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例如 等待怜悯,威严等待慑 等待嬉笑。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 就 地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其实美貌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爱。这个 意思既蕴藉又 地随时呈现出来。拥有美貌的人并没有这个意思,而美貌 是这个意思 悲哀 滑稽 情不自禁 坦然 B.悲愤 幽默 不由自主 坦率 C.悲愤 幽默 情不自禁 坦然 D.悲哀 滑 不由自主 坦率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 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 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前面两组注意和对应词语“怜悯”“嬉笑”匹配即可辨 析。“情不自禁”注重是“情感”,“不由自主”注重“行为”,坦率,即直率。 坦然,临事不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专用发票打印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发票制定范围内打印,其中密码区的内容 必须在规定的框区内,超出框外的内容无法认证。 B.面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专家、公安网监部门纷纷建议加大 管理和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民安全上网。 C.有政协委员提出:当红年轻演员的收入,居然超过了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 在全国政协文艺会上,不少委员也针对一些年轻演员收入虚高、艺德差进行了讨 论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 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 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 项,不合逻辑,“超出框外”可改为“超过边框”;C项,成分残缺,“针对” 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艺德差”后面加上“……的现象”;D项,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 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 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 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D“根据目前掌握的信 息初步显示”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3.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远水救不了近火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不为五斗米折腰D.初生牛犊不怕虎 【答案】C
江苏省三校 2018 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例如 等待怜悯,威严等待慑 服, 等待嬉笑。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 就 地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其实美貌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爱。这个 意思既蕴藉又 地随时呈现出来。拥有美貌的人并没有这个意思,而美貌 是这个意思。 A. 悲哀 滑稽 情不自禁 坦然 B. 悲愤 幽默 不由自主 坦率 C. 悲愤 幽默 情不自禁 坦然 D. 悲哀 滑稽 不由自主 坦率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 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 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前面两组注意和对应词语“怜悯”“嬉笑”匹配即可辨 析。“情不自禁”注重是“情感”,“不由自主”注重“行为”,坦率,即直率。 坦然,临事不乱。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专用发票打印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发票制定范围内打印,其中密码区的内容 必须在规定的框区内,超出框外的内容无法认证。 B. 面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专家、公安网监部门纷纷建议加大 管理和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民安全上网。 C. 有政协委员提出:当红年轻演员的收入,居然超过了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 在全国政协文艺会上,不少委员也针对一些年轻演员收入虚高、艺德差进行了讨 论。 D.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 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 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 项,不合逻辑,“超出框外”可改为“超过边框”;C 项,成分残缺,“针对” 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艺德差”后面加上“……的现象”;D 项,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 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 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 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D“根据目前掌握的信 息初步显示”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3.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远水救不了近火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 不为五斗米折腰 D. 初生牛犊不怕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 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 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C项,借代, 五斗米,具体代抽象,代微薄的俸禄。A项,比喻缓慢的解决办法不能满足急迫 的需要。B项,“燕雀”“鸿鹄”是暗喻,分别比喻目光短浅的人和志向高远的 人。D项,比喻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的年轻人大胆勇敢,敢于破除迷信。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 德 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 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①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②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③在交往中,每人所能给予对方的东西,决不可能超出他自己所拥有的 ④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⑤他在对方身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大致也取决于他自己拥有些什么 ⑥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A.②⑥③⑤①④ B.②③⑥④①⑤ C.⑤②①④⑥③ ⑤①④②③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 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 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 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由②中“一种尊重的前提”判断承接前文,⑥③围绕“交往”展开,④中的 “它”迎合④中的“高质量的友谊”相同,由此得到答案。 5.下列对联中,都是歌咏衡山的一组是 ①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②雄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重开。 ③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④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髙山 C.②③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是泰山,④是嵩山。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 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 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 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教箧。先生每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 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 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C 项,借代, 五斗米,具体代抽象,代微薄的俸禄。A 项,比喻缓慢的解决办法不能满足急迫 的需要。B 项,“燕雀”“鸿鹄”是暗喻,分别比喻目光短浅的人和志向高远的 人。D 项,比喻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的年轻人大胆勇敢,敢于破除迷信。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 德, 。 , , 。 , 。 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 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①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②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③在交往中,每人所能给予对方的东西,决不可能超出他自己所拥有的 ④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⑤他在对方身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大致也取决于他自己拥有些什么 ⑥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A. ②⑥③⑤①④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⑤②①④⑥③ D. ⑤①④②③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 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 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 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由②中“一种尊重的前提”判断承接前文,⑥③围绕“交往”展开,④中的 “它”迎合①中的“高质量的友谊”相同,由此得到答案。 5. 下列对联中,都是歌咏衡山的一组是 ①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②雄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重开。 ③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④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是泰山,④是嵩山。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 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 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 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
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 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 琴,毎风月淸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 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 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 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 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 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 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 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 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造竹所者 造:种植 B.乃穷年口诵心惟 思考 C.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方:相比 D.逮子华官翰林 逮 等到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厥考,他死去的父亲。考,去世的父亲;妣,去世的母亲。古代,父母死后 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称“丁忧”。 B.甫冠,刚满二十岁。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 礼。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 十花甲,又称耳顺。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 C.竹轩先生的母亲一向严肃庄重,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却 特别怜爱。他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 食,热情关怀。 D.竹轩先生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 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2)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9.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他有何德 【答案】6.A7.C 8.(1)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 有几箱经史典籍 (2)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 亲善和睦了。 9.(1)淡泊名利;(2)孝顺母亲,友爱兄弟;(3)乐善好施:(4)待人和 气,严格要求学生
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 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 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 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 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 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 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 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 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 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 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有造竹所者 造:种植 B. 乃穷年口诵心惟 惟: 思考 C. 方之陶靖节、林和靖 方:相比 D. 逮子华官翰林 逮: 等到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厥考,他死去的父亲。考,去世的父亲;妣,去世的母亲。古代,父母死后, 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称“丁忧”。 B. 甫冠,刚满二十岁。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 礼。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 十花甲,又称耳顺。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 C. 竹轩先生的母亲一向严肃庄重,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却 特别怜爱。他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 食,热情关怀。 D. 竹轩先生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 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2)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9. 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他有何德。 【答案】6. A 7. C 8. (1)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 有几箱经史典籍。 (2)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 亲善和睦了。 9. (1)淡泊名利;(2)孝顺母亲,友爱兄弟;(3)乐善好施;(4)待人和 气,严格要求学生
【解析】 6.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 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 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方:比 作 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 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 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 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题中¢项,“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错误,文 中“而于外家诸孤弟妹”中的“外家”指“母亲的娘家”。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 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蚤:通“早”;世 动词,去世;堵:墙;遗遗留:箧:箱子;乡人有萁豆相煎者:定语后置句;风: 高尚品德;更:改变。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 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 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 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 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要求概括“竹 轩先生有何德”,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 靖,无不及焉”居贫,躬授徒以养母”“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先 生复推其半以赡弟″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与人交际,和乐 之气蔼然可掬”概括。 参考译文: ①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 “名”)。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先生 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 客人说:“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学 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②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刚刚成年, 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 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 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竹轩先生每次 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 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 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 焚香弹琴数曲。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了解竹轩先生 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③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母亲性格一向 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竹轩先生每次 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惟 恐照顾不周。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却来不及顾及。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
【解析】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 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 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C 项,方:比 作。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 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 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 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C 项,“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错误,文 中“而于外家诸孤弟妹”中的“外家”指“母亲的娘家”。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 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蚤:通“早”;世: 动词,去世;堵:墙;遗遗留:箧:箱子;乡人有萁豆相煎者:定语后置句;风: 高尚品德;更:改变。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 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 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 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 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要求概括“竹 轩先生有何德”,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 靖,无不及焉”“居贫,躬授徒以养母”“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先 生复推其半以赡弟”“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与人交际,和乐 之气蔼然可掬”概括。 参考译文: ①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 “名”)。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先生 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 客人说:“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学 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②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刚刚成年, 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 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 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竹轩先生每次 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 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 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 焚香弹琴数曲。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了解竹轩先生 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③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母亲性格一向 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竹轩先生每次 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惟 恐照顾不周。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却来不及顾及。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
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地疼爱他。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 学习,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 与弟弟同甘共苦的。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 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乡 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 了 ④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而对门人弟 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 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 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⑤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我魏 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而且我与竹轩先生 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在乡里一同 被举荐到朝廷。两家是世代交好,了解竹轩先生的,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 了。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三、古诗词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词的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借代,以“钟鼎山林”借代做官归隐两种生活。表现诗人淡泊名 利,宠辱不惊。 (2)前两句虚写(追忆)与兄弟雨夜同眠的欢乐时光;以设问设想兄弟旅途谁 来作伴,沿途明山秀水,行程不会孤寂。运用比喻、拟人,以眉以镜描摹山水, 将山水人格化,山水一如丽人陪伴兄弟此行。 (3)上片表现了诗人追求淡泊闲适、诗酒自娱的快意人生。下片首句追忆与兄 弟联床夜话,表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两句表现诗人对祐之此行的关切, 路有美景相伴,感到慰藉。虽为送别词,却无一丝哀伤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各种常见的修辞 手法有修辞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诗中“钟鼎山林″借代做 官归隐两种生活,“都是梦”表现诗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 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诗中虚写欢乐时光,“问谁千 里伴君行”设问,“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突出形 成的孤寂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 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 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 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
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地疼爱他。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 学习,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 与弟弟同甘共苦的。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 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乡 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 了。 ④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而对门人弟 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 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 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⑤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我魏 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而且我与竹轩先生 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在乡里一同 被举荐到朝廷。两家是世代交好,了解竹轩先生的,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 了。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三、古诗词鉴赏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词的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借代,以“钟鼎山林”借代做官归隐两种生活。表现诗人淡泊名 利,宠辱不惊。 (2)前两句虚写(追忆)与兄弟雨夜同眠的欢乐时光;以设问设想兄弟旅途谁 来作伴,沿途明山秀水,行程不会孤寂。运用比喻、拟人,以眉以镜描摹山水, 将山水人格化,山水一如丽人陪伴兄弟此行。 (3)上片表现了诗人追求淡泊闲适、诗酒自娱的快意人生。下片首句追忆与兄 弟联床夜话,表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两句表现诗人对祐之此行的关切, 一路有美景相伴,感到慰藉。虽为送别词,却无一丝哀伤。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各种常见的修辞 手法有修辞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诗中“钟鼎山林”借代做 官归隐两种生活,“都是梦”表现诗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 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诗中虚写欢乐时光,“问谁千 里伴君行”设问,“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突出形 成的孤寂。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 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 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 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
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 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 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注意结合诗中的“人间宠辱休惊”分析“淡泊闲适”之情:根据“记取小窗风雨 夜”分析“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根据“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分析“诗 人对祐之此行的关切”。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 阳楼记》)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4)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5)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6)朝搴附之木兰兮, 《离骚》) (7)出入相友, ,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 (8) 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尚书·周书》 【答案】(1).弃掷逦迤(2).忧谗畏讥(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 翱翔蓬蒿之间(5).赢得生前身后名(6).夕揽洲之宿莽(刀).守望相助(⑧). 夕揽洲之宿莽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 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岀现错别字,理解性默 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 准句子,同时注意“逦迤”“鳝”“翱翔〃“揽洲”的写法。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乌篷船° 周作人 子荣君: ①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 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 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②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 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 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 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 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 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 sy meningo) 小的为脚划船(划读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 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 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
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 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 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注意结合诗中的“人间宠辱休惊”分析“淡泊闲适”之情;根据“记取小窗风雨 夜”分析“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根据“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分析“诗 人对祐之此行的关切”。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 阳楼记》)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4)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6)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离骚》) (7)出入相友,___________,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 (8)__________,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尚书·周书》) 【答案】 (1). 弃掷逦迤 (2). 忧谗畏讥 (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 翱翔蓬蒿之间 (5). 赢得生前身后名 (6). 夕揽洲之宿莽 (7). 守望相助 (8). 夕揽洲之宿莽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 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 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 准句子,同时注意“逦迤”“鳝”“翱翔”“揽洲”的写法。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乌篷船① 周作人 子荣②君: ①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 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 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②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 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 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 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 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 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 小的为脚划船(划读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 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 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
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 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 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 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 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 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 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 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 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 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 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 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 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 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 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 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侯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 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 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 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 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 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 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 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初寒,善自珍重, 不尽。 岂明 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注解】①本文原载《语丝》第107期,1926年11月27日出版,署名岂明, 后收入《泽泻集》。②子荣,周作人笔名,始用于1923年8月26日《晨报副刊》。 12.试简要概括“子荣”的形象 13.“我”差不多每介绍到一处,都要重复使用“有趣”“风趣”“趣味”等字 眼,试概括乘船游览中各种活动蕴含的的情趣? 14.第③节中对“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的叙写有何作用? 15.试探究文中“子荣”和“岂明”的关系 【答案】12.久居现代都市,为名利(生计)奔走且已经渐渐适应了都市快节奏 生活方式的的知识分子。 13.①亲近自然的情感;②慢节奏的生活方式;③悠闲的人生态度(心态);④ 传统文化的底蕴;⑤民间艺术的谐趣 14.①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②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宁静 安闲、和谐的美的形成对比。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的丧失所感到的忧虑、困惑 和惆怅 15.①收信人子荣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已经被现代文明改造(已经适应了都市 生活);②“岂明”:写信人“岂明”是曾经的我,沉醉于古朴宁静的乡野生
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 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 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 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 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 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 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 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 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 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 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 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 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 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 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 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 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 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 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 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 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 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 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初寒,善自珍重, 不尽。 岂明 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注解】①本文原载《语丝》第 107 期,1926 年 11 月 27 日出版,署名岂明, 后收入《泽泻集》。②子荣,周作人笔名,始用于 1923 年 8 月 26 日《晨报副刊》。 12. 试简要概括“子荣”的形象。 13. “我”差不多每介绍到一处,都要重复使用“有趣”“风趣”“趣味”等字 眼,试概括乘船游览中各种活动蕴含的的情趣? 14. 第③节中对“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的叙写有何作用? 15. 试探究文中“子荣”和“岂明”的关系。 【答案】12. 久居现代都市,为名利(生计)奔走且已经渐渐适应了都市快节奏 生活方式的的知识分子。 13. ①亲近自然的情感;②慢节奏的生活方式;③悠闲的人生态度(心态);④ 传统文化的底蕴;⑤民间艺术的谐趣。 14. ①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②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宁静、 安闲、和谐的美的形成对比。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的丧失所感到的忧虑、困惑 和惆怅。 15. ①收信人子荣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已经被现代文明改造(已经适应了都市 生活);②“岂明” :写信人“岂明”是曾经的我,沉醉于古朴宁静的乡野生
活;③本文收信人与写信人是同一人,“岂明”对“子荣”的倾诉可以看作是作 者寂寞的灵魂的内心对白。④“岂明”向“子荣”就曾经的乡野生活进行描绘, 表明了作者深处都市,却充满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对清淡闲适的生活态度的向 往和对艺术情趣的追怀。⑤“岂明”对“子荣”就“乌篷船”进行详细介绍,实 则是对的已经远去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的召唤,是对被现代文明异化的自我重 新回归的呼唤 【解析】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 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 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此题注意根据文意概括“子荣”是知识分子,其特征是“久居现代都市″“为名利 (生计)奔走”“已经渐渐适应了都市快节奏生活方式”。 1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乘船游览中各种活动蕴含的 的情趣,注意根据文中的“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 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 特色”概括第一点;根据“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 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 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岀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概括第二点 根据“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 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 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概括第三点;根据“可以了 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概括第三点。 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 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首先根据文意“这 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可见作者的反对心情,再结合前文的内容写的是“传统 文化所特有的宁静、安闲、和谐”,其作用是“形成对比”,表现了(西方)现 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作者对这种美的丧失所感到的忧虑、困惑和惆怅。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 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 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 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要求探究文中“子荣”和“岂明”的关系, 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要明确二者是一个人,一个是“现代”的我,一个是“曾 经”的我,收信人子荣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写信人“岂明”是曾经的我,沉醉 于古朴宁静的乡野生活。走着写信的目的是对的已经远去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 的召唤,是对被现代文明异化的自我重新回归的呼唤。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商鞅之殃 李洁非 ①商君在历史上究竟给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想究竟留下了怎样一种遗产?单论 功过,岂能有他一一不正是他,令原本贫而弱的秦国走向强大,渐为霸主,一统 天下的吗?
活;③本文收信人与写信人是同一人,“岂明”对“子荣”的倾诉可以看作是作 者寂寞的灵魂的内心对白。④“岂明”向“子荣”就曾经的乡野生活进行描绘, 表明了作者深处都市,却充满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对清淡闲适的生活态度的向 往和对艺术情趣的追怀。⑤“岂明”对“子荣”就“乌篷船”进行详细介绍,实 则是对的已经远去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的召唤,是对被现代文明异化的自我重 新回归的呼唤。 【解析】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一 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 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此题注意根据文意概括“子荣”是知识分子,其特征是“久居现代都市”“为名利 (生计)奔走”“已经渐渐适应了都市快节奏生活方式”。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乘船游览中各种活动蕴含的 的情趣,注意根据文中的“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 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 特色”概括第一点;根据“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 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 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概括第二点; 根据“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 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 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概括第三点;根据“可以了 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概括第三点。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 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首先根据文意“这 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可见作者的反对心情,再结合前文的内容写的是“传统 文化所特有的宁静、安闲、和谐”,其作用是“形成对比”,表现了(西方)现 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作者对这种美的丧失所感到的忧虑、困惑和惆怅。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 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 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 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要求探究文中“子荣”和“岂明”的关系, 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要明确二者是一个人,一个是“现代”的我,一个是“曾 经”的我,收信人子荣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写信人“岂明”是曾经的我,沉醉 于古朴宁静的乡野生活。走着写信的目的是对的已经远去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 的召唤,是对被现代文明异化的自我重新回归的呼唤。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商鞅之殃 李洁非 ①商君在历史上究竟给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想究竟留下了怎样一种遗产?单论 功过,岂能有他——不正是他,令原本贫而弱的秦国走向强大,渐为霸主,一统 天下的吗?
②据《史记》记载,商君重军功,奖耕织,打击贵族,立信于民。“行之十年,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从这个 侧面看,这些都与历史的文明方向一致。假使历史上商君的形象都保持在这个方 面,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 ③l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这段论述:“纵览历史可以看到,随着真正人道 的发展,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治 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将这个思想运用到历史中去,我们的历史观 也就极其明朗一一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为应该起到增进“开明理性”和抑制、减 少‘破坏精灵’的作用 ④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商君掌权下秦国“大治 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 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乃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弃灰于道者被刑”……如果百姓把灰撒在路上也会受刑,则“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的奇迹又有何可稀罕、可称道的? ⑤尤不可忽视的是,商君“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开了非常坏的先例:铁桶统治。 在他以前,中国固不乏昏君佞臣,像纣、幽、历、晋灵公、屠岸贾之流,但好歹 只是以个人之恶祸国殃民,自商君之手,个人之恶则变成制度之恶,上升为体制 性的暴虐,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项发明。他还鼓励和强制推行 告密,“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斩敌同赏”。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告密 时代”,会是怎样一幅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商君之“治”十分看重对人的精神 的压制和奴役,中国政治、人性由此所受的损害怎么估量均不为过。 ⑥汉以后中国以比较开明的儒家伦理为社会精神基础。商君之“治”遭废止,作 为一种野蛮因素,却在各朝各代的暴政中不时浮现。别的不说,中国历史的“特 产”酷吏一—明显是秦代“严刑峻法”播下的种子。 ⑦荒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 十足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所谓“法治”,必以民主精神为基石,不以民为 敌,不以刑残民,更非密探统治、恐怖政治;所有的法律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意 志而立,均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⑧试问,商君之“法”骨子里跟现代法治哪里有半点共通之处? 16.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17.商鞅对中国历史的危害有哪些?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18.文章第③段引用“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论述”有何作用? 【答案】16.首先,指出人们以功过评判商鞅的浅表行为;其次,肯定商鞅在历 史演进中积极的一面;接着,引入人道主义的历史评判标准,重新评价商鞅的历 史影响。最后,针对性纠正人们有关“商鞅法治”的误解。 17.①创立了暴虐性的体制,给后世政治不良影响; ②对人的精神压制与奴役,损害了人性的善良; ③引发了历史上“严刑峻法”的“吏治”。 18.①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 ②有利于剖析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 ③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向。 【解析】 1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的题目,实际就是分析文章写了哪 些内容,注意根据文章中的“单论功过,岂能有他”“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
②据《史记》记载,商君重军功,奖耕织,打击贵族,立信于民。“行之十年,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从这个 侧面看,这些都与历史的文明方向一致。假使历史上商君的形象都保持在这个方 面,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 ③18 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这段论述:“纵览历史可以看到,随着真正人道 的发展,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治 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将这个思想运用到历史中去,我们的历史观 也就极其明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为应该起到增进“开明理性”和抑制、减 少‘破坏精灵’的作用。 ④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商君掌权下秦国“大治” 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 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乃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弃灰于道者被刑”……如果百姓把灰撒在路上也会受刑,则“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的奇迹又有何可稀罕、可称道的? ⑤尤不可忽视的是,商君“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开了非常坏的先例:铁桶统治。 在他以前,中国固不乏昏君佞臣,像纣、幽、历、晋灵公、屠岸贾之流,但好歹 只是以个人之恶祸国殃民,自商君之手,个人之恶则变成制度之恶,上升为体制 性的暴虐,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项发明。他还鼓励和强制推行 告密,“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斩敌同赏”。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告密 时代”,会是怎样一幅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商君之“治”十分看重对人的精神 的压制和奴役,中国政治、人性由此所受的损害怎么估量均不为过。 ⑥汉以后中国以比较开明的儒家伦理为社会精神基础。商君之“治”遭废止,作 为一种野蛮因素,却在各朝各代的暴政中不时浮现。别的不说,中国历史的“特 产”酷吏——明显是秦代“严刑峻法”播下的种子。 ⑦荒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 十足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所谓“法治”,必以民主精神为基石,不以民为 敌,不以刑残民,更非密探统治、恐怖政治;所有的法律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意 志而立,均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⑧试问,商君之“法”骨子里跟现代法治哪里有半点共通之处?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17. 商鞅对中国历史的危害有哪些?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18. 文章第③段引用“18 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论述”有何作用? 【答案】16. 首先,指出人们以功过评判商鞅的浅表行为;其次,肯定商鞅在历 史演进中积极的一面;接着,引入人道主义的历史评判标准,重新评价商鞅的历 史影响。最后,针对性纠正人们有关“商鞅法治”的误解。 17. ①创立了暴虐性的体制,给后世政治不良影响; ②对人的精神压制与奴役,损害了人性的善良; ③引发了历史上“严刑峻法”的“吏治”。 18. ①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 ②有利于剖析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 ③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向。 【解析】 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的题目,实际就是分析文章写了哪 些内容,注意根据文章中的“单论功过,岂能有他”“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
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荒 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十足地 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概括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 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 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 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1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论文中引用的作用的题目,注意结合文中的观点作 答,句中“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 治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文中的观点是商鞅变法的重新解读,主要 分析其弊端,因此作用为“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剖析 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 向 七、作文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孟子曾经说“君子有三乐”,其中的第二乐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德国大晢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敬畏之花,卓 然开放于心头。 如果我们对自然对生命对事业缺乏虔诚和敬畏之情,就不会真正体味到生命的美 善与生活的幸福。 【答案】敬畏生命,再平凡的生命也会拥有自己的美丽。 我是一只蛹,当咬破茧的那一瞬间,展现在眼前的,不是美丽的色彩斑斓的翅膀, 而是浅黄的肥胖的身躯。化茧为蝶的梦想随风飘散在春风中,低头注视,竟然发现 自己是只飞蛾一一丑陋的平庸的飞蛾 当我看见花丛中彩蝶翩翩起舞,当我听见孩童的嘲笑,那一瞬间,我好软弱:为 什么上苍如此不公?我也是倾尽所有,得到的却是沉重的叹息?我这样坚持飞 翔,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就此放弃,我怎么能甘心?破茧之后,也许没有成为那美丽 的蝴蝶,但是经过一冬的蛰伏,穿越了那狭窄的生死通道,我也成为了这个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生命 敬畏生命,坦然面对自己的平凡,依然在春风中展翅飞翔,这才是生命的最美。 我是一只蛋,当啄穿蛋壳的那一刹那,钻出来的不是高贵的天鹅,而是一只丑小 鸭,毛茸茸的脑袋,扁扁的喙。嘎嘎地叫着,那翱翔蓝天的梦想消逝在湖水的层层 涟漪之中,只能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了篱笆深处。 当我看见蓝天上天鹅自由飞翔,当我听见他们那高亢的歌声,那一瞬间,我只是 哭泣:难道我奋力一啄,得到的就是这蹒跚的脚步?我这样在自卑中生活下去, 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就此放弃,我怎么能甘心?破壳而出,也许没有成为那飘逸 的天鹅,但是在那浮藻间游弋,在那篱笆里蹒跚,也同样品尝到了生命的快乐。敬 畏生命,做一个自在快乐的丑小鸭,也许最普通的生活才有心灵的飞翔
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荒 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十足地 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概括。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 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 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 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论文中引用的作用的题目,注意结合文中的观点作 答,句中“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 治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文中的观点是商鞅变法的重新解读,主要 分析其弊端,因此作用为“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剖析 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 向。 七、作文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孟子曾经说“君子有三乐”,其中的第二乐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敬畏之花,卓 然开放于心头。 如果我们对自然对生命对事业缺乏虔诚和敬畏之情,就不会真正体味到生命的美 善与生活的幸福。 【答案】敬畏生命,再平凡的生命也会拥有自己的美丽。 我是一只蛹,当咬破茧的那一瞬间,展现在眼前的,不是美丽的色彩斑斓的翅膀, 而是浅黄的肥胖的身躯。化茧为蝶的梦想随风飘散在春风中,低头注视,竟然发现 自己是只飞蛾——丑陋的平庸的飞蛾。 当我看见花丛中彩蝶翩翩起舞,当我听见孩童的嘲笑,那一瞬间,我好软弱:为 什么上苍如此不公?我也是倾尽所有,得到的却是沉重的叹息?我这样坚持飞 翔,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就此放弃,我怎么能甘心?破茧之后,也许没有成为那美丽 的蝴蝶,但是经过一冬的蛰伏,穿越了那狭窄的生死通道,我也成为了这个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生命。 敬畏生命,坦然面对自己的平凡,依然在春风中展翅飞翔,这才是生命的最美。 我是一只蛋,当啄穿蛋壳的那一刹那,钻出来的不是高贵的天鹅,而是一只丑小 鸭,毛茸茸的脑袋,扁扁的喙。嘎嘎地叫着,那翱翔蓝天的梦想消逝在湖水的层层 涟漪之中,只能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了篱笆深处。 当我看见蓝天上天鹅自由飞翔,当我听见他们那高亢的歌声,那一瞬间,我只是 哭泣:难道我奋力一啄,得到的就是这蹒跚的脚步?我这样在自卑中生活下去, 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就此放弃,我怎么能甘心?破壳而出,也许没有成为那飘逸 的天鹅,但是在那浮藻间游弋,在那篱笆里蹒跚,也同样品尝到了生命的快乐。敬 畏生命,做一个自在快乐的丑小鸭,也许最普通的生活才有心灵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