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题,共25分) 1.(2分)一、1. mou fei诧砥hun(答对一个或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及以上 得2分) 2.(8分)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6分) (1)(2分)C (2)(1分)①奇怪的药引、陈莲河关于冤孽的讲法、陈莲河最后一次给父亲开的药(答 对一个即可) (3)(3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路运输基本瘫痪,木材和粮食运不进来或物资 缺乏 4.(5分) (1)全国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2)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 死亡(3)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4)“尽快”、“立即”两词去掉一个 (答对一处得1分,满3分为止) ②新闻报道了全国HN9禽流感的疫情以及预防措施。(2分) 5.(4分) (1)(1分)略(②)蝴蝶式线装书籍材质(书籍原料,制作材料等)(3分) 二(6-21题,共45分) (一)(共6分) 6.(共3分)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熠熠闪动,恍惚 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想像合理即可) 7.(共3分)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时怀念友人的孤独、怅惘之情。(答到“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即可给分) (二)(共13分) 8①心:思想感情。②以:因为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 9.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意 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分。“焚”“默”“遣”、“世虑”各0.5 分,意思对即可)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2分。忧国忧民1分,自得其乐1分, 意思对即可)准确结合文章内容2分。 参考译文 黄冈一带竹子很多,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匠把它破开,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是 这样,因为它既便宜又省工。我因此建造了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连。登楼远望群山,风 光尽收眼底,景色无法一一描绘出来。夏天,最适宜听急雨,有如瀑布飞溅的声响:冬天, 最适宜听大雪,有如碎玉撒落的声响。这里适宜鼓琴,琴声和谐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新 绝妙;适宜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丁丁的声音。这一切都是竹楼所给予的。我在办完 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
1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 题,共 25 分) 1.(2 分)一、1. mòu fēi 诧 砥 hún(答对一个或两个得 1 分,答对三个及以上 得 2 分) 2.(8 分)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 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6 分) (1)(2 分)C (2)(1 分)①奇怪的药引、陈莲河关于冤孽的讲法、陈莲河最后一次给父亲开的药(答 对一个即可) (3)(3 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铁路运输基本瘫痪,木材和粮食运不进来 或物资 缺乏 4.(5 分) (1)全国确诊感染 H7N9 禽流感患者 (2)此次 H7N9 禽流感病毒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 死亡(3)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 “尽快”、“立即”两词去掉一个 (答对一处得 1 分,满 3 分为止) ②新闻报道了全国 H7N9 禽流感的疫情以及预防措施。(2 分) 5.(4 分) (1)(1 分)略(2)蝴蝶式 线装 书籍材质(书籍原料,制作材料等)(3 分) 二(6-21 题,共 45 分) (一)(共 6 分) 6.(共 3 分)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熠熠闪动,恍惚 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想像合理即可) 7.(共 3 分)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时怀念友人的孤独、怅惘之情。(答到“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即可给分) (二)(共 13 分) 8.①心:思想感情。②以:因为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 9.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 分。“微”、“斯人”、“谁与”、“归”各 0.5 分。意 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 分。“焚”、“默”、“遣”、“世虑”各 0 .5 分,意思对即可)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2 分。忧国忧民 1 分,自得其乐 1 分, 意思对即可)准确结合文章内容 2 分。 参考译文: 黄冈一带竹子很多,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匠把它破开,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是 这样,因为它既便宜又省工。我因此建造了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连。登楼远望群山,风 光尽收眼底,景色无法一一描绘出来。夏天,最适宜听急雨,有如瀑布飞溅的声响;冬天, 最适宜听大雪,有如碎玉撒落的声响。这里适宜鼓琴,琴声和谐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新 绝妙;适宜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丁丁的声音。这一切都是竹楼所给予的。我在办完 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
杂念。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品完了,香烧 尽了,送走夕阳,迎来明月,这也是贬居生活中的佳境啊。 (三)(共11分) 12.“两个鸡蛋”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有的故事情节皆围绕两个鸡蛋展开(1分);“两个 鸡蛋”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突出了父母深沉的爱这一主题。(1分) 13.句子将大山比作铁链,采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寂静清冷的氛围;(1分)衬托出了柱子 走出大山的热切渴望。(1分) 14.不能,“照例”是“按照惯例、按照常情”,写出了母亲借钱是经常的事情(1分)表现 了我家贫困的现实。(1分) 15.“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父亲容貌年老、劳累、沧桑,更需要照顾和营养(1 分);为下文柱子的流泪和给父亲鸡蛋设下铺垫。(1分)(或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父亲脸上的皱纹比作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生表现父亲容貌年老、劳累、沧桑,更需要照顾 和营养,为下文柱子的流泪和给父亲鸡蛋设下铺垫。) 第一次,因老弱的父亲顽强地支撑家庭而心痛和感动;(1分)第二次,因贫穷的母亲 次次为自己借钱而心痛和感动;(1分)第三次,因父亲那种深深的无声的爱而心痛和感 动。(1分) (四)(共15分) 17.都表明了阅读经典的作用:让人能在平静之中完成某种精神层面上的深刻思考与高尚追 求,从而获得教养。 原因:(1)大环境的商业文化背景中实在是缺少了适合这种精神生活的氛围;(2)我的 心境出了问题,灵魂变得不再宁静,而漂浮于诱惑的表象的物质世界。(2分) 方法:努力使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并用自己的思想思考问题。(2分) 19.(1)是阅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精神给人的温暖与力量。(提示:关键是在 心灵或精神上得益)(2分)(2)不读经典的人,在这个喧闹、嘈杂的年代,不能算是一个 真正的人。提示:关键是扣住“不能保持平静”的原因与“真正的人”。(2分) 20.(1)阅读蒙田的书,追求他那种“热爱生命、享受人生、睿智写意的生活”(1分); (2)阅读尼采的书,体会他的“孤独的思想性格和超拔气质,充满生命的悲情和激情以 及他的理性精神”(1分); (3)阅读雅斯贝尔斯文集,努力追求他那样的“一种清醒的、理性的批判意识”(1 分) (提示:关键看作者对阅读对象的认识,可用文中原话)(共6分) 21此题为开放题,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就行。 三、作文(共50分) 22.请以“深感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
2 杂念。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品完了,香烧 尽了,送走夕阳,迎来明月,这也是贬居生活中的佳境啊。 (三)(共 11 分) 12.“两个鸡蛋”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有的故事情节皆围绕两个鸡蛋展开(1 分);“两个 鸡蛋”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突出了父母深沉的爱这一主题。(1 分) 13.句子将大山比作铁链,采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寂静清冷的氛围;(1 分)衬托出了柱子 走出大山的热切渴望。(1 分) 14.不能,“照例”是“按照惯例、按照常情”,写出了母亲借钱是经常的事情(1 分)表现 了我家贫困的现实。(1 分) 15.“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父亲容貌年老、劳累、沧桑,更需要照顾和营养(1 分);为下文柱子的流泪和给父亲鸡蛋设下铺垫。(1 分)(或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父亲脸上的皱纹比作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生表现父亲容貌年老、劳累、沧桑,更需要照顾 和营养,为下文柱子的流泪和给父亲鸡蛋设下铺垫。) 16.第一次,因老弱的父 亲顽强地支撑家庭而心痛和感动;(1 分)第二次,因贫穷的母亲 一次次为自己借钱而心痛和感动;(1 分)第三次,因父亲那种深深的无声的爱而心痛和感 动。(1 分) (四)(共 15 分) 17.都表明了阅读经典的作用:让人能在平静之中完成某种精神层面上的深刻思考与高尚追 求,从而获得教养。 18.原因:(1)大环境的商业文化背景中实在是缺少了适合这种精神生活的氛围;(2)我的 心境出了问题,灵魂变得不再宁静,而漂浮于诱惑的表象的物质世界。(2 分) 方法:努力使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并用自己的思想思考问题。(2 分) 19.(1)是阅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精神给人的温暖与力量。(提示:关键是在 心灵或精神上得益)(2 分)(2)不读经典的人,在这个喧闹、嘈杂的年代,不能算是一个 真正的人。提示:关键是扣住“不能保持平静”的原因与“真正的人”。 (2 分) 20.(1)阅读蒙田的书,追求他那种“热爱生命、享受人生、睿智写意的生活” (1 分); (2)阅读尼采的书,体会他的“孤独的思想性格和超拔气质,充满生命的悲情和激情以 及他的理性精神”(1 分); (3)阅读雅斯贝尔斯文集,努力追求他那样的“一种清醒的、理性的批判意识” (1 分)。 (提示:关键看作者对阅读对象的认识,可用文中原话)(共 6 分) 21.此题为开放题,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就行。 三、作文(共 50 分) 22.请以“深感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