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14届上学期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兑付/税收 采撷/狡黠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衅端/恤衫 募捐/睦邻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C.倜傥/惆怅 狙击/鞠躬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D.苍穹/穷寇 后裔/益智 妄自菲薄/如履薄冰 2.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管孩子,在中国的传统中,向来都是家庭的“内政”,他人不容置 疑。有句歇后语道:“下雨天打孩 闲着也是闲着”,家长闲得手痒痒,都 可以拿收拾孩子来解闷,家长忙一点,把孩子放在家里,似乎也无可厚韭。总之 不关别人的事。此外,也的确有很多家长,还在为温饱而耷波,孩子只能“穷养” 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也是常见的事情。 A.不容置疑 B.下雨天打孩子 C.无可厚 非 D.奔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 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 没有把握住自己。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 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暖。 D.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 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出于对他人、国家的负责精神, 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往往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君子, ③出于对自己负责也不可轻易出言 ④再则,是基于“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经验教训, ⑤古人重慎言,一方面是因为言必有信必果,估计能做到才可以出言, ⑥这里就有一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了。 A.⑤⑥②①④③B.⑤⑥④③②①C.⑤①②③④⑥D.⑤③①②④⑥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甘罗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 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 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 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 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 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广东省清远市 2014 届上学期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兑付/税收 采撷/狡黠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衅端/恤衫 募捐/睦邻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C.倜傥/惆怅 狙击/鞠躬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D.苍穹/穷寇 后裔/益智 妄自菲薄/如履薄冰 2.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如何管孩子,在中国的传统中,向来都是家庭的“内政”,他人不容置 疑。有句歇后语道:“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家长闲得手痒痒,都 可以拿收拾孩子来解闷,家长忙一点,把孩子放在家里,似乎也无可厚非。总之 不关别人的事。此外,也的确有很多家长,还在为温饱而奔波,孩子只能“穷养”, 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也是常见的事情。 A.不容置疑 B.下雨天打孩子 C.无可厚 非 D.奔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 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 没有把握住自己。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 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暖。 D.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 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出于对他人、国家的负责精神。 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往往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君子, ③出于对自己负责也不可轻易出言。 ④再则,是基于“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经验教训, ⑤古人重慎言,一方面是因为言必有信必果,估计能做到才可以出言, ⑥这里就有一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了。 A.⑤⑥②①④③ B.⑤⑥④③②① C.⑤①②③④⑥ D.⑤③①②④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甘罗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 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 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 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 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 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 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 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 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 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 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 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 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 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 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 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 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 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 甘茂列传第十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攻取,破城堕邑 堕:堕落 B.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C.武安君难之 难:意动用法,认为……难, 诘难 D.赵襄王郊迎甘罗 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B.请为张唐先报赵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今之燕必经赵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D.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7.下列断句正确一项的是( )(3分) A.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 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 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 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 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 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 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 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 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 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 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 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 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 甘茂列传第十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战胜攻取,破城堕邑 堕:堕落 B.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C.武安君难之 难:意动用法,认为……难, 诘难 D.赵襄王郊迎甘罗 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B. 请为张唐先报赵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 今之燕必经赵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D.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7.下列断句正确一项的是( )(3 分) A.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 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甘罗服事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 赵国任相。 B.甘罗游说张唐采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 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赐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 割了五城给秦国。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个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 城的好处。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4分) ②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甘罗“游说成功”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 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 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 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照前3题计分)(6 分) (1)子曰:“志士仁 人 。”(《论语》) (2)闾阎扑地 青雀黄龙之 轴。(《滕王阁序》) (3)寄蜉蝣于天 地 羡长 江之无穷。(《赤壁赋》)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 中 (《归园田居》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书法艺术旋律论 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特别是感情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它的艺术旋律表达出 来的
A.甘罗服事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 赵国任相。 B.甘罗游说张唐采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 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赐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 割了五城给秦国。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个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 城的好处。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4 分) ②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3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甘罗“游说成功”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 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 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 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照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志士仁 人, , 。”(《论语》) (2)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 轴。(《滕王阁序》) (3)寄蜉蝣于天 地, 。 ,羡长 江之无穷。(《赤壁赋》) (4)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 中, 。(《归园田居》)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书法艺术旋律论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特别是感情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它的艺术旋律表达出 来的
书法的艺术旋律是一篇书法整体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大起 大落、大开大阖。这里重要的是整体,其次才是局部。在整体旋律中,每一个字 的用笔与结体,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作 出了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孙子兵法:“兵无 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书法旋律也是如此。 行气,有助于加强整体旋律的艺术感染力,但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它不是旋律 的同义语。行气,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它的产生也是由于书法 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但是,它的产生是源于字句的各行各 句,于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也便局限于本行的范围,而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 体的安排。 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用包括行气在内的多样的艺术手段,以托出诗文的感 情或是景色为目的,所安排的大开大阖的艺术节奏。有时,由于内涵的需要,甚 至暂时把诗句的书写运行在中途停断一段时间,留下一段空白,也是艺术旋律的 表达手段之一,这就更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行气所能包括的了。 没有整体的艺术旋律,便没有深沉的艺术。千年来,书法的安排,把诗词文赋所 描写的人世间如此复杂的事物,如此不同的感情,一直都被放置于一个同样平齐 方正的算盘式的固定框架中,把本来看起来、读起来节奏铿锵、长短有致的诗句 文辞,一律写成了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这将又如何去感动读者感情的心 弦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 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埋没了书 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 宋陆放翁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如向音乐借鉴,安排 书法的整体旋律,其实和为歌词谱一支曲相仿,是诗文感情的波澜起伏,决定 书法旋律的跌宕起伏。再读一遍白居易《琵琶行》当是有益的,其中关于乐声的 描写,那其实也是一篇对书法旋律的描写。向绘画借鉴。绘画中疏密、粗细、断 续、曲直的对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运用,布局和变形的画理,都能使 书法艺术得到借鉴。书法中画意的布局,不仅能使诗文中画意的描写得到加强, 更能使诗文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历代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中,同时也是画家 的甚多。还可向武术借鉴、向大自然借鉴、从文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在艺术旋律这片辽阔的天地里,中国书法必将会产生千万朵撼人心魄的艺术花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 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 )(5分) A.一个字的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等的变化,都意味着书法艺术旋律 的根本变化。 B.书法的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它的目的是更好地 表现诗文的感情或景色。 C.上千年来,书法将诗文写成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因而难以感动读者 感情的心弦。 D.历代书法注重了在用笔、结体这些局部行气上的探索,但从未对整体艺术旋 律进行研究和运用
书法的艺术旋律是一篇书法整体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大起 大落、大开大阖。这里重要的是整体,其次才是局部。在整体旋律中,每一个字 的用笔与结体,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作 出了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孙子兵法:“兵无 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书法旋律也是如此。 行气,有助于加强整体旋律的艺术感染力,但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它不是旋律 的同义语。行气,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它的产生也是由于书法 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但是,它的产生是源于字句的各行各 句,于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也便局限于本行的范围,而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 体的安排。 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用包括行气在内的多样的艺术手段,以托出诗文的感 情或是景色为目的,所安排的大开大阖的艺术节奏。有时,由于内涵的需要,甚 至暂时把诗句的书写运行在中途停断一段时间,留下一段空白,也是艺术旋律的 表达手段之一,这就更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行气所能包括的了。 没有整体的艺术旋律,便没有深沉的艺术。千年来,书法的安排,把诗词文赋所 描写的人世间如此复杂的事物,如此不同的感情,一直都被放置于一个同样平齐 方正的算盘式的固定框架中,把本来看起来、读起来节奏铿锵、长短有致的诗句 文辞,一律写成了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这将又如何去感动读者感情的心 弦?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 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埋没了书 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 宋陆放翁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如向音乐借鉴,安排 书法的整体旋律,其实和为歌词谱一支曲相仿,是诗文感情的波澜起伏,决定了 书法旋律的跌宕起伏。再读一遍白居易《琵琶行》当是有益的,其中关于乐声的 描写,那其实也是一篇对书法旋律的描写。向绘画借鉴。绘画中疏密、粗细、断 续、曲直的对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运用,布局和变形的画理,都能使 书法艺术得到借鉴。书法中画意的布局,不仅能使诗文中画意的描写得到加强, 更能使诗文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历代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中,同时也是画家 的甚多。还可向武术借鉴、向大自然借鉴、从文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在艺术旋律这片辽阔的天地里,中国书法必将会产生千万朵撼人心魄的艺术花 朵。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 )(5 分) A.一个字的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等的变化,都意味着书法艺术旋律 的根本变化。 B.书法的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它的目的是更好地 表现诗文的感情或景色。 C.上千年来,书法将诗文写成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因而难以感动读者 感情的心弦。 D.历代书法注重了在用笔、结体这些局部行气上的探索,但从未对整体艺术旋 律进行研究和运用
E.字的用笔与结体,要有整体的考虑,必须根据作品的旋律,作出与之协调的 变化,才能增加书法的艺术魅力 13.最能证明“行气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3分) A.行气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 B.行气的产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 C.行气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局限于本行的范围,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D.行气没有包括作为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的“空白”,不能表达人世间复 杂的事物和感情 1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国历代书法成就上的得与失。(4分) 15.请简要分析书法中的“行气”和“旋律”的不同。(4分) 本大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 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 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美生灵 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 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 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 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 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 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 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 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 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 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 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 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 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 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 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E.字的用笔与结体,要有整体的考虑,必须根据作品的旋律,作出与之协调的 变化,才能增加书法的艺术魅力。 13.最能证明“行气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3 分) A.行气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 B.行气的产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 C.行气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局限于本行的范围,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D.行气没有包括作为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的“空白”,不能表达人世间复 杂的事物和感情。 1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国历代书法成就上的得与失。(4 分) 15.请简要分析书法中的“行气”和“旋律”的不同。(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l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 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 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美 生 灵 张 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 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 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 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 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 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 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 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 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 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 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 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 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 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 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 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 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 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 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 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 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 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 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一一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 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们一一它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 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所有的羊 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 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 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 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 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 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 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 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 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 踽踽而行。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 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 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16.作者将羊称作“美生灵”,从全文看,“美生灵”美在哪里?(4分) 17.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试赏析第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18.文章结尾写道:“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 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郭沫若的“崛起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 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 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 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 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 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 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 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 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 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 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们——它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 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所有的羊 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 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 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 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 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 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 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 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 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 踽踽而行。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 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 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16.作者将羊称作“美生灵”,从全文看,“美生灵”美在哪里? (4 分) 17.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试赏析第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 分) 18.文章结尾写道:“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 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意?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9--21 题。 郭沫若的“崛起”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 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
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生婆”,这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 年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 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 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间的通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 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 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1919年8月15日《学灯》 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 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 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9 月11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 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 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8月29日《新 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 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 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 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 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 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月下 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 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1920年1月宗在《学灯》 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 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 大发,于是沬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 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 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 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 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 二诗,他热烈地赞颂:“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 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 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 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 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 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 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 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 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 工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 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 期!
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生婆”,这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 年 11 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 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 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间的通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 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 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1919 年 8 月 15 日《学灯》 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 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 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 9 月 11 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 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 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 8 月 29 日《新 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 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 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 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 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 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 月下 旬至 11 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 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 1920 年 1 月宗在《学灯》 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 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 大发,于是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 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 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 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 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 二诗,他热烈地赞颂:“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 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 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 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 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 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 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 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 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 工。”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 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 期!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19.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4分) 20.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面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5 分 21.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自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 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6 分) (摘自《2013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注:“同比”指的是与2012年3月份相比。 答 (2) 23.介绍家乡特产:在平时生活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 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使用一种修辞描述它的特点,并给它拟一条广告 词,让它走出清远,名扬天下。(6分) 特产名称: 特产特 点 广告 词: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 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清远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A(A项dui/shu;xi的/xia;ai/yl。B项xin/xu;m;po/po C项ti/chu;j;dang/dang。D项 qiong;yi;b6/b6o。) 2.A(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此处意思为 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应为“不容置喙”)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19.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4 分) 20.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面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5 分) 21.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自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 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6 分) (摘自《2013 年 3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注:“同比”指的是与 2012 年 3 月份相比。 答: (1) (2) 23. 介绍家乡特产:在平时生活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 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使用一种修辞描述它的特点,并给它拟一条广告 词,让它走出清远,名扬天下。(6 分) 特产名称: 特产特 点: 广告 词: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 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清远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A (A 项 duì/ shuì;xié/ xiá;ài/ yì。B 项 xìn/ xù;mù;páo/ pào。 C 项 tì/chóu;jū;dāng/dàng。D 项 qióng;yì;bó/ báo。) 2. A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此处意思为 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应为“不容置喙”)
3.C(A项“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主客体颠倒;B项句式杂糅,“之所以”“的 原因”保留一个;D项“如果……就”关联词运用不当,“如果”放在“大家” 前。) 4.C(根据“一方面……另一方面……再则”,根据“言必有信必果”,“做 到才可以出言”推出①跟⑤,根据“听其言观其行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君 子 对自己负责不可轻易出言”推出⑧跟②,而④所说的是“经验教训 所以接⑥“明哲保身”。故答案选C。) 5.A(堕:毁坏) 6.C(均为动词,往、到,A介词,到/介词,在B介词,替/动词,是D动 词,给/通“欤”,语气词,“吗”。) 7.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 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8.A(去的是燕国任相。) 9(1)①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身、女、焉、大意 各1分) ②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 带的领地。(而、广、大意各1分) (2)①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②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的秦 归燕太子。④赵攻燕(答对任何两点即可得3分) 附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 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 准备派张唐去辅助燕国,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 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 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 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快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 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告诉张卿去燕国任相, 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 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 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 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卿说: “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 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 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 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 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 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 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 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行期已经
3. C(A 项“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主客体颠倒;B 项句式杂糅,“之所以”“的 原因”保留一个;D 项“如果……就”关联词运用不当,“如果”放在“大家” 前。) 4.C (根据“一方面……另一方面……再则”,根据“言必有信必果”,“做 到才可以出言”推出①跟⑤,根据“听其言观其行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君 子”“ 对自己负责不可轻易出言”推出③跟②,而④所说的是“经验教训”, 所以接⑥“明哲保身”。故答案选 C。) 5.A ( 堕:毁坏) 6.C (均为动词,往、到,A 介词,到/介词,在 B 介词,替/动词,是 D 动 词,给/通“欤”,语气词,“吗”。) 7.B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 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8.A (去的是燕国任相。) 9(1)①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身、女、焉、大意 各 1 分) ②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 带的领地。(而、广、大意各 1 分) (2)①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②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③秦 归燕太子。④赵攻燕(答对任何两点即可得 3 分) 附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 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 准备派张唐去辅助燕国,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 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 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 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 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告诉张卿去燕国任相, 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 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 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 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卿说: “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 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 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 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 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 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 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 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行期已经
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 打个招呼。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 纪很轻,然而是著名门第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有所闻。最近,张唐想要推托 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 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 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 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 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 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 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 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 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 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 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 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 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甘罗年纪很轻,然而献出一条妙计,名垂后世。虽然他算不上品行 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代名副其实的谋士。须知,当着秦国强盛起来的时 候,天下特别时行权变谋诈之术呢 10.(1)①:淡淡的忧愁。(1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 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 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 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 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 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 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11.(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3)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4)暖暖远人村鸡鸣桑树颠 12.B、E(A“根本变化”不当;C原文是一个设问,以此引人思索,并非结论; D“从未”一词不当,原文是“忽略”。) 13.C(C着眼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阐述,最有说服力。A是“行气”的来源和 定义;B是“行气”的产生;D的理由不充分,“行气”与“空白”都只是“多 样的艺术手段”中的两种。) 4.得:①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 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②善于向绘画、音乐、武术、大自然借鉴,从文 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失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 用,这大大埋没了书法艺术晨撼读者感情的力量。(答对①②各1分,答对③ 得2分)
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 打个招呼。”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 纪很轻,然而是著名门第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有所闻。最近,张唐想要推托 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 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 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 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 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 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 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 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 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 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 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 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 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甘罗年纪很轻,然而献出一条妙计,名垂后世。虽然他算不上品行 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代名副其实的谋士。须知,当着秦国强盛起来的时 候,天下特别时行权变谋诈之术呢! 10.(1)①:淡淡的忧愁。(1 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 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 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 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 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 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 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 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 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 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 分) 11.(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2)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 (3)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4)暧暧远人村 鸡鸣桑树颠 12. B、E(A“根本变化”不当;C 原文是一个设问,以此引人思索,并非结论; D“从未”一词不当,原文是“忽略”。) 13.C(C 着眼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阐述,最有说服力。A 是 “行气”的来源和 定义;B 是“行气”的产生;D 的理由不充分,“行气”与“空白”都只是“多 样的艺术手段”中的两种。) 14.得:①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 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②善于向绘画、音乐、武术、大自然借鉴,从文 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失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 用,这大大埋没了书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答对①②各 1 分,答对③ 得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