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在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 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 就是“妈妈”。 纪伯伦 (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 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 就是“妈妈”。 ———纪伯伦 (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
我的母亲 老舍
我 的 母 亲 老舍
教学目标 体味母爱 感谢母爱 抒写母爱
教学目标 体味母爱 感谢母爱 抒写母爱
YNE.COR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 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 活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 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 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 《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口》 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 《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 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 篇巨著《四世同堂》。 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 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老 舍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 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 活。 •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 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 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 《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口》 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 《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 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 篇巨著《四世同堂》。 • 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 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 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电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 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 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 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 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 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 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 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 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 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写作背景 •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 第九、十期合刊上。 •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 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 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 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 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 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 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 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 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 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片段选读
片段选读
自学提示: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 ■■■ °第3~7段:母亲 第8~10段:母亲 第11~13段:母亲 第14~15段:母亲 第16~17段:儿子 第18段:儿子 ■口■■■■
自学提示: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课文 •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 第1~2段:母亲…… • 第3~7段:母亲…… • 第8~10段:母亲…… • 第11~13段:母亲…… • 第14~15段:母亲…… • 第16~17段:儿子…… • 第18段:儿子……
参考: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7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8~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3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4~15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6~17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8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 的教育
参考: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7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8~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3段:母亲“最会吃亏” ,却“并不软弱” 第14~15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6~17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8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 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