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文学之星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命题方案 总主题: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总主题设计背景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成员总体上思想昂扬向上,但 道德缺失的现象偶有发生,社会期待道德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作用。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 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观察当前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教育过程的社会公德的培养,却是最 为缺乏的。因此便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从小在学校接受的道德教育在之 后的道德实践中往往呈现缺位状态,也就是说,小时候往脑袋里装了很多道德准 则,但长大之后却自觉不自觉地遗失。而家庭教育,众多家长的培养路径,非常 的简单而直接,这就是学习和成绩。因此一边骄纵,一边加压,势必形成家庭教 育的反差和扭曲,也自然会出现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行凶打人和药家鑫杀人的社 会恶性事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所凸显的道德教育的缺位 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的 开篇语,代代中国人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其中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 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因为环境养成的习惯不同, 便相距遥远了。”可以说,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奠定了中华文化重 视教育、重视个人学习、修养的传统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 展,中华历史上的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组织方式均在变化,但延绵不断的中华 文明是指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在中国数千年未变。因此,以“仁” 为核心伦理价值的中国文化,有可能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复兴。 4.正是在以上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学习 与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本届大赛的总主题,从“道德修 养,成长的必修课”这一领域发力,具体命名为: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总主题内涵解读 1.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 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中学生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 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也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 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成长的轨迹 2.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由纯粹的自然模仿(如幼儿模仿大人)到经过价 值判断的理性选择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时代正是形成一个人优秀的行为 习惯、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因此,本届大赛的总主题, 对于全面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用爱与责任,点燃中学生内心的火焰,托举向 真、向善、向美的力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对于社会道德价值判 断的某些混乱,则有着“拨乱反正”的积极的和深远的建设性影响 3.习惯是一点一滴艰难积累起来的。文明也是一点一滴艰难积累起来的。我们对 文明有信心,因为我们相信人性中光明的一面和人类文化传统的精神力量。 总主题下的命题要求
“恒源祥文学之星”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命题方案 总主题: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一、总主题设计背景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成员总体上思想昂扬向上,但 道德缺失的现象偶有发生,社会期待道德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作用。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 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观察当前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教育过程的社会公德的培养,却是最 为缺乏的。因此便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从小在学校接受的道德教育在之 后的道德实践中往往呈现缺位状态,也就是说,小时候往脑袋里装了很多道德准 则,但长大之后却自觉不自觉地遗失。而家庭教育,众多家长的培养路径,非常 的简单而直接,这就是学习和成绩。因此一边骄纵,一边加压,势必形成家庭教 育的反差和扭曲,也自然会出现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行凶打人和药家鑫杀人的社 会恶性事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所凸显的道德教育的缺位。 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的 开篇语,代代中国人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其中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 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因为环境养成的习惯不同, 便相距遥远了。”可以说,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奠定了中华文化重 视教育、重视个人学习、修养的传统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 展,中华历史上的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组织方式均在变化,但延绵不断的中华 文明是指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在中国数千年未变。因此,以“仁” 为核心伦理价值的中国文化,有可能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复兴。 4.正是在以上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学习 与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本届大赛的总主题,从“道德修 养,成长的必修课”这一领域发力,具体命名为: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二、总主题内涵解读 1.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 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中学生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 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也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 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成长的轨迹。 2.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由纯粹的自然模仿(如幼儿模仿大人)到经过价 值判断的理性选择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时代正是形成一个人优秀的行为 习惯、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因此,本届大赛的总主题, 对于全面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用爱与责任,点燃中学生内心的火焰,托举向 真、向善、向美的力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对于社会道德价值判 断的某些混乱,则有着“拨乱反正”的积极的和深远的建设性影响。 3.习惯是一点一滴艰难积累起来的。文明也是一点一滴艰难积累起来的。我们对 文明有信心,因为我们相信人性中光明的一面和人类文化传统的精神力量。 三、总主题下的命题要求
1.四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2.习惯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它包含着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和理 性选择:包含着习惯的养成贵在身体力行,用心坚持:包含着环境可以造就和改 变习惯:涵盖着人世间的真善美;等等。因此,大赛总命题下的具体命题一定要 注意和拓展总主题外延的广阔性,要在具体命题中体现出大赛的开放性和自由 度,有助于中学生在作文大赛中更能够以“创意的个性的自由的表达”和“独特 的深刻的精彩的表达”,从而与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标准接轨,并且力争对高 考、中考作文命题有所影响。 初中组 命题作文 1.快乐是一种能力 2.宽容是首诗 3.细节的魅力 4.沟通的乐趣 5.学会欣赏 6.亲情永不下岗 7.不背时间的“债” 8.别样的习惯 二、半命题作文 9.一点一滴看 (人生、文明、自己、做人…) 10.邀请 (尊严、雅量、感动、责任、梦想……)来做客 11.留点 (快乐、友谊、健康……)给自己 三、话题作文 12.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一个印度人决定帮它。他伸出手指想把它捞到岸 上来,可蝎子却蜇了他。他再次伸出手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蝎子再次蜇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 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 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 请以“天性”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3.一对父子,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有经验,坐镇驾车;儿子眼神好, 总是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 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又推又拉,并用青草引诱它,牛仍然 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灵机一动,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 应声而动
1.四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2.习惯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它包含着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和理 性选择;包含着习惯的养成贵在身体力行,用心坚持;包含着环境可以造就和改 变习惯;涵盖着人世间的真善美;等等。因此,大赛总命题下的具体命题一定要 注意和拓展总主题外延的广阔性,要在具体命题中体现出大赛的开放性和自由 度,有助于中学生在作文大赛中更能够以“创意的个性的自由的表达”和“独特 的深刻的精彩的表达”,从而与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标准接轨,并且力争对高 考、中考作文命题有所影响。 初中组 一、命题作文 1.快乐是一种能力 2.宽容是首诗 3.细节的魅力 4.沟通的乐趣 5.学会欣赏 6.亲情永不下岗 7.不背时间的“债” 8.别样的习惯 二、半命题作文 9.一点一滴看 (人生、文明、自己、做人……) 10.邀请 (尊严、雅量、感动、责任、梦想……)来做客 11.留点 (快乐、友谊、健康……)给自己 三、话题作文 12.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一个印度人决定帮它。他伸出手指想把它捞到岸 上来,可蝎子却蜇了他。他再次伸出手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蝎子再次蜇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 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 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 请以“天性”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3.一对父子,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有经验,坐镇驾车;儿子眼神好, 总是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 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又推又拉,并用青草引诱它,牛仍然一 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灵机一动,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 应声而动
牛习惯了条件反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习惯,他们有的因为自己的习惯而成功 了,有些却因为自己的习惯而失败了。结合这些感悟,以“习惯了”为话题,自 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有人问投资家一一世界首富巴菲特,如果在物价每年翻1000倍的国家里,你 会怎样去投资?巴回答:“如果你是最好的脑科手术大夫,或是镇里最棒的切肉 师傅,或是最棒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不管是什么,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钱币贬 值到什么程度,不管用什么做货币,你总能把握你应得的股份。”“所以最好的 投资在自己身上。” 以“最好的投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5.一位女士在资料卡片上读到了一句话:“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 的美德。”从此这句话便跳进了她的脑海 天,这位女士开着车驶向了旧金山湾区大桥的收费亭 我付我自己和后面那六部车的钱。”她笑着说,并拿出了7张票的钱 后面6个驾驶者陆续经过收费亭,拿钱付费,都被告知:“前面有位女士已帮你 付费了,祝你愉快!” 这一善举以比车轮还快的速度传遍了四面八方。人们都用各种行动去表现它传达 的含义。 位小姑娘从朋友那儿听到这句话,她立即许下三个心愿:一是粉刷教室以美 化教室陈旧的外观;二是把熟食送到镇里穷人的餐桌上:三是把钱偷偷塞进一位 乞丐老太太的钱包里 现在,这句话作为公益标语已布满了美国的地铁 它让所有的旅人都感觉到,有很多的朋友时时与他们结伴同行,永不孤寂,永 远快乐。 请以“仁善练习”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16.心里装着他人,你就会凡事先想想别人的感受,让别人感到温暖 心里装着善良、宽容、真诚、感恩,无论遇到任何矛盾,你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 不足并加以修正。他人的一切不足,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消释 心里装着天地,你就会融入宏宇之中,人世间的是非争斗、升降荣辱, 都不会遮住你的慧眼。你就会悠然自得,在宁静致远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请以“心里装着 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7.一道真实的墙,能划分土地的界线;一道心灵的墙,能维护别样的人生。请 以“墙”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四、材料作文 18.古巨基的歌《蚂蚁》是这样的:“有些青春美在不张扬/默默的把窄路走宽 自己的旋律自己唱/总会有阻挡/山不转路自己转/梦要自己扛泪要自己尝/活 着是战场沉着的抵抗/别轻易投降严冬可能比想象漫长……/天生我材先别怨
牛习惯了条件反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习惯,他们有的因为自己的习惯而成功 了,有些却因为自己的习惯而失败了。结合这些感悟,以“习惯了”为话题,自 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4.有人问投资家——世界首富巴菲特,如果在物价每年翻 1000 倍的国家里,你 会怎样去投资?巴回答:“如果你是最好的脑科手术大夫,或是镇里最棒的切肉 师傅,或是最棒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不管是什么,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钱币贬 值到什么程度,不管用什么做货币,你总能把握你应得的股份。”“所以最好的 投资在自己身上。” 以“最好的投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5.一位女士在资料卡片上读到了一句话:“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 的美德。”从此这句话便跳进了她的脑海。 一天,这位女士开着车驶向了旧金山湾区大桥的收费亭。 “我付我自己和后面那六部车的钱。”她笑着说,并拿出了 7 张票的钱。 后面 6 个驾驶者陆续经过收费亭,拿钱付费,都被告知:“前面有位女士已帮你 付费了,祝你愉快!” 这一善举以比车轮还快的速度传遍了四面八方。人们都用各种行动去表现它传达 的含义。 一位小姑娘从朋友那儿听到这句话,她立即许下三个心愿:一是粉刷教室以美 化教室陈旧的外观;二是把熟食送到镇里穷人的餐桌上;三是把钱偷偷塞进一位 乞丐老太太的钱包里。 现在,这句话作为公益标语已布满了美国的地铁。 它让所有的旅人都感觉到,有很多的朋友时时与他们结伴同行,永不孤寂,永 远快乐。 请以“仁善练习”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 16.心里装着他人,你就会凡事先想想别人的感受,让别人感到温暖。 心里装着善良、宽容、真诚、感恩,无论遇到任何矛盾,你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 不足并加以修正。他人的一切不足,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消释。 心里装着天地,你就会融入宏宇之中,人世间的是非争斗、升降荣辱, 都不会遮住你的慧眼。你就会悠然自得,在宁静致远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请以“心里装着 ”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7.一道真实的墙,能划分土地的界线;一道心灵的墙,能维护别样的人生。请 以“墙”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 800 字。 四、材料作文 18.古巨基的歌《蚂蚁》是这样的:“有些青春美在不张扬/默默的把窄路走宽/ 自己的旋律自己唱/总会有阻挡/山不转 路自己转/梦要自己扛 泪要自己尝/活 着是战场 沉着的抵抗/别轻易投降 严冬可能比想象漫长……/天生我材 先别怨
沧桑/弱小身躯斗志顽强/坚持也许能滴水石穿/就像蚂蚁一样/逆境之中更不能 绝望/强者强在执着梦想。”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19.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子,小女孩有很多糖 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子和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 偷地把最大的和最好看的石子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 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 怎么也睡不好,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他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根据材料所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0.日本社会关系学家谷子博士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翁为了测试别人是否对他忠诚,假装生病住进医院。结果富翁说 “我看出,我的亲人是为了分我的遗产而来;经常与我往来的朋友,是为了例行 应酬而来;几个与我平素不睦的人,是幸灾乐祸来看热闹的。”照他的说法,根 本没有一个人有真情。谷子博士就告诉富翁:“为什么我们苦于测试别人,而从 不检验自己对别人是否有真情呢?” 真情从何而来?谁会拥有真情?请结合故事涵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L.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 到奇怪,于是我问:“老伯伯,把草放在地上,牛吃起来不是更方便吗?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如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了;但放到让它勉强可够 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我们有时也和牛一样,容易到手的不加珍惜,不易得到的反而会当作宝贝。 请结合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2.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边,我遇到了一位种树的老农。我说:“有 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老农说:“不对!不要以为雨水充沛就好, 这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我豁然开朗。老农 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旱,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 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请结合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3.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早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交 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 住了一个月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 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贾平凹把这句话郑重地记下来。 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老者说北京太偏远,是因为他的心不在那里。长年 生活形成的习惯看来不因条件的好坏而轻易改变啊 请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沧桑/弱小身躯斗志顽强/坚持也许能滴水石穿/就像蚂蚁一样/逆境之中更不能 绝望/强者强在执着梦想。”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9.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子,小女孩有很多糖 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子和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 偷地把最大的和最好看的石子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 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 怎么也睡不好,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他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根据材料所述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0.日本社会关系学家谷子博士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翁为了测试别人是否对他忠诚,假装生病住进医院。结果富翁说: “我看出,我的亲人是为了分我的遗产而来;经常与我往来的朋友,是为了例行 应酬而来;几个与我平素不睦的人,是幸灾乐祸来看热闹的。”照他的说法,根 本没有一个人有真情。谷子博士就告诉富翁:“为什么我们苦于测试别人,而从 不检验自己对别人是否有真情呢?” 真情从何而来?谁会拥有真情?请结合故事涵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1.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 到奇怪,于是我问:“老伯伯,把草放在地上,牛吃起来不是更方便吗?”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如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了;但放到让它勉强可够 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我们有时也和牛一样,容易到手的不加珍惜,不易得到的反而会当作宝贝。 请结合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2.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边,我遇到了一位种树的老农。我说:“有 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老农说:“不对!不要以为雨水充沛就好, 这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我豁然开朗。老农 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旱,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 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请结合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3.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早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交 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 住了一个月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 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贾平凹把这句话郑重地记下来。 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老者说北京太偏远,是因为他的心不在那里。长年 生活形成的习惯看来不因条件的好坏而轻易改变啊。 请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4.每个人都有副无形的水桶与水勺,当人们舀水到别人桶里,以言行为别人增 添正面情绪时,也会让自己的水位高一些。如果用勺子去舀别人桶里的水,以言 行损害别人的正面情绪,自己桶里的水也会减少。这就是著名的“水桶理论”在 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彼此加水,也可以互相舀水。要为自己与别人的生 活增添正面情绪,让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快乐,必须培养为别人加水的习惯 请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 “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 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 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 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 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一一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 你希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 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 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 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可以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抓住我 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 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 请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组 命题作文 1.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2.有德自然香 3.善“辨” 4.人生是自助餐 5.诚信归去来 6.也说“性相近,习相远” 7.痛苦也美丽 8.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9.戒 (浮躁、自卑、虚伪、骄奢……) 10.品性源自 (内心、磨炼、教育、责任……) (习惯、时间、心灵……)涂上一抹色彩 12.请管住你的 (嘴、手、脚、言彳 13.将思考交给电脑,把沟通交给手机,将行走交给汽车,把健康交给医药 诚然,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 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反省自我,我们是否遗失 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24.每个人都有副无形的水桶与水勺,当人们舀水到别人桶里,以言行为别人增 添正面情绪时,也会让自己的水位高一些。如果用勺子去舀别人桶里的水,以言 行损害别人的正面情绪,自己桶里的水也会减少。这就是著名的“水桶理论”在 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彼此加水,也可以互相舀水。要为自己与别人的生 活增添正面情绪,让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快乐,必须培养为别人加水的习惯。 请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 “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 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 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 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 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 你希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 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 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 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可以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抓住我 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 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 请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高中组 一、命题作文 1.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2.有德自然香 3.善“辨” 4.人生是自助餐 5.诚信归去来 6.也说“性相近,习相远” 7.痛苦也美丽 8.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9.戒 (浮躁、自卑、虚伪、骄奢……) 10.品性源自 (内心、磨炼、教育、责任……) 11.给 (习惯、时间、心灵……)涂上一抹色彩 12.请管住你的 (嘴、手、脚、言行……) 13.将思考交给电脑,把沟通交给手机,将行走交给汽车,把健康交给医药…… 诚然,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 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反省自我,我们是否遗失 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请以“不可或缺的 ”为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4.“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左边的一撇是人的躯体,右边一捺则是支撑整个 人格大厦的支点一一信仰。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美貌,可以没有名利, 但我们不能没有信仰。没有精神的支点,一切都会轰然倒塌。 请以“支点”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5.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 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 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痕迹是一种 经历,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 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6.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要“啃”下一大本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 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 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获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 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以“哈佛告诉你”为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 17.一位生活并不宽裕,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相反他一直 很快乐,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想到 能帮到别人,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 境保护报告》,冒着大雨一连5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讲道: 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 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不是高调的作秀, 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 更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 文章。 18.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本身就是由大多数不具有特殊本领的 人组成。他们不仅是这个社会的主体,而且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即一个人原本即 使无特长、无高超本领,也足以获得怡然自乐的生活,足以获得一种普通人的生 活快乐和生活意义。一个社会,如果有这样的理念,即人的基本快乐和基本生活 必须靠“过人的本领”来保障,那其实是构造一种由“人上人”和“人下人”组
请以“不可或缺的_________”为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4.“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左边的一撇是人的躯体,右边一捺则是支撑整个 人格大厦的支点——信仰。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美貌,可以没有名利, 但我们不能没有信仰。没有精神的支点,一切都会轰然倒塌。 请以“支点”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15.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 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 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痕迹是一种 经历,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 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16.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要“啃”下一大本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 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 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获得主有 33 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 7 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 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以“哈佛告诉你”为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 章。 17.一位生活并不宽裕,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相反他一直 很快乐,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想到 能帮到别人,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 境保护报告》,冒着大雨一连 5 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讲道: “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 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不是高调的作秀, 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 更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 文章。 18.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本身就是由大多数不具有特殊本领的 人组成。他们不仅是这个社会的主体,而且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即一个人原本即 使无特长、无高超本领,也足以获得怡然自乐的生活,足以获得一种普通人的生 活快乐和生活意义。一个社会,如果有这样的理念,即人的基本快乐和基本生活 必须靠“过人的本领”来保障,那其实是构造一种由“人上人”和“人下人”组
成的社会。这种理念不仅取消了普通人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意义,并且为这种剥夺 制造社会解释。 请以“这样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 四、材料作文 19.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 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在推出26个饭 菜窗口后,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 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的 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 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 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简耀辉 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26号窗口销售量 大增,27号窗口销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一篇没有署 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 窗口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 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 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0.“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 /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 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 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1.“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我们 的学习生活,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2.“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 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 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自拟 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3.著名作家郑渊洁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有一位小读者长大后,开了一家餐馆。 次,正逢他检验采购的鲜肉,郑渊洁就向他请教最好的肉用来做什么菜,他说 猪排牛排。郑渊洁又问最差的肉用来做什么,他说丸子。 一块一块的肉端上餐桌,必须要经得起食客的检验,只有丸子这种混杂在一起的 肉才可以滥竽充数鱼龙混杂。 个性差异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基础。千人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致停滞不 前。老虎都是一只一只的,豺狼才是一群一群的
成的社会。这种理念不仅取消了普通人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意义,并且为这种剥夺 制造社会解释。 请以“这样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 章。 四、材料作文 19.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 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在推出 26 个饭 菜窗口后,他推出了 27 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的 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 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 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 27 号窗口。三个月下来,简耀辉 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 27 号窗口时,26 号窗口销售量 大增,27 号窗口销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一篇没有署 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 27 号 窗口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 27 号窗口,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 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 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 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20.“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 /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 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 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21.“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我们 的学习生活,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22.“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 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 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自拟 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23.著名作家郑渊洁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有一位小读者长大后,开了一家餐馆。 一次,正逢他检验采购的鲜肉,郑渊洁就向他请教最好的肉用来做什么菜,他说 猪排牛排。郑渊洁又问最差的肉用来做什么,他说丸子。 一块一块的肉端上餐桌,必须要经得起食客的检验,只有丸子这种混杂在一起的 肉才可以滥竽充数鱼龙混杂。 个性差异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基础。千人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致停滞不 前。老虎都是一只一只的,豺狼才是一群一群的
人生也是这个道理。成功者往往是独辟蹊径,失败者大都是随波逐流。请结合故 事的涵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4.一个骑师,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 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 有一天骑师出去时,就把缰绳解掉了。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约 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主人的斥责,愈来愈快地 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师,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他想用缰绳重新套上马头, 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 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 股劲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 25.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 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 则改的人。(注:“过”,过错,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命题组2012年 7月
人生也是这个道理。成功者往往是独辟蹊径,失败者大都是随波逐流。请结合故 事的涵义,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24.一个骑师,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 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 有一天骑师出去时,就把缰绳解掉了。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约 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主人的斥责,愈来愈快地 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师,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他想用缰绳重新套上马头, 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 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一 股劲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 章。 25.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 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 则改的人。(注:“过”,过错,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命题组 2012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