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我 的 母 亲 老舍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 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 文讲师。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 期刨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孑》等长篇小说,《月牙 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 开始,刨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茶馆》 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 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老 舍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 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 文讲师。 •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 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 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 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茶馆》 • 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 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 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 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 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 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 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 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 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 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 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 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写作背景 •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 第九、十期合刊上。 •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 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 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 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 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 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 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 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 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 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課文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 第3~6段:母亲 ●●●●。● 第7~10段:母亲 第11~12段:母亲 ·第13~14段:母亲 第15~16段:母亲 ●●00 ·第17段:母亲
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课文 •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 第1~2段:母亲…… • 第3~6段:母亲…… • 第7~10段:母亲…… • 第11~12段:母亲…… • 第13~14段:母亲…… • 第15~16段:母亲…… • 第17段:母亲……
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課文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 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 的是生命的教育
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课文 •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 ,却“并不软 弱” •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 的是生命的教育
思考理解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 2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 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 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 影响怎样?圍 ·3作者在文章中重笔浓墨地写的母亲“软而硬” 的个性,给作者一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4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 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 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思考理解 •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 • 2.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 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 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 影响怎样? • 3.作者在文章中重笔浓墨地写的母亲“软而硬” 的个性,给作者一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 4.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 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 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 什么作用? 参考: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 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 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 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 埋下了伏笔
•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 什么作用? • 参考: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 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 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 体也好” ,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 埋下了伏笔
2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 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 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怎样? 参考: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 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 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 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 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 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 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颂扬母亲为人热情 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 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 2.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 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 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怎样? • 参考: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 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 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 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 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 •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 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 • 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 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 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 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3.作者在文章中重笔浓墨地写的母亲“软而硬” 的个性,给作者一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参考:作者之所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重点写 母亲“软而硬”的性格,是因为母亲这种形象 和性格既平凡又伟大,既有中国最普通女性的 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特征。这种性格给了 作者以终生的影响。“对一切人和事物取和平 的态度”在作人上“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 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这种“软 而硬”的性格使老舍在人生几大关键之处都做 出了不同常人的选择,就是在生与死的向问题上, 他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完完全全继承 了母亲的性格
• 3.作者在文章中重笔浓墨地写的母亲“软而硬” 的个性,给作者一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 参考:作者之所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重点写 母亲“软而硬”的性格,是因为母亲这种形象 和性格既平凡又伟大,既有中国最普通女性的 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特征。这种性格给了 作者以终生的影响。“对一切人和事物取和平 的态度”在作人上“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 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这种“软 而硬”的性格使老舍在人生几大关键之处都做 出了不同常人的选择,就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 他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完完全全继承 了母亲的性格
4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 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 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 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 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 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 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 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 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课文读后感受: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教师 亲用血汗和毕生精力养育了我们,是母亲把个性 质传给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真心去爱母亲,敬母亲, 呵护母亲,关怀母亲,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母亲
• 4.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 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 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 参考: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 “今天泪又遮迷 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 土。 ”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 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 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 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 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 课文读后感受: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教师,是母 亲用血汗和毕生精力养育了我们,是母亲把个性、品 质传给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真心去爱母亲,敬母亲, 呵护母亲,关怀母亲,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