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三】情怀: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台湾席慕容《乡愁》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 思》等。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 羁旅乡思 山早行》等。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做·塞下秋来风景异》等。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人之情。边塞诗中多有涉及。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在充分预习、熟读诗词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导学案。 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 3.理解诗人借助明月等意象进行表情达意的技巧,探究怀乡诗的语言特点。 【学习目标】 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 1、理解、品味诗作的描写、抒情方式,分析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 2、理解诗人借助明月等意象进行表情达意的技巧,探究怀乡诗的语言特点 3、掌握鉴赏思乡类诗歌的签赏方法 中怀人:王吕龄《闺怨》 阅读初体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常用手法:①虚实结合:②借景抒情:【分析诗中意象】③乐景衬哀情:以客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④由己及人:不说自己想家 2.想一想,自己从诗词中能学到什么?用红笔在诗词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对比、反衬、烘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衬 【预习案】—按国索,高效预习 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 【知识链接·循规屠矩】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 【一】概念:羁旅行役诗也称为思乡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 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 遥远故乡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浓厚。 【二】褙景: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 ②侧面落笔〔想象)。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 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 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 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 1、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謫(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侧动人。另外如柳永的《八声甘州》 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 乡之情的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1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台湾·席慕容《乡愁》 羁 旅 乡 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在充分预习、熟读诗词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导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3.理解诗人借助明月等意象进行表情达意的技巧,探究怀乡诗的语言特点。 【学习目标】 1、理解、品味诗作的描写、抒情方式,分析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2、理解诗人借助明月等意象进行表情达意的技巧,探究怀乡诗的语言特点。 3、掌握鉴赏思乡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阅读初体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想一想,自己从诗词中能学到什么?用红笔在诗词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预 习 案】——按图索骥,高效预习 【知识链接·循规蹈矩】 【一】概念:羁旅行役诗也称为思乡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 对遥远故乡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背景: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 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 2000 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 1、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三】情怀: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 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 山早行》等。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 人之情。边塞诗中多有涉及。如 2004 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 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 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闺 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四】常用手法:①虚实结合: ②借景抒情:【分析诗中意象】③乐景衬哀情:以客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④由己及人:不说自己想家, 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5 对比、反衬、烘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衬 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 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 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浓厚。 ②侧面落笔(想象)。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 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 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柳永的《八声甘州》、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 乡之情的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五】常见意象: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 2间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故乡的思念:月亮:对月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风、狄、衰真: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 福阓:民间传说,风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 答:“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 (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答: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 杜鵬:又叫杜宇、子規,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 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陈与义 狼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露受驼福骢寒轻,基斗周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沙鷗: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西、高楼、小設危横、危邕: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跳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1)。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草虫鸣ˆ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2)。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 鴻餍: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3)。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漂泊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探究案】—研文本,探究深化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授、宿鸟、烟、日事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 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意象还有暮靄、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與月怀远张九龄 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齦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 海上生明月,天疆共此时。情人怨還夜,竟夕起相思 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餍传书”,如200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 灭烛怜光清,披衣觉国激。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和赵嘏的《寒塘》:⑥“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鹏啼血” 1、筒析“月”的作用。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 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六】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 2、用一个词活“海上生明月,天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有什么好处?雄浑阔大,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 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 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 什么样的景?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谁家玉笛暗飞 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3、诗歌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譁共此时”,诗人写月亮不用“升”,却用“生”,张 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若虚《春江花月开头也是“春江水迹海平,海上明月共生”。这里头背定有道理 可说。请说说你的解。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 ①初读全诗,薹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②抓关健句,挖据字词,初悟情格 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一 抓住意象,构建图录,再悟情感根播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一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个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1.名句默写 4、诗人是如何扣住“提”和“怀”来写录打情的。(联系文本,学会遝句分折)因望而怀, ①上生明月, 情人怨夜,竟夕起相思。 ,披衣觉 高怀于墾。全诗句句扣月之景我怀坛之情。首联“天涯”二字照应了“望远”,暗示了“怀” 鴻产茅店月 温庭《商山早行》) 诗人怀想远方的“情人”也和自己一样同时望月。颔联写情人远在天涯,因而生怨,通宵望 ③故圆东望路漫漫,双龙钟泪不千 (参《入京使》) 月而怀相思之苦。颈联写相思的客观情状,因望月而灭烛,因夜深而怀人,不能入睡,从而 露水沾衣。尾联写望月而想将光辉赠与对方,但远隔天涯,情不能堪,期待梦中相见,怀人 2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2 【五】常见意象: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 故乡的思念;月亮:对月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 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 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 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漂泊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 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 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 2001 年春季上 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 2003 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 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 2002 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 如 2004 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六】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 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 什么样的景?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谁家玉笛暗飞 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1. 名句默写 ①海上生明月,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披衣觉露滋。 ②晨起动征铎, __________。鸡声茅店月, 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 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 1)。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 2)。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 3)。 【探 究 案】——研读文本,探究深化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1、简析“月”的作用。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 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2、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有什么好处?雄浑阔大,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 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 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3、诗歌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写月亮不用“升”,却用“生”,张 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头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头肯定有道理 可说。请说说你的理解。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 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 —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个 “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4、诗人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联系文本,学会逐句分析)因望而怀, 寓怀于望。全诗句句扣望月之景表怀远之情。首联“天涯”二字照应了“望远”,暗示了“怀”, 诗人怀想远方的“情人”也和自己一样同时望月。颔联写情人远在天涯,因而生怨,通宵望 月而怀相思之苦。颈联写相思的客观情状,因望月而灭烛,因夜深而怀人,不能入睡,从而 露水沾衣。尾联写望月而想将光辉赠与对方,但远隔天涯,情不能堪,期待梦中相见,怀人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之情可谓情真意切 实一虚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商山早行 温 2.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拚,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晨起动征,客行悲故乡。鸡声店月,人迹板桥霜 思乡之情难以抑制,身为宦游之人又身不由己的痛苦 誉叶落山路,枳花明聊墙。因恩社度梦 村行王禹俩 注]征铎(duo):装在车马上的铃。槲(h),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 马穿山径初糞,僧马悠悠斯兴长。万壑有声食晚,数无语立斜阳 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業乘叶落色,养花开白雪香。何部吟众忽怅,村桥原似吾多 1)前人评论“鸡产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得”。请结合全诗 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对此加以分析。 ①)概述本诗所描写录物的特点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着哀伤 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 ②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恩想感情 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 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第二联“万有声含晚策,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语微叹 (2)“机花明增”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的原因。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 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突出了行之“早 秋思张籍 【训练案】一瀑后巩固训练提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寡书意万盒,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温故知新·试愿回放】 ()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2全国卷)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 夜洛城闻笛李白 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濟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忽故圆情 (2)王资石评张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幅”,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摇写,正体现了此评 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表现手法写人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神的关健,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 答:“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 意“关健之说?为什么? 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拓展阅读】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余干旅合刘长卿 2.(2005年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幕事天週,青初需叶科。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邯郸驿里遙冬至,抛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渡口月初上,邻家溢未归。乡心正欲鲍,何处搞寒衣。 ①筒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作者的心情 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解析: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 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有两点 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 交代了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乡思:暗示了作者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蝶恋花·京口得多书【注】苏轼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后春客清更丽。只有高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拥膏蠟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 一纸多书来万里。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一薛东风吹破千行泪 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从侧面落笔(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 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1.“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丰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3.(2010年全国卷Ⅱ)梦中作① 政阳修 京口经春雨“洗”后,“春容”更显清丽,但春雨却洗不去作者胸中的乡愁,通过这一 衣凉吹箇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科花。棋墨不知人换世②,酒@无京客剧家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3 之情可谓情真意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征铎(duó):装在车马上的铃。槲(hú),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 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 对此加以分析。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 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 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 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 突出了行之“早”。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 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此评 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表现手法 写人)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 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拓展阅读】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有两点: 交代了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乡思;暗示了作者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注】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1.“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京口经春雨“洗”后,“春容”更显清丽,但春雨却洗不去作者胸中的乡愁,通过这一 实一虚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2.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思乡之情难以抑制,身为宦游之人又身不由己的痛苦。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⑴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着哀伤。 ⑵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⑶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 的原因。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 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训练案】——课后巩固 训练提升 【温故知新·试题回放】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2002 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 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2005 年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①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作者的心情。 解析: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 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 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了。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 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从侧面落笔(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 感)(想像 1 分,画面描绘 2 分) 3.(2010 年全国卷Ⅱ)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元年(1049),作着因支排范仲流新攻被贬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注室人降日:要于生日 山砍柴,见两童子下,于是斧旁观,等结稟斧已拦算.国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①)词的前两句驶达了作者怎样的恩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星? 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②“清林残限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崟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 桥仙夜阳社腾 陆游 渴望回家之情。答案:襄现了①因仕失意而对前途优虑和无可亲何的心情;②希颤脱高言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巢燕总元,但月夜、常鳴社宇 返回家乡的心情 催成清泪,你孤梦,又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塔听,况半世、飘然属兼?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 (1)这首调“茅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录象?有什么作用?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 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 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 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答寨:①句个;②以 的心境作铺垫 写情,悄景交激:③对仗十分工巧 2)词中“林集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社鹏”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 4.(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有什么好处?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 而啼声“催成清泪”) 望江东 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剧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①住 阅读与积累范例 灯前写了书无教,算没个、人传与。宜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 一、文史影 【注】■:阻隔;阻老②直:纵使,分付:交付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 (1)筒析隔字的双重意藏。(3分 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 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 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 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坐在石上,望着这座皇家藏书楼,不禁引起阵阵沉思。文津阁楼上,凝聚了多少汗水和血泪: 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楼前的小池里,又汇集了多少文字波涛 袁鹰《离宫思絮》)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 当新的一个世纪来到的时候,一大群汉族知识分子向这个政权发出了毁灭性声讨,民族仇恨 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 重新在心底燃起,三百年前抗清志士的事迹重新被发掘和插扬。避暑山庄,在这个时候是 宿建鶴江孟浩然 个邪恶的象征,老老实实躲在远处,尽量不要叫人发现。—(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移舟泊烟消,日事客愁折。斯旷天低,江清月近人 今天,我们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轻地 (1)“日事客妆新”的“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 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2)分析”则矿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二、人生感悟 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瀲,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 我们应该像攀摘一朵花那样以温柔优雅的态度生活 又因月色而清淡,意境空旷寂寥。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 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 鴣天直人降日以此率寄魏初 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 去岁今展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警心事阳无处 面貌相比,我更 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情人》的开头)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费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 圖夜 才能有所附丽 (鲁迅《伤逝》)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4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被贬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进山砍柴,见两童子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 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 渴望回家之情。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 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 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 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 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4.(2010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 分) 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 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 分) 上片: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 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 5.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 又因月色而清淡,意境空旷寂寥 。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 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6.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7.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 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 的心境作铺垫。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 有什么好处?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 而啼声“催成清泪”)。 阅读与积累范例 一、文史掠影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 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 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 一起了。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坐在石上,望着这座皇家藏书楼,不禁引起阵阵沉思。文津阁楼上,凝聚了多少汗水和血泪; 楼前的小池里,又汇集了多少文字波涛! ——(袁鹰《离宫思絮》) 当新的一个世纪来到的时候,一大群汉族知识分子向这个政权发出了毁灭性声讨,民族仇恨 重新在心底燃起,三百年前抗清志士的事迹重新被发掘和播扬。避暑山庄,在这个时候是一 个邪恶的象征,老老实实躲在远处,尽量不要叫人发现。——(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今天,我们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轻地 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 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二、人生感悟 我们应该像攀摘一朵花那样以温柔优雅的态度生活。 ——(梭罗)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 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 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 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情人》的开头) 只有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鲁迅《伤逝》)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男主角说”我握着你的手,就像握着我自己的手,没有什么感觉。可如果把你手剁了,就跟 (电影《一声叹息》里的一段对话) 没有离过故乡的人是不会体会到离乡的滋味以及别后记忆中的那份美好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 我的故乡在牡丹江畔的一个小山村里,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村外有一条因“八女 浮玎 投江“而闻名于世的乌斯浑河。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 (叔本华) 每逢舂天,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杏花开满山岗,白的似雪,粉的如霞,从大山的胸怀 三、人物映像 溢出的早晨,和着馥郁的花香将时日紧紧拥抱着,整个小村便弥漫着美妙的芳香。而那条 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大道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 一直在我的动脉静脉和大大小小的血管中穿流奔走的乌斯浑河呢,就象一条绿色的带子 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这个欧洲文 奏着它那甜美又悲切的曲调!又似乎在述说着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故事 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 那时候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小衣物拿到河里去洗干净,然后把洗过的衣服晒在岸边的 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 杂草从上,趁衣服还没有晒干的时候,就和同去的小伙伴们用毛巾捞几条小鱼,放在事先准 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肖邦故园》) 备好的罐头瓶里,然后再放一些美丽的小石子和一些水草。心理很惬意,然后随意的摊开四 肢,躺在堤岸那一片青翠的草地上,天空澄碧无云,平静的河面犹如一面镜子反映河岸与天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 空的面影,洗衣服的女人们一边唠着嗑,一边用棒槌捣着石板上的衣服,有风吹来,婉转的 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 鸟鸣声,树木的一沙-沙声,河水的一哗哗声,和着洗衣棒起落的-啪一啪声,就成了我沉思 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 的伴奏 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 我常望着急急奔跑的河水想,当年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烈士是怎样在这条河流的下游演 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 绎着那样一个悲壮的故事水半掩着的柳枝下的那个旋涡把我的童年伙伴小萍子无情的卷 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范曾《梵高的坟茔》 走以后,依然是那么的没有歉意!大风子的妈妈为什么让大风子认岸上最古老的那颗柳树为 俄罗斯妇女的形象,常常使人想起山峦,有傍黑时分的落霞裁成披巾裹住双肩,以整整一生 干妈?二娘家的五哥为什么总喜欢坐在河边用柳笛吹且只吹一首曲子:“明月千里寄相 的坚忍,伫立跳望的山峦。而脚下的土地古老并且厚重,以致夜因跳望而退缩,终竟成为一 思”? 颗露珠,在她浓密的发丛中消失。她不会告诉你,她是否感觉到了冰冷 柳树与杂草丛生的岸边,不时有老黄牛或者老马来堤岸上吃草,它们踱着悠闲的步子来 筱敏《俄罗斯诗篇》) 河边喝水,河岸不远处便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农民在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我想他们在撒种的 四、佳词丽句 时候眼前一定会呈现出一个丰收的景象,压弯了腰的谷子,羞红了脸的高梁,心理就已经有 纯净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前奏,伴着月下 了那份沉甸甸的喜悦了 的凝思,黄昏的远想 宗白华《我和诗》) 河的对岸就是陪伴着我童年与少年的充满着神秘与传奇色彩的老道山。传说中的王老道 柔情像水一样漫过,生活开满莲花 (《在现实与梦幻之间行走》) 就住在老道山的最险处,一间茅屋,几亩山地,一口清泉便是他的全部家当。祖辈们曾经见 他在宠辱不惊的秋季,而我的春天刚刚破蛹。——(周晓枫《桃花烧》 过,后来他终因生活无依靠面选择上吊的方式离开了老道山,他离去以后人们常常看到茅屋 五、美文推荐 旁边有一条小白蛇,老年人说那是王老道的化身,老道山便因此而得名。我终因为没有见过 乡憝是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但是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即便身于家乡,也仍有 那条小白蛇而遗憾至今! 一种深深的弧独。在这,作者于多愁以新盒,作者认为乡愁是对自己的生命与大好年华 记忆中最可笑的事情和爸爸去山里捡柴,偶尔看到一颗老松树上有很多的干柴,心理一 逝去的悲健,生命的家宅尽永远无法返国,但是旅人永远改不了那份对故乡的执奢而又强 亮,没有想到却触怒了一窝蜂,凶猛,可怕,几十只,几百只,铺天盖地迎面扑来。我慌了 烈的向往与追怀。作者表达的感情虽略显伤感而不清沉。 神,傻了眼,连喊带叫,连哭带嚎,连滚带爬的往山下跑,虽然躲过了一劫,但是终因跑得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透的笛 太快,连惊带吓的,就要到山下的时候,被一颗树柞子拌到了,木柞子陷到了肉里,流了很 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 多的血,右脚脖子至尽还可以隐约看到一小块疤痕,从那以后对蜂窝是:“敬而远之”。 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最喜欢雨后的树林,健康而又美丽,在阳光下色泽鮮明。虽然雨后落花无数,仍有 远离故乡的游子,大凡都有这样的心情,每当烦恼,郁闷或者受挫时,首先忆起的便是 些花儿在雨后的阳光里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在空气中散发着芬馨。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鸟 乌黑的秀发,深情的眼睛,清晰了无数次的面容,还有散发着乳汁气息的肢体,那就是故乡 儿欢愉着在起伏不平的枝叶间飞翔,微风拂过山野,树叶便沙沙作响,那真是一个怡情悦目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5 男主角说”我握着你的手,就像握着我自己的手,没有什么感觉。可如果把你手剁了,就跟 剁我的手一样——痛!“ ——(电影《一声叹息》里的一段对话)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 浮现。” ——(普鲁斯特)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 ——(叔本华) 三、人物映像 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大道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 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这个欧洲文 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 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 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肖邦故园》)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 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 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 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 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 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范曾《梵高的坟茔》) 俄罗斯妇女的形象,常常使人想起山峦,有傍黑时分的落霞裁成披巾裹住双肩,以整整一生 的坚忍,伫立眺望的山峦。而脚下的土地古老并且厚重,以致夜因眺望而退缩,终竟成为一 颗露珠,在她浓密的发丛中消失。她不会告诉你,她是否感觉到了冰冷。 ——(筱敏《俄罗斯诗篇》) 四、佳词丽句 纯净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前奏,伴着月下 的凝思,黄昏的远想。 ——(宗白华《我和诗》) 柔情像水一样漫过,生活开满莲花。 ——(《在现实与梦幻之间行走》) 他在宠辱不惊的秋季,而我的春天刚刚破蛹。——(周晓枫《桃花烧》) 五、美文推荐 乡愁是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但是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即便置身于家乡,也仍有 一种深深的孤独。在这里,作者赋予乡愁以新意,作者认为乡愁是对自己的生命与大好年华 逝去的悲悼,生命的家宅尽管永远无法返回,但是旅人永远改不了那份对故乡的执著而又强 烈的向往与追怀。作者表达的感情虽略显伤感而不消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 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远离故乡的游子,大凡都有这样的心情,每当烦恼,郁闷或者受挫时,首先忆起的便是 乌黑的秀发,深情的眼睛,清晰了无数次的面容,还有散发着乳汁气息的肢体,那就是故乡 ——母亲! 没有离过故乡的人是不会体会到离乡的滋味以及别后记忆中的那份美好! 我的故乡在牡丹江畔的一个小山村里,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村外有一条因“八女 投江”而闻名于世的乌斯浑河。 每逢春天,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杏花开满山岗,白的似雪,粉的如霞,从大山的胸怀 里溢出的早晨,和着馥郁的花香将时日紧紧拥抱着,整个小村便弥漫着美妙的芳香。而那条 一直在我的动脉.静脉和大大小小的血管中穿流奔走的乌斯浑河呢,就象一条绿色的带子, 奏着它那甜美又悲切的曲调!又似乎在述说着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故事…… 那时候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小衣物拿到河里去洗干净,然后把洗过的衣服晒在岸边的 杂草丛上,趁衣服还没有晒干的时候,就和同去的小伙伴们用毛巾捞几条小鱼,放在事先准 备好的罐头瓶里,然后再放一些美丽的小石子和一些水草。心理很惬意,然后随意的摊开四 肢,躺在堤岸那一片青翠的草地上,天空澄碧无云,平静的河面犹如一面镜子反映河岸与天 空的面影,洗衣服的女人们一边唠着嗑,一边用棒槌捣着石板上的衣服,有风吹来,婉转的 鸟鸣声,树木的--沙--沙声,河水的--哗--哗声,和着洗衣棒起落的--啪--啪声,就成了我沉思 的伴奏。 我常望着急急奔跑的河水想,当年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烈士是怎样在这条河流的下游演 绎着那样一个悲壮的故事?河水半掩着的柳枝下的那个旋涡把我的童年伙伴小萍子无情的卷 走以后,依然是那么的没有歉意!大凤子的妈妈为什么让大凤子认岸上最古老的那颗柳树为 干妈?二娘家的五哥为什么总喜欢坐在河边用柳笛吹且只吹一首曲子:“明月千里寄相 思”?。 柳树与杂草丛生的岸边,不时有老黄牛或者老马来堤岸上吃草,它们踱着悠闲的步子来 河边喝水,河岸不远处便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农民在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我想他们在撒种的 时候眼前一定会呈现出一个丰收的景象,压弯了腰的谷子,羞红了脸的高粱,心理就已经有 了那份沉甸甸的喜悦了。 河的对岸就是陪伴着我童年与少年的充满着神秘与传奇色彩的老道山。传说中的王老道 就住在老道山的最险处,一间茅屋,几亩山地,一口清泉便是他的全部家当。祖辈们曾经见 过,后来他终因生活无依靠而选择上吊的方式离开了老道山,他离去以后人们常常看到茅屋 旁边有一条小白蛇,老年人说那是王老道的化身,老道山便因此而得名。我终因为没有见过 那条小白蛇而遗憾至今! 记忆中最可笑的事情和爸爸去山里捡柴,偶尔看到一颗老松树上有很多的干柴,心理一 亮,没有想到却触怒了一窝蜂,凶猛,可怕,几十只,几百只,铺天盖地迎面扑来。我慌了 神,傻了眼,连喊带叫,连哭带嚎,连滚带爬的往山下跑,虽然躲过了一劫,但是终因跑得 太快,连惊带吓的,就要到山下的时候,被一颗树柞子拌到了,木柞子陷到了肉里,流了很 多的血,右脚脖子至尽还可以隐约看到一小块疤痕,从那以后对蜂窝是:“敬而远之”。 我最喜欢雨后的树林,健康而又美丽,在阳光下色泽鲜明。虽然雨后落花无数,仍有一 些花儿在雨后的阳光里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在空气中散发着芬馨。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鸟 儿欢愉着在起伏不平的枝叶间飞翔,微风拂过山野,树叶便沙沙作响,那真是一个怡情悦目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暮雨乡憝张清华 而那隐隐烁烁的肥嫩的蘑菇群就藏在草中花下,一行行,一竖竖,赶趟似的。那时候因 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 为不敢独自上山,总是死皮赖脸的缠着姐姐们一同去采蘑菇。什么榛蘑啊、冻蘑啊、松蘑啊 装点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 扫帚蘑啊、榆黄蘑啊,但是村里人从来不采扫帚蘑菇,都说是不吉利的,所以我们也只是远 漫开来—海德堡的景色常常让我想起崔灏的诗和李白的词。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 远的看看而不去碰它的。倘若运气好的话,时候不多就可以采满一小背篓,碰到一些野果的 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 话就更是双丰收了,山丁子啊,山里红啊,不过我不喜欢稠李子,太涩了。还会采一些野花 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 让姐姐编成花环带在我的头上,挂在我的颈上,那时候觉得自己就是童话中的那个小仙女 怆,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特 路唱着美妙的山歌凯旋而归。 小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 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哪哪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 太阳西沉,西边的天空总会有大片的落辉,我的小村便掩映在绿荫的深处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 黄昏的微笑里袅袅升起,有空隙的地方就露出了灿烂的日暮。黄昏柔和的空气中 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天的农民正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家的方向走,三五成群的牧童坐在马或者牛的背上, 天空中又开始飘起蒙蒙细雨——吏准确地说是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一切都是湿 着甜美的笑,手里挥着用红布条系的牧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哼着那首 漉漉的。华灯已然初上,路上的匆匆忙忙归家的车辆也打开了雾灯,景物深沉而斑驳起来 天空愈加阴郁低沉,湿云仿佛是點地而行,而归宿的成千上万的乌鸦,则互相追逐、鼓噪着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 用大片的蔽空的乌黑翅翼,加深着暮色中苍凉的气息。河岸小路上偶尔有骑自行车赶路的人, 的衣裳 冒着雨雾,如惊弓之鸟般疾速前行,散碎的铃声像枯叶在草地上随风飘零。幽暗中独行的我, 故乡的每一个季节都是那么的美丽,冬季更是一个冰雪般的童话世界,到处是银装素裹 猛可地想起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那首《地铁车站》的诗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 大片大片洁白素雅的雪花曼妙飞舞的飘落,象仙女散的花。大人们常常盘着腿,抽着早烟, 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围着火盆,坐在炕上唠着嗑,谁家的老母牛,又产下了个小牛犊,村东头某某家的闺女找了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 个城里的女婿,还是开车的呢,一样的孩子,刘老三家的小六子咋就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是那么简单。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 北风吹的再大,也挡不住我们的欢乐。小伙伴们在一起,常常到山上放“爬犁坡",就是 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 雪爬犁从山脚下拉到山顶上,然后坐在上面,顺着山路放下来,不过手里的那根绳一定要 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 抓紧紧的,不然还没有到山下,连人带爬犁就一起翻了翻。常常摔疼了自己,即使是这样 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 还是忍不住从头再来,因为惊险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再不就是去冰封的乌斯浑河上去滑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 冰,在冰上跌跤那是真的疼,常常因为不熟练而把脚脖子扭着了,把胳膊摔青了,即使这样, 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 还是不想把冰鞋脱掉,而那些滑冰技术比较好的哥哥姐姐们呢,就象燕子一样在冰上穿来穿 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 去的,银铃般的笑声充盈在乌斯浑河的上空,寒风里飘动着火一样的热情 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 说不尽的美啊,诉不尽的情 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的小村,装满了我幼稚的烦恼,可笑的惆怅,无限的好奇与五彩梦 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 幻的童年与少年的故乡。还记得,当我挣脱爸爸妈妈的手,那蹒跚的脚步,路边的花里还藏 着我童稚的笑。还记得,童年的山路上最容易跌倒,哇哇哭一阵子爬起来,又被蝶儿蜂儿逗 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乐,蹦蹦跳跳,哭也是笑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 而今童年的色彩,少年的芬芳,依然夺目灿烂。 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 多少次,在月光如水的夜晚,遥望故乡的情丝寄寓绵绵的思念,多少次,伸出我的双手, 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 想再捧一捧那只有属于你的芳香的黑泥土 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 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 树,永不老去 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他们像戴望舒笔下的那只乐园鸟,带着对往事和故园的永恒的相思 6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6 鸟语花香的世界。 而那隐隐烁烁的肥嫩的蘑菇群就藏在草中花下,一行行,一竖竖,赶趟似的。那时候因 为不敢独自上山,总是死皮赖脸的缠着姐姐们一同去采蘑菇。什么榛蘑啊、冻蘑啊、松蘑啊, 扫帚蘑啊、榆黄蘑啊,但是村里人从来不采扫帚蘑菇,都说是不吉利的,所以我们也只是远 远的看看而不去碰它的。倘若运气好的话,时候不多就可以采满一小背篓,碰到一些野果的 话就更是双丰收了,山丁子啊,山里红啊,不过我不喜欢稠李子,太涩了。还会采一些野花 让姐姐编成花环带在我的头上,挂在我的颈上,那时候觉得自己就是童话中的那个小仙女, 一路唱着美妙的山歌凯旋而归。 暮色掩映下的小村更是如诗似画。 太阳西沉,西边的天空总会有大片的落辉,我的小村便掩映在绿荫的深处。缕缕炊烟从 黄昏的微笑里袅袅升起,有空隙的地方就露出了灿烂的日暮。黄昏柔和的空气中,劳作了一 天的农民正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家的方向走,三五成群的牧童坐在马或者牛的背上,脸上荡漾 着甜美的笑,手里挥着用红布条系的牧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哼着那首久唱不厌的 歌……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 的衣裳……” 故乡的每一个季节都是那么的美丽,冬季更是一个冰雪般的童话世界,到处是银装素裹, 大片大片洁白素雅的雪花曼妙飞舞的飘落,象仙女散的花。大人们常常盘着腿,抽着旱烟, 围着火盆,坐在炕上唠着嗑,谁家的老母牛,又产下了个小牛犊,村东头某某家的闺女找了 个城里的女婿,还是开车的呢,一样的孩子,刘老三家的小六子咋就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北风吹的再大,也挡不住我们的欢乐。小伙伴们在一起,常常到山上放“爬犁坡”,就是 把雪爬犁从山脚下拉到山顶上,然后坐在上面,顺着山路放下来,不过手里的那根绳一定要 抓紧紧的,不然还没有到山下,连人带爬犁就一起翻了翻。常常摔疼了自己,即使是这样, 还是忍不住从头再来,因为惊险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再不就是去冰封的乌斯浑河上去滑 冰,在冰上跌跤那是真的疼,常常因为不熟练而把脚脖子扭着了,把胳膊摔青了,即使这样, 还是不想把冰鞋脱掉,而那些滑冰技术比较好的哥哥姐姐们呢,就象燕子一样在冰上穿来穿 去的,银铃般的笑声充盈在乌斯浑河的上空,寒风里飘动着火一样的热情。 说不尽的美啊,诉不尽的情! 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的小村,装满了我幼稚的烦恼,可笑的惆怅,无限的好奇与五彩梦 幻的童年与少年的故乡。还记得,当我挣脱爸爸妈妈的手,那蹒跚的脚步,路边的花里还藏 着我童稚的笑。还记得,童年的山路上最容易跌倒,哇哇哭一阵子爬起来,又被蝶儿蜂儿逗 乐,蹦蹦跳跳,哭也是笑。 而今童年的色彩,少年的芬芳,依然夺目灿烂。 多少次,在月光如水的夜晚,遥望故乡的情丝寄寓绵绵的思念,多少次,伸出我的双手, 想再捧一捧那只有属于你的芳香的黑泥土。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 树,永不老去。 暮雨乡愁 张清华 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 装点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 漫开来———海德堡的景色常常让我想起崔灏的诗和李白的词。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 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 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 怆,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特 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 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 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天空中又开始飘起蒙蒙细雨———更准确地说是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一切都是湿 漉漉的。华灯已然初上,路上的匆匆忙忙归家的车辆也打开了雾灯,景物深沉而斑驳起来, 天空愈加阴郁低沉,湿云仿佛是贴地而行,而归宿的成千上万的乌鸦,则互相追逐、鼓噪着, 用大片的蔽空的乌黑翅翼,加深着暮色中苍凉的气息。河岸小路上偶尔有骑自行车赶路的人, 冒着雨雾,如惊弓之鸟般疾速前行,散碎的铃声像枯叶在草地上随风飘零。幽暗中独行的我, 猛可地想起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那首《地铁车站》的诗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 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 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是那么简单。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 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 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 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 “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 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 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 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 之地。 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 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 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 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 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 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他们像戴望舒笔下的那只乐园鸟,带着对往事和故园的永恒的相思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审核:张丽雪王勇王红光 顾念前行,划成一道血痕斑斑的生命的彩虹 着自己孤单的影子在月光下取暖 个人在冷雨中独立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者 迁徙的候鸟早已在陌生的天空下失去了踪影,它在南方的小城只留下两声泣血的鸣唳 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 我随手从窗台上拣起几片关于家乡的残缺不全的记忆,一些曾经谙熟的年景已在注定的守望 只懂得颓伤,如果是导向对生命的深在和洞悉的认识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 中变得遥不可及,我看见背井离乡的冬天正飘着鹅毛般的雪,安居乐业的父老乡亲正围着火 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 炉相依到老。我从家乡出走时只有那只老吉它陪伴着我的漫漫孤旅,多年以后,老吉它的第 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 四根弦在我返家的途中折断了通往远方的路,我回过头平原上刚刚升起一缕淡淡的炊烟,当 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 年我曾经是怎样悉心地把它珍藏进自己空空如洗的行囊,带上它,就是带上了家的温度,哪 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 怕走得再远也忘不了在黄昏的时候回一回头。然而岁月的裂痕已经断成了我心头一道难以愈 火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 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 合的伤口,无法追回的是隔夜的光阴 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 不堪憔悴的琴弦断了又断,我淡若清风的足迹还能在流浪的路上踩响第几个音符?远离 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 家乡的日子,我的脚下只有一片柔软的水,其实那时,一张船票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那 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就如那日与友人所谈起的思乡话题,开始时都不免有 个夜晚的月亮湖早已在我年轻时代的旅途中成为一个迷人的传说,只有那些蓝色的涛声还时 些许的激动,各个争相夸耀自己的城市和那一方的风物人情,可一想到终究要回到那些烦心 时将我从含泪的梦中唤醒。今夜,我又坐在古维扬的一幢红楼里遥望着许多年前的那座远不 的勾心斗角与傾轧之中,回到那种种莫名其妙的关心与掣肘、还有那少不了专横和欺瞒的压 可及的南方小城,我看见自己的影子正怀抱着两朵月光在湖边沉睡,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 抑之中时,那心便直凉得寒气四溢 肩膀说:“夜深了,早点回家吧。” 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著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上 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 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 想起那一年的湖席 有一年我从南方的一座小城穿过时丢失了故乡的炊烟。那时候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尚未 来临,季节的缝隙间只剩下一只徘徊不去的候鸟。我背着一只苍老的吉它忧伤地穿过那天的 暮色,两片红叶掉下来正好砸伤了我的心灵,我看见天边的残阳血已流尽,一棵悬铃木在蓝 色的风中摇着几只孤独的铃铛。我挥挥手送走了那只刚刚启锚的船,眼眶中的湖便溢满了 泓无依的水。天凉了,据说那是落叶归根的时节,该回家的人却朝着天涯的方向越走越远 他的背影就像一枚风信子的歌声,一路唱到了月亮湖的夜 那一年我怀抱着梦境在湖边沉睡,流浪者的二分明月一个挂在天上,一个藏在水里,我 苍老的吉它在湖边的石阶上轻轻地拨弄着晚风,六根弦上的涛声依旧荡漾在九月的心头,直 醉倒三尾夜归的鱼。生养我的苏北平原还在那星移斗转的地方,与我远隔千山万水,一个夜 晚的思念花开花落,如同被雨打湿的芭蕉。我听见自己的影子在身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夜 深了,早点回家吧。”我睁开眼睛看见惊起的候鸟正扇动着翅膀朝天空飞去,它拍打月光的 姿式就像一张飘在风中的纸,故乡的炊烟就是那时从我的眼中飘散的。 我被自己的影子牵着走向空置已久的寓所,一条小路 色的秋,一头通向更深 的夜,我知道客寄的寓所不是我朝思暮念的家乡,我只是这中间的过客。那一年我走过午夜 的十二座桥廊,抬头就能看见高远的天,求索广场上的女神偎着叠翠的群山安然睡去,一株 常青树在月光下聆听着那片湛蓝的湖。我走回那座年迈的寓所不敢打开一盏寂寞的灯,钥匙 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击碎了我有关故乡的怀念,泪水和心痛撒落一地,那样的夜晚我只能拥 7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二语文《唐宋诗词鉴赏》导学案 主备人:刘玉可 审核:张丽雪 王勇 王红光 7 顾念前行,划成一道血痕斑斑的生命的彩虹。 一个人在冷雨中独立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者 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 只懂得颓伤,如果是导向对生命的深在和洞悉的认识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 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 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 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 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 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 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 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 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就如那日与友人所谈起的思乡话题,开始时都不免有 些许的激动,各个争相夸耀自己的城市和那一方的风物人情,可一想到终究要回到那些烦心 的勾心斗角与倾轧之中,回到那种种莫名其妙的关心与掣肘、还有那少不了专横和欺瞒的压 抑之中时,那心便直凉得寒气四溢。 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著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上 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 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 想起那一年的湖 席云舒 有一年我从南方的一座小城穿过时丢失了故乡的炊烟。那时候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尚未 来临,季节的缝隙间只剩下一只徘徊不去的候鸟。我背着一只苍老的吉它忧伤地穿过那天的 暮色,两片红叶掉下来正好砸伤了我的心灵,我看见天边的残阳血已流尽,一棵悬铃木在蓝 色的风中摇着几只孤独的铃铛。我挥挥手送走了那只刚刚启锚的船,眼眶中的湖便溢满了一 泓无依的水。天凉了,据说那是落叶归根的时节,该回家的人却朝着天涯的方向越走越远, 他的背影就像一枚风信子的歌声,一路唱到了月亮湖的夜。 那一年我怀抱着梦境在湖边沉睡,流浪者的二分明月一个挂在天上,一个藏在水里,我 苍老的吉它在湖边的石阶上轻轻地拨弄着晚风,六根弦上的涛声依旧荡漾在九月的心头,直 醉倒三尾夜归的鱼。生养我的苏北平原还在那星移斗转的地方,与我远隔千山万水,一个夜 晚的思念花开花落,如同被雨打湿的芭蕉。我听见自己的影子在身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夜 深了,早点回家吧。”我睁开眼睛看见惊起的候鸟正扇动着翅膀朝天空飞去,它拍打月光的 姿式就像一张飘在风中的纸,故乡的炊烟就是那时从我的眼中飘散的。 我被自己的影子牵着走向空置已久的寓所,一条小路一头通向水色的秋,一头通向更深 的夜,我知道客寄的寓所不是我朝思暮念的家乡,我只是这中间的过客。那一年我走过午夜 的十二座桥廊,抬头就能看见高远的天,求索广场上的女神偎着叠翠的群山安然睡去,一株 常青树在月光下聆听着那片湛蓝的湖。我走回那座年迈的寓所不敢打开一盏寂寞的灯,钥匙 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击碎了我有关故乡的怀念,泪水和心痛撒落一地,那样的夜晚我只能拥 着自己孤单的影子在月光下取暖。 迁徙的候鸟早已在陌生的天空下失去了踪影,它在南方的小城只留下两声泣血的鸣唳。 我随手从窗台上拣起几片关于家乡的残缺不全的记忆,一些曾经谙熟的年景已在注定的守望 中变得遥不可及,我看见背井离乡的冬天正飘着鹅毛般的雪,安居乐业的父老乡亲正围着火 炉相依到老。我从家乡出走时只有那只老吉它陪伴着我的漫漫孤旅,多年以后,老吉它的第 四根弦在我返家的途中折断了通往远方的路,我回过头平原上刚刚升起一缕淡淡的炊烟,当 年我曾经是怎样悉心地把它珍藏进自己空空如洗的行囊,带上它,就是带上了家的温度,哪 怕走得再远也忘不了在黄昏的时候回一回头。然而岁月的裂痕已经断成了我心头一道难以愈 合的伤口,无法追回的是隔夜的光阴。 不堪憔悴的琴弦断了又断,我淡若清风的足迹还能在流浪的路上踩响第几个音符?远离 家乡的日子,我的脚下只有一片柔软的水,其实那时,一张船票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那 个夜晚的月亮湖早已在我年轻时代的旅途中成为一个迷人的传说,只有那些蓝色的涛声还时 时将我从含泪的梦中唤醒。今夜,我又坐在古维扬的一幢红楼里遥望着许多年前的那座远不 可及的南方小城,我看见自己的影子正怀抱着两朵月光在湖边沉睡,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 肩膀说:“夜深了,早点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