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复习教案 第十五中学卢苗娥授课时间:2015年4月17日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词语:举、苦、劳、饿、空乏、拂、所以、动、忍 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复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感受本文气势磅礴,感染力 强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孟子激人奋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词语,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表 达效果 教学方法: 以课本为基础,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体现快乐教学注重夯实基础, 加深理解;掌握文章论证思路,进行中考链接专项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营造氛围,情景导入 大家都知道关于青蛙的实验吧。把一只青蛙扔到开水中,这只青蛙奋起 跃,跳了出来;把另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感觉很舒适,慢慢加热,等 到水的温度青蛙无法忍受,它想跳出来,可已经晚了,可怜的它被活活烫 死。这个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检査预习情况 1、熟悉作者及作品:孟子与《孟子》 2、背诵:学生背诵课文,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3、填空默写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2)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 ),出则无( ),国恒亡。 通过默写检査掌握情况,纠正错误,査漏补缺。 :复习课文
九年级语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复习教案 第十五中学 卢苗娥 授课时间:2015 年 4 月 17 日 复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词语:举、苦、劳、饿、空乏、拂、所以、动、忍、 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复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感受本文气势磅礴,感染力 强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孟子激人奋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词语,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表 达效果。 教学方法: 以课本为基础,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体现快乐教学;注重夯实基础, 加深理解;掌握文章论证思路,进行中考链接专项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情景导入 大家都知道关于青蛙的实验吧。把一只青蛙扔到开水中,这只青蛙奋起一 跃,跳了出来;把另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感觉很舒适,慢慢加热,等 到水的温度青蛙无法忍受,它想跳出来,可已经晚了,可怜的它被活活烫 死。这个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熟悉作者及作品:孟子与《孟子》 2、背诵:学生背诵课文,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3、填空默写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衡于虑,( );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 ),出则无( ),国恒亡。 通过默写检查掌握情况,纠正错误,查漏补缺。 三:复习课文
1、重点词语解释:举、苦、劳、饿、空乏、行拂乱、所以、动、忍、 曾益、恒、作、征、喻等 注意苦、劳、饿、动、忍等词的使动用法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理解分析: (1)、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运用排比有什么作 用?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3)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证的? (4)请写出至少2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采用小组比赛的方 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新知。 (5)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囗口口囗和口口口口。(用课文 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展延伸,中考链接 甲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乙文: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 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 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1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2.乙文证明了甲文的哪一句话? 3你认为吴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对于较为简单的课外文言文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很高 五、课外知识积累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
1、重点词语解释:.举 、苦、劳、饿、空乏 、行拂乱 、所以 、动 、忍 、 曾益 、恒 、作 、征、喻等 注意苦、劳、饿、动、忍等词的使动用法。 2、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理解分析: (1)、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运用排比有什么作 用?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3).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证的? (4).请写出至少 2 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采用小组比赛的方 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新知。 (5).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 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展延伸,中考链接 甲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乙文: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 “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 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1.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2.乙文证明了甲文的哪一句话? 3.你认为吴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对于较为简单的课外文言文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很高。 五、课外知识积累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 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
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 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 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通过课外知识积累加深学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六、人生思考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 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七、布置作业:总复习42页 八、板书设计 举例论证:1段、先列举六个名人事例 舜发 2段、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 (客观条件) 于畎亩之中 道理论证 3段、人才身处逆境奋发有为 (主观条件) 对比论证 孟 国家无外患常常导致灭亡 子、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课后反思: 通过复习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注重运用快乐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字词句基础知识复习,夯实 基础;内容分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中考链接使学生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 能力。通过复习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学这节课不足之处是没 有事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生语言组织能 力差仍是很突出的问题,需注重引导,加强训练
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 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 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通过课外知识积累加深学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六、人生思考: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 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七、布置作业:总复习 42 页 八、板书设计 举例论证:1 段、先列举六个名人事例 2 段、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 ( 客观条件) 道理论证 3 段、人才身处逆境奋发有为 ( 主观条件) 对比论证 孟 国家无外患常常导致灭亡 子 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课后反思: 通过复习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注重运用快乐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字词句基础知识复习,夯实 基础;内容分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中考链接使学生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 能力。通过复习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学这节课不足之处是没 有事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生;语言组织能 力差仍是很突出的问题,需注重引导,加强训练。 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