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企业和企业之间互相踢皮球,甚至搞 窝里斗的话,那么改革必将失败,非但国家搞不好,还会导致外国经济滲透等等的 ‘非战争性侵略’。因此我们必须不忘前车之鉴,时时牢记团结的重要。团结而心齐, 那么非但没有人敢来同我们动武,而且在经济和政治上我们都不会被胁迫。”文章运 用正反对比手法,针砭时弊,使“有感”发人深省,促人思索。 同年全国试卷是看材料作文,提供了下列材料: (1)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2)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 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3)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 理论指导 (4)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 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是从小在水里泡大的, 还要训练什么?
五十年前的七月七日——“七·七”事变爆发的日子,恐怕将作为耻辱而 又令人振奋的一天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了。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 起八年抗日的风风雨雨,我由衷地感到:万众一心的民族团结精神是何等 重要! 要做到国富民泰,不团结是不行的。不团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各行其事,我 们已经吃过不少“散沙”的苦头:鸦片战争是清朝政局散乱造成的,小日本敢于侵 华又是由于当时军阀割据、长期内讧造成的……。相反,抗战时期,我们万众一心, 团结奋战,那么即使虏贼再逞豪也终究被我们赶出了中华大地。 作者深感全民族的团结一心就能使国富民泰、民族振兴,文章联系实际深刻指 出:“中国在搞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便是能否万众一心。如果你干你的,我干 我的,上面的政策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企业和企业之间互相踢皮球,甚至搞 窝里斗的话,那么改革必将失败,非但国家搞不好,还会导致外国经济渗透等等的 ‘非战争性侵略’。因此我们必须不忘前车之鉴,时时牢记团结的重要。团结而心齐, 那么非但没有人敢来同我们动武,而且在经济和政治上我们都不会被胁迫。”文章运 用正反对比手法,针砭时弊,使“有感”发人深省,促人思索。 同年全国试卷是看材料作文,提供了下列材料: (1)1987 年 6 月,A 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2)1986 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 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3)1986 年 4 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 理论指导。 (4)1986 年 4 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 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是从小在水里泡大的, 还要训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