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舜发于畎亩之中 【学习要点】 1.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2.理解作者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情操,思考现代人生。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词。查找关于磨难塑造人的诗词名句。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语音字形 词义 字词 积累 写磨难能塑 造人的诗句 阅读课文 时发现的 问题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薏火花 生 组织形式 、诗词引读 诗词引读 出示有关磨难造就人的诗词,边听边积累 教师出示。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拜伦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诗词。 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奇迹多在厄运中出 培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関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走进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让我们二、导入新课 懂得了什么是“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舜发于畎亩之中》 三、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 1、给黑体生字注音并解词 课件出示:
第二课时 舜发于畎亩之中 【学习要点】 1. 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2. 理解作者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情操,思考现代人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词。查找关于磨难塑造人的诗词名句。 课前预习 ,享受学习乐趣 字 词 积 累 语 音 字 形 词 义 写磨难能塑 造人的诗句 阅读课文 时发现的 问题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形 式 二、诗词引读 出示有关磨难造就人的诗词,边听边积累 ●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拜伦 ●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 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 奇迹多在厄运中出 现。 ——培根 ●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関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走进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让我们 懂得了什么是“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 《舜发于畎亩之中》。 一、诗词引读 教师出示。 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 诗词。 二、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三、预习检测 1、给黑体生字注音并解词。 三、预习检测 课件出示:
畎亩() 衡于虑() 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 曾益( 征于色( 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 拂士() 拂乱() 题请每小组的最后一位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同学上台来各写 分 A曾益其所不能 别计入两大组的比赛成 B困于心,衡于虑 C.入则无发家拂士 2题3题抢答,学生说完后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教师出示课件加以明确, 舜发于畎亩之中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文,为下面分析课文做铺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检查朗读情况 4题教师重在示范、鼓励,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同采用学生齐读、个别读 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放声朗 读,使其心无旁骛,为随 后的“知”作较为充分的准 四、整体感知 备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并理解课文, 四、整体感知 注意下列黑体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课件出示问题 A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5题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B饿其体肤使….饥饿 之后合作学习,采用生问 C空乏其身使.穷困缺乏 生答的形式,学生提出翻 D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坚韧性 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 E行拂乱其所为使受到阻挠 可指名回答,也可自 F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由回答;采用生问师答的 G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形式,对学生不能解答的 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合作探究 题指名学生回答。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 证论点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五、合作探究 7欣赏六位古代名人的图片和文字,你认为他们有什课件出示问题 么共同的特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问题?你还能举学生结组讨论,教师巡视 出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吗? 解答学生的疑难。 8在论述过程中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6小组代表回答,其他组同 9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做好笔记整理。 采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 六、课堂质疑 回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又多又准确。 共同完成 8题代表发言后师明确。 七、总结归纳 9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明确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八、拓展深化 六、课堂质疑 14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学生之间先互相解答,再
畎亩( ) 衡于虑 ( ) 曾益 ( ) 征于色( ) 拂士( ) 拂乱( )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 C.入则无发家拂士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检查朗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 感。 四、整体感知 5.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并理解课文。 注意下列黑体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A.劳其筋骨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B.饿其体肤 使......饥饿 C.空乏其身 使.... 穷困缺乏 D.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使.......坚韧性 E.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到阻挠 F.人恒过 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G..入则、出则 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五、合作探究 6.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 证论点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 欣赏六位古代名人的图片和文字,你认为他们有什 么共同的特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问题?你还能举 出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吗? 8 在论述过程中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9 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 共同完成。 七、总结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八、拓展深化 14.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 采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 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 1 题请每小组的最后一位 同学上台来各写一个,分 别计入两大组的比赛成 绩。 2 题 3 题抢答,学生说完后, 教师出示课件加以明确,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 文,为下面分析课文做铺 垫。 4 题教师重在示范、鼓励, 可采用学生齐读、个别读、 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放声朗 读,使其心无旁骛,为随 后的“知”作较为充分的准 备。 四、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 5 题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之后合作学习,采用生问 生答的形式,学生提出翻 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 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 由回答;采用生问师答的 形式,对学生不能解答的 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6 题指名学生回答。 五、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结组讨论,教师巡视, 解答学生的疑难。 6 小组代表回答,其他组同 学做好笔记整理。 7 采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 回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 又多又准确。 8 题代表发言后师明确。 9 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明确。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六、课堂质疑 学生之间先互相解答,再
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有不准确的由教师解答。 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七、总结归纳 15辩论。上回搞的那次辩论赛后,我们的一位同学指名学生谈收获 在日记中写道:“…想那天,我一人舌战群雄,把他八、拓展深化 们打得落花流水,只要一想起,就豪气顿生。…”14学生自由畅谈 可见辩论的白热化程度。今天我们以“只有逆境才能出15即兴辩论,教师主持 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学生当评委,评出最优秀 说出各自的理由。(认识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辩手。 人才,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九、背诵积累 16学生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试背,力争当堂 成诵 九、背诵积累 17学生竞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指导背诵课文。 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学生 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 决。第一段:以六个人物 为线索。第二段:以“故, 十、巩固练习 劳,饿,空乏,拂, 近以”为线索。第三段 以“改,作,喻,入,出” 为线索。 十、巩固练习 分层设计,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基础演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行拂乱其所为()(4)入则无法家拂士 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按原文填空。 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只有这样才
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 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15.辩论。 上回搞的那次辩论赛后,我们的一位同学 在日记中写道:“.......想那天,我一人舌战群雄,把他 们“打”得落花流水,只要一想起,就豪气顿生。......” 可见辩论的白热化程度。今天我们以“只有逆境才能出 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 说出各自的理由。(认识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 人才,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九、背诵积累 16.学生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试背,力争当堂 成诵。 17.学生竞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十、巩固练习 有不准确的由教师解答。 七、总结归纳 指名学生谈收获 八、拓展深化 14.学生自由畅谈 15.即兴辩论,教师主持。 学生当评委,评出最优秀 辩手。 九、背诵积累 指导背诵课文。 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学生 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 决。第一段:以六个人物 为线索。第二段:以“故, 苦,劳,饿,空乏,拂, 所以”为线索。第三段: 以“改,作,喻,入,出” 为线索。 十、巩固练习 分层设计,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基础演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行拂乱其所为 ( ) (4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4. 按原文填空。 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只有这样才
能(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 5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能力提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必先苦其心志苦 ②困于心,衡 与虑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文 9、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3分 【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为安全教育日,专讲 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2005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 固定疏散路线,要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他要 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汶川地震时, 他在出差,而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 无一伤亡 现实意 课外拓展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能(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 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 )。 5.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能力提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困于心,衡 与虑 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8、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 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文: 9、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3 分) 【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为安全教育日,专讲 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2005 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 固定疏散路线,要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他要 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汶川地震时, 他在出差,而学校的 2000 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 1 分 36 秒全部冲到操场, 无一伤亡。 现实意 义: 课外拓展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 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文 12.【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1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道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 预习检测 1.畎(quan)亩:田间水沟衡于虑(heng):通“横”,梗塞,不通 曾(zeng)益:增加 征于色( zheng):反映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拂(f)乱:违反、阻挠 2.A.曾:同“增”,增加B衡:同“横”,梗塞,不顺C.拂:同“弼”,辅佐, 辅弼 3.A.舜/发于/畎亩之中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整体感知 5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合作探究 9.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列举六位经过贫 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事的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 发有为。接着由个人说道国家,指出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 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0.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 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11.本文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 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在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的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 的灭亡对比等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 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过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1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道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 预习检测 1. 畎(quǎn )亩 :田间水沟 衡于虑(héng): 通“横”,梗塞,不通。 曾(zēng)益:增加 征于色(zhēng ):反映 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ú )乱:违反、阻挠 2. A.曾:同“增”,增加 B.衡:同“横”,梗塞,不顺 C.拂:同“弼”,辅佐, 辅弼 3.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整体感知 5.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合作探究 9.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列举六位经过贫 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事的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 发有为。接着由个人说道国家,指出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 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0. 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 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11. 本文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 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在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的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 的灭亡对比等
12.这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的修辞 方法不无关系,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 收之感。 13.告诉我们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 拓展深化 4.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 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 优秀的。 基础演练 1.(1)发:起,指被任用(2)故:所以;是:这样(3)行拂:所行不顺(4) 拂:通“弼”,辅佐 2.(1)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以增加他的才干。 (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3)这样以后才明白困苦祸患能激励人奋进,安逸享乐能使人沉沦。 3.D 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能力提高 6.苦:使..受苦衡:通“横” 7.A 8.(1)所以,上天将要瞎打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2)在国内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弼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国家,这 个国家就往往遭到灭亡。 9.围绕着“生于忧患”回答,桑枣中学平时的演习,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天灾 人祸不时威胁着我们的世界。雪灾、地震、战争、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考验着人们 的神经。我们确实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灾难来临时经得住 考验。 课外拓展 0.①常常犯错误 ②割断 11.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 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2.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 法明理,自然巧妙。 13.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不能分心的道理
12. 这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的修辞 方法不无关系,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 收之感。 13. 告诉我们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 拓展深化 14. 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 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 优秀的。 基础演练 1.(1)发:起,指被任用(2)故:所以;是:这样(3)行拂:所行不顺(4) 拂:通“弼”,辅佐 2.(1)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以增加他的才干。 (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3)这样以后才明白困苦祸患能激励人奋进,安逸享乐能使人沉沦。 3.D 4.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 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能力提高 6. 苦:使...受苦 衡:通“横” 7. A 8.(1)所以,上天将要瞎打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2)在国内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弼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国家,这 个国家就往往遭到灭亡。 9. 围绕着“生于忧患”回答,桑枣中学平时的演习,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天灾 人祸不时威胁着我们的世界。雪灾、地震、战争、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考验着人们 的神经。我们确实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灾难来临时经得住 考验。 课外拓展 10.①常常犯错误 ②割断 11.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 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2.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 法明理,自然巧妙。 13.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不能分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