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难解此忧——曹操《短歌行》赏析 作者:不明文章来源:网络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 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 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 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査看水寨,后置酒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 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 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 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 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 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 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更愁”呢? 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 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 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 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 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 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 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 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 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 “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 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 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 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 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 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 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 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 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 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 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 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 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 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 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 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 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优从中来 不可断绝
杜康难解此忧——曹操《短歌行》赏析 作者:不明 文章来源:网络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 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 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 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 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 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 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 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 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 更愁”呢?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 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 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 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 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 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 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 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 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 “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 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 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 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 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 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 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 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 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 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 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 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 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 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 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 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 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 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 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 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 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 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 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 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 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 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 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 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 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