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1正音 姊妹()枷锁()覆亡()旌旗() 下锚()手臂()枕头() 答案:姊zi,枷jia,覆fu,旌jing,锚mao,臂bi,枕zhen。 2辨音 殷切()号角()手臂() 号角() 殷红()号啕大哭()胳臂()角色() 答案:yin,yan;hao,hao;bi,be 3.辨形 ()锁(jia) ()啡(ka) 步()(1a) 脉()(bo) 抛()(mao) 赌()(bo) (准(miao) 胳()(bo) 扫()(miao) 答案:枷,咖:覆,履;搏,博,膊;锚,瞄,描。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枷锁:枷和锁链,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覆亡:覆灭,全部消灭 殷切:深厚而急切 2词义辨析 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都有“兴致非常高”的意思。异:“兴致勃勃”偏重在“兴奋”,还含有“对某一事物产 生喜爱的情绪”和“感兴趣、积极从事”等意思。“兴高采烈”偏重在“高兴”,含有“精 神饱满”的意思,后面能加趋向动词“起来” 徇私舞弊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异:前者指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 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徇:曲从。)
第 2 课时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1.正音 姊妹( ) 枷锁( )覆亡( ) 旌旗( ) 下锚( ) 手臂( )枕头( ) 答案:姊zǐ,枷jiā,覆fù,旌jīnɡ,锚máo,臂bì,枕zhěn。 2.辨音 殷切( ) 号角( ) 手臂( ) 号角( ) 殷红( ) 号啕大哭( ) 胳臂( ) 角色( ) 答案:yīn,yān;hào,háo;bì,bei;jiǎo,jué。 3.辨形 ( )锁(jiā) ( )亡(fù) ( )啡(kā) 步( )(lǚ) 脉( )(bó) 拋( )(máo) 赌( )(bó) ( )准(miáo) 胳( )(bo ) 扫( )(miáo) 答案:枷,咖;覆,履;搏,博,膊;锚,瞄,描。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枷锁:枷和锁链,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覆亡:覆灭,全部消灭。 殷切:深厚而急切。 2.词义辨析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都有“兴致非常高”的意思。异:“兴致勃勃”偏重在“兴奋”,还含有“对某一事物产 生喜爱的情绪”和“感兴趣、积极从事”等意思。“兴高采烈”偏重在“高兴”,含有“精 神饱满”的意思,后面能加趋向动词“起来”。 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异:前者指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 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徇:曲从。)
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都用来形容绘画或描写生动、逼真,有时可以相通。异:“栩栩如生”既能形容书 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也能形容说话或雕塑的生动、逼真。“跃 然纸上”只能形容书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不能描写说话或雕 塑的生动、逼真。 休戚与共休戚相关 前者指祸患、利害、忧乐彼此共同承受,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后者指祸患、利害、 忧乐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 上的反映。他奠定了俄国文学的基础,并在多种文学体裁——抒情诗、叙事诗、 诗剧、小说、散文、童话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为后代的作家提供了典范。 所以,他被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于1799年6月6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大贵族家庭。8岁时,他就阅读 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并开始自己写诗。 1811~1817年,普希金在当时俄国最有名的中学——皇村中学读书,那里的老师 都是有进步思想的人,经常向学生赞扬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普希金 深受影响。从此形成了他爱好自由的思想。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中学毕业,进外交部服务。这时期他和进步的12月党人 有密切联系,普希金在他们的影响下写出了大量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政治 抒情诗,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在这些诗里,普希金把批判的矛头直 接指向沙皇,公开号召民众为推翻专制暴政而斗争。结果普希金被流放到俄国的 南方。在流放的四年中,更激起诗人崇仰自由的情感,他写了许多诗篇赞美纯洁 的爱情和美妙的大自然,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1824年,普希金和敖得萨总督沃隆佐夫发生冲突,沙皇又把普希金送到他父亲 的领地里幽禁起来。在两年的幽禁生活中,普希金接近了劳动人民,经常穿着农 民的服装,去集市上和他们谈话,听流浪艺人吟唱歌曲,搜集民歌、谚语、格言
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都用来形容绘画或描写生动、逼真,有时可以相通。异:“栩栩如生”既能形容书 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也能形容说话或雕塑的生动、逼真。“跃 然纸上”只能形容书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不能描写说话或雕 塑的生动、逼真。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前者指祸患、利害、忧乐彼此共同承受,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后者指祸患、利害、 忧乐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 上的反映。他奠定了俄国文学的基础,并在多种文学体裁——抒情诗、叙事诗、 诗剧、小说、散文、童话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为后代的作家提供了典范。 所以,他被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于 1799 年 6 月 6 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大贵族家庭。8 岁时,他就阅读 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并开始自己写诗。 1811~1817 年,普希金在当时俄国最有名的中学——皇村中学读书,那里的老师 都是有进步思想的人,经常向学生赞扬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普希金 深受影响。从此形成了他爱好自由的思想。 1817 年,普希金从皇村中学毕业,进外交部服务。这时期他和进步的 12 月党人 有密切联系,普希金在他们的影响下写出了大量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政治 抒情诗,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在这些诗里,普希金把批判的矛头直 接指向沙皇,公开号召民众为推翻专制暴政而斗争。结果普希金被流放到俄国的 南方。在流放的四年中,更激起诗人崇仰自由的情感,他写了许多诗篇赞美纯洁 的爱情和美妙的大自然,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1824 年,普希金和敖得萨总督沃隆佐夫发生冲突,沙皇又把普希金送到他父亲 的领地里幽禁起来。在两年的幽禁生活中,普希金接近了劳动人民,经常穿着农 民的服装,去集市上和他们谈话,听流浪艺人吟唱歌曲,搜集民歌、谚语、格言
同时,他开始研究俄国的历史。 1825年,他写成了历史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它取材于16世纪末、17世 纪初俄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剧本的主题反映了人民和专制沙皇之间的冲突,指 出人心的向背是改朝换代的决定性力量。 1830年5月,他和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亚·冈察诺娃订婚。他到父亲的领地波 尔金诺去筹办自己的婚事,因瘟疫流行,交通封锁,他在波尔金诺住了3个月, 在这期间写了大量作品,包括一部小说集、一部长诗、30多首抒情诗,并完成 了他的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831年2月18日,诗人和冈察诺娃结婚。183年秋天,他再次回到波尔金诺。 在那里他写了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黑桃皇 后》。普希金最后的重要作品是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和流亡到俄国的法国保王党人丹特士决斗,结果被打 成重伤。两天后,普希金去世,年仅38岁。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 个无地的农民。惠特曼5岁那年全家迁移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 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贫穷,惠特曼只读了5年小学。他当 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这段生活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人 民,接触大自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41年以后,他又回 到了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并开始写作。几年以后,他成了 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 论文和短评。40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 改革。1848年西欧各国爆发了革命,对惠特曼影响最大。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讴歌欧洲革命,并写了不少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其中包括《欧洲》《法兰西》 《近代的岁月》等等。1850年起他脱离新闻界,重操他父亲的旧业——当木匠 和建筑师。这期间,他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诗集《草叶集》(1855)。1861年美 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结束后他自费发表了反映内战的诗篇《桴鼓集》(1865) 几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 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等等。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 1873年患半身不遂症,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
同时,他开始研究俄国的历史。 1825 年,他写成了历史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它取材于 16 世纪末、17 世 纪初俄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剧本的主题反映了人民和专制沙皇之间的冲突,指 出人心的向背是改朝换代的决定性力量。 1830 年 5 月,他和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亚•冈察诺娃订婚。他到父亲的领地波 尔金诺去筹办自己的婚事,因瘟疫流行,交通封锁,他在波尔金诺住了 3 个月, 在这期间写了大量作品,包括一部小说集、一部长诗、30 多首抒情诗,并完成 了他的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831 年 2 月 18 日,诗人和冈察诺娃结婚。1833 年秋天,他再次回到波尔金诺。 在那里他写了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黑桃皇 后》。普希金最后的重要作品是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1837 年 2 月 8 日,普希金和流亡到俄国的法国保王党人丹特士决斗,结果被打 成重伤。两天后,普希金去世,年仅 38 岁。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 个无地的农民。惠特曼 5 岁那年全家迁移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 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贫穷,惠特曼只读了 5 年小学。他当 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这段生活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人 民,接触大自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41 年以后,他又回 到了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并开始写作。几年以后,他成了 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 论文和短评。40 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 改革。1848 年西欧各国爆发了革命,对惠特曼影响最大。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讴歌欧洲革命,并写了不少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其中包括《欧洲》《法兰西》 《近代的岁月》等等。1850 年起他脱离新闻界,重操他父亲的旧业——当木匠 和建筑师。这期间,他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诗集《草叶集》(1855)。1861 年美 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结束后他自费发表了反映内战的诗篇《桴鼓集》(1865)。 几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 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等等。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 1873 年患半身不遂症,在病榻上捱过了近 20 年。1892 年 3 月 26 日惠特曼在卡
姆登病逝 2探寻背景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唤起了俄国人民思想的觉悟,宣告了腐朽的农 奴制专制体制在俄国的灭亡。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的心是相通的,当十二月党人 起义被残酷镇压后,普希金为他们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篇,来激发他们斗争 的勇气,激励战友们继续抗争。普希金对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他满怀信心地告诉他们,“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决不会就那样 徒然消亡”,肯定了起义的伟大意义,对他们遭受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1861年,美国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并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 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 使战争形势发生明显变化。1865年联邦军队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林肯却在 1865年4月14日晚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这首诗即为悼念林肯总 统所作。 合作探究 1.《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探究:抒发了对十二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 也用希望激励自己。强调了十二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 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 们的可贵,值得敬仰。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期望的时 辰会降临,爱情和友谊会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 自由会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 激励朋友坚持斗争。 2.《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诗中称呼的变化由“他”(船长)珹“你”(亲爱 的父亲)“他”(我的父亲),这些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探究:第一节称呼用“他”,这种第三人称的描写,是对客观现实的冷静陈述。遥
姆登病逝。 2.探寻背景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1825 年俄国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唤起了俄国人民思想的觉悟,宣告了腐朽的农 奴制专制体制在俄国的灭亡。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的心是相通的,当十二月党人 起义被残酷镇压后,普希金为他们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篇,来激发他们斗争 的勇气,激励战友们继续抗争。普希金对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他满怀信心地告诉他们,“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决不会就那样 徒然消亡”,肯定了起义的伟大意义,对他们遭受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1861 年,美国南部 7 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并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 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1862 年 9 月 22 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 使战争形势发生明显变化。1865 年联邦军队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林肯却在 1865 年 4 月 14 日晚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这首诗即为悼念林肯总 统所作。 合作探究 1.《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探究:抒发了对十二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 也用希望激励自己。强调了十二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 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 们的可贵,值得敬仰。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期望的时 辰会降临,爱情和友谊会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 自由会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 激励朋友坚持斗争。 2.《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诗中称呼的变化由“他”(船长) “你”(亲爱 的父亲) “他”(我的父亲),这些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探究:第一节称呼用“他”,这种第三人称的描写,是对客观现实的冷静陈述。遥
望岸边欢呼的人群,在胜利的号角奏鸣时,领袖却被人刺杀。这个噩耗如晴天霹 雳,震得国人心如冰冻,人们无法相信这个消息,所以用“他”作了一种事实的描 述。 第二节,称呼由“他”变为“你ˆ,是情感的巨大释放。作者回过神后,一腔悲痛啸 天而出,呼喊着,拉扯着,希望伟大的领袖能够醒来,“亲爱的父亲哟”,这声呼 唤多么像儿女对父母的肝肠寸断。第二人称,便于情感的交流 第三节,称呼又变为“他”,表明作者已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现实,那种心痛将永 留心底。伟人创造的胜利,他来不及看到;他开创的自由之旅,行程还刚刚开始 冷静的思考加上深沉的悲哀,通过“他”这一称呼,表现得格外突出。 3.分析《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首诗,从 屈原、普希金、林肯的身上,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探究:(1)三人的处境都是困难重重。屈原心系楚国百姓和君王,却屡遭奸臣 陷害,一生两遭流放。“离骚ˆ即遭遇忧愁ˆ之意。普希金的一生因追求光明和自 由而与沙皇宫廷进行斗争,多次遭政府监视和流放。林肯作为美国的总统,在南 北战争中多次受挫,险象环生,在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后,终将美国带 向统一的局面,却遭到敌对势力的刺杀 (2)三人都是旷世奇才,且执著追求理想。屈原自比“美人香草”,理想超凡脱 俗,在与黑暗势力的较量中多次失利,在流放地孤独奋争,宁死也不愿放弃自己 的追求。普希金被后人尊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影响着世人, 但是他生活的年代是封建沙皇的残暴时期,国王的淫威没有使他屈服,即使流放 也不能改变其心志。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为了美好的政治理想,他像 位父亲一样,用强有力的臂膀,历尽艰辛,愈挫愈奋,终于赢取了南北战争的 胜利。 (3)三人卓越的思想、高尚的人格将人生的道路照亮。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且无怨无悔地去改变现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投江殉志。普希金爱好自由,崇尚光明,以他的诗歌给 苦难的人们带去幸福和慰藉,最后为维护清白的荣誉与敌人决斗而死。林肯是美 国的自由之父,他的自由和民主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最 终遇刺身亡。他们都是用生命实践着自己高尚的理想
望岸边欢呼的人群,在胜利的号角奏鸣时,领袖却被人刺杀。这个噩耗如晴天霹 雳,震得国人心如冰冻,人们无法相信这个消息,所以用“他”作了一种事实的描 述。 第二节,称呼由“他”变为“你”,是情感的巨大释放。作者回过神后,一腔悲痛啸 天而出,呼喊着,拉扯着,希望伟大的领袖能够醒来,“亲爱的父亲哟”,这声呼 唤多么像儿女对父母的肝肠寸断。第二人称,便于情感的交流。 第三节,称呼又变为“他”,表明作者已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现实,那种心痛将永 留心底。伟人创造的胜利,他来不及看到;他开创的自由之旅,行程还刚刚开始。 冷静的思考加上深沉的悲哀,通过“他”这一称呼,表现得格外突出。 3.分析《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首诗,从 屈原、普希金、林肯的身上,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探究:(1)三人的处境都是困难重重。屈原心系楚国百姓和君王,却屡遭奸臣 陷害,一生两遭流放。“离骚”即“遭遇忧愁”之意。普希金的一生因追求光明和自 由而与沙皇宫廷进行斗争,多次遭政府监视和流放。林肯作为美国的总统,在南 北战争中多次受挫,险象环生,在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后,终将美国带 向统一的局面,却遭到敌对势力的刺杀。 (2)三人都是旷世奇才,且执著追求理想。屈原自比“美人香草”,理想超凡脱 俗,在与黑暗势力的较量中多次失利,在流放地孤独奋争,宁死也不愿放弃自己 的追求。普希金被后人尊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影响着世人, 但是他生活的年代是封建沙皇的残暴时期,国王的淫威没有使他屈服,即使流放 也不能改变其心志。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为了美好的政治理想,他像 一位父亲一样,用强有力的臂膀,历尽艰辛,愈挫愈奋,终于赢取了南北战争的 胜利。 (3)三人卓越的思想、高尚的人格将人生的道路照亮。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且无怨无悔地去改变现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投江殉志。普希金爱好自由,崇尚光明,以他的诗歌给 苦难的人们带去幸福和慰藉,最后为维护清白的荣誉与敌人决斗而死。林肯是美 国的自由之父,他的自由和民主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最 终遇刺身亡。他们都是用生命实践着自己高尚的理想
文苑小憩 【美文欣赏】 致普希金 先知的琴弦那火热的鸣响 已传到了我们的耳旁, 我们的双手伸向刀剑, 却只将镣铐戴在手上 但是歌手,请你放心。 我们因命运和锁链而骄傲, 在监狱的牢门后面, 我们在心底将帝王嘲笑。 我们屈辱的劳役不会泯灭, 一粒火星能将烈焰燃起 我们的人民接受了启蒙, 将在神圣的旗帜下聚集。 我们要把锁链锻打成剑, 要重新点燃自由的火焰 自由将向帝王们袭去, 人民将会欢快地呼吸。 注:普希金的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被送到西伯利亚后,很快在流放的十二月 党人中传开,正在服苦役的诗人奥陀耶夫斯基写下了上面这首诗作答, 【大家文坊】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 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
文苑小憩 【美文欣赏】 致 普 希 金 先知的琴弦那火热的鸣响, 已传到了我们的耳旁, 我们的双手伸向刀剑, 却只将镣铐戴在手上。 但是歌手,请你放心。 我们因命运和锁链而骄傲, 在监狱的牢门后面, 我们在心底将帝王嘲笑。 我们屈辱的劳役不会泯灭, 一粒火星能将烈焰燃起, 我们的人民接受了启蒙, 将在神圣的旗帜下聚集。 我们要把锁链锻打成剑, 要重新点燃自由的火焰, 自由将向帝王们袭去, 人民将会欢快地呼吸。 注:普希金的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被送到西伯利亚后,很快在流放的十二月 党人中传开,正在服苦役的诗人奥陀耶夫斯基写下了上面这首诗作答。 【大家文坊】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 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
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 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 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雕像,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 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可是前几年戈尔巴 乔夫曾在这里献花,挤得四周水泄不通。 如今,戈氏早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据说要当什么拳击教练。这里便越发冷清了。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 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 杯 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的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 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 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 而看不大清楚。我想更不会有痴情又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 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 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上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在普希 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着鲜花,花 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 也如同沾上雨珠般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夜晩,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俩人。普希金 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 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 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 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 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 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雕像,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 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可是前几年戈尔巴 乔夫曾在这里献花,挤得四周水泄不通。 如今,戈氏早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据说要当什么拳击教练。这里便越发冷清了。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 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 杯…… 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 月底的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 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 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 而看不大清楚。我想更不会有痴情又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 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 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上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在普希 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着鲜花,花 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 也如同沾上雨珠般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俩人。普希金 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 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 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 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 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 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 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老翻译家或许能给他这尊孤独的普希金像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 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 得。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 那般刻骨铭心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 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 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 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离开上海的那天上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 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 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手中拿着一架微 型计算杋正在算账,孜孜砣砣,很投入。大概是在大上海的疯狂采购有些入不敷 出,他的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更被猫咬一般难受。石座底部刻有的“普 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 “金”字吗? 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像旁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 泻。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课堂巩固训练
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 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 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 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老翻译家或许能给他这尊孤独的普希金像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 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 得。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 那般刻骨铭心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 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 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 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离开上海的那天上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 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 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手中拿着一架微 型计算机正在算账,孜孜矻矻,很投入。大概是在大上海的疯狂采购有些入不敷 出,他的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更被猫咬一般难受。石座底部刻有的“普 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 “金”字吗? 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像旁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 泻。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苗裔(yi)骐骥(ji)姊(jie)妹枷(jia)锁 B覆(fu)亡洞窟(ku)旌(jing)旗殷(yan)红 C步履(16)驰骋( c heng)包庇(bi) 偏袒(tan) D.潜(qian)藏对峙(zhi)媲(pi)美威慑(she) 答案:CA“姊”应读zi;B“覆”应读fu:D“潜”应读qi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 B寒暄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 C.偏袒蒙昧爱屋及乌积腋成裘 D学籍暴燥浮想联翩山清水秀 答案:AB事——是;C积——集;D燥——躁。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B.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C.爱情和友谊会穿过/暗的牢门 D.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答案:A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 问》等创作 B.普希金,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 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他的代表作品除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奧涅金》外,还 有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C.惠特曼是美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飞鸟集》,他的自由诗体对我国“五四 时期的诗风有很大影响 D.《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录辑集,是我国第 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答案:DA项《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B项《上尉的女儿》是长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苗裔(yì) 骐骥(jì) 姊(jiě)妹 枷(jiā)锁 B.覆(fū)亡 洞窟(kū) 旌(jīnɡ)旗 殷(yān)红 C.步履(lǚ) 驰骋(chěnɡ) 包庇(bì) 偏袒(tǎn) D.潜(qiǎn)藏 对峙(zhì) 媲(pì)美 威慑(shè) 答案:C A“姊”应读zǐ;B“覆”应读fù;D“潜”应读q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负 威慑 流芳百世 源远流长 B.寒暄 署名 曲意逢迎 各行其事 C.偏袒 蒙昧 爱屋及乌 积腋成裘 D.学籍 暴燥 浮想联翩 山清水秀 答案:A B 事——是;C 积——集;D 燥——躁。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B.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C.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 D.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答案:A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 问》等创作。 B.普希金,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 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他的代表作品除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外,还 有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C.惠特曼是美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飞鸟集》,他的自由诗体对我国“五四” 时期的诗风有很大影响。 D.《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录辑集,是我国第一 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答案:D A 项《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B 项《上尉的女儿》是长篇
小说;C项惠特曼的代表作品是《草叶集》,《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 品集。 5.(2010·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 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 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 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 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答案:B“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 态的意思。与前面句子没有任何联系,不合语境。其余三项加点词语运用正确。 A.“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 的需要;事少人多。C.“半瓶醋ˆ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说 自己表示谦虚,说别人表示看不起别人。D.“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6(2010·江苏省苏州中学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三区三城”建设,将 直接决定着本市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机。 B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转变发 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C.以橄榄核雕为主的传统核雕技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明代初已相当发 达,一些上层人物把它同珠宝玉器等串在一起,作为身上的配件,登上了大雅之 D本次公开赛作为园区规模最大的传统羽毛球赛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园区 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丰富园区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文化生活 答案:BA前后不呼应:C偷换概念:D“目的是为了”重复。 课后强化作业 课内挖潜
小说;C 项惠特曼的代表作品是《草叶集》,《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 品集。 5.(2010•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 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 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 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 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答案:B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 态的意思。与前面句子没有任何联系,不合语境。其余三项加点词语运用正确。 A.“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 的需要;事少人多。C.“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说 自己表示谦虚,说别人表示看不起别人。D.“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6.(2010•江苏省苏州中学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三区三城”建设,将 直接决定着本市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机。 B.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转变发 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C.以橄榄核雕为主的传统核雕技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明代初已相当发 达,一些上层人物把它同珠宝玉器等串在一起,作为身上的配件,登上了大雅之 堂。 D.本次公开赛作为园区规模最大的传统羽毛球赛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园区 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丰富园区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文化生活。 答案:B A 前后不呼应; C 偷换概念; D“目的是为了”重复。 课后强化作业 课内挖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