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 (1)冰心早期散文的评论 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 对下层人们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 会其间.…冰水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 纤细而澄澈。 对于文体,冰心也有自觉的追求,她曾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字大有 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我想如现在的作家如能无形中融合古文和西文,拿来应用于新文学, 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冰心的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不过经过她的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陈 腐气息,而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如《往事》其二(八)中的一段描写: 船身微微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 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这种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 然跳荡的韵律感。在开展白话文运动刚刚几年时间,冰心能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得如此完美,难怪能引 起普遍的欢迎。冰心对建立与发展现代文学语言是卓有贡献的,不过她的作品读多了也会感到格调偏旧,因为她 属于以旧文学为根基的早期新文学家。 节选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第152页至第15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7月第1版 说明:上面节选的文字虽是对冰心早期散文创作的评论,但对理解领会其晚年的作品仍有启发。在冰心的散文创 作中,有不少一以贯之的东西,故节选出上述评论,供老师们参考。 (2)秋日访冰心 我居住的地方,离冰心家很近,信步走去,不消半个时辰准能到达,然而我已有好几年没有拜访她老人家了。这 么大的年岁,应该时刻都处于宁静的氛围中,更何况她还在坚持写作,还在思索着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前景,时间 对于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来说,真像白金似的珍贵,怎么能忍心无端地打扰她老人家呢?因此,我虽然常常想起 这位散文泰斗的音容笑貌,想起她晶莹剔透的文思,却不敢奢望去聆听她的謦效了。已经有过好几次对话,早就 成为我精神世界中的一宗财富 记得是1985年举办“醉翁亭散文节”,曾请冰心题写了这几个字。在开会时,在攀登琅琊山时,多少散文家的胸 前,都嵌上这块小巧玲珑的会徽,大家观赏着冰心隽秀而又苍劲的字迹,几乎都从心里涌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 我至今保存着这块会徽,常常拿在手里摩娑一番,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今年夏天,我开始编选和结集 自己在这几年中间发表过的文字,当然就很想得到冰心题写书名的墨宝,于是跟肖凤商量,她觉得这是个极有意 义的纪念,认为冰心一定会慷慨挥毫的,果然老人很欣然地答应了。肖凤放下电话,就摊开稿纸,整整齐齐地写 上了几个书名,我也赶紧找出裁好的宣纸,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正在这时,台湾的散文家郭枫从南京飞来,跟我们欢聚之际,说起要拜访冰心的事,并且拿出向冰心发问的提纲 想把这拟访中的对话,披露于他在台北主编的《新地》文学月刊上。还是由肖风打电话相商,又同意了我们一起 前往,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我们轻轻走进了冰心的书房。她坐在书桌旁边的转椅上,向我们微笑致意, 还招呼看护她的一位大姐,给我们泡茶,夸这香片茶有一股的清新之气 肖凤站在鞠躬致敬的郭枫身旁,向老人作了介绍。老人慈祥地指着前面的圈椅,招呼他坐下来 肖凤接着又介绍我说:“林非来向您致敬。” 冰心仰起头来,装出生气的模样说:“我知道!”她扭过脖子,噘着嘴笑了,笑得像个顽皮的小姑娘。她当然会记 得《冰心传》的作者肖凤,这样也就连带地记住了我,我是她记忆之树上一簇细小的枝叶 为了不让老人过于劳累,我们在途中就商量定了,不多说一句废话,开门见山,节省时间。于是我捧上自己刚刚 出版的回忆录《读书心态录》,送给她留作纪念。她高兴地翻开书本,不用戴眼睛就看得清清楚楚,顷刻间又合 拢书本,天真地笑了起来,很神往地说道:“我年轻时先看《三国》,你也是先看的《三国》。 她清脆的话音刚落,我又双手递上宣纸,还把肖凤写的底稿铺在书桌上。冰心吩咐那位大姐摆好砚台,就伸手紧 紧握住毛笔,顷刻间写成了“散文论”这三个潇洒的行书。 当她瞧着肖凤草写的《散文的使命》这几个字,往宣纸上落笔时,抿着小小的嘴,风趣地说:“散文的使命?这 就难说了,我说不出来。” 我心里想,老人家实在是太谦逊了,怎么会说不出来,因为她毕生的散文创作,早已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
相关资料 ( 1 )冰心早期散文的评论 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 对下层人们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 会其间……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 纤细而澄澈。 对于文体,冰心也有自觉的追求,她曾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字大有 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我想如现在的作家如能无形中融合古文和西文,拿来应用于新文学, 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冰心的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不过经过她的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陈 腐气息,而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如《往事》其二(八)中的一段描写: 船身微微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 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这种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 然跳荡的韵律感。在开展白话文运动刚刚几年时间,冰心能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得如此完美,难怪能引 起普遍的欢迎。冰心对建立与发展现代文学语言是卓有贡献的,不过她的作品读多了也会感到格调偏旧,因为她 属于以旧文学为根基的早期新文学家。 节选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第 152 页至第 153 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7 月第 1 版 说明:上面节选的文字虽是对冰心早期散文创作的评论,但对理解领会其晚年的作品仍有启发。在冰心的散文创 作中,有不少一以贯之的东西,故节选出上述评论,供老师们参考。 ( 2 )秋日访冰心 我居住的地方,离冰心家很近,信步走去,不消半个时辰准能到达,然而我已有好几年没有拜访她老人家了。这 么大的年岁,应该时刻都处于宁静的氛围中,更何况她还在坚持写作,还在思索着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前景,时间 对于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来说,真像白金似的珍贵,怎么能忍心无端地打扰她老人家呢?因此,我虽然常常想起 这位散文泰斗的音容笑貌,想起她晶莹剔透的文思,却不敢奢望去聆听她的謦欬了。已经有过好几次对话,早就 成为我精神世界中的一宗财富。 记得是 1985 年举办“醉翁亭散文节”,曾请冰心题写了这几个字。在开会时,在攀登琅琊山时,多少散文家的胸 前,都嵌上这块小巧玲珑的会徽,大家观赏着冰心隽秀而又苍劲的字迹,几乎都从心里涌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 我至今保存着这块会徽,常常拿在手里摩娑一番,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今年夏天,我开始编选和结集 自己在这几年中间发表过的文字,当然就很想得到冰心题写书名的墨宝,于是跟肖凤商量,她觉得这是个极有意 义的纪念,认为冰心一定会慷慨挥毫的,果然老人很欣然地答应了。肖凤放下电话,就摊开稿纸,整整齐齐地写 上了几个书名,我也赶紧找出裁好的宣纸,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正在这时,台湾的散文家郭枫从南京飞来,跟我们欢聚之际,说起要拜访冰心的事,并且拿出向冰心发问的提纲, 想把这拟访中的对话,披露于他在台北主编的《新地》文学月刊上。还是由肖凤打电话相商,又同意了我们一起 前往,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我们轻轻走进了冰心的书房。她坐在书桌旁边的转椅上,向我们微笑致意, 还招呼看护她的一位大姐,给我们泡茶,夸这香片茶有一股的清新之气。 肖凤站在鞠躬致敬的郭枫身旁,向老人作了介绍。老人慈祥地指着前面的圈椅,招呼他坐下来。 肖凤接着又介绍我说:“林非来向您致敬。” 冰心仰起头来,装出生气的模样说:“我知道!”她扭过脖子,噘着嘴笑了,笑得像个顽皮的小姑娘。她当然会记 得《冰心传》的作者肖凤,这样也就连带地记住了我,我是她记忆之树上一簇细小的枝叶。 为了不让老人过于劳累,我们在途中就商量定了,不多说一句废话,开门见山,节省时间。于是我捧上自己刚刚 出版的回忆录《读书心态录》,送给她留作纪念。她高兴地翻开书本,不用戴眼睛就看得清清楚楚,顷刻间又合 拢书本,天真地笑了起来,很神往地说道:“我年轻时先看《三国》,你也是先看的《三国》。” 她清脆的话音刚落,我又双手递上宣纸,还把肖凤写的底稿铺在书桌上。冰心吩咐那位大姐摆好砚台,就伸手紧 紧握住毛笔,顷刻间写成了“散文论”这三个潇洒的行书。 当她瞧着肖凤草写的《散文的使命》这几个字,往宣纸上落笔时,抿着小小的嘴,风趣地说:“散文的使命?这 就难说了,我说不出来。” 我心里想,老人家实在是太谦逊了,怎么会说不出来,因为她毕生的散文创作,早已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
始终是在召唤读者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而且愈是写到了晚年,竟愈是关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愈是渴望建 设一种更为健康合理的新文化 当她写到“云游随笔”这四个字时,又抬头问我:“到哪里去云游了?” “在祖国的大地上云游。”我笼统地回答着,不去讲那些琐碎的细节,叙述如何在报纸上连载,以及怎样联系出版 社付印的情况。而且还得赶紧让位于贤,提醒郭枫开始跟老人对话。 瞅着郭枫写在稿纸上的几个问题,冰心很爽朗地说了起来:“下个月初,在福州有个讨论我作品的会,希望他们 不要把我放大,而要挑出缺点和不足,好当作后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一贯主张写作必须真诚,不能为写作而写作 要有迸涌的感情,才动笔去写。三言两语能表达的,就不写许多不必要的话。当然如果有很多的感情,想短也不 行。我在上海《文汇报》开了个想到就写"的专栏,越写越短了,不写废话,也不写风花雪月。” 听着冰心的话,我正思考在她的写作中,可以说是充满了一种严肃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时,郭枫又向她提出关于 当前新诗创作的问题。 “真不敢说当前的新诗,看得太少了。”冰心掉转话头说:“我历来信服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话。新诗不管多好,总 是背不下来,连我自己写的,也背不下来,旧诗却很好背。” 冰心的这些话,立即使我想起鲁迅“押大致相近的韵”、“容易记”和“唱得出来”的主张。他们这些很相似的见解, 恰巧是抓住“五四”之后新诗创作的缺陷。文学大师的眼光总是如此犀利地切中要害,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的 话都说得很朴素,而且似乎还含着浓厚的古典主义味道 当郭枫询问她如何估价当前的散文创作时,她很从容地说:“散文最能够表现作家的性格,对读者来说,和自己 相似,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更容易欣赏和喜欢,却很难说谁好谁坏。 老人这番简短的说明,同样给我很大的启迪。艺术批评既有客观的尺度,又有主观的倾向,只强调前者,肯定会 人云亦云,毫无创见:光强调后者,却又肯定会随心所欲,遁入魔道。如何掌握二者之间巧妙的融合呢?冰心只 说了几句话,自然无法对此作出系统的界说,但是她十分注意主观和客观“相似”和“共鸣”,还强调“很难说谁好 谁坏”,说得多么审慎,从这种冷静地剖析主客观关系的心态岀发,肯定就能够得出解开人们疑窦的见解。 郭枫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她预测当前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她沉吟了片刻,很坦率地回答说:“不知道, 批评当前的文学,要等待后人来做,我们不好说。”回答得多么洒脱和睿智,想要完整地评价今天的创作,确实 是只有后代的文学少师比起这位智慧和豁达的老人来说,真是幼稚可笑和姿唯横暴得令人昨舌了 是只有后代的文学史家才能够做到。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当同时代的评论家探讨自己的创作时,更要采取超脱 和虚心听取的态度,今天还有少数年老或年轻的作家,热衷于干预评论家对自己的估价,甚至给他们订好调子, 郭枫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和台湾文学交流,以及西方商业性文化介绍来大陆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冰心 充满自信地回答:“和台湾文学的交流越多越好,至于西方商业性文化的涌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相信大家 的选择,引导人们去接受健康的影响 多么开放和宽广的胸怀没,真是洋溢着泱泱大国的气魄,她像江河那样潺潺流淌的话语,使我感受到了一种青春 的活力。我觉得这位满头黑发的老人,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真应该成为我们许多后辈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还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却怕她太劳累了,只好在依依不舍的情怀中,向她鞠躬告别。这时我瞧见一丝秋日的阳光, 正从阔大的窗口渗透进来,把她丰满而又柔和的鬓角映照得通明透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多么希望永远读到 她闪烁着阳光,闪烁着理想的新篇,好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升华。 选自林非著《林非作品精选——话知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始终是在召唤读者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而且愈是写到了晚年,竟愈是关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愈是渴望建 设一种更为健康合理的新文化。 当她写到“云游随笔”这四个字时,又抬头问我:“到哪里去云游了?” “在祖国的大地上云游。”我笼统地回答着,不去讲那些琐碎的细节,叙述如何在报纸上连载,以及怎样联系出版 社付印的情况。而且还得赶紧让位于贤,提醒郭枫开始跟老人对话。 瞅着郭枫写在稿纸上的几个问题,冰心很爽朗地说了起来:“下个月初,在福州有个讨论我作品的会,希望他们 不要把我放大,而要挑出缺点和不足,好当作后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一贯主张写作必须真诚,不能为写作而写作, 要有迸涌的感情,才动笔去写。三言两语能表达的,就不写许多不必要的话。当然如果有很多的感情,想短也不 行。我在上海《文汇报》开了个‘想到就写'的专栏,越写越短了,不写废话,也不写风花雪月。” 听着冰心的话,我正思考在她的写作中,可以说是充满了一种严肃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时,郭枫又向她提出关于 当前新诗创作的问题。 “真不敢说当前的新诗,看得太少了。”冰心掉转话头说:“我历来信服‘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话。新诗不管多好,总 是背不下来,连我自己写的,也背不下来,旧诗却很好背。” 冰心的这些话,立即使我想起鲁迅“押大致相近的韵”、“容易记”和“唱得出来”的主张。他们这些很相似的见解, 恰巧是抓住“五四”之后新诗创作的缺陷。文学大师的眼光总是如此犀利地切中要害,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的 话都说得很朴素,而且似乎还含着浓厚的古典主义味道。 当郭枫询问她如何估价当前的散文创作时,她很从容地说:“散文最能够表现作家的性格,对读者来说,和自己 相似,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更容易欣赏和喜欢,却很难说谁好谁坏。” 老人这番简短的说明,同样给我很大的启迪。艺术批评既有客观的尺度,又有主观的倾向,只强调前者,肯定会 人云亦云,毫无创见;光强调后者,却又肯定会随心所欲,遁入魔道。如何掌握二者之间巧妙的融合呢?冰心只 说了几句话,自然无法对此作出系统的界说,但是她十分注意主观和客观“相似”和“共鸣”,还强调“很难说谁好 谁坏”,说得多么审慎,从这种冷静地剖析主客观关系的心态出发,肯定就能够得出解开人们疑窦的见解。 郭枫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她预测当前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她沉吟了片刻,很坦率地回答说:“不知道, 批评当前的文学,要等待后人来做,我们不好说。”回答得多么洒脱和睿智,想要完整地评价今天的创作,确实 是只有后代的文学史家才能够做到。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当同时代的评论家探讨自己的创作时,更要采取超脱 和虚心听取的态度,今天还有少数年老或年轻的作家,热衷于干预评论家对自己的估价,甚至给他们订好调子, 硬要他们狠狠拔高自己。比起这位智慧和豁达的老人来说,真是幼稚可笑和姿睢横暴得令人咋舌了。 郭枫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和台湾文学交流,以及西方商业性文化介绍来大陆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冰心 充满自信地回答:“和台湾文学的交流越多越好,至于西方商业性文化的涌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相信大家 的选择,引导人们去接受健康的影响。” 多么开放和宽广的胸怀没,真是洋溢着泱泱大国的气魄,她像江河那样潺潺流淌的话语,使我感受到了一种青春 的活力。我觉得这位满头黑发的老人,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真应该成为我们许多后辈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还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却怕她太劳累了,只好在依依不舍的情怀中,向她鞠躬告别。这时我瞧见一丝秋日的阳光, 正从阔大的窗口渗透进来,把她丰满而又柔和的鬓角映照得通明透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多么希望永远读到 她闪烁着阳光,闪烁着理想的新篇,好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升华。 选自林非著 《林非作品精选——话知音》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