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生中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约在第3周未开始血液循环,使胚胎很早 即能有效地获得养料和排除废物。心血管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首先形成的是原始心血管 系统,在此基础上再经过生长、合并、新生和萎缩等改建过程而完善。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受 何因素控制,目前仍不很清楚,但与遗传和局部血流动力学如血流速度与方向及血流压力等有 一定关系。 一、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人胚胎第15~16天左右,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内首先出现许多血岛(blood island), 它是间充质细胞密集而成的细胞团。血岛中央的游离细胞分化成为原始血细胞(primitiv© blood ce),即造血干细胞(图24-1)。内皮管不断向外出芽延伸,与相邻血岛形成的内皮 管互相融合通连,逐渐形成一个丛状分布的内皮管网。与此同时,在体蒂和绒毛膜的中胚层内 也以同样方式形成内皮管网。 图24-1血岛和血管形成 约在胚胎第18~20天左右,胚体各处的间充质内出现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变扁 围成内皮管,它们也以出芽方式与邻近的内皮管融合通连,逐渐形成胚体内的内皮管网。 第3周未,胚外和胚内的内皮管网经过体蒂彼此沟通。起初形成的是一个弥散的内皮管 网,分布于胚体内外的间充质中。此后,其中有的内皮管因相互融合及血液汇流而增粗,有的 则因血流减少而萎缩或消失。这样便逐渐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primitive cardiovascular system)并开始血液循环(图24-2)·这时的血管在结构上还分不出动脉和静脉,但可以根 据它们将来的归属以及与心脏发生的关系而命名,以后在内皮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密集,逐渐 分化形成中膜和外膜,并显示出动脉和静脉的结构
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生中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约在第3周末开始血液循环,使胚胎很早 即能有效地获得养料和排除废物。心血管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首先形成的是原始心血管 系统,在此基础上再经过生长、合并、新生和萎缩等改建过程而完善。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受 何因素控制,目前仍不很清楚,但与遗传和局部血流动力学如血流速度与方向及血流压力等有 一定关系。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人胚胎第15~16天左右,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内首先出现许多血岛(blood island), 它是间充质细胞密集而成的细胞团。血岛中央的游离细胞分化成为原始血细胞(primitive blood cell),即造血干细胞(图24-1)。内皮管不断向外出芽延伸,与相邻血岛形成的内皮 管互相融合通连,逐渐形成一个丛状分布的内皮管网。与此同时,在体蒂和绒毛膜的中胚层内 也以同样方式形成内皮管网。 图24-1 血岛和血管形成 约在胚胎第18~20天左右,胚体各处的间充质内出现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变扁, 围成内皮管,它们也以出芽方式与邻近的内皮管融合通连,逐渐形成胚体内的内皮管网。 第3周末,胚外和胚内的内皮管网经过体蒂彼此沟通。起初形成的是一个弥散的内皮管 网,分布于胚体内外的间充质中。此后,其中有的内皮管因相互融合及血液汇流而增粗,有的 则因血流减少而萎缩或消失。这样便逐渐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primitive cardiovascular system)并开始血液循环(图24-2)。这时的血管在结构上还分不出动脉和静脉,但可以根 据它们将来的归属以及与心脏发生的关系而命名,以后在内皮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密集,逐渐 分化形成中膜和外膜,并显示出动脉和静脉的结构
羊要 生心板 第郑天 心 心脑 第28 图24·2原始心血管系统模式图(第4周) 原始心血管系统左右对称,组成该系统的血管包括: 心管:一对,位于前肠腹侧。胚胎发育至第4周时,左右心管合并为一条。 动脉:背主动脉(dorsal aorta)l对,位于原始肠管的背侧。以后从咽至尾端的左、右背主 动脉合并成为一条,沿途发出许多分支。从腹侧发出数对卵黄动脉(vitelline artery),分布 于卵黄囊,还有一对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经体蒂分布于绒毛膜。从背侧发出许多成对的 节间动脉,从两侧还发出其它一些分支。在胚胎头端还有6对号动脉(aortic arch),分别穿行 于相应的鳃弓内,连接背主动脉与心管头端膨大的动脉囊。 静脉:前主静脉(anterior cardinal vein)l对,收集上半身的血液。后主静脉(posterior cardinal vein)一对,收集下半身的血液。两侧的前、后主静脉分别汇合成左、右总主静脉 (common cardinal vein),分别开口于心管尾端静脉窦的左、右角。卵黄静脉(vitelline vein)和脐静脉(umbilical vein)各1对,分别来自卵黄囊和绒毛膜,均回流于静脉窦。 二、 心脏的发生 心脏发生于生心区。生心区是指胚盘前缘脊索前板(口咽膜)前面的中胚层,此区前方的 中胚层为原始横隔(图24~3)
图24-2 原始心血管系统模式图(第4周) 原始心血管系统左右对称,组成该系统的血管包括: 心管:一对,位于前肠腹侧。胚胎发育至第4周时,左右心管合并为一条。 动脉: 背主动脉(dorsal aorta)1对,位于原始肠管的背侧。以后从咽至尾端的左、右背主 动脉合并成为一条,沿途发出许多分支。从腹侧发出数对卵黄动脉(vitelline artery),分布 于卵黄囊,还有一对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经体蒂分布于绒毛膜。从背侧发出许多成对的 节间动脉,从两侧还发出其它一些分支。在胚胎头端还有6对弓动脉(aortic arch),分别穿行 于相应的鳃弓内,连接背主动脉与心管头端膨大的动脉囊。 静脉:前主静脉(anterior cardinal vein)1对,收集上半身的血液。后主静脉(posterior cardinal vein)一对,收集下半身的血液。两侧的前、后主静脉分别汇合成左、右总主静脉 (common cardinal vein),分别开口于心管尾端静脉窦的左、右角。卵黄静脉(vitelline vein)和脐静脉(umbilical vein)各1对,分别来自卵黄囊和绒毛膜,均回流于静脉窦。 二、心脏的发生 心脏发生于生心区。生心区是指胚盘前缘脊索前板(口咽膜)前面的中胚层,此区前方的 中胚层为原始横隔(图24-3)
图24-3原始心脏的发生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人胚第18~l9天,生心区的中胚层内出现围心腔(pericardiac coelom),围心腔腹侧的中 胚层(即脏层)细胞密集,形成前后纵行、左右并例的一对长索,称生心板(cardiogenic plate),板的中央变空,逐渐形成一对心管(cadiac tube)。由于出现头褶,胚体头端向腹侧 卷屈,原来位于口咽膜头侧的心管和围心腔便转到咽的腹侧,原来在围心腔腹侧的心管则转至 它的背侧(图24·4)。当胚体发生侧褶时,一对并列的心管逐渐向中线靠拢,并从头端向尾 端融合为一条。与此同时,心管与周围的间充质一起在心包腔(即围心腔)的背侧渐渐陷入, 于是在心管的背侧出现了心背系膜(dorsal mesocardium),将心管悬连于心包腔的背侧壁。 心背系膜的中部很快退化消失,形成一个左右交通的孔道,即心包横窦(图24~5)。心背系 膜仅在心管的头、尾端存留。当心管融合和陷入心包腔时,其周围的间充质逐渐密集,形成一 层厚的心肌外套层(myoepicardial mantle),将来分化成为心肌膜和心外膜。内皮和心肌外 套层之间的组织为较疏松的胶样结缔组织,称心胶质(cardiac jelly),将来参与组成心内 膜
图24-3 原始心脏的发生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人胚第18~19天,生心区的中胚层内出现围心腔(pericardiac coelom),围心腔腹侧的中 胚层(即脏层)细胞密集,形成前后纵行、左右并例的一对长索,称生心板(cardiogenic plate),板的中央变空,逐渐形成一对心管(cadiac tube)。由于出现头褶,胚体头端向腹侧 卷屈,原来位于口咽膜头侧的心管和围心腔便转到咽的腹侧,原来在围心腔腹侧的心管则转至 它的背侧(图24-4)。当胚体发生侧褶时,一对并列的心管逐渐向中线靠拢,并从头端向尾 端融合为一条。与此同时,心管与周围的间充质一起在心包腔(即围心腔)的背侧渐渐陷入, 于是在心管的背侧出现了心背系膜(dorsal mesocardium),将心管悬连于心包腔的背侧壁。 心背系膜的中部很快退化消失,形成一个左右交通的孔道,即心包横窦(图24-5)。心背系 膜仅在心管的头、尾端存留。当心管融合和陷入心包腔时,其周围的间充质逐渐密集,形成一 层厚的心肌外套层(myoepicardial mantle),将来分化成为心肌膜和心外膜。内皮和心肌外 套层之间的组织为较疏松的胶样结缔组织,称心胶质(cardiac jelly),将来参与组成心内 膜
羊要 心腔 口期 入生心板 第0天 心 第22天 心 第2月天 图24,4原始心脏的位置变化(人胚头部纵切)
图24-4 原始心脏的位置变化 (人胚头部纵切)
心外金 包 第2天飘断面 第天横断夜 图24-5原始心脏的发生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的头端与动脉连接,尾端与静脉相连,两端连接固定在心包上。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 不同,首先出现三个膨大,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心球(bulbus cordis)、心室和心房。以后在 心房的尾端又出现一个膨大,称静脉窦(sinus venosus)。心房和静脉窦早期位于原始横隔 内。静脉窦分为左、右两角。左、右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分别通入两角(图24 6)。心球的远侧份较细长,称动脉干(truncus arteriosus)。动脉干前端连接动脉囊 (aorticsac),动脉囊为弓动脉的起始部
图24-5 原始心脏的发生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的头端与动脉连接,尾端与静脉相连,两端连接固定在心包上。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 不同,首先出现三个膨大,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心球(bulbus cordis)、心室和心房。以后在 心房的尾端又出现一个膨大,称静脉窦(sinus venosus)。心房和静脉窦早期位于原始横隔 内。静脉窦分为左、右两角。左、右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分别通入两角(图24- 6 ) 。 心 球 的 远 侧 份 较 细 长 , 称 动 脉 干 ( truncus arteriosus ) 。 动 脉 干 前 端 连 接 动 脉 囊 (aorticsac),动脉囊为弓动脉的起始部
合的 包 心色 第2:天 :天 图24-6心脏外形的建立 在心管发生过程中,由于其两端固定在心包上,而游离部(即心球和心室部)的生长速度 度又远较心包腔扩展的速度快,因而心球和心室形成U"形弯曲,称球室襻(bulboventricular 100p),凸面向右、前和尾侧(图24-6)。不久,心房渐渐离开原始横隔,位置逐渐移至心 室头端背侧,并稍偏左。相继静脉窦也从原始横隔内游离出来,位于心房的背面尾侧,以窦房 孔与心房通连。此时的心脏外形呈“$”形弯曲,而心房受前面的心球和后面的食管限制,故向 左、右方向扩展,结果便膨出于动脉干的两侧(图24-6)。心房扩大,房室沟加深,房室之间 遂形成狭窄的房室管(atrioventricular canal)。心球则可分为三段:远侧段细长,为动脉 干;中段较膨大,为心动脉球(bulbus arteriosus cordis);近侧段被心室吸收,成为原始右心 室。原来的心室成为原始左心室,左、右心室之间的表面出现室间沟。至此,心脏已初具成体 心脏的外形,但内部仍未完全分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胚胎发育到第5周初,心脏外形的建立虽已基本完成,但内部的左右分隔仍不完全,并继 续进行,约在第5周末才告完成。心脏各部的分隔是同时进行的。 1,房室管的分隔心房与心室之间原是以狭窄的房室管通连的。此后,房室管背侧壁和腹 侧壁的心内膜下组织增生,各形成一个隆起,分别称为背、腹心内膜垫(endocardiac cushion)。两个心内膜垫彼此对向生长,互相融合,便将房室管分隔左、右房室孔(图24- 7)。围绕房室孔的间充质局部增生并向腔内隆起,逐渐形成房室瓣,右侧为三尖瓣,左侧为 二尖搬
图24-6 心脏外形的建立 在心管发生过程中,由于其两端固定在心包上,而游离部(即心球和心室部)的生长速度 度又远较心包腔扩展的速度快,因而心球和心室形成“U”形弯曲,称球室襻(bulboventricular loop),凸面向右、前和尾侧(图24-6)。不久,心房渐渐离开原始横隔,位置逐渐移至心 室头端背侧,并稍偏左。相继静脉窦也从原始横隔内游离出来,位于心房的背面尾侧,以窦房 孔与心房通连。此时的心脏外形呈“S”形弯曲,而心房受前面的心球和后面的食管限制,故向 左、右方向扩展,结果便膨出于动脉干的两侧(图24-6)。心房扩大,房室沟加深,房室之间 遂形成狭窄的房室管(atrioventricular canal )。心球则可分为三段:远侧段细长,为动脉 干;中段较膨大,为心动脉球(bulbus arteriosus cordis);近侧段被心室吸收,成为原始右心 室。原来的心室成为原始左心室,左、右心室之间的表面出现室间沟。至此,心脏已初具成体 心脏的外形,但内部仍未完全分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胚胎发育到第5周初,心脏外形的建立虽已基本完成,但内部的左右分隔仍不完全,并继 续进行,约在第5周末才告完成。心脏各部的分隔是同时进行的。 1.房室管的分隔 心房与心室之间原是以狭窄的房室管通连的。此后,房室管背侧壁和腹 侧 壁 的 心 内 膜 下 组 织 增 生 , 各 形 成 一 个 隆 起 , 分 别 称 为 背 、 腹 心 内 膜 垫 ( endocardiac cushion)。两个心内膜垫彼此对向生长,互相融合,便将房室管分隔左、右房室孔(图24- 7)。围绕房室孔的间充质局部增生并向腔内隆起,逐渐形成房室瓣,右侧为三尖瓣,左侧为 二尖瓣
图24-7房室管、心房及心室的分隔 2.原始心房的分隔胚胎发育至第4周末,在原始心房顶部背侧壁的中央出现一个薄的半月 形矢状隔,称原发隔(septum primum)或第1房间隔。此隔沿心房背侧及腹侧壁渐向心内膜垫 方向生长,在其游离缘和心内膜垫之间暂留的通道,称原发孔(foramen primum)或第I房间 孔。此孔逐渐变小,最后由心内膜垫组织向上凸起,并与原发隔游离缘融合而封闭。在原发孔 闭合之前,原发隔上部的中央变薄而穿孔,若干个小孔融合成一个大孔,称继发孔(foramen secundum)或第Ⅱ房间孔.原始心房被分成左、右两部分,但两者之间仍有继发孔交通(图24 -7)。 第5周未,在原发隔的右侧,从心房顶端腹侧壁再长出一个弓形或半月形的隔,称继发隔 (septum secundum)或第Ⅱ房间隔。此隔较厚,渐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弧形,当其前、后 缘与心内膜垫接触时,下方留有一个卵圆形的孔,称卵圆孔(foramen ovale)。卵圆孔的位置 比原发隔上的继发孔稍低,两孔呈交错重叠。原发隔很薄,上部贴于左心房顶的部分逐渐消 失,其余部分在继发隔的左侧盖于卵圆孔,称卵圆孔瓣(valve of foramen ovale)。出生前, 由于卵圆孔瓣的存在,当心房舒张时,只允许右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房,反之则不能。出生 后,肺循环开始,左心房压力增大,致使两个隔紧贴并逐渐愈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隔,卵圆孔关 闭,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静脉窦位于原始心房尾端的背面,分为左、 右两个角,各与左、右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通连。原来的两个角是对称的,以后由于 汇入左、右角的血管演变不同,大量血液流入右角,右角遂逐渐变大,窦房孔也渐渐移向右 侧;而左角则渐菱缩变小,其远侧段成为左房斜静脉的根部,近侧段成为冠状窦
图24-7 房室管、心房及心室的分隔 2.原始心房的分隔 胚胎发育至第4周末,在原始心房顶部背侧壁的中央出现一个薄的半月 形矢状隔,称原发隔(septum primum)或第1房间隔。此隔沿心房背侧及腹侧壁渐向心内膜垫 方向生长,在其游离缘和心内膜垫之间暂留的通道,称原发孔(foramen primum)或第Ⅰ房间 孔。此孔逐渐变小,最后由心内膜垫组织向上凸起,并与原发隔游离缘融合而封闭。在原发孔 闭合之前,原发隔上部的中央变薄而穿孔,若干个小孔融合成一个大孔,称继发孔(foramen secundum)或第Ⅱ房间孔。原始心房被分成左、右两部分,但两者之间仍有继发孔交通(图24 -7)。 第5周末,在原发隔的右侧,从心房顶端腹侧壁再长出一个弓形或半月形的隔,称继发隔 (septum secundum)或第Ⅱ房间隔。此隔较厚,渐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弧形,当其前、后 缘与心内膜垫接触时,下方留有一个卵圆形的孔,称卵圆孔(foramen ovale)。卵圆孔的位置 比原发隔上的继发孔稍低,两孔呈交错重叠。原发隔很薄,上部贴于左心房顶的部分逐渐消 失,其余部分在继发隔的左侧盖于卵圆孔,称卵圆孔瓣(valve of foramen ovale)。出生前, 由于卵圆孔瓣的存在,当心房舒张时,只允许右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房,反之则不能。出生 后,肺循环开始,左心房压力增大,致使两个隔紧贴并逐渐愈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隔,卵圆孔关 闭,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静脉窦位于原始心房尾端的背面,分为左、 右两个角,各与左、右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通连。原来的两个角是对称的,以后由于 汇入左、右角的血管演变不同,大量血液流入右角,右角遂逐渐变大,窦房孔也渐渐移向右 侧;而左角则渐萎缩变小,其远侧段成为左房斜静脉的根部,近侧段成为冠状窦
汇入静脉窦血管的变化如下(图24~8):左、右卵黄静脉的尾段分支吻合,发育形成门 静脉,左卵黄静脉头段消失,右卵黄静脉头段则形成下腔静脉头段。右脐静脉以及肝和静脉窦 之间的左脐静脉退化消失,从脐至肝的一段左脐静脉则一直保留至出生,并与脐带内的脐静脉 通连,将从胎盘回流的血液经肝内形成的静脉导管直接导入下腔静脉,继而流入静脉窦右角。 在左、右前主静脉之间形成一吻合支,它从左至右呈斜行走向,左前主静脉血液经此吻合支流 入右前主静脉。吻合支成为左头臂静脉,右前主静脉的近侧段和右总主静脉成为上腔静脉。因 此,体循环的血液均汇流入静脉奕右角。 一动妆干 始心房 行角 新静球 廓黄静肤 的肌 左书静旅存智配 符静胜积部 十二指 一下胆静林 第 图24-8静脉窦及其相连静脉的演变(背面观) 胚胎发育第7~8周,原始心房扩展很快,以致静脉窦右角被吸收并入右心房,成为房久性 右心房的光滑部,原始右心房则成为右心耳。原始左心房最初只有单独一条肺静脉在原发隔的 左侧通入,此静脉分出左、右属支,各支再分为两支。当原始心房扩展时,肺静脉根部及其 左、右属支逐渐被吸收并入左心房,结果有4条肺静脉直接开口于左心房。由肺静脉参与形成 的部分为永久性左心房的光滑部,原始左心房则成为左心耳。 4.原始心室的分隔心室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称室间隔肌部 (muscular part of interventricularseptum)(图24-7)。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伸展,上 缘凹陷,它与心内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使左、右心室相 通。胚胎发育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部形成左、右球嵴,对向生长融合,同时向下延伸,分 别与肌性隔的前缘和后缘融合,如此关闭了室间孔上部的大部分;室间孔其余部分则由心内膜 垫的组织所封闭(图24~9)。这们便形成了室间隔的膜部。室间孔封闭后,肺动脉干与右心 室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汇入静脉窦血管的变化如下(图24-8):左、右卵黄静脉的尾段分支吻合,发育形成门 静脉,左卵黄静脉头段消失,右卵黄静脉头段则形成下腔静脉头段。右脐静脉以及肝和静脉窦 之间的左脐静脉退化消失,从脐至肝的一段左脐静脉则一直保留至出生,并与脐带内的脐静脉 通连,将从胎盘回流的血液经肝内形成的静脉导管直接导入下腔静脉,继而流入静脉窦右角。 在左、右前主静脉之间形成一吻合支,它从左至右呈斜行走向,左前主静脉血液经此吻合支流 入右前主静脉。吻合支成为左头臂静脉,右前主静脉的近侧段和右总主静脉成为上腔静脉。因 此,体循环的血液均汇流入静脉窦右角。 图24-8 静脉窦及其相连静脉的演变(背面观) 胚胎发育第7~8周,原始心房扩展很快,以致静脉窦右角被吸收并入右心房,成为房久性 右心房的光滑部,原始右心房则成为右心耳。原始左心房最初只有单独一条肺静脉在原发隔的 左侧通入,此静脉分出左、右属支,各支再分为两支。当原始心房扩展时,肺静脉根部及其 左、右属支逐渐被吸收并入左心房,结果有4条肺静脉直接开口于左心房。由肺静脉参与形成 的部分为永久性左心房的光滑部,原始左心房则成为左心耳。 4.原始心室的分隔 心室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称室间隔肌部 (muscular part of interventricularseptum)(图24-7)。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伸展,上 缘凹陷,它与心内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使左、右心室相 通。胚胎发育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部形成左、右球嵴,对向生长融合,同时向下延伸,分 别与肌性隔的前缘和后缘融合,如此关闭了室间孔上部的大部分;室间孔其余部分则由心内膜 垫的组织所封闭(图24-9)。这们便形成了室间隔的膜部。室间孔封闭后,肺动脉干与右心 室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动 图24-9室间隔膜部的形成及室间孔封闭 5.动脉干与心动脉球的分隔胚胎发育第5周,心球远段的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内膜下组织局 部增厚,形成一对向下延伸的螺旋状纵嵴,称左、右球嵴(bulbar ridge)。以后左、右球嵴在 中线融合,便形成螺旋状走行的隔,称主肺动脉隔(aortico-pulmonary septum),将动脉干 和心动脉球分隔成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图24·10)。因为主肺动脉隔呈螺旋状,故肺动脉干 成扭曲状围绕升主动脉。当主动脉和肺动脉分隔完成时,主动脉通连第4对弓动脉,肺动脉干 通连第6对弓动脉。 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处的内膜下组织增厚,各形成三个隆起,并逐渐改变形状成为薄的半 月瓣
图24-9 室间隔膜部的形成及室间孔封闭 5.动脉干与心动脉球的分隔 胚胎发育第5周,心球远段的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内膜下组织局 部增厚,形成一对向下延伸的螺旋状纵嵴,称左、右球嵴(bulbar ridge)。以后左、右球嵴在 中线融合,便形成螺旋状走行的隔,称主肺动脉隔(aortico-pulmonary septum),将动脉干 和心动脉球分隔成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图24-10)。因为主肺动脉隔呈螺旋状,故肺动脉干 成扭曲状围绕升主动脉。当主动脉和肺动脉分隔完成时,主动脉通连第4对弓动脉,肺动脉干 通连第6对弓动脉。 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处的内膜下组织增厚,各形成三个隆起,并逐渐改变形状成为薄的半 月瓣
第3号动 动时 主动脉(AD)、几 肺动珠(PT 主动 肺动干 主动酵航动脉隔 图24-10动脉干和心动脉球的分隔(第5~6周) 三、弓动脉的演变 弓动脉先后共发生6对,都从动脉囊发出,分别走行各对鳃弓内,绕过前肠的外侧,通连 于同侧的背主动脉(图24·11)·6对弓动脉并不同时存在,常常在后一对出现时,前一对已 退化消失或发生演变,各对弓动脉的演变结果如下(图24·11):
图24-10 动脉干和心动脉球的分隔(第5~6周) 三、弓动脉的演变 弓动脉先后共发生6对,都从动脉囊发出,分别走行各对鳃弓内,绕过前肠的外侧,通连 于同侧的背主动脉(图24-11)。6对弓动脉并不同时存在,常常在后一对出现时,前一对已 退化消失或发生演变,各对弓动脉的演变结果如下(图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