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届高三元月月考试题 2019.01 、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 B.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 C.学术研究是一种髙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 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D.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 议的 【答案】B 【解析】 (A、“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C、“熏陶”多指 好的影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配空归夜月魂 D.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本题考 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 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 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 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 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 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 代替。A项,“帆”借代“船”。C项,“环配”借代王昭君。D项,“铁衣” 借代“征人”。故本题选B项。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B.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C.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査语 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要求:一要考虑是否合乎某种特 定的语境: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还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A项,“微恙”用错,该词是书面语,用在口语语境中不合适。可以把“微恙” 改为“不舒服”。故本题选A项
江苏省 2019 届高三元月月考试题 2019.01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 B. 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 C. 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 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D.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 议的。 【答案】B 【解析】 (A、“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C、“熏陶”多指 好的影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无可非议” 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配空归夜月魂。 D.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本题考 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 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 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 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 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 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 代替。A 项,“帆”借代“船”。C 项,“环配”借代王昭君。D 项,“铁衣” 借代“征人”。故本题选 B 项。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B. 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C. 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 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语 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要求:一要考虑是否合乎某种特 定的语境;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还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A 项,“微恙”用错,该词是书面语,用在口语语境中不合适。可以把“微恙” 改为“不舒服”。故本题选 A 项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 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 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 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 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 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 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 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 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4.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 直 奔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就是这种打法 ①总是急于把它弄到②没有经验的人③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 狈④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A.④①⑤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④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把 握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标点符号、关联词语、代词、指示代词等进行排序。这段 文字是针对写文章而言,前面说“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打”,后 面应是“打”的表现,分析五个句子可以发现,说的是没有经验的人的表现,故 ②“没有经验的人”放在前面,引出对象,排除AC两项;没有经验的人总是急 于把它弄到,后面应是说这样做的结果,即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④把 “扭打纠缠撕扯抓掐”比作“泼妇动武”,故⑤放在④前,而③“它没被打到, 自己反而狼狈”是对前面这种“扭打纠缠撕扯抓掐”式的概括说明,故应放在最 后,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 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 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 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连贯,指能 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一看话题是否统一;二看表述角度 是否一致;三看语境是否和谐一致:四看语句顺序是否合理;五看语言是否衔接 呼应。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 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 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 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 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 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 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 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 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 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4.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 打。 , , , , 。“直 奔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就是这种打法。 ①总是急于把它弄到 ②没有经验的人 ③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 狈 ④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A. ④①⑤③② B. ②①⑤④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②①④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把 握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标点符号、关联词语、代词、指示代词等进行排序。这段 文字是针对写文章而言,前面说“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打”,后 面应是“打”的表现,分析五个句子可以发现,说的是没有经验的人的表现,故 ②“没有经验的人”放在前面,引出对象,排除 AC 两项;没有经验的人总是急 于把它弄到,后面应是说这样做的结果,即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④把 “扭打纠缠撕扯抓掐”比作“泼妇动武”,故⑤放在④前,而③“它没被打到, 自己反而狼狈”是对前面这种“扭打纠缠撕扯抓掐”式的概括说明,故应放在最 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 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 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 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连贯,指能 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一看话题是否统一;二看表述角度 是否一致;三看语境是否和谐一致;四看语句顺序是否合理;五看语言是否衔接 呼应。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 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
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 “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 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 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 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 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 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 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 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 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 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 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 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 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 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受性:赋性、天性。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C.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 6.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子之归,礼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则为余缕述一 窃为大王不取也 C.又以礼请,余其可辞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8.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 【答案】5.D 6.C 7.(1)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 匪攻陷。 (2)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渐渐升 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 8.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临危不乱,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 心系百姓,奔走官府减免村民赋税;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
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 “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 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 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 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 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 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 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 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 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 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 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 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 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 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受性:赋性、天性。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 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C. 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 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 6.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今子之归,礼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则为余缕述一一 窃为大王不取也 C. 又以礼请,余其可辞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 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8. 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 【答案】5. D 6. C 7. (1)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 匪攻陷。 (2)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渐渐升 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 8. 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临危不乱,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 心系百姓,奔走官府减免村民赋税;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注:①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9.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10.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 【答案】9.(1)外貌神态(2)精神状态(3)日常生活(4)心理情感 10.①直抒胸臆,表达别后虚度春宵、辜负美好年华的幽怨,②化用诗句,化用 杜牧诗句,丰富内涵(或用典,使情感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比喻,借豆蔻 比喻少女的美丽。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题干“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 人物形象”,需要抓住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内容分析概括。“脸上残霞酒半消” 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 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无聊”,精神状态。“晚妆匀 罢”“银字笙寒懒更调”,日常生活。“可怜”“恨”,心理情感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的表达效果。明确手法,结合词句内容分析,点明 表达效果。“几度春深豆蔻梢”,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 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直抒胸臆。“豆蔻梢”,语本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 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诗中用以比喻“娉娉袅袅”的美女,本词中亦以“丁香” “豆蔻”设喻。“几度”“春深”,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深”是 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 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 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 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③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④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⑤树木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⑥从今若许闲乘月 《游山西村》)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①。 注:①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9. 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10. 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 【答案】9. (1)外貌神态(2)精神状态(3)日常生活(4)心理情感 10. ①直抒胸臆,表达别后虚度春宵、辜负美好年华的幽怨,②化用诗句,化用 杜牧诗句,丰富内涵(或用典,使情感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比喻,借豆蔻 比喻少女的美丽。 【解析】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题干“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 人物形象”,需要抓住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内容分析概括。“脸上残霞酒半消”, 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 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无聊”,精神状态。“晚妆匀 罢”“银字笙寒懒更调”,日常生活。“可怜”“恨”,心理情感。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的表达效果。明确手法,结合词句内容分析,点明 表达效果。“几度春深豆蔻梢”,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 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直抒胸臆。“豆蔻梢”,语本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 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诗中用以比喻“娉娉袅袅”的美女,本词中亦以“丁香”、 “豆蔻”设喻。“几度”“春深”,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深”是 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 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 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 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③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赤壁赋》) ④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⑤树木阴翳,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⑥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游山西村》) ⑦_______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⑧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2).术业有专攻 (3).凌万 顷之茫然 (4).千呼万唤始出来 (5).鸣声上下 (6).拄 杖无时夜叩门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8).寄意寒星荃不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査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 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 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 字的写法。如“生”“攻”“凌”“始”“拄杖”“叩”“寄 意”“星”“荃”“察”,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査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 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査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査 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査。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兰殇 行吟水手 赵梦笔也算才俊之士,怎奈科举屡试不第,别无专长,唯有画技一路,便降格以 求,以画谋生。虽山水、人物、花卉样样拿得起,可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 闾巷,日子过得很牺惶。他奉母极孝,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老母去世后,赵梦笔 万念俱灰。 这天,赵梦笔关门闭户,踉踉跄跄来到山中古刹,推开虚掩的寺门,缓缓走进去。 卵石小径两旁遍植着书带草,院内阒寂无声。 正在禅房打坐的老僧闻声走出。赵梦笔忙迎上去施礼,说道,打扰长老清修,老 僧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回道,施主客气,又问,施主面露戚容,有何心 事,不妨说来听听,赵梦笔略一踌躇,便对老僧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际。末了,向 老僧请求剃度出家 老僧叹口气,说道,老衲观你尘缘未尽,还是晚一步再说吧。你既是个画画的, 且随我来 跟着老僧走向后院,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老僧指着花圃一株花草, 施主可认得此花?赵梦笔道,请长老明示。老僧道,此花乃兰花中罕见的极品“压 千红”。你今日能与它一见,也是缘分。听老僧如此说,赵梦笔方回过神,此花 就是传说中的“压千红”?怪不得有如此奇香。 老僧说,施主能为老衲画幅兰花吗: 赵梦笔点头,说,这有何不可? 老僧说,既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赵梦笔跟着老僧去了禅房,磨墨展纸,准备作画,刚刚提笔,老僧说,且慢,待 老衲点些东西在墨里。赵梦笔不解,但见老僧从几案上拿起一只小瓷瓶,向着磨 好的墨汁里滴了几滴清露样的东西,说道,你现在可以作画了 赵梦笔谦让一回,提笔蘸墨,在一张生宣上写了一块怪石,怪石旁逸出一株兰草, 叶似翡翠,一茎兰箭,盛开着几朵兰花。有顷,画成。老僧站在一旁不住颔首
【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术业有专攻 (3). 凌万 顷之茫然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5). 鸣声上下 (6). 拄 杖无时夜叩门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8). 寄意寒星荃不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 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 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 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 字的写法。如“生”“攻”“凌”“始”“拄杖”“叩”“寄 意”“星”“荃”“察”,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 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 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兰殇 行吟水手 赵梦笔也算才俊之士,怎奈科举屡试不第,别无专长,唯有画技一路,便降格以 求,以画谋生。虽山水、人物、花卉样样拿得起,可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 闾巷,日子过得很牺惶。他奉母极孝,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老母去世后,赵梦笔 万念俱灰。 这天,赵梦笔关门闭户,踉踉跄跄来到山中古刹,推开虚掩的寺门,缓缓走进去。 卵石小径两旁遍植着书带草,院内阒寂无声。 正在禅房打坐的老僧闻声走出。赵梦笔忙迎上去施礼,说道,打扰长老清修,老 僧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回道,施主客气,又问,施主面露戚容,有何心 事,不妨说来听听,赵梦笔略一踌躇,便对老僧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际。末了,向 老僧请求剃度出家。 老僧叹口气,说道,老衲观你尘缘未尽,还是晚一步再说吧。你既是个画画的, 且随我来。 跟着老僧走向后院,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老僧指着花圃一株花草, 施主可认得此花?赵梦笔道,请长老明示。老僧道,此花乃兰花中罕见的极品“压 千红”。你今日能与它一见,也是缘分。听老僧如此说,赵梦笔方回过神,此花 就是传说中的“压千红”?怪不得有如此奇香。 老僧说,施主能为老衲画幅兰花吗? 赵梦笔点头,说,这有何不可? 老僧说,既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赵梦笔跟着老僧去了禅房,磨墨展纸,准备作画,刚刚提笔,老僧说,且慢,待 老衲点些东西在墨里。赵梦笔不解,但见老僧从几案上拿起一只小瓷瓶,向着磨 好的墨汁里滴了几滴清露样的东西,说道,你现在可以作画了。 赵梦笔谦让一回,提笔蘸墨,在一张生宣上写了一块怪石,怪石旁逸出一株兰草, 叶似翡翠,一茎兰箭,盛开着几朵兰花。有顷,画成。老僧站在一旁不住颔首
神奇的事情在赵梦笔放下画笔的那一刻发生。他忽然嗅到从画面上浮动起一股清 淡的兰香,愣神间香气忽一下散开,时而远,时而近,来时是具体的,去时是缥 缈的…… 赵梦笔愕然。 老僧轻轻一笑,道,有此奇效,全赖这瓶中之物 赵梦笔惊喜道,长老,瓶中究竟是何神物? 老僧表情极平淡道,道,无他,是老衲清晨沥下“压千红”花叶上的清露耳 赵梦笔听了,心念一动,说,长老,能送我一株“压千红”吗? 老僧道,施主有所不知。这花长一株新的,便枯一株旧的,无法分予你。 赵梦笔大失所望。只听老僧又道,不过,老衲可将这一小瓶清露赠予你,可助你 今后衣食无忧。只此一瓶,你要好自为之。 赵梦笔连连称谢,告辞老僧,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自此,赵梦笔专事画兰。他所画的兰花声名远播,那些富商巨贾、达官责人,都 以能收藏到他的兰画作为辟邪祛俗的奇珍为荣。一时间,赵梦笔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摇身一变,置房买地,娶妻纳妾,成为当地的富豪。 翌年初春,老僧所赠清露已经一滴不剩,而拿着银两来求画者仍络绎不绝。看着 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到不了手,赵梦笔心似火焚。这可如何是好? 这天,几个被人收买的市井泼皮闯进了深山古寺,抢走了寺中花圃里的那株“压 千红”。 夜里,赵梦笔看着移植到自家后花园里的“压千红”,心里快意至极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起床,一道圣旨降在了赵梦笔的头上。原来,赵梦笔画兰的 盛名,不知何时竟传到了当今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很是惊奇,便命他即刻画幅兰 花,火速送往京城。 赵梦笔领旨后,心中狂喜,当即提了瓷瓶,去了后花园。趁着清晨,正好可以采 集清露。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骨酥筋软。那株他视若无价之宝的“压千红”,不 知是何缘故,早在一夜之间香消玉殒,变成枯草一堆 黄昏。古寺。 赵梦笔站在断砖颓垣中,古刹早已人去寺空,一片荒芜。猎猎的山风,吹得他宽 大的衣袍发出刺耳的尖叫… (选自《百花园》2016年12期)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赵梦笔是才俊之士,奉母极孝,旨在使之与后文其卑劣行径形成 强烈的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警醒人们走好人生之路 B.赵梦笔“心念一动”而索要“压千红”的情节,暗示了他欲借此发财的想法, 后来收买泼皮抢“压千红”一事,则是他贪心膨胀使然。 C.那一小瓷瓶清露,是品性高洁的寺中老僧的象征。它的有与无和主人公命运 的起与落密切相关,它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揭示着人性的变化。 D.小说的写法类似于蒲松龄写的志异小说,奇异的兰花、滴露生香的画作,都 让情节显得非常离奇,超出现实,这是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13.小说题目“兰殇”有怎样的含义? 14.最后一段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C
神奇的事情在赵梦笔放下画笔的那一刻发生。他忽然嗅到从画面上浮动起一股清 淡的兰香,愣神间香气忽一下散开,时而远,时而近,来时是具体的,去时是缥 缈的…… 赵梦笔愕然。 老僧轻轻一笑,道,有此奇效,全赖这瓶中之物。 赵梦笔惊喜道,长老,瓶中究竟是何神物? 老僧表情极平淡道,道,无他,是老衲清晨沥下“压千红”花叶上的清露耳。 赵梦笔听了,心念一动,说,长老,能送我一株“压千红”吗? 老僧道,施主有所不知。这花长一株新的,便枯一株旧的,无法分予你。 赵梦笔大失所望。只听老僧又道,不过,老衲可将这一小瓶清露赠予你,可助你 今后衣食无忧。只此一瓶,你要好自为之。 赵梦笔连连称谢,告辞老僧,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自此,赵梦笔专事画兰。他所画的兰花声名远播,那些富商巨贾、达官责人,都 以能收藏到他的兰画作为辟邪祛俗的奇珍为荣。一时间,赵梦笔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摇身一变,置房买地,娶妻纳妾,成为当地的富豪。 翌年初春,老僧所赠清露已经一滴不剩,而拿着银两来求画者仍络绎不绝。看着 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到不了手,赵梦笔心似火焚。这可如何是好? 这天,几个被人收买的市井泼皮闯进了深山古寺,抢走了寺中花圃里的那株“压 千红”。 夜里,赵梦笔看着移植到自家后花园里的“压千红”,心里快意至极。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起床,一道圣旨降在了赵梦笔的头上。原来,赵梦笔画兰的 盛名,不知何时竟传到了当今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很是惊奇,便命他即刻画幅兰 花,火速送往京城。 赵梦笔领旨后,心中狂喜,当即提了瓷瓶,去了后花园。趁着清晨,正好可以采 集清露。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骨酥筋软。那株他视若无价之宝的“压千红”,不 知是何缘故,早在一夜之间香消玉殒,变成枯草一堆。 黄昏。古寺。 赵梦笔站在断砖颓垣中,古刹早已人去寺空,一片荒芜。猎猎的山风,吹得他宽 大的衣袍发出刺耳的尖叫…… (选自《百花园》2016 年 12 期)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写赵梦笔是才俊之士,奉母极孝,旨在使之与后文其卑劣行径形成 强烈的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警醒人们走好人生之路。 B. 赵梦笔“心念一动”而索要“压千红”的情节,暗示了他欲借此发财的想法, 后来收买泼皮抢“压千红”一事,则是他贪心膨胀使然。 C. 那一小瓷瓶清露,是品性高洁的寺中老僧的象征。它的有与无和主人公命运 的起与落密切相关,它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揭示着人性的变化。 D. 小说的写法类似于蒲松龄写的志异小说,奇异的兰花、滴露生香的画作,都 让情节显得非常离奇,超出现实,这是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13. 小说题目“兰殇”有怎样的含义? 14. 最后一段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C
(2)本义:古刹的兰花极品“压千红”极为香艳,但因赵梦笔的行为而变成枯 草,令人唏嘘;象征义:赵梦笔是一介才俊之士,却由于贪欲,很快堕落成了 个卑劣无耻之徒弟,令人叹惋。 (3)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古刹人去寺空,赵梦笔不可能再完成皇帝的任务,使 情节完整,结构严谨;描写了赵梦笔的形象,以断转颓垣、猎猎山风的尖叫衬托 了他,并预示了他的悲惨命运;深化了主旨,以赵梦笔不可能再春风得意,暗示 了堕落的人性会给人带来不了后果的意旨;它以形象化的描写收束,给人深刻的 印象,引发了读者对人物结局和小说主旨的思考。 【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 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 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 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 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 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 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 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 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 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 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 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 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 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 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 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 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 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 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 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 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 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 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 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 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 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2)本义:古刹的兰花极品“压千红”极为香艳,但因赵梦笔的行为而变成枯 草,令人唏嘘;象征义:赵梦笔是一介才俊之士,却由于贪欲,很快堕落成了一 个卑劣无耻之徒弟,令人叹惋。 (3)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古刹人去寺空,赵梦笔不可能再完成皇帝的任务,使 情节完整,结构严谨;描写了赵梦笔的形象,以断转颓垣、猎猎山风的尖叫衬托 了他,并预示了他的悲惨命运;深化了主旨,以赵梦笔不可能再春风得意,暗示 了堕落的人性会给人带来不了后果的意旨;它以形象化的描写收束,给人深刻的 印象,引发了读者对人物结局和小说主旨的思考。 【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 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 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 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 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 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 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 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 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 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 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 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 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 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 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 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 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 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 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 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 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 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 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 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 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 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 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 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 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 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 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 背景 B.“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 球化。 C.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 现。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 利益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 致的分析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 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 深度思考 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 性的建议。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 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 世界的共同尺度。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 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 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答案】15.C 16.C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 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曲解文意,原文中 “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现实背景,并且原文 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 动政治文化全球化;B项,忽略修饰,原文是“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D项,混淆关系,原文是“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 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 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 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 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 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人民日报》2018 年 03 月 14 日 07 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 背景。 B. “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 球化。 C. 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 现。 D. 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 利益。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 致的分析。 B. 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 性危害性。 C. 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 深度思考。 D. 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 性的建议。 1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 去了灵魂。 B. 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 世界的共同尺度。 C. 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 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D. 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 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答案】15. C 16. C 17. D 【解析】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 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曲解文意,原文中 “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现实背景,并且原文 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 动政治文化全球化;B 项,忽略修饰,原文是“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D 项,混淆关系,原文是“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 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 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 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 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文章 并未运用对比论证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 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 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论述片面,从最后一段中可知。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据KS5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 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 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40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 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 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 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 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 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 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 产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日 材料二: 倾向领域专业资料文学书籍教育文章时事新闻健康心理其他资源 份额36.30%21.7%15.60%13.50%9.10%3.80% 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一一只要我 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 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 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 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 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 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文章 并未运用对比论证。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 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D 项, “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论述片面,从最后一段中可知。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据 KS5U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 年 10 月 13 日 今年 6 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 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 40 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 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 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 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 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 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 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 产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 年 11 月 23 日 材料二: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 年 10 月 13 日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 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 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 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 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 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 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 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 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 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査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 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27日 18.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 其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B.材料二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 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 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D.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 了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 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B.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 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 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20.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 【答案】18.C 20.①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 ②商家层面,要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 务 ③消费者层面,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惯,注 重能力的提高。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 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 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23 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 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 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 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 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 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 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07 月 27 日 18. 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 其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B. 材料二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 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C. 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 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D. 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 了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 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B. 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 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C. 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 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 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20. 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 括。 【答案】18. C 19. A 20. ①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 ②商家层面,要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 务; ③消费者层面,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惯,注 重能力的提高。 【解析】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 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