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的局限性 中古时期,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他们开辟了从东亚到印度洋和东非 之间的各条航线,包括从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15世纪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实力,都是 当时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国家,郑和船队就已具备了环球航行的能力,但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远洋航行却 偃旗息鼓了,阿拉伯人的远航也仅在印度洋海域,至多到中国而已 首先,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政治上的动因是主要的。这是因为在仍以自然经济立国的中国,没有对海外 商品市场的需求。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都以天朝上国自居,把邻国视为番夷,对邻国主张宣化、怀 柔政策,通过“贡赠”或“厚往而薄来”的形式,笼络邻国,建立起封建宗主国和臣属国的关系,只要邻国番 邦岁岁来朝,歌功颂德,就满足了。其贸易交往实质上是以经济赠予为手段,达到邻国在政治上拥护自己 的目的。如1411年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刺率540余人的庞大使团访问中国,明成祖按王礼接待,他们住在 中国的开支不算,告别时,还赠送礼物和金银。因此,郑和下西洋期间,主要是宣诏封王授印,调解邻国 间的纠纷,立碑颂德,送迎使节等,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吸引亚非国家向中国示好 需要指出的是,明朝基于政治上的考虑,降低来自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等政治势力的威胁,一方面对 海外奉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却对本国商人出海采取封禁政策,毁灭性地打击了正在兴旺发展的民间海上 商业力量,严重影响了中国航海在海外的开拓。 其次,明朝命郑和下西洋,与海外互通有无,贸易目的也主要是为官府服务。明朝的远航是由政府组织的, 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进口的主要产品,珍宝类和动物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显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的:占第二位的是医药和香料,由于价格昂贵,只有统治阶级才享用得起:进口的布匹,虽属外国普遍使 用的生活用品,然而明初中国的棉花种植也尚属大力发展阶段,棉织品使用并不普遍,进口的布匹可能因 为价格不菲而未能落入普通居民手里。用中国精美的手工业品丝绸、瓷器,交换珠宝、珍禽等自然物品, 不仅对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很小,反过来巩固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完全违背价值规律的贸易方式,使国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方式在当时尽管赢得了邻 国的拥护,却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明成祖去世后,就有大臣劝谏停止远航。1431年,明宣宗时 郑和第七次远航,终成绝唱。 活跃于印度洋海域的阿拉伯人,经济上比较依赖海上贸易,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性较强,但14、15世 纪,阿拉伯各国尚未出现资本主义关系萌芽 人的商业没有国内的产业作为基础,没有建立海内 体化贸易网络的必要,不像西欧基于国内手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扩张特点。因此,阿拉 伯的海外贸易也是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介贸易,所得利润多用于封建性耗费,对商品经济的促 进没有很大影响 (选自解光云《世界文化史全球海道大通和新旧大陆文化的交融》,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成祖曾以天朝上国自居,命令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中国当时以自然经 济立国,没有产生对海外商品市场的需求。 B.明朝远航通过政府组织,自然海外的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进口的珍宝类、动物类产品占有很大 的比重,明显服务的对象就是统治阶级。 C.明朝贸易方式完全违背了价值规律,使国家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大臣反对远航 郑和的第七次远航则不同,于是成了绝唱 D.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介贸易,所得利润多用于封建性耗费,这是阿拉伯各国海外贸易 的特点,对商品经济的促进没有太大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云南省曲靖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的局限性 中古时期,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他们开辟了从东亚到印度洋和东非 之间的各条航线,包括从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15 世纪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实力,都是 当时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国家,郑和船队就已具备了环球航行的能力,但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远洋航行却 偃旗息鼓了,阿拉伯人的远航也仅在印度洋海域,至多到中国而已。 首先,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政治上的动因是主要的。这是因为在仍以自然经济立国的中国,没有对海外 商品市场的需求。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都以天朝上国自居,把邻国视为番夷,对邻国主张宣化、怀 柔政策,通过“贡赠”或“厚往而薄来”的形式,笼络邻国,建立起封建宗主国和臣属国的关系,只要邻国番 邦岁岁来朝,歌功颂德,就满足了。其贸易交往实质上是以经济赠予为手段,达到邻国在政治上拥护自己 的目的。如 1411 年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刺率 540 余人的庞大使团访问中国,明成祖按王礼接待,他们住在 中国的开支不算,告别时,还赠送礼物和金银。因此,郑和下西洋期间,主要是宣诏封王授印,调解邻国 间的纠纷,立碑颂德,送迎使节等,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吸引亚非国家向中国示好。 需要指出的是,明朝基于政治上的考虑,降低来自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等政治势力的威胁,一方面对 海外奉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却对本国商人出海采取封禁政策,毁灭性地打击了正在兴旺发展的民间海上 商业力量,严重影响了中国航海在海外的开拓。 其次,明朝命郑和下西洋,与海外互通有无,贸易目的也主要是为官府服务。明朝的远航是由政府组织的, 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进口的主要产品,珍宝类和动物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显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的;占第二位的是医药和香料,由于价格昂贵,只有统治阶级才享用得起;进口的布匹,虽属外国普遍使 用的生活用品,然而明初中国的棉花种植也尚属大力发展阶段,棉织品使用并不普遍,进口的布匹可能因 为价格不菲而未能落入普通居民手里。用中国精美的手工业品丝绸、瓷器,交换珠宝、珍禽等自然物品, 不仅对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很小,反过来巩固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完全违背价值规律的贸易方式,使国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方式在当时尽管赢得了邻 国的拥护,却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明成祖去世后,就有大臣劝谏停止远航。1431 年,明宣宗时 郑和第七次远航,终成绝唱。 活跃于印度洋海域的阿拉伯人,经济上比较依赖海上贸易,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性较强,但 14、15 世 纪,阿拉伯各国尚未出现资本主义关系萌芽,阿拉伯人的商业没有国内的产业作为基础,没有建立海内外 一体化贸易网络的必要,不像西欧基于国内手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扩张特点。因此,阿拉 伯的海外贸易也是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介贸易,所得利润多用于封建性耗费,对商品经济的促 进没有很大影响。 (选自解光云《世界文化史·全球海道大通和新旧大陆文化的交融》,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明成祖曾以天朝上国自居,命令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中国当时以自然经 济立国,没有产生对海外商品市场的需求。 B.明朝远航通过政府组织,自然海外的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进口的珍宝类、动物类产品占有很大 的比重,明显服务的对象就是统治阶级。 C.明朝贸易方式完全违背了价值规律,使国家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大臣反对远航, 郑和的第七次远航则不同,于是成了绝唱。 D.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介贸易,所得利润多用于封建性耗费,这是阿拉伯各国海外贸易 的特点,对商品经济的促进没有太大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两个方面,也就是政治动因和贸易目的来论证中国远航受限的原因,其中政治动因是主要 的 B.文章第二段举明成祖按王礼接待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刺率领的使团告别还赠送礼物、金银的例子 证明明朝贸易交往实质是以经济赠予为手段,达到邻国在政治上拥护自己的目的 C.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受限的原因,其中指出了中国人的远航给国家 财政带来的沉重负担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证了中国和阿拉伯远航的局限性,二者平分笔墨,举例详实,具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5世界中国的郑和船队已具备了环球航行的能力,后来却偃旗息鼓了;阿拉伯人的远航虽然独立 性较强,但也仅在印度洋海域。可见,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有局限性。 B.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通过“贡赠”或“厚往而薄来”的形式,笼络邻国,建立相互关系,因为他 们喜欢以天朝上国自居,只要邻国番邦岁岁来朝,歌功颂德就满足了。 C.如果明朝远航与海外互通有无的目的不是以服务官府为主,那么海外贸易有可能加大对中国商品 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动摇中国的自然经济。 D.只要明朝不采取封禁本国商人出海的政策,就不会使中国人的航海受到毁灭性打击,使中国航海 在海外的开拓严重受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错位 朱瑾洁 今天,刘副教授很高兴,高兴的由头是今年学校实行重大改革,副教授可以招考博士研究生。已副教授多 可以带博士研究生,这是刘副教授多年的夙愿,也是他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然而,刘副教授高兴之余多少还有点儿苦恼,苦恼的根源就是虽然能带博士生了,可毕竟自己早年是工农 兵大学生,在英语上是一片空白,所以文凭上仍留有博士生的空白。这也是他多年的遗憾 今年能带博士生了,心里不免生出愧疚和些许不安。况且,如果早考上博士生,刘副教授的称谓老早就去 掉“副”了。所以,刘副教授在高兴之余,心中立马就草拟好了今年的两点打算:一是向学校学部委申请招 考博士研究生:二是报考本系博士研究生。 因为有了招考博士生的打算,刘副教授就给他的硕士生王威打了电话,关切地问他毕业后的打算,最后还 提醒王威别忘了报考他的博士生。刘副教授对他的这个学生很欣赏 挂了电话没有半小时,王威就来到刘副教授家,刘副教授见爱徒前来,高兴地说:“王威,打算好了报考我 的博士生?”王威有点胆怯地看了老师一眼,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不打算考了。”刘副教授睁 眼睛急问道:“为啥?ˉ因为他太了解他这个学生了,没有特殊情况,他不会拒绝他这个老师的意见的。王 威说:“前几天,我回了趟家,自留田里的小麦旱得很厉害,地面上的麦叶都枯死了。”刘副教授说:“这我 知道,电视不整天放嘛。可这和你报考牛头不对马嘴啊。”王威说:“能对上。麦子枯早死,家里就拿不出 供我上学的钱了,从小学到现在,我已上了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我都是伸手要钱,家里攒的钱都供我上 学了,可俺娘的慢性心脏病已经拖了多年..…”王威说着说着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看着爱徒十分忧伤地在 抽泣,刘副教授心里也不是滋味,就关心地对王威说:“老师理解,也能体谅你的难处,不过,你还是考虑 考虑,毕竟考上博士生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台阶,没有这个,你想向更高层次发展谈何容易。”沉思了一会, 王威抬头看了看刘副教授说:“老师,我想报考咱校的聘师考试,成为您的同事,为您分担一些教务。”见 王威意志有点儿坚决,刘副教授有些生气了,就说:“你不要急于下决定,还是考虑考虑吧。”王威说:“行 老师,过几天我给您回话。” 很多天过去了,离规定报考博士生期限还有最后一天,刘副教授没有等到王威任何只言片语的回话。不能 再等了,再等自己的报考时间也耽误了。到了离报考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刘副教授来到学校的 报名点,毅然决然地在报考博士生考试的花名册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刘副教授写完自己的名字后
A.文章从两个方面,也就是政治动因和贸易目的来论证中国远航受限的原因,其中政治动因是主要 的。 B.文章第二段举明成祖按王礼接待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刺率领的使团告别还赠送礼物、金银的例子, 证明明朝贸易交往实质是以经济赠予为手段,达到邻国在政治上拥护自己的目的。 C.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受限的原因,其中指出了中国人的远航给国家 财政带来的沉重负担。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证了中国和阿拉伯远航的局限性,二者平分笔墨,举例详实,具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15 世界中国的郑和船队已具备了环球航行的能力,后来却偃旗息鼓了;阿拉伯人的远航虽然独立 性较强,但也仅在印度洋海域。可见,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有局限性。 B.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通过“贡赠”或“厚往而薄来”的形式,笼络邻国,建立相互关系,因为他 们喜欢以天朝上国自居,只要邻国番邦岁岁来朝,歌功颂德就满足了。 C.如果明朝远航与海外互通有无的目的不是以服务官府为主,那么海外贸易有可能加大对中国商品 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动摇中国的自然经济。 D.只要明朝不采取封禁本国商人出海的政策,就不会使中国人的航海受到毁灭性打击,使中国航海 在海外的开拓严重受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错位 朱瑾洁 今天,刘副教授很高兴,高兴的由头是今年学校实行重大改革,副教授可以招考博士研究生。已副教授多 年的他可以带博士研究生,这是刘副教授多年的夙愿,也是他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然而,刘副教授高兴之余多少还有点儿苦恼,苦恼的根源就是虽然能带博士生了,可毕竟自己早年是工农 兵大学生,在英语上是一片空白,所以文凭上仍留有博士生的空白。这也是他多年的遗憾 今年能带博士生了,心里不免生出愧疚和些许不安。况且,如果早考上博士生,刘副教授的称谓老早就去 掉“副”了。所以,刘副教授在高兴之余,心中立马就草拟好了今年的两点打算:一是向学校学部委申请招 考博士研究生;二是报考本系博士研究生。 因为有了招考博士生的打算,刘副教授就给他的硕士生王威打了电话,关切地问他毕业后的打算,最后还 提醒王威别忘了报考他的博士生。刘副教授对他的这个学生很欣赏。 挂了电话没有半小时,王威就来到刘副教授家,刘副教授见爱徒前来,高兴地说:“王威,打算好了报考我 的博士生?”王威有点胆怯地看了老师一眼,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不打算考了。”刘副教授睁大 眼睛急问道:“为啥?”因为他太了解他这个学生了,没有特殊情况,他不会拒绝他这个老师的意见的。王 威说:“前几天,我回了趟家,自留田里的小麦旱得很厉害,地面上的麦叶都枯死了。”刘副教授说:“这我 知道,电视不整天放嘛。可这和你报考牛头不对马嘴啊。”王威说:“能对上。麦子枯旱死,家里就拿不出 供我上学的钱了,从小学到现在,我已上了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我都是伸手要钱,家里攒的钱都供我上 学了,可俺娘的慢性心脏病已经拖了多年……”王威说着说着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看着爱徒十分忧伤地在 抽泣,刘副教授心里也不是滋味,就关心地对王威说:“老师理解,也能体谅你的难处,不过,你还是考虑 考虑,毕竟考上博士生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台阶,没有这个,你想向更高层次发展谈何容易。”沉思了一会, 王威抬头看了看刘副教授说:“老师,我想报考咱校的聘师考试,成为您的同事,为您分担一些教务。”见 王威意志有点儿坚决,刘副教授有些生气了,就说:“你不要急于下决定,还是考虑考虑吧。”王威说:“行, 老师,过几天我给您回话。” 很多天过去了,离规定报考博士生期限还有最后一天,刘副教授没有等到王威任何只言片语的回话。不能 再等了,再等自己的报考时间也耽误了。到了离报考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刘副教授来到学校的 报名点,毅然决然地在报考博士生考试的花名册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刘副教授写完自己的名字后
还有点挂心学生王威,便把花名册从头至尾滤了一遍,没有王威的名字,不放心,又从尾到头细看了一下, 还是没有,教授知道,到这个时间段说什么也晚了,内心深处很替王威惋惜。 过了三个月,学校聘请教师的考试开考了。在刘副教授监考的教室里,王威认真地答着试卷。刘副教授 几次从王威身旁走过,用眼睛的余光扫描试卷,发现王威答的试题没有错的。三天后,王威如愿成为母校 的一名正式教师,成为老师刘副教授的新同事。 又过了一个月,博士生考试如期进行,在新教师王威监考的教室里,刘副教授认真地答着试卷。虽然王 威怕影响老师的发挥而不敢走到老师的身旁,可从老师淡然自若的答题神情看,老师一定答得不错。果然, 一个月后,刘副教授如愿通过笔试进入了面试 又过了一个月,刘副教授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他系招考的唯一一位博士生。不过,刘副教授进入博土生 学习阶段出了点小麻烦。因为现阶段他这个系能带博士生的只有刘副教授,而刘副教授是他这个系考上的 唯一博士生,这就出现了自己教自己的尴尬。不过,再难的事也难不倒具有教授级别的校领导们。通过调 阅王威的硕士论文和有关科研成果,校领导们一致认为王威的科研成果已居世界前沿水准,一致同意推荐 王威作为学校破格提拔副教授的唯一人选,并特事特办,以学校党委的名义向学校学部委推荐。不到一天 王威破格提拔为学校副教授的批文就下来了 按照学校今年重大改革的规定,王威成了他老师刘副教授的博导。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标题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而且吸人眼球,通过设置悬念,引发人们去思考错 位的对象、错位的原因等,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B.本文擅长心理描写,如刘福教授“心里不免生出愧疚和些许不安”,他愧疚和不安的是自己是工农兵 大学生,不懂英语,实力不够。 C.本文详写了王威与刘副教授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王威贫寒的出身,还可以看出 他具有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勇于担当等美德 D.因没有博士文凭而得不到晋升的刘副教授,只好把可以带博士研究生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终极目 标,这反映了只重文凭制度的不合理 5.前四个自然段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从整体上看,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构思巧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司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传承农耕文化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 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 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事实上,形成于春 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 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 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 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还有点挂心学生王威,便把花名册从头至尾滤了一遍,没有王威的名字,不放心,又从尾到头细看了一下, 还是没有,教授知道,到这个时间段说什么也晚了,内心深处很替王威惋惜。 过了三个月,学校聘请教师的考试开考了。在刘副教授监考的教室里,王威认真地答着试卷。刘副教授 几次从王威身旁走过,用眼睛的余光扫描试卷,发现王威答的试题没有错的。三天后,王威如愿成为母校 的一名正式教师,成为老师刘副教授的新同事。 又过了一个月,博士生考试如期进行,在新教师王威监考的教室里,刘副教授认真地答着试卷。虽然王 威怕影响老师的发挥而不敢走到老师的身旁,可从老师淡然自若的答题神情看,老师一定答得不错。果然, 一个月后,刘副教授如愿通过笔试进入了面试。 又过了一个月,刘副教授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他系招考的唯一一位博士生。不过,刘副教授进入博士生 学习阶段出了点小麻烦。因为现阶段他这个系能带博士生的只有刘副教授,而刘副教授是他这个系考上的 唯一博士生,这就出现了自己教自己的尴尬。不过,再难的事也难不倒具有教授级别的校领导们。通过调 阅王威的硕士论文和有关科研成果,校领导们一致认为王威的科研成果已居世界前沿水准,一致同意推荐 王威作为学校破格提拔副教授的唯一人选,并特事特办,以学校党委的名义向学校学部委推荐。不到一天, 王威破格提拔为学校副教授的批文就下来了。 按照学校今年重大改革的规定,王威成了他老师刘副教授的博导。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的标题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而且吸人眼球,通过设置悬念,引发人们去思考错 位的对象、错位的原因等,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B.本文擅长心理描写,如刘福教授“心里不免生出愧疚和些许不安”,他愧疚和不安的是自己是工农兵 大学生,不懂英语,实力不够。 C.本文详写了王威与刘副教授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王威贫寒的出身,还可以看出 他具有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勇于担当等美德。 D.因没有博士文凭而得不到晋升的刘副教授,只好把可以带博士研究生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终极目 标,这反映了只重文凭制度的不合理。 5.前四个自然段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6.从整体上看,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构思巧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传承农耕文化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 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 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事实上,形成于春 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 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 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 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 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 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 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 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 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 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 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 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摘编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 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 的“误差”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 仍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导广大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 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也依旧流行。 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彼此 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好不热闹。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 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 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 在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兵团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反映 了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如果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 不一定适应当地气候特征。 C.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专家对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的作用认识不一,有的 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功能有所削弱:但它已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歌在中国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年轻人 和小孩可能不知道 B.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 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 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 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 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 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 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 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 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 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摘编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 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 的“误差”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 仍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导广大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 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也依旧流行。 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彼此 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好不热闹。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 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 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 在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兵团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反映 了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如果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 不一定适应当地气候特征。 C.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专家对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的作用认识不一,有的 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D.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功能有所削弱;但它已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歌在 中国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年轻人 和小孩可能不知道。 B.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 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 活 D.材料一、材料三有多处引用了歌诀,民谚和民俗事例其作用是反映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E.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 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人类的农业生产仍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9.作为农耕文化符号和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有何价值和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廷谓幼好学,工书,善骑射。周世宗攻淮右,南人屡败,城中甚恐,廷 谓与州将黄仁谦为固御之计。周师遣谍以铁券及其垒,廷谓拒之。城中负贩之辈率不逞,廷谓虑其亡逸, 籍置大寺,遺兵守之,给日食,俾制防城具,随其所习,以故周师卒不得觇城中虚实。 周师为浮梁涡口,命张从恩、焦继勋守之,廷谓语仁谦曰:"此濠、寿之患也。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 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恳假舟兵二千断其桥直抵寿昋。"仁谦即轻棹衔枚抵其桥,麾兵断笮 悉焚之。周师退保定远,又募壮士为负贩状入定远,侦军多寡及守将之名。还曰:"武行德、周务勍也。 廷谓曰:"是可图也。"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周师大溃,行德单骑脱 走。时有以玉帛子女饷廷谓者,悉拒之,唯取良马二百匹以献。以功为滁州刺史、上淮巡检应援兵马都监 及紫金山之战,南唐诸将多归降者,独廷谓以全军还守濠州,追不能及。时濠守欲弃城走,廷谓止之。俄 加本州团练使,缮戈甲,治沟垒,常若敌至。是秋,周师复ξ 临,乞卑辞请 以固郃好。廷谓夜出敢死士千余袭周营,焚头车洞屋,周师蹂躏死者甚众。而援兵不至,周师急击,廷谓 集诸军垒门之外,南望大恸 宋初,两川平,冯瓒知梓州,为仆夫所讼,召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以代之。州承旧政,有庄宅户、 车脚户,皆隶州将,鹰鹞户日献雉兔,田猎户岁入皮革:又有乡将、都将、镇将辈互扰闾里,廷谓悉除之 开宝五年,卒,年五十四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直 抵寿春 B.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 直抵寿春。 C.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 /直抵寿春。 D.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 /直抵寿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右,即淮西,宋在江淮之间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西路称淮右,淮右多山 B.铁券,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C.闾里,指古时高门大户所居住的宅院,因有房屋攒聚之意,后来也被用来泛指繁华地段。 D.鹰鹞户,是古代户部内务府所属牲丁的一种,专司并交纳雉、兔、鹰鹞等作为赋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廷谓在与敌交战过程中十分注意安置人员。郭廷谓担心小商贩们要逃跑,登记并安置他们到大 寺中,每天供给饭食,使他们制造防城的器具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 活。 D.材料一、材料三有多处引用了歌诀,民谚和民俗事例其作用是反映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联。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E.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 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人类的农业生产仍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9.作为农耕文化符号和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有何价值和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廷谓幼好学,工书,善骑射。周世宗攻淮右,南人屡败,城中甚恐,廷 谓与州将黄仁谦为固御之计。周师遣谍以铁券及其垒,廷谓拒之。城中负贩之辈率不逞,廷谓虑其亡逸, 籍置大寺,遣兵守之,给日食,俾制防城具,随其所习,以故周师卒不得觇城中虚实。 周师为浮梁涡口,命张从恩、焦继勋守之,廷谓语仁谦曰:"此濠、寿之患也。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 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直抵寿春。"仁谦即轻棹衔枚抵其桥,麾兵断笮, 悉焚之。周师退保定远,又募壮士为负贩状入定远,侦军多寡及守将之名。还曰:"武行德、周务勍也。" 廷谓曰:"是可图也。"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周师大溃,行德单骑脱 走。时有以玉帛子女饷廷谓者,悉拒之,唯取良马二百匹以献。以功为滁州刺史、上淮巡检应援兵马都监。 及紫金山之战,南唐诸将多归降者,独廷谓以全军还守濠州,追不能及。时濠守欲弃城走,廷谓止之。俄 加本州团练使,缮戈甲,治沟垒,常若敌至。是秋,周师复至,表于景请援,且言周兵四临,乞卑辞请和, 以固邻好。廷谓夜出敢死士千余袭周营,焚头车洞屋,周师蹂躏死者甚众。而援兵不至,周师急击,廷谓 集诸军垒门之外,南望大恸。 宋初,两川平,冯瓒知梓州,为仆夫所讼,召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以代之。州承旧政,有庄宅户、 车脚户,皆隶州将,鹰鹞户日献雉兔,田猎户岁入皮革;又有乡将、都将、镇将辈互扰闾里,廷谓悉除之。 开宝五年,卒,年五十四。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直 抵寿春。 B.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 直抵寿春。 C.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 /直抵寿春。 D.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 /直抵寿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淮右,即淮西,宋在江淮之间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西路称淮右,淮右多山。 B.铁券,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C.闾里,指古时高门大户所居住的宅院,因有房屋攒聚之意,后来也被用来泛指繁华地段。 D.鹰鹞户,是古代户部内务府所属牲丁的一种,专司并交纳雉、兔、鹰鹞等作为赋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郭廷谓在与敌交战过程中十分注意安置人员。郭廷谓担心小商贩们要逃跑,登记并安置他们到大 寺中,每天供给饭食,使他们制造防城的器具
B.郭廷谓作战中,鳝鱼以己之长,来攻敌之短。后周军队在涡口搭浮桥,郭廷谓命令黄仁谦率水军 出击,一举焚烧他们的浮桥,获得胜利 C.郭廷谓善于搞侦察,战胜后还清廉。后周军队退守定远,他招募壮士装扮成小商贩进城侦察,获 胜后敌人用玉帛子女来贿赂,郭廷谓全部拒绝。 D.郭廷谓做官一心为民着想,郭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对梓州承袭过去的政策加以改进,有 侵扰乡里的事情,郭廷谓全部废除这些制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5分 (2)是秋,周师复至,表于景请援,且言周兵四临,乞卑辞请和,以固邻好。(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台:御史台,汉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树,后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或柏府。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青青色”描绘柏树的特征,“移”字是作者的行为,其原因是十分喜爱柏树青葱的秀色,也点名 标题中的“新裁”。 B.第二联“台上”与“碛中”相对比,“碛中”指沙漠,表面说无由栽种在华堂大厦,只能栖身于荒漠,实 际是表达愤恨不平 C.第三联用字精妙,“欺”字前面冠以“脆ˆ就写出了叶片脆弱易折,“笑”字前面冠以“狂ˆ就写出了花的 媚俗。 D.第四联意思是不用发愁岁月已近冬日,那些寒冷哪里能令柏树摧损呢?实际言近旨远,作者自明 心志 E.全诗表达技巧独特、借柏树来托物言志,又将柏树与柳树、梅花进行对比,还运用夸张的手法增强 语言的生动性。 1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作者求学路上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清风、水波之后用 描写主客的高雅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关于雾霾的主要形成原因,虽然研究的人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 没有一个定论 ②一到年终,各种盘点纷至沓来,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规”字当选为年度汉字,“小目标 和“一带一路”分别当选为年度国内词和年度国际词
B.郭廷谓作战中,鳝鱼以己之长,来攻敌之短。后周军队在涡口搭浮桥,郭廷谓命令黄仁谦率水军 出击,一举焚烧他们的浮桥,获得胜利。 C.郭廷谓善于搞侦察,战胜后还清廉。后周军队退守定远,他招募壮士装扮成小商贩进城侦察,获 胜后敌人用玉帛子女来贿赂,郭廷谓全部拒绝。 D.郭廷谓做官一心为民着想,郭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对梓州承袭过去的政策加以改进,有 侵扰乡里的事情,郭廷谓全部废除这些制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5 分) (2)是秋,周师复至,表于景请援,且言周兵四临,乞卑辞请和,以固邻好。(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岑参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注]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台:御史台,汉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树,后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或柏府。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首联“青青色”描绘柏树的特征,“移”字是作者的行为,其原因是十分喜爱柏树青葱的秀色,也点名 标题中的“新裁”。 B.第二联“台上”与“碛中”相对比,“碛中”指沙漠,表面说无由栽种在华堂大厦,只能栖身于荒漠,实 际是表达愤恨不平。 C.第三联用字精妙,“欺”字前面冠以“脆”就写出了叶片脆弱易折,“笑”字前面冠以“狂”就写出了花的 媚俗。 D.第四联意思是不用发愁岁月已近冬日,那些寒冷哪里能令柏树摧损呢?实际言近旨远,作者自明 心志。 E.全诗表达技巧独特、借柏树来托物言志,又将柏树与柳树、梅花进行对比,还运用夸张的手法增强 语言的生动性。 1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5 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作者求学路上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清风、水波之后用“ , , ”描写主客的高雅活 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关于雾霾的主要形成原因,虽然研究的人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 没有一个定论。 ②一到年终,各种盘点纷至沓来,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规”字当选为年度汉字,“小目标” 和“一带一路”分别当选为年度国内词和年度国际词
③江苏宜兴的朋友告诉我,只有保证了泥质、工具、款质,甚至做壶的心境等诸多条件,才能做出 把珠圆玉润的精品壶、 ④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游人如织,游客通过参观重温光荣传统,深刻感受到了伟大祖 国翻云覆雨的变化。 ⑤发挥文化优势,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新疆文化建设风生水起 受到各族群众的欢 ⑥多年来,退休教师梁有庆上下其手,一直坚持每天分拣学校垃圾堆中的废品瓶子,并将卖瓶子的钱 捐给学校的学生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分) A.为期3天的第六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在拉萨举行,自治区99位唐卡等级画师的精品唐卡首次集 体亮相,呈现出西藏唐卡的最高水平 B.《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 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来自云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30日,云南省新建商品房库存相比年初 减少了2884万平方米,降幅达249% D.压力、焦虑、困惑和各种困难,让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封闭自己,而康比教堂却为人们提供了 个倾诉的空间。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学生习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賜正,我不胜感激! 请你到寒舍小酌,真诚期待你的惠顾! C.花好月圆之夜,恭祝一对新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D.家母花甲之庆,感谢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现在,很多地方都明文规定,禁止中小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因为组织春游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不组 织此类活动,就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也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 ①组织学生春游不一定会发生安全事故 ③ 21.下面是“需求侧三驾马车与供给侧四大要素程序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 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需求三架马车 供给四大要素 投资 劳动力 需求侧 供给侧 土地 消费 刺激 改革 资本 创新 经济增速ψ 经济潜在增速
③江苏宜兴的朋友告诉我,只有保证了泥质、工具、款质,甚至做壶的心境等诸多条件,才能做出一 把珠圆玉润的精品壶、 ④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游人如织,游客通过参观重温光荣传统,深刻感受到了伟大祖 国翻云覆雨的变化。 ⑤发挥文化优势,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新疆文化建设风生水起, 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 ⑥多年来,退休教师梁有庆上下其手,一直坚持每天分拣学校垃圾堆中的废品瓶子,并将卖瓶子的钱 捐给学校的学生。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分) A.为期 3 天的第六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在拉萨举行,自治区 99 位唐卡等级画师的精品唐卡首次集 体亮相,呈现出西藏唐卡的最高水平。 B.《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 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来自云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的最新数据,截至 11 月 30 日,云南省新建商品房库存相比年初 减少了 2884 万平方米,降幅达 24.9%。 D.压力、焦虑、困惑和各种困难,让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封闭自己,而康比教堂却为人们提供了一 个倾诉的空间。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学生习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我不胜感激! B.明晚请你到寒舍小酌,真诚期待你的惠顾! C.花好月圆之夜,恭祝一对新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D.家母花甲之庆,感谢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现在,很多地方都明文规定,禁止中小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因为组织春游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不组 织此类活动,就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也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 ①组织学生春游不一定会发生安全事故。 ② ③ 21.下面是“需求侧三驾马车与供给侧四大要素”程序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 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6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7年6月21日,刘国梁被宣布不再担任国兵总教练,转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协会 同时宣布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不再设国家队总主教练岗位,而设男子、女子两个国家队教练组。23日 晚在国际兵联世界巡回赛中进行的男单比赛,马龙和樊振东都宣布退赛,二人均未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比赛 现场,现场球迷高喊刘国梁的名字。随后国兵队员集体在微博发声:“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因想念你ε 刘国梁。 另外,6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2017国际兵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上,中国兵乓球男队的2名教练员 3名运动员擅自弃赛 请以“我看运动员退赛”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请自选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互相矛盾。“郑和的第七次远航则不同,于是成了绝唱”表述与原文意思相反,原文说“明 宣宗时郑和第七次远航,终成绝唱”,与其他的远航没有什么不同。 2.D【解析】“二者平分笔墨”,“举例详实”不当,故D项错误。 【解析】“只要.就推断过于绝对:“就不会使中国人的航海受到毁灭性打击”错误 C【解析】A项,“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夸大了文章标题的作用;B项,他愧疚和不安的应是作为博士 生导师,却无博士文凭:D项,“只好”表述不准确,且“只重文凭”的说法无充分依据 5.(1)是故事的开端与发展,小说的故事由此开始并逐渐发展。②交代历史与现实背景,既为情节发展 提供依据,又暗示了主题。③交代了刘副教授的出身、命运,刻画其基本性格,揭示他坚决报考原因,为 下文的错位铺垫蓄势。(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6.(1)反转错位,新颖巧妙。利用师生戏剧性的角色转换,制造波澜,收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②以小见大,意蕴深刻。小说围绕考博这一平常事展开,反映了两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折射了时代变 迁,突出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③对比映衬,引人深思。两代人命运、心态的不同,两个考试场景的相互 映衬,意味深长。(每点2分) 7.C【解析】曲解文意,“有的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表述不准确,原文材料 后一段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8.AE(答对一项给2分) 【解析】A项,概括不全,原文说“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不是所有老 一辈人。E项,扩大了范围,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世界人民”。 9.①依然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1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17 年 6 月 21 日,刘国梁被宣布不再担任国兵总教练,转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协会 同时宣布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不再设国家队总主教练岗位,而设男子、女子两个国家队教练组。23 日 晚在国际兵联世界巡回赛中进行的男单比赛,马龙和樊振东都宣布退赛,二人均未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比赛 现场,现场球迷高喊刘国梁的名字。随后国兵队员集体在微博发声:“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因想念你: 刘国梁。” 另外,6 月 23 日在成都举行的 2017 国际兵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上,中国兵乓球男队的 2 名教练员、 3 名运动员擅自弃赛。 请以“我看运动员退赛”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请自选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C 项,互相矛盾。“郑和的第七次远航则不同,于是成了绝唱”表述与原文意思相反,原文说“明 宣宗时郑和第七次远航,终成绝唱”,与其他的远航没有什么不同。 2.D【解析】“二者平分笔墨”,“举例详实”不当,故 D 项错误。 3.D【解析】“只要……就……”推断过于绝对;“就不会使中国人的航海受到毁灭性打击”错误。 4.C【解析】A 项,“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夸大了文章标题的作用;B 项,他愧疚和不安的应是作为博士 生导师,却无博士文凭;D 项,“只好”表述不准确,且“只重文凭”的说法无充分依据。 5.(1)是故事的开端与发展,小说的故事由此开始并逐渐发展。②交代历史与现实背景,既为情节发展 提供依据,又暗示了主题。③交代了刘副教授的出身、命运,刻画其基本性格,揭示他坚决报考原因,为 下文的错位铺垫蓄势。(答对两点给 4 分,答对三点给 5 分) 6.(1)反转错位,新颖巧妙。利用师生戏剧性的角色转换,制造波澜,收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②以小见大,意蕴深刻。小说围绕考博这一平常事展开,反映了两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折射了时代变 迁,突出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③对比映衬,引人深思。两代人命运、心态的不同,两个考试场景的相互 映衬,意味深长。(每点 2 分) 7.C【解析】曲解文意,“有的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表述不准确,原文材料最 后一段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8.AE(答对一项给 2 分) 【解析】A 项,概括不全,原文说“‘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不是所有老 一辈人。E 项,扩大了范围,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世界人民”。 9.①依然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1 分)
②能提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的节奏和规律生活。(2分) ③在生活习俗中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分) 10.C【解析】主要从句意上理解:其次还可以关注表结论性的词语,如“故”:还可关注地名及其他名词。 11.C【解析】《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还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说法,因此“闾里”应指平 民聚居之地。 12.C【解析】“获胜后敌人用玉帛子女来贿赂”不合文意。是当地人“饷”,也就是犒劳军队。 13.翻译 (1)(5分)又招来乡兵一万多以及士兵五千人,日夜训练,依据山隘口中衔着枚(悄悄地)设下埋伏来 攻打他们。(句意2分,“籍”洎”衔枚”各占1分) (2)(5分)这年的秋天,后周军队又到达,写信给李景请求增援,并且说后周军队四面临近,请求言辞 谦恭地讲和,来巩固近邻友好。(句意2分,“是卑辞”固”各占1分) 14.BE(答B给3分,答E给2分) 【解析】B项,“表达愤恨不平”分析不正确,应该是“引以为自喻”。E项,“夸张”应为“拟人”,如“脆叶欺 15.①礼赞了柏树枝叶青葱,扎根沙漠、不畏霜露、坚忍不拔的品格 ②勉励朋友和自己追求为人正直、志行高洁的品质 ③抒发自己百折不挠、建功立业于沙漠边塞,隐蔽后人的雄心壮志。 ④对“们门柳~“狂花”及像它们这类人的嘲讽 (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16.(每空1分,共5分) (1)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B【解析】①使用正确。“言人人殊”的意思是每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②使用正确。“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③使用错误。“珠圆玉润ˆ指像珠子那样圆,像玉 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④不合语境。“翻云覆雨ˆ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⑤ 使用正确。“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机,蓬勃兴旺。⑥褒贬不当。“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18.A【解析】B项语序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数据”后加“显示”D项不合逻辑,“困难”“包括ν压力”‘焦 虑”,不能并列 19.B【解析】“惠顾”指欢迎光临酒店、商店之类的场所,不能用于家中。 20.②不组织此类活动,未必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不组织此类活动,学生也不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学习。 (答对一句给2分,两句给5分) 21.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组成的需求侧刺激,既可以直接推动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与劳动力、土 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组成的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潜在増速一起,共同推动经济増速。(信息遗漏、语 言不通顺酌情扣分 22.请参考高考阅卷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廷谓,字信臣,是徐州彭城人。郭廷谓幼年时喜欢学习,擅长书法,善于骑马射箭。周世宗攻打淮右, 南人屡屡失败,城中很害怕,郭廷谓与州将黄仁谦制定坚守防御的策略。后周军队派遣间谍带着皇帝颁赐 的铁券到他们的营垒,郭廷谓拒绝他们。城中担货贩卖的人大都不满意,郭廷谓担心他们要迒跑,登记并 安置他们到大寺中,派遣士兵守着他们,每天供给饭食,使他们制造防城的器具,随他们学习多少东西, 因此后周军队不能知道城中的虚实 后周军队在涡口搭浮桥,命令张从恩、焦继勋守卫它,郭廷谓对黄仁谦说:“这是濠、寿的忧患。对方 因为奇兵取胜,所以陆地对他们有利:我方因为水军精锐,所以水对于我们有利。今年夏天长久下雨,淮
②能提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的节奏和规律生活。(2 分) ③在生活习俗中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 分) 10.C【解析】主要从句意上理解;其次还可以关注表结论性的词语,如“故”;还可关注地名及其他名词。 11.C【解析】《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还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说法,因此“闾里”应指平 民聚居之地。 12.C【解析】“获胜后敌人用玉帛子女来贿赂”不合文意。是当地人“饷”,也就是犒劳军队。 13.翻译: (1)(5 分)又招来乡兵一万多以及士兵五千人,日夜训练,依据山隘口中衔着枚(悄悄地)设下埋伏来 攻打他们。(句意 2 分,“籍”“洎”“衔枚”各占 1 分) (2)(5 分)这年的秋天,后周军队又到达,写信给李景请求增援,并且说后周军队四面临近,请求言辞 谦恭地讲和,来巩固近邻友好。(句意 2 分,“是”“卑辞”“固”各占 1 分) 14.BE(答 B 给 3 分,答 E 给 2 分) 【解析】B 项,“表达愤恨不平”分析不正确,应该是“引以为自喻”。E 项,“夸张”应为“拟人”,如“脆叶欺 门柳”。 15.①礼赞了柏树枝叶青葱,扎根沙漠、不畏霜露、坚忍不拔的品格。 ②勉励朋友和自己追求为人正直、志行高洁的品质。 ③抒发自己百折不挠、建功立业于沙漠边塞,隐蔽后人的雄心壮志。 ④对“门柳”“狂花”及像它们这类人的嘲讽。 (答对三点即可得 6 分) 16.(每空 1 分,共 5 分) (1)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2)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17.B【解析】①使用正确。“言人人殊”的意思是每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②使用正确。“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③使用错误。“珠圆玉润”指像珠子那样圆,像玉 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④不合语境。“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⑤ 使用正确。“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机,蓬勃兴旺。⑥褒贬不当。“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18.A【解析】B 项语序不当。C 项成分残缺,应在“数据”后加“显示”。D 项不合逻辑,“困难”“包括”“压力”“焦 虑”,不能并列。 19.B【解析】“惠顾”指欢迎光临酒店、商店之类的场所,不能用于家中。 20.②不组织此类活动,未必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不组织此类活动,学生也不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学习。 (答对一句给 2 分,两句给 5 分) 21.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组成的需求侧刺激,既可以直接推动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与劳动力、土 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组成的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潜在增速一起,共同推动经济增速。(信息遗漏、语 言不通顺酌情扣分) 22.请参考高考阅卷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廷谓,字信臣,是徐州彭城人。郭廷谓幼年时喜欢学习,擅长书法,善于骑马射箭。周世宗攻打淮右, 南人屡屡失败,城中很害怕,郭廷谓与州将黄仁谦制定坚守防御的策略。后周军队派遣间谍带着皇帝颁赐 的铁券到他们的营垒,郭廷谓拒绝他们。城中担货贩卖的人大都不满意,郭廷谓担心他们要逃跑,登记并 安置他们到大寺中,派遣士兵守着他们,每天供给饭食,使他们制造防城的器具,随他们学习多少东西, 因此后周军队不能知道城中的虚实。 后周军队在涡口搭浮桥,命令张从恩、焦继勋守卫它,郭廷谓对黄仁谦说:“这是濠、寿的忧患。对方 因为奇兵取胜,所以陆地对他们有利;我方因为水军精锐,所以水对于我们有利。今年夏天长久下雨,淮
河流域泛滥,希望借水军二千,截断他们的浮桥,直接抵达寿春。”黄仁谦就驾轻舟口中衔着枚抵达他们的 浮桥,指挥士兵砍断竹索,全部焚烧它。后周军队退守定远,郭廷谓又招募壮士装扮成小商贩进入定远, 侦察军队多少以及守将的名字。回来说:“守将是武行德、周务勍。”郭廷谓说:“这可以图谋。”又招来乡 兵一万多以及士兵五千人,日夜训练,依据山隘口中衔着枚(悄悄地)设下埋伏来攻打他们。后周军队大 败,武行德一人骑马走脱。当时有人拿着玉帛和子女馈赠郭廷谓,全部被郭廷谓拒绝,只选取良马二百匹 来进献朝廷。因为功劳任命为滁州刺史、上怀巡检应援兵马都监。到紫金山战斗时,南唐诸将大多归附投 降,唯独郭廷谓把全部军队带回守卫濠州,不能追到他。当时濠州太守想弃城逃跑,郭廷谓阻止他。很快 加官为本州团练使,修缮兵戈铠甲,整治壕沟营垒,常常好比敌人到了。这年的秋天,后周军队又到达 写信给李景请求增援,并且说后周军队四面临近,请求言辞谦恭地讲和,来巩固近邻友好。郭廷谓夜晚出 动敢死的士兵一千多人袭击后周军营,焚烧攻城器具头车、洞屋,后周军队践踏而死的人很多。然而援兵 不到,后周军队急速反击,郭廷谓集合各军到营垒门外,向南眺望极度悲痛。 宋朝初年,两川平定,冯瓒为梓州知州,被仆夫控告,朝廷召郭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来代替他。梓 州承袭过去的政策,有庄宅户、车脚户,都隶属于州将,鹰鹞户每日献野鸡和兔子,田猎户每年缴纳皮革 又有乡将、都将、镇将这些人相互轻侵扰乡里,郭廷谓全部废除这些制度。开宝五年,去世,享年五十四
河流域泛滥,希望借水军二千,截断他们的浮桥,直接抵达寿春。”黄仁谦就驾轻舟口中衔着枚抵达他们的 浮桥,指挥士兵砍断竹索,全部焚烧它。后周军队退守定远,郭廷谓又招募壮士装扮成小商贩进入定远, 侦察军队多少以及守将的名字。回来说:“守将是武行德、周务勍。”郭廷谓说:“这可以图谋。”又招来乡 兵一万多以及士兵五千人,日夜训练,依据山隘口中衔着枚(悄悄地)设下埋伏来攻打他们。后周军队大 败,武行德一人骑马走脱。当时有人拿着玉帛和子女馈赠郭廷谓,全部被郭廷谓拒绝,只选取良马二百匹 来进献朝廷。因为功劳任命为滁州刺史、上怀巡检应援兵马都监。到紫金山战斗时,南唐诸将大多归附投 降,唯独郭廷谓把全部军队带回守卫濠州,不能追到他。当时濠州太守想弃城逃跑,郭廷谓阻止他。很快 加官为本州团练使,修缮兵戈铠甲,整治壕沟营垒,常常好比敌人到了。这年的秋天,后周军队又到达, 写信给李景请求增援,并且说后周军队四面临近,请求言辞谦恭地讲和,来巩固近邻友好。郭廷谓夜晚出 动敢死的士兵一千多人袭击后周军营,焚烧攻城器具头车、洞屋,后周军队践踏而死的人很多。然而援兵 不到,后周军队急速反击,郭廷谓集合各军到营垒门外,向南眺望极度悲痛。 宋朝初年,两川平定,冯瓒为梓州知州,被仆夫控告,朝廷召郭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来代替他。梓 州承袭过去的政策,有庒宅户、车脚户,都隶属于州将,鹰鹞户每日献野鸡和兔子,田猎户每年缴纳皮革; 又有乡将、都将、镇将这些人相互轻侵扰乡里,郭廷谓全部废除这些制度。开宝五年,去世,享年五十四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