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说课材料 廖承志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育才学校杨国敏 2007.11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说课材料 ――廖承志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育才学校 杨国敏 2007.11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教学内容 本课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作品是书信。教材的 第103一107页。作者与蒋经国先生系世交、旧友。通过书信,作者一方面叙旧 另外也从各个方面进行推心置腹的恳谈,劝蒋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抛弃成见,作 出努力。在信里,作者饱含深情,言辞肯切,让人为之动容。 教学设想: 可讲述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 果)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感受伟大的爱国主 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生特点,我本节课(第二课时)的目标定为以下几 方面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字词,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朗读课文,明白作者写信的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 3、重点分析揣摩字词句的含义,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学习本文驳论的方法及效果,并能练习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深情朗读部分片段,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教学内容: 本课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作品是书信。教材的 第 103 一 107 页。作者与蒋经国先生系世交、旧友。通过书信,作者一方面叙旧, 另外也从各个方面进行推心置腹的恳谈,劝蒋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抛弃成见,作 出努力。在信里,作者饱含深情,言辞肯切,让人为之动容。 教学设想: 可讲述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 果)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感受伟大的爱国主 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 : 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生特点,我本节课(第二课时)的目标定为以下几 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字词,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朗读课文,明白作者写信的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 3、重点分析揣摩字词句的含义,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学习本文驳论的方法及效果,并能练习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深情朗读部分片段,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书信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领会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可放映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 片来加强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合作,讨论等,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感受这 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内容,查找关于台湾的图片、历史资料等。 2.自学生字词,读顺、读懂全文 3、搜集一些以“和平统一、民族感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 较揣摩。 学生准备 1.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饱含深 情的句子;主动査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课时前摘抄一些反映和平统一或其他关于民族感情的文章,认真体会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复习检査,了解上一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认读词语。(用投影展示,学生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把晤 咫尺zhi悖谬 beimii东隅y苟同gou珍摄she 毋庸赘言 wuyongzhui未雨绸缪 choumou难辞其咎ji同捐前嫌xian 2、理解词语。(用投影展示,学生认读,要求理解词义) 未雨绸缪、毋庸赘言、难辞其咎、同捐前嫌、巧言令色、珍摄、咫尺、悖谬: (二)、浏览课文 在学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了解文章内容。所以设计二个问题用投影展 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 1.体会书信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领会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可放映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 片来加强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合作,讨论等,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感受这 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内容,查找关于台湾的图片、历史资料等。 2.自学生字词,读顺、读懂全文 3、搜集一些以“和平统一、民族感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 较揣摩。 学生准备 1.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饱含深 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课时前摘抄一些反映和平统一或其他关于民族感情的文章,认真体会。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复习检查,了解上一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认读词语。(用投影展示,学生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把晤 wù 咫尺 zhǐ 悖谬 bèimiù 东隅 yú 苟同 gǒu 珍摄 shè 毋庸赘言 wúyōngzhuì 未雨绸缪 chóumóu 难辞其咎 jiū 同捐前嫌 xián 2、理解词语。(用投影展示,学生认读,要求理解词义) 未雨绸缪、毋庸赘言、难辞其咎、同捐前嫌、巧言令色、珍摄、咫尺、悖谬:二、 (二)、浏览课文 在学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了解文章内容。所以设计二个问题用投影展示。 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致:礼貌的给予。 写作目的: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 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做出决断和贡献。 (三)、速读整体感知 在学生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所以设计一个问题用投影展示出 来,让学生读后进行讨论探究 问题:这篇文章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 角度来劝说的? 同组商议: 1、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民族利益) 2、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 (历史责任) 3、从个人抱负与忠孝的角度劝说。(个人尽孝) 随堂板书:民族利益 历史责任个人尽孝 (四)、默读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抓重点语句 1、作者认为实现祖国统一,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而且关系到世界和平。 和平统一台湾纯属内政,切不可被外人的花言巧语与伪善所迷惑,以致损害民族 利益 2、信中从孙中山先生创建国民党,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谈到两次国共合作, 以此劝说在台主政的蒋经国实现第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应顺乎形势,负起历 史责任,引用其自勉之言,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将收到“世人推崇、名垂 青史” 3、指出若实现祖国统一,则能“忠孝两全” (五)、研读探究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让学生研读进行探究,学习作者通过对各方 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问题用投影展示: 1、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3 讨论明确 : 致:礼貌的给予。 写作目的: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 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做出决断和贡献。 (三)、速读 整体感知 在学生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所以设计一个问题用投影展示出 来,让学生读后进行讨论探究。 问题:这篇文章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 角度来劝说的? 同组商议: 1、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 (民族利益) 2、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 (历史责任) 3、从个人抱负与忠孝的角度劝说。(个人尽孝) 随堂板书:民族利益 历史责任 个人尽孝 (四)、默读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抓重点语句 1、作者认为实现祖国统一,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而且关系到世界和平。 和平统一台湾纯属内政,切不可被外人的花言巧语与伪善所迷惑,以致损害民族 利益。 2、信中从孙中山先生创建国民党,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谈到两次国共合作, 以此劝说在台主政的蒋经国实现第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应顺乎形势,负起历 史责任,引用其自勉之言,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将收到“世人推崇、名垂 青史” 3、指出若实现祖国统一,则能“忠孝两全”。 (五)、研读 探究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让学生研读进行探究,学习作者通过对各方 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问题用投影展示: 1、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2、作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态度如何? 学生在研读的基础上找出讨论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后,展开讨论作 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态度 明确: ①、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台湾“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民生乐利” ②、作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态度 立场鲜明,态度坚决 “三不”政策” 余期期以为不可”、“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投降”、“屈事”、“吃亏”、“上当” “实难苟同” 所谓“罪人” “实相悖谬”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未免自欺欺人” 六、合作探究 作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一一反驳,品味其规劝语言的特色. (听录音品味其规劝语言的特色) 1、回顾内容。 民族利益 愿弟慎思 历史责任 望弟再思 个人尽孝 尚望三思 2、品味,小结: 规劝之言,情真意切,发人深省,即使是批评性的语言,也是言辞中肯、适当、委婉, 坚持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随堂板书:情真意切、发人深省言辞中肯、适当委婉, 七、感悟升华 体会公开信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深厚的情感,表达出对蒋深深的思念和关怀:处处为“弟”考虑,设想周到、关
4 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2、作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态度如何? 学生在研读的基础上找出讨论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后,展开讨论作 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态度。 明确: ①、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罪人”、“投降”、“屈事”、“吃亏”、 “上当”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台湾 “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民生乐利” ②、作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态度: 立场鲜明,态度坚决 “三不”政策” “余期期以为不可” 、“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投降”、“屈事”、“吃亏”、 “上当” “实难苟同” 所谓“罪人” “实相悖谬 ”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未免自欺欺人” 六、合作 探究 作者对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一一反驳,品味其规劝语言的特色. (听录音品味其规劝语言的特色) 1、回顾内容。 民族利益 ———————— 愿弟慎思 历史责任 ———————— 望弟再思 个人尽孝 ———————— 尚望三思 2、品味,小结: 规劝之言,情真意切,发人深省,即使是批评性的语言,也是言辞中肯、适当、委婉, 坚持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随堂板书:情真意切、发人深省 言辞中肯、适当委婉, 七、感悟 升华 体会公开信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深厚的情感,表达出对蒋深深的思念和关怀;处处为“弟”考虑,设想周到、关
怀备至。 “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蒋”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内心充满爱国热情。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板书:设想周到、关怀备至 爱国热情。渴望统一 八、品析欣赏 说说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1、局促东隅,终非大计 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4、遥望蓝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九、思考练习 “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对内容的推进与感情的表达有 何作用? 讨论,小结: 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到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 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作为段末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十、课外延伸,学习写法 关注时事,收集整理不利于台湾和平统一的言论,学习本课的写法给台湾当 局主要政要人物或台湾同胞写一封公开信,劝说他们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贡献. 十一、板书。板书简洁明了,既概括文章内容,又点明了主旨;既指明了写作方 法,有明确了全文写作顺序和条理。重点突出,难点分明,是全文的高度概括, 是全文的精髓体现。 附板书: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说理民族利益 历史责任 个人尽孝爱国 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尚望三思热情 言情情真意切 言辞中肯 设想周到渴望 发人深省 适当委婉 关怀备至统
5 怀备至。 “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蒋”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内心充满爱国热情。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板书:设想周到、关怀备至 爱国热情。渴望统一 八、品析 欣赏 说说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1、局促东隅,终非大计。 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4、遥望蓝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九、思考练习 “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对内容的推进与感情的表达有 何作用? 讨论,小结: 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到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 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作为段末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十、课外延伸,学习写法 关注时事,收集整理不利于台湾和平统一的言论,学习本课的写法给台湾当 局主要政要人物或台湾同胞写一封公开信,劝说他们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贡献. 十一、板书。板书简洁明了,既概括文章内容,又点明了主旨;既指明了写作方 法,有明确了全文写作顺序和条理。重点突出,难点分明,是全文的高度概括, 是全文的精髓体现。 附板书: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说理 民族利益 历史责任 个人尽孝 爱国 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尚望三思 热情 言情 情真意切 言辞中肯 设想周到 渴望 发人深省 适当委婉 关怀备至 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