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汉字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经典阅读)语言及语言学_语言心理学 第4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21,文件大小:42.93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Psychology of Language 语言心理学 版 D·W·卡罗尔著 缪小春等译 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DG

心理语言学研究对认知科学、对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语言教 学。言语缺路的诊断和治疗。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须域都有应用价值。在国外,特别 是美国、心理语言学已成为认知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是心理学和语言学专业 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DW卡罗尔David W Carroll)所著的这本《语言心理学》是本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Psychology 为世界各地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机构广泛采用。第四版反映了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 Language 思路考察语言,着重探讨人们使用和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把心理语言学当作认知科 学或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部分的趋势 当代行是特学名看号丛”卡道表儿方月“华东特花大学出数社公理卡失影分出台”,发量木小一一仁 THOMSON www.thomsonlearningasia.com 1sBN978-7-5617-5178-7 9787561751787> 定价:49.80元 www.ecnupress.com.cn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D·W·卡罗尔著 Psychology of Language 缪小春等译 语信心理学 第四版 后是 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语言心理学/(美)卡罗尔著;缪小春等译.一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ISBN978-7-5617-5178-7 I.语..Ⅱ.①卡..②缪..Ⅲ.语言心理学 HO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07)第007264号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语言心理学(第四版) 撰 著D·W·卡罗尔 译 者缪小春等 项目编辑 彭星军 文字编辑 彭呈军 责任校对 王丽平 封面设计 高山 版式设计 蒋克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邮编200062 》 话 021-62450163转各留行政传真021-62572105 网 址 www.ecnupress.com.cn www.hdsdbook.com.cn 市场部 传真021-62860410021-62602316 邮购零售电话021-62869887 021-54340188 印刷者江苏省昆山币亭林彩印厂, @ 开 787×109216开 印 张 33 学 数 598千字 后是 2007年3月第1版 PDG 次 印 次 2007年3月第1次 印 数 6000 1S8N978-7-5617-5178-7/B·295 定 价49.80元 出版人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国书有印时质量问期,请寄回本社市场部调粮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

总 序 感谢读者在“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前驻足和浏览。 我们为什么要译介和出版这套丛书? 学术会通时代。科学与技术从来都在为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助跑,这在 我们身处之时代尤为显著。在这新纪喷薄、百业腾骧、中华数千年文明将再现辉煌 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应该有所作为。 心理学正日益走近和踏入我们的生活。目前它几乎已成“热学”。林林总总冠 以“心理学”名谓的出版物不断更新着书店和读者的书架。心理学不再神秘。但也 不必讳言,从“心理学”这棵大树繁衍开来的过度茂密的枝蔓,使其主干倒显得有些 不明了。严肃的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做些修枝整叶的工作。没有心理学主干的承 托,心理学之树的常绿是不能长久的。培本固干是本译丛的宗旨。 我们的目光还应看得更远。国内外均有学者断言,心理学将成为21世纪的 “显学”。我们同意这一观点。这并非心理学家的自大,某种意义上,这是科学发展 史的必然走向。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奥秘的科学,即使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的 所谓“前科学”的粗放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或一直在关注自身(我)。先哲们深刻的 理性思考中蕴涵着无数实质为心理学的问题。仅就“知”的领域而言,以当代著名 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者皮亚杰的理论分析,所谓“格物致知”,实际包含着一种“双 向建构”的过程。人类的知识,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其构成都是这一双向建构的 产物,即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得到了提升,而且,人(类)又 不断使用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锤炼的“认知结构”这一利器,反身解剖自己的认识 PDG (甚至包括认知结构本身),并及于其他专属于“人”的领域一意识的、思想的、情 感的、人际的、个性的诸多方面。这种自我解制的功能,惟有“地球上最美的花 朵一思维着的精神”才能做到,它是人类精神的本质所在。而且,随着人类自身 的发展,它会变得越来越自觉和深入。心理学地位的日益凸显正是与此相伴随的。 总 序·1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为之提供了许多佐证。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紧迫呼唤科学 心理学的介入,因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大厦须以“人”为支撑 点。以现代人的智慧、理性、道德和情操,才能真正构成现代的文明。这对正在进 行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中国来说,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试看:当人们惊呼知识濒于“大爆炸”之时,必然更期望破解知识获得过程之谜 以实现真正的学习的革命;当教育终于从应试模式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回归素质教 育的正确方向时,就更要求教育的过程符合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当培养新一代学 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业时,充分发掘智力的潜 能和探索其有效的培养途径必然更显重要。人们面临的问题似乎也更多了,例如: 当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特质日益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时,如何才能 保持人们自身的健康身心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当现代生活的压力在人与家庭、人 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注入了新的特征时,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以达于彼此 的和谐与适应?当本由人所创造和发明的外化的技术却在与人的颉颜中,显现出 凌驾于人的态势时,如何重铸人的尊严和恢复精神力量的能动地位?当愈益先进 的技术把人导入愈益复杂的人机系统时,究竟是“物从于人”,还是“人从于物”,或 是“人物相容”,又怎样相容?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心理学作出回答。 当然,就心理学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它为这些问题所能提供的答案和解释, 与人们对它的要求相比,尚有相当的距离。有学者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准科学” (Almost Science),或至少目前是如此。一来是因为心理学受到研究方法的制约, 缺少有效的研究手段。例如,在脑电图的记录成为可能之前,要想研究梦的生理基 础几乎是天方夜谭;二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还受到诸多实际操作和伦理的限制。 心理学不可能为了探明感知觉的关键期而人为地将婴儿幽闭于光、声隔绝的环境。 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同物理、化学等纯粹的自然科学相比,心理学从来都不是 那么“过硬”。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的百余年中,科学 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自然科学各分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为心理学研究突破禁 区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为探讨心理学的生理机制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科学的繁荣与深 入,又为打破传统的禁忌和藩篱创造了条件。另外,随着哲学(尤其是认识论)和科 学发展史以及科学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比如进化论思想在心理发生发展中的应 用),也为心理学构筑正确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启发与指导。心理学的研究无论从方 法还是从内容看,都已今非昔比。自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度过了发展 的婴儿期,现已长成蹒跚学步的幼童。惟其尚幼,才会有21世纪的青春可期。心 理学已成为当今莲勃发展的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终将在科学之林尽 2·总 序

显风骚。 让我们再把视线收至当代。一个不讳的事实是:由于近代科学心理学发端于 西方,西方学者比我们稍稍领先了几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是积极的拿 来主义者。我们希望从一种多元的视野中,以某种开放的气息,吸纳他人之长处, 此所谓“大道多容”的心态,当为今日中国学人所取。 当然,我们在做这件“拿来”的工作时,应该保持一分清醒,这又与心理学的学 科特色不无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既具一般性,更具多样性的学科。一般性主要体 现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普遍性上,心理学以揭示此规律为己任。多样性则表现 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的多样性。心理现象并非缥缈之物,它是在人的诸多实践 领域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人的实践活动领域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必然分枝 繁茂,且多有交叉。另一多样性则与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势必会在它们所研究 和表述的心理学上打上各自的格印,甚至在心理学的基础部分也难以避免,在那些 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的领域则更是如此。这样说并不否认其普遍性。规律的普遍 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多样性)的共存关系,恰如生物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统一。 因此,心理学也许是一门最具多样性的学科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 在科技发达的西方,在各个重要的心理学分支领域,产生了一些各具特色、各有侧 重的心理学流派,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性著作。 在最能体现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基础心理学部分,更诞生了一批成熟的、经受了时间 考验的专著。所有这些,均应被视为人类知识库中的财富。把它们介绍给中国的 学术界,可为中国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打开一扇瞭望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现状和研 究成果的窗口,从而更好地把握心理科学的发展脉络。我们认为,这无论从促进心 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提高中国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的整体水平,壮大我们的学术队 伍,还是从推广、普及和深化心理学知识在智力开发与训练、人才培养与评估、人事 与组织管理、心理健康与教育等实践领域的运用,都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因此,基于上述种种思考,选译当代西方心理学名著的想法就自然产生了。而 且我们设想,它应是一套成系列的丛书,其范围应尽可能地涵盖各个主要的心理学 领域,以名家名著为取材对象,以学术性和权威性为入选的标准,试图使读者能从 这套丛书中形成关于科学心理学的“主干”形象,并为当前国内心理学界的研究提 PDG 供借鉴与指导。我们的这些想法首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几位教授中酝酿 并取得共识,旋即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的赞同,继而迅速组成了选编委员 会及其工作班子。基于出版同类丛书国内尚无先例,为慎重计,我们又拜访了中国 心理学界几位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陈立、荆其诚、张厚粲、王甦教授,征询他们的意 见。他们对出版这套丛书的计划均表肯定与赞许,且欣然应允担任丛书的顾问。 总 序·3

他们还对选编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原则和建议,一再鼓励我们要把“好事做 好”,其语殷殷,其情切切。无疑,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信心。 本套丛书名日“当代”,具体指近十余年来的作品,或是问世稍早,近年又再版 流行者。时间是判断学术著作之生命力的良好尺度。但立足“当代”,与判断名著 的时间间距的要求,两者之间显然是矛盾的。我们试图从中寻找某种平衡点。确 定选择的时限不超过20世纪80年代,就是对两者的兼顾。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作 品的内在学术价值的把握。这正是编委会的工作重心所在。因此,那些既反映某 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对后继的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启示意义,且为当今学 者所公认的有影响的作品(含某些成熟的基础心理学的教科书),为本丛书的选择 目标。全套丛书容量约25种,内容涉及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含智力理论)、普通心 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面,在三五年内陆续出版。 现在,从动议至今仅及年余,“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的首批作品就奉献于读 者面前了。选编委员会和译校者都尽了全力,当然不足之处终所难免。我们诚恳 期盼心理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在此译丛成书之际,我们尤其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出版社领导人的远见和决断使丛书得以迅速面 世。出版社社长朱杰人教授和副总编辑阮光页教授还亲自参加了选编委员会选编 工作组的工作,从而保证了选编委员会工作的高效运转。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 最后,我们想表达我们全体选编委员会同仁们最诚挚的愿望,这也是我们编译 这套丛书的最核心的初衷:今日播种西方译丛,为的是来年收获中国的名著!随着 新世纪曙光的到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高歌猛进,中国的心理学家既有能力也 有信心,贡献于世界科学与文明更多创造性的成果。我们深信,待以时日,“当代中 国心理学家名著译丛”也会出现于西方!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选编委员会 1999年10月15日 PDG 4·总 序

译者前言 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关系密切。语言的使用是一种心理活动。另一方面,人 的心理活动大部分需依靠语言号。因此,心理学从它独立的时候起就把语言 和言语作为它的一项研究内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 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加强两门学科的合作,以解决各自无法解决的问题。当时除 语言心理学(psychology of language)外,还陆续有人提出心理的语言学(psycho- logical linguistics)、语言的心理学(linguistic 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 guistics)等术语。1954年,C.E.Osgood和T.A.Sebeok把1953年在美国印第 安纳大学举行的一次有关语言问题的跨学科讨论会上的论文汇编出版,书名为 《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Psycholinguistics: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s)。一般认为这是新兴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 语言学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实际上,它和 语言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说,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心理学 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标志着心理学和语言两门学科更为紧密的结合。因此,即 使在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盛行的时期,仍有许多作者把它和语言心理学作为同 义使用。一些有影响的著作的标题就反映了这种倾向。如J.A.Fodor、T.G Bever、M.F.Garrett(1974)的《语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导论和生成语法》(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and generative gram- mar)中就交替使用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两个术语。D.J.Foss和D.T. Hakes则把他们的书名定为《心理语言学:语言心理学导论》(Ps℃h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现在我们翻译的这本著作,虽然 PDG 原版封面上印的是psychology of language,但从第一页开始,作者就说明对语言 的心理学研究称为心理语言学,以后就一直用“心理语言学”替代语言心理学,基 本上不再使用“语言心理学”这个名称。由于本书原版书名为“Psychology of 译者前言·1

language”,因此我们仍把中文译本的书名定为“语言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教科书。1986年初版,八年后第二版问世。以后每五年修订一 次,2004年出版了第四版,可见它在美国使用得比较广泛。作为教科书,它一方 面反映了当前心理语言学在理论观点和研究问题上的主要倾向,作者不断地删 减过时的内容,同时补充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这一学科的发展轨迹,而且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阐述了该领域中各种不同学 说和各方面的研究。例如,从本书中可以看到,心理语言学家们现在主要运用认 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思路考察语言,着重探讨人们使用和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把 心理语言学当作认知科学或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部分。Chomsky的理论在心理语 言学中已不占统治地位,但他的观点对心理语言学仍有很大影响。句法早已不 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语义和语用等层次的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除句子外,更 大的语言单位语篇的理解和产生已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此外,在词汇的储存 和提取,比喻性语言的理解,儿童语言的习得,包括第二语言的习得和语言习得 的关键期,言语的脑机制以及语言和认知的关系等问题上,书中都有比较具体的 说明。 心理语言学研究对认知科学、对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领城都有应用价值。 国外,特别是美国,心理语言学已成为认知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是心理学 和语言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心理语言学教学和研究工 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相比之下,我国学术界对这门学科的了解和我们对心 理语言学问题研究的广度及深度,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额译此书,是想为心理 学、语言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硕士生提供一本教材,为这些专业 的教师提供一本教学参考用书,为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各方面人士提供一份学习 材料。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中某一部分的内容,当然必须阅读相关的专著和研究 报告。 心理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心理学研究,它必然和语言有密切关系。汉语和英语 等其他语言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以英语等语言为对象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得到的结 论是否适用于汉语,还需经过检验。汉语心理,包括汉语的语音知觉、词汇识别、句 子和语篇的理解和生成,汉语儿童的语言习得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等问题, 都需根据汉语的特点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期发现使用与习得汉语和英语等其他语 言的心理活动的异同。这是我国学者的责任,也是国际心理语言学界对中国心理 语言学家的希望。 本书由6人共同翻译。我翻译了前言和第九至第十四章,罗贤翻译第五、第 2·译者前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521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