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8页 2、答卷前,请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作文纸的相应 位置上。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剔牙(红)相形见绌(zhuo)缜密(zhen)睿智(rui) B孱头(cn)气喘吁吁(xu)脑髓(sui)譬如(pi) C思忖(cin)暴殄天物(tian)讹传(6)裨益(p1 D积攒(zn)良莠不齐(x)旌旗(jing)羞赧(na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资深编辑金文明向来喜欢字斟句酌,注意大众文化的字词选用。他在余秋雨 庞杂的著作中曾找出130多条差错,引起舆论大哗。而余秋雨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并不 忘自我表扬一番。一个得理不让人,一个坚持自己一贯正确,长于雄辩。一时间双方势不可 ,互不相让 A.字斟句酌B.不甘示弱,C.反唇相讥D.势不可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 收取高额的费用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海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 重要组成部分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广州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是大多数 人仍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 D.2009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 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在许多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设“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妤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⑤②④D.②①③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湛江一中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 8 页。 2、 答卷前,请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作文纸的相应 位置上。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剔牙(tī) 相形见绌(zhuō) 缜密(zhěn) 睿智(ruì) B.孱头(càn) 气喘吁吁(xū) 脑髓(suǐ) 譬如(pì) C.思忖(cǔn) 暴殄天物(tiǎn) 讹传(é) 裨益(pí) D.积攒(zǎn) 良莠不齐(xiù) 旌旗(jīng) 羞赧(nǎ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咬文嚼字》资深编辑金文明向来喜欢字斟句酌,注意大众文化的字词选用。他在余秋雨 庞杂的著作中曾找出 130 多条差错,引起舆论大哗。而余秋雨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并不 忘自我表扬一番。一个得理不让人,一个坚持自己一贯正确,长于雄辩。一时间双方势不可 当,互不相让。 A.字斟句酌 B.不甘示弱, C.反唇相讥 D.势不可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 收取高额的费用。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海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 重要组成部分。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广州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是大多数 人仍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 D.2009 年 8 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 100 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 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在许多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设“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1 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 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 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日:“有 说乎?″对日:“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 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 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日“愿 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 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 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日:“子何 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 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 使屈勻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勻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 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日: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 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 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 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 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 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 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 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 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 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 “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 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 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7.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3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勻帅师伐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 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 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 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 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为下面文段断句。(3分)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 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 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3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3分)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来:使……到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7.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 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 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 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 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 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9.断句和翻译。(9 分) (1)用“/”为下面文段断句。(3 分) 孟子曰:“是恶 足以 为 大丈 夫 哉 君子 立 天下 之 正位 行 天下 之 正道 得 志则 与 民 由 之 不 得 志 则 独 行 其 道 富 贵 不 能 淫 贫 贱 不 能 移 威 武 不 能 屈 是 之 谓 大 丈 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3 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清溪行①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岀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 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师说》 (3)吾恐季孙之忧 。《季氏将伐顓臾》 (4)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说勤奋 周泽雄 (1)一度,人们都喜欢引用托尔斯泰的格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 一的灵感。”我自以为能理解托翁的本意,但就这句话本身,我发现没有比它更荒谬的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 分)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 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蟹六跪而二螯, , 。《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如是而已。《师说》 (3)吾恐季孙之忧, , 。《季氏将伐颛臾》 (4)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16 分) 说勤奋 周泽雄 (1)一度,人们都喜欢引用托尔斯泰的格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 一的灵感。”我自以为能理解托翁的本意,但就这句话本身,我发现没有比它更荒谬的了
揣测托翁的意思他无非是本着一颗俄罗斯民族的善良灵魂试图向潜在的对手或读者表明 我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比你更勤奋一些而已。 (2)这句话的不正确之处在于,它隐瞒了一个重要事实:勤奋较之灵感,是一种更加 难得的天赋。说得更深一点,个人偶尔获得一点所谓的创作灵感,并不是件多大的难事再 笨的人偶尔也会说句俏皮话),倒是让自己持之以恒地进入创作状态,要困难百倍不止。欲 写作一部《战争与和平》,灵感没有多大用处,勤奋才至关重要。何况,创造心理学的研究 证明,灵感不太容易催生勤奋,勤奋倒可能成为灵感的助产土。通常,一个越能体验创作之 艰难的人,反而越容易笔下生花。 (3)但凡伟大的人,无不或多或少地具有种名叫“勤奋”的天赋,该天赋是一切其 他天赋的前提。人们的失败,往往不是智商太低或缺乏灵感,而仅仅是因为,他就是勤奋不 起来。勤奋是变态家族中最伟大的一种。—不必说,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是,越来越习 惯于将种种变态视为常态,以至“变态”完全不成其为贬义词。勤奋是一种最接近升华的变 态,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奋者,都是当代社会的苦行僧,只是没有那身打扮而已,且不会 敲开你的门,向你乞讨一碗稀粥。 (4)生命是尊奉快乐原则的,我们在动物界中知道的勤奋例子,都是由工蜂或蚂蚁之 类小玩意提供的。在灵长类动物中,却罕有听闻,丛林之王狮子,最为人知晓的性格,恰恰 是懒惰成性。我想,有尊严的人类应该不好意思拿自己与蚂蚁进行比附,何况,蚂蚁固然勤 奋,却没有听说干出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它的勤奋与驴子推磨有点相似,都带有周而复始的 特性。如果一定要与蚂蚁比较,则精神病院里那些将毛衣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的人,无疑更 加合适。托尔斯泰的勤奋,可不能这样理解 (5)勤奋既然是一种天赋,那么具此天赋的人与不具此天赋的人,都会觉得对方不可 理解。我想,爱因斯坦见到中国人能够把海量时间消耗在麻将桌上,肯定觉得不可理喻,虽
揣测托翁的意思,他无非是本着一颗俄罗斯民族的善良灵魂,试图向潜在的对手或读者表明: “我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比你更勤奋一些而已。” (2)这句话的不正确之处在于,它隐瞒了一个重要事实:勤奋较之灵感,是一种更加 难得的天赋。说得更深一点,一个人偶尔获得一点所谓的创作灵感,并不是件多大的难事(再 笨的人偶尔也会说句俏皮话),倒是让自己持之以恒地进入创作状态,要困难百倍不止。欲 写作一部《战争与和平》,灵感没有多大用处,勤奋才至关重要。何况,创造心理学的研究 证明,灵感不太容易催生勤奋,勤奋倒可能成为灵感的助产士。通常,一个越能体验创作之 艰难的人,反而越容易笔下生花。 (3)但凡伟大的人,无不或多或少地具有一种名叫“勤奋”的天赋,该天赋是一切其 他天赋的前提。人们的失败,往往不是智商太低或缺乏灵感,而仅仅是因为,他就是勤奋不 起来。勤奋是变态家族中最伟大的一种。——不必说,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是,越来越习 惯于将种种变态视为常态,以至“变态”完全不成其为贬义词。勤奋是一种最接近升华的变 态,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奋者,都是当代社会的苦行僧,只是没有那身打扮而已,且不会 敲开你的门,向你乞讨一碗稀粥。 (4)生命是尊奉快乐原则的,我们在动物界中知道的勤奋例子,都是由工蜂或蚂蚁之 类小玩意提供的。在灵长类动物中,却罕有听闻,丛林之王狮子,最为人知晓的性格,恰恰 是懒惰成性。我想,有尊严的人类应该不好意思拿自己与蚂蚁进行比附,何况,蚂蚁固然勤 奋,却没有听说干出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它的勤奋与驴子推磨有点相似,都带有周而复始的 特性。如果一定要与蚂蚁比较,则精神病院里那些将毛衣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的人,无疑更 加合适。托尔斯泰的勤奋,可不能这样理解。 (5)勤奋既然是一种天赋,那么具此天赋的人与不具此天赋的人,都会觉得对方不可 理解。我想,爱因斯坦见到中国人能够把海量时间消耗在麻将桌上,肯定觉得不可理喻,虽
然,他也未必认为自己非常勤奋。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喜欢睡觉。这附带引出勤奋者另一 特征:凡是在别人眼里非常勤奋的人,自己往往不这么认为。除非他像精通世故又心存仁厚 的托尔斯泰那样,就想着多给别人一点面子 (6)我们所说的勤奋,既然不是驴子推磨,就表明这种勤奋里,肯定有着让勤奋者心 潮激荡的内涵。若试着进入勤奋者的内心,我们也许会意外地发现,世界上本无苦行僧,苦 行僧之苦,只是局外人的错觉。说不定,当你觉得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不懂得享受之时,他同 样认为麻将桌上的你,已经被麻将囚禁住了,焉有快乐可言 (7)勤奋源自执著,执著来自信念。信念不等于理想,因为理想与幻想有着“剪不断, 理还乱”的关系,树立某种远大的理想,从来不能确保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如果理想更像 是种小资情调的话,信念则具有中产阶级般的殷实。理想是想想也不坏的,信念则除非付 诸实施,不然分文不值。一个有信念的人,必然会伴生一种成就它的渴望,于是,勤奋则成 了成就信念的最佳方式。一个为了信念而勤奋的人,几乎必然是快乐的 (8)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篇幅惊人地浩繁,这需要何等的勤奋。妙的是, 我们发现其中几乎没有冗词赘句,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无一不体现出-种对完美事物的旺 盛追求。他对每个字的负责态度,依我看只有钟表大师用锉刀打磨一个个小齿轮时,才可比 拟。这种勤奋,只有结合了身心的陶醉,才能理解。所以,如此勤奋的人,必然是快乐的。 (选文1438字。选自《书屋》二OO二年第十二期) 12.以下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的格言是荒谬的,这是因为托翁过于谦虚而掩盖事实的真相,托翁真 正伟大之处还是在于其天才 B.《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表明,勤奋与灵感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加上适当的灵 感,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C.狮子和灵长类都是懒惰成性的,而工蜂蚂蚁十分勤奋却无甚成就,这表明勤奋是违背生 命快乐天性的无意义的行为 D.爱因斯坦喜睡觉,并非说明他不勤奋,而是说明真正勤奋的人,只是依其勤奋的天赋行 事,并不是刻意而为之 E.科学家与麻将桌旁的人相互不理解,因为科学家找到的是让自己心潮激荡的内涵,而玩
然,他也未必认为自己非常勤奋。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喜欢睡觉。这附带引出勤奋者另一个 特征:凡是在别人眼里非常勤奋的人,自己往往不这么认为。除非他像精通世故又心存仁厚 的托尔斯泰那样,就想着多给别人一点面子。 (6)我们所说的勤奋,既然不是驴子推磨,就表明这种勤奋里,肯定有着让勤奋者心 潮激荡的内涵。若试着进入勤奋者的内心,我们也许会意外地发现,世界上本无苦行僧,苦 行僧之苦,只是局外人的错觉。说不定,当你觉得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不懂得享受之时,他同 样认为麻将桌上的你,已经被麻将囚禁住了,焉有快乐可言。 (7)勤奋源自执著,执著来自信念。信念不等于理想,因为理想与幻想有着“剪不断, 理还乱”的关系,树立某种远大的理想,从来不能确保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如果理想更像 是一种小资情调的话,信念则具有中产阶级般的殷实。理想是想想也不坏的,信念则除非付 诸实施,不然分文不值。一个有信念的人,必然会伴生一种成就它的渴望,于是,勤奋则成 了成就信念的最佳方式。一个为了信念而勤奋的人,几乎必然是快乐的。 (8)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篇幅惊人地浩繁,这需要何等的勤奋。妙的是, 我们发现其中几乎没有冗词赘句,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完美事物的旺 盛追求。他对每个字的负责态度,依我看只有钟表大师用锉刀打磨一个个小齿轮时,才可比 拟。这种勤奋,只有结合了身心的陶醉,才能理解。所以,如此勤奋的人,必然是快乐的。 (选文 1438 字。选自《书屋》二〇〇二年第十二期) 12.以下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的格言是荒谬的,这是因为托翁过于谦虚而掩盖事实的真相,托翁真 正伟大之处还是在于其天才。 B.《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表明,勤奋与灵感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加上适当的灵 感,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C.狮子和灵长类都是懒惰成性的,而工蜂蚂蚁十分勤奋却无甚成就,这表明勤奋是违背生 命快乐天性的无意义的行为。 D.爱因斯坦喜睡觉,并非说明他不勤奋,而是说明真正勤奋的人,只是依其勤奋的天赋行 事,并不是刻意而为之。 E.科学家与麻将桌旁的人相互不理解,因为科学家找到的是让自己心潮激荡的内涵,而玩
乐者追求的却是享乐 F.普鲁斯特写作《追忆似水年华》表明,勤奋无不是对完美事物的旺盛追求,正因如此, 勤奋的人必然是快乐的。 13.以下属于作者所主张的勤奋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家为了创作精品辛苦地做构思 B.学生为应付作业检查辛勤地做作业 C.驴子、牛、骡子等辛勤地拉磨耕地 D.精神病人辛勤地重复某些机械动作 14.为什么“有尊严的人类应该不好意思拿自己与蚂蚁进行比附”?(4分) 15.通观全文,作者认为“勤奋才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说明。(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15分)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 神圣的色彩。 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 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 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乡长说 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没有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生长期比普
乐者追求的却是享乐。 F.普鲁斯特写作《追忆似水年华》表明,勤奋无不是对完美事物的旺盛追求,正因如此, 勤奋的人必然是快乐的。 13.以下属于作者所主张的勤奋的一项是( )(3 分) A.文学家为了创作精品辛苦地做构思 B.学生为应付作业检查辛勤地做作业 C.驴子、牛、骡子等辛勤地拉磨耕地 D.精神病人辛勤地重复某些机械动作 14.为什么“有尊严的人类应该不好意思拿自己与蚂蚁进行比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通观全文,作者认为“勤奋才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说明。(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 一 18 题。(15 分)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 神圣的色彩。 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 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 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乡长说。 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没有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生长期比普
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 个五十多岁的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 三儿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汨涌落下来 俺,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的好,才被乡政府招聘当了报道 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平日里 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吃了一顿饭。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 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 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 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葱 郁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正出神地望着那片
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的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 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 “俺,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的好,才被乡政府招聘当了报道 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平日里 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吃了一顿饭。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 “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 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 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葱 郁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正出神地望着那片
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县长笑着对他说:“这片玉 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形式主义把它刨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 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县长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乡长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 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纸“辞职书 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 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16.小说多次提到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有什么作用?(4分) 17.试结合文本分析概括“乡长”这一形象的特点。(6分) 18.小说写“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最后却主动留下“辞职书”,这样写会 不会显得不合情理?为什么?(5分)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 19、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例如:《诗经》一一先民的且歌且 吟:《庄子 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 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6分,每空3分) (1)《 (2)《 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 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县长笑着对他说:“这片玉 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形式主义把它刨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 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县长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乡长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 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一纸“辞职书”。 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 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16.小说多次提到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有什么作用?(4 分) 17.试结合文本分析概括“乡长”这一形象的特点。(6 分) 18.小说写“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最后却主动留下“辞职书”,这样写会 不会显得不合情理?为什么?(5 分)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2 分) 19、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 吟;《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 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6 分,每空 3 分) (1)《 》 (2)《 》 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 分)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 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1) 、 (2)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3) ,是
生命的落脚处。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2010年的舂晚上,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你心里能 不能阳光一点?”是啊,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你会发现黑夜中有星星在闪耀,坎坷中有希望 在招手,严厉原来是一种爱,谎言有时也是美丽……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感受?请以“心中有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 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湛江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A.相形见绌(ch)C.裨益(bi)D.良莠不齐(you) 2、D(“势不可当”应改为“势不两立”。) 3.C(A.“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 种。B.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应把“重要组成部分”改成“重要措施”,把“发展和重视” 改成“重视和发展”。D.成分残缺,“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 4.D.②句承接开头说明“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①句具体说“阅读与写作”关系,③ ⑤句说明“阅读与写作”脱离的后果,④句小结内容。 5.D(A.诚:如果:B.吊:表示哀痛:C.绝:断绝) 6.A主谓之间(B.做;是C.才;竟然D.因为:凭借) 7.A(B.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C.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 魏国的做法D.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判断此类型题要看准主体对象) 8.C(孟子不认为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 9.(1)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是之谓大丈夫”(3分,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3分,“阴” 1分,“阳”1分,句子大意1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 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3分,“因”1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 结构1分,句子大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生命的落脚处。 六、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 2010 年的春晚上,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你心里能 不能阳光一点?”是啊,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你会发现黑夜中有星星在闪耀,坎坷中有希望 在招手,严厉原来是一种爱,谎言有时也是美丽……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感受?请以“心中有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 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湛江一中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 B. A. 相形见绌(chù)C. 裨益(bì)D.良莠不齐(yǒu) 2、D(“势不可当”应改为“势不两立”。) 3. C (A.“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 种。B.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应把“重要组成部分”改成“重要措施”,把“发展和重视” 改成“重视和发展”。D.成分残缺,“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 4.D. ②句承接开头说明“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①句具体说“阅读与写作”关系,③ ⑤句说明“阅读与写作”脱离的后果,④句小结内容。 5. D(A.诚:如果;B.吊:表示哀痛;C.绝:断绝) 6. A 主谓之间(B.做;是 C.才;竟然 D.因为;凭借) 7. A(B.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 C.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 魏国的做法 D.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判断此类型题要看准主体对象) 8. C(孟子不认为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 9.(1)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 子立 天 下 之正 位/行 天下 之 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不 得志 则 独行 其 道/富贵 不 能 淫/贫贱 不 能移 /威 武 不能 / 是之谓大丈夫”(3 分,错两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3 分,“阴” 1 分,“阳”1 分,句子大意 1 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 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3 分,“因”1 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 结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