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09语文预测试题(二十)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婢女 碑文 睥睨 大有裨益 稗官野史 B.骑士 旖旎 崎岖 倚老卖老 绮丽多姿 泥淖 桂棹 悼念 绰绰有余 卓尔不群 D.竣工 穿梭 险峻 怙恶不悛 英俊潇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暴躁 轻歌曼舞 沓无音信 B.告罄 赌博 曲水流觞 功亏一篑 C.宵汉 散慢 闲云野鹤 浑然天成 蠕动 陷阱 万马齐喑 电影角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B.只要你设身处地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你不能不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那种 忘我的精神所感动 C.几十个亡命之徒摆成一字长蛇阵,明火执仗地向我公安干警扑来 D.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 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B.时隔两日,距离此地四十公里的林场,又有一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并把一村民咬成重伤 后死亡。 C.当探究月球奥秘的“嫦娥计划”以及“神舟飞船系列计划”已为公众耳熟能详时,去年 8月,中国另一项太空探测计划“夸父计划”在经过两年的沉默期后,也终于浮出水面。 D.泸州集装箱码头的建成,将使我市的水路航运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川南物资集散、转 运的第一港口。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 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 在阳台上望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 神悟了一句话: ①可我竞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 ③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④美丽如醇酒,越久越香浓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金庸的权力观 金庸曾在《三十三剑客图》中说过,“研究中国历史上这些大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是一 件很有趣味的事。千百年来物质生活虽然改变极大,但人的心理、对权力之争夺和保持的种 种方法,还是极少有什么改变。 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对权力进行了无情的否定。书中写到,正是为了 至高无上的权力,乾隆背叛了六和塔上的盟约,践踏了海宁潮前兄弟击掌、互不伤害的誓言。 美丽的香香公主最后留下血写的遗言“不要相信皇帝”,撕破了乾隆道貌岸然的面具,用鲜 血刻画出了他的阴险、毒辣和狡诈。《碧血剑》对李自成杀进北京以后迅速腐化、堕落的描 述,也见证了“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趋向绝对腐败”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倚天屠 龙记》里的张无忌不具备做“政治领袖”的条件,却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他有许多美好的品
备考 2009 语文预测试题(二十)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婢女 碑文 睥睨 大有裨益 稗官野史 B.骑士 旖旎 崎岖 倚老卖老 绮丽多姿 C.泥淖 桂棹 悼念 绰绰有余 卓尔不群 D.竣工 穿梭 险峻 怙恶不悛 英俊潇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暴躁 协迫 轻歌曼舞 沓无音信 B.告罄 赌博 曲水流觞 功亏一篑 C.宵汉 散慢 闲云野鹤 浑然天成 D.蠕动 陷阱 万马齐喑 电影角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B.只要你设身处地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你不能不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那种 忘我的精神所感动。 C.几十个亡命之徒摆成一字长蛇阵,明火执仗地向我公安干警扑来。 D.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 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B.时隔两日,距离此地四十公里的林场,又有一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并把一村民咬成重伤 后死亡。 C.当探究月球奥秘的“嫦娥计划”以及“神舟飞船系列计划”已为公众耳熟能详时,去年 8 月,中国另一项太空探测计划“夸父计划”在经过两年的沉默期后,也终于浮出水面。 D.泸州集装箱码头的建成,将使我市的水路航运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川南物资集散、转 运的第一港口。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 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 在阳台上望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 神悟了一句话: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 过 ③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④美丽如醇酒,越久越香浓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金庸的权力观 金庸曾在《三十三剑客图》中说过,“研究中国历史上这些大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是一 件很有趣味的事。千百年来物质生活虽然改变极大,但人的心理、对权力之争夺和保持的种 种方法,还是极少有什么改变。” 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对权力进行了无情的否定。书中写到,正是为了 至高无上的权力,乾隆背叛了六和塔上的盟约,践踏了海宁潮前兄弟击掌、互不伤害的誓言。 美丽的香香公主最后留下血写的遗言“不要相信皇帝”,撕破了乾隆道貌岸然的面具,用鲜 血刻画出了他的阴险、毒辣和狡诈。《碧血剑》对李自成杀进北京以后迅速腐化、堕落的描 述,也见证了“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趋向绝对腐败”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倚天屠 龙记》里的张无忌不具备做“政治领袖”的条件,却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他有许多美好的品
质。在人性的尺度之下,小说中的朱元璋和张无忌相比却显得暗淡无光,美丽的周芷若也一 点都不可爱。就是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金庸小说中常常出现“千秋万载,一统 江湖”的口号,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从宫廷到江湖,都是如 此。东方不败因掌握大权而腐化,任我行也免不了同样的结局,那是人性中的普遍现象。岳 不群、左冷禅掌了权也一样如此,他们都野心勃勃,将无限的权力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 是中国社会被数千年专制政治所毒化而出现的畸形现象。与写作武侠小说几乎同步,自1959 年创立《明报》以来,金庸执笔写社评,特别是他的早期社评也贯穿着自己对权力的批判、 否定。他在《笑傲江湖》后记中得出了“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 如果不是《鹿鼎记》的出现,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世界对权力的否定几乎达到了现代认 识水平,不幸的是,他还是以最后的《鹿鼎记》完成了对权力的肯定。《鹿鼎记》的真正主 角不是韦小宝,而是康熙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其主旨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侠之 大者”都比不上一个开明的当权者,世间的一切最终靠康熙这样的英明君主。 既然“侠以武犯禁”,与依靠好皇上实现一切人生社会理想的白日梦不和谐,那么,到 这一步,金庸的武侠小说确实写不下去了。在这一意义上,二月河大肆吹捧康熙、雍正、乾 隆之类创造“盛世”的好皇上不过是延续了金庸的这一思路罢了 金庸访问台湾时亲口说:“在中国皇帝中,我对康熙的评价很高,他不但思想 开明,而且很好学,还去学了外国的学问。”从否定权力到回归权力,金庸的权力观的演变 表明他最终未能走出传统士大夫式的观念。也就是说,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曾是 中国读书人几千年的梦。 6.对“金庸的权力观”的认知过程最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金庸通过武侠小说对权力进行了无情的否定。 B.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C.权力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D.从对权力的否定回归到了对权力的肯定 7.下面有关《鹿鼎记》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庸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对权力的认识是有差别的 B.《鹿鼎记》的出现体现了金庸对权力的终极否定,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不下去的内在 原因 C.出于对“思想开明”、“很好学”的康熙的景仰,金庸在《鹿鼎记》中着重刻画了康熙 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 D.如韦小宝般的“侠之大者”终究比不上一个英明君主,因此他们只能是《鹿鼎记》中的 配角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A.朱元璋和张无忌相比暗淡无光是因为他是他是张无忌的部下。 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不仅对岳不群、左冷禅等人物作出了评价,而 且还表明了金庸对权力的批判和否定 C.与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同的是,二月河回避了“以武犯禁”的侠气而着力于吹捧康熙、雍 正和乾隆等创造“盛世”的好皇上。 D.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一直深藏在中国传统士大夫们的观念中。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 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査。玄到,悉收昌宾客, 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昌坐槛车征叫,玄由是著名。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 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②。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郡令皇 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邦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 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日:“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 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后谢病免,复 公车征为司徒长史
质。在人性的尺度之下,小说中的朱元璋和张无忌相比却显得暗淡无光,美丽的周芷若也一 点都不可爱。就是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金庸小说中常常出现“千秋万载,一统 江湖”的口号,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从宫廷到江湖,都是如 此。东方不败因掌握大权而腐化,任我行也免不了同样的结局,那是人性中的普遍现象。岳 不群、左冷禅掌了权也一样如此,他们都野心勃勃,将无限的权力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 是中国社会被数千年专制政治所毒化而出现的畸形现象。与写作武侠小说几乎同步,自 1959 年创立《明报》以来,金庸执笔写社评,特别是他的早期社评也贯穿着自己对权力的批判、 否定。他在《笑傲江湖》后记中得出了“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 如果不是《鹿鼎记》的出现,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世界对权力的否定几乎达到了现代认 识水平,不幸的是,他还是以最后的《鹿鼎记》完成了对权力的肯定。《鹿鼎记》的真正主 角不是韦小宝,而是康熙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其主旨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侠之 大者”都比不上一个开明的当权者,世间的一切最终靠康熙这样的英明君主。 既然“侠以武犯禁”,与依靠好皇上实现一切人生社会理想的白日梦不和谐,那么,到 这一步,金庸的武侠小说确实写不下去了。在这一意义上,二月河大肆吹捧康熙、雍正、乾 隆之类创造“盛世”的好皇上不过是延续了金庸的这一思路罢了。 l994 年,金庸访问台湾时亲口说:“在中国皇帝中,我对康熙的评价很高,他不但思想 开明,而且很好学,还去学了外国的学问。”从否定权力到回归权力,金庸的权力观的演变 表明他最终未能走出传统士大夫式的观念。也就是说,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曾是 中国读书人几千年的梦。 6.对“金庸的权力观”的认知过程最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金庸通过武侠小说对权力进行了无情的否定。 B.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C.权力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D.从对权力的否定回归到了对权力的肯定。 7.下面有关《鹿鼎记》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金庸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对权力的认识是有差别的。 B.《鹿鼎记》的出现体现了金庸对权力的终极否定,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不下去的内在 原因。 C.出于对“思想开明”、“很好学”的康熙的景仰,金庸在《鹿鼎记》中着重刻画了康熙 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 D.如韦小宝般的“侠之大者”终究比不上一个英明君主,因此他们只能是《鹿鼎记》中的 配角。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朱元璋和张无忌相比暗淡无光是因为他是他是张无忌的部下。 B.“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不仅对岳不群、左冷禅等人物作出了评价,而 且还表明了金庸对权力的批判和否定。 C.与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同的是,二月河回避了“以武犯禁”的侠气而着力于吹捧康熙、雍 正和乾隆等创造“盛世”的好皇上。 D.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一直深藏在中国传统士大夫们的观念中。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 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查。玄到,悉收昌宾客, 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昌坐槛车征叫,玄由是著名。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 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②。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郡令皇 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邦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 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日:“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 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后谢病免,复 公车征为司徒长史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 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 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 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 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 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嗔目呼日:“奸 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 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 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 (选自《梁书》) 注释:①征:指押解犯人进京。②城旦:刑法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共9页) 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督邮尹益逼致之 致:使……来 B.趣嫁其母 趣:通“促”,赶陕,急促 C.复以疾罢 疾:痛恨 D.就玄求货 货:财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桥玄严明的一组是( ①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②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③时上郡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 ④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 ⑤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 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玄, 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 B.上邦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 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 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兔去与皇帝 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 D.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 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杀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壮玄意,署而遣之。(2分) (2)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4分) (3)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4分)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 李白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 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 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 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 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 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嗔目呼日:“奸 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 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 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 (选自《梁书》) 注释:①征:指押解犯人进京。②城旦:刑法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9 页) 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督邮尹益逼致之 致:使……来 B.趣嫁其母 趣:通“促”,赶陕,急促 C.复以疾罢 疾:痛恨 D.就玄求货 货:财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桥玄严明的一组是( ) ①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②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③时上郡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 ④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 ⑤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 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玄, 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 B.上邦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 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 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免去与皇帝 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 D.桥玄 10 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 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杀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7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景壮玄意,署而遣之。(2 分) (2)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4 分) (3)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4 分)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 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写出这首诗中对仗工整的两句并揭示其含义。(4分) (2)诗的开头写五月的“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 ②不以规矩, (《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④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五、(12分) 16.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读者披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20个字)(4分) 据介绍,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共同拟定有关塑料袋有偿使用的办法,但有偿使用理 论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新的费用负担。因为现在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收费实际上己经计入 商品的成本里面去了,如果把它变隐性的为显性的,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由消费者来 付这个费用。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 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 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近1.5%。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以后,塑料袋使用总量将会大大减 17.请你为下面的两条新闻之间设计一段承上启下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不超 过40个字)(4分) 中新社香港10月5日电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最新全球百所大学榜,亚洲排名最高 的是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十四位,香港大学则排名第三十三,上升了八位。 中新网10月6日电据《齐鲁晚报》报道,4日15:20,济宁市区正在建设的兴唐金茂 大厦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到当天17时大火被全部扑灭。根据济宁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这 起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严重烧伤的有10人左右 18.根据下文的提示,在《汉洲赋》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词句。要求:(1)~(3)句与 下的句式一致,第(4)句与上文的句式一致,文意贯通。(4分)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洲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 江。历名悠久,文化丰厚,风光旖旎 池州境内,山高水长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生态环境,至臻完美。循环经济,初见端倪。建设池州,发展工业, 赞叹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写出这首诗中对仗工整的两句并揭示其含义。(4 分) (2)诗的开头写五月的“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 ②不以规矩, 。 (《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司马迁《报任安书》)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④此去经年, 。 (柳永《雨霖铃》) 梅须逊雪三分白, 。 (卢梅坡《雪梅》) 五、(12 分) 16.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读者披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据介绍,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共同拟定有关塑料袋有偿使用的办法,但有偿使用理 论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新的费用负担。因为现在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收费实际上已经计入 商品的成本里面去了,如果把它变隐性的为显性的,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由消费者来 付这个费用。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 160 万吨。 据测算,生产 1 吨塑料需要耗 3 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 480 万吨石油,相当 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近 1.5%。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以后,塑料袋使用总量将会大大减 少。 。 17.请你为下面的两条新闻之间设计一段承上启下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不超 过 40 个字) (4 分) 中新社香港 10 月 5 日电 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最新全球百所大学榜,亚洲排名最高 的是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十四位,香港大学则排名第三十三,上升了八位。 中新网 l0 月 6 日电 据《齐鲁晚报》报道,4 日 15:20,济宁市区正在建设的兴唐金茂 大厦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到当天 17 时大火被全部扑灭。根据济宁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这 起事故已造成 1 人死亡,35 人受伤,其中严重烧伤的有 l0 人左右。 18.根据下文的提示,在《汉洲赋》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词句。要求:(1)~(3)句与 下的句式一致,第(4)句与上文的句式一致,文意贯通。(4 分)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洲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 江。历名悠久,文化丰厚,风光旖旎。 池州境内,山高水长。 (1) , (2)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生态环境,至臻完美。循环经济,初见端倪。建设池州,发展工业, (3) 赞叹
宇宙之源。锦绣池州,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和谐相处 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蓝图绘就,奋起拼搏。 (选自《光明日报·百城赋》之《池州赋》)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漫步在凋零的树林 刘湛秋 (1)一个阳光如水的深秋,我在林中漫步 (2)我为那疏朗和高远而迷惑了。盛夏所给人的那种局促感和拥挤感顿时消散,目光犹如 自由飞翔的小鸟,几乎碰不到多少屏障 (3)身边的树或曲或直伸向天空。由于抖落了许多叶子,枝儿显得更清晰了,在湖水般天 空的反射下,勾勒出遒劲的线条。从这些线条织出的网纹中看过去,大自然更富有奇幻而不 可捉摸的风韵 (4)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偶尔伸出手去接一片在微风中旋转的枯黄的或暗红的落叶,体 验着身心的轻快。我仔细地辨别落叶上绻曲的脉络,闻着那干涩的气味;而且,随着脚步的 移动,谛听着落叶发出的声音 (5)我望着树,树也望着我。我们没有语言的交流。也许,在这孤独和静谧中,我们之间 存在着宇宙神秘的信息 6)那么,失去春日那么多光彩灿烂、鲜艳妩媚的绿叶,他会惆怅或悲哀吗?在飒飒的秋 风中,它是否在沉湎于对往昔的回忆? (⑦)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心中犹如飘着森林上空没有被遮蔽的云,一会儿是晴朗的白云 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 8)突然,我感到从沙沙响的落叶里,从裸露的枝干上,发出那有如竖琴的柔音: 可爱的人,你们真奇怪,干嘛为我们落叶而苦恼? 一抱歉,打扰了你、我秋天的兴致。其实我也只是一闪念。 不,你不是为我们树而苦恼,是苦恼你自己,苦恼你们,苦恼你们的民族 (9)我像有隐私被揭穿那样,那声音继而像单簧管: 你们人的生性就是害怕失去,而我们从不惧怕失去! 一有死有生才是大自然!只有凋零才有新的!害怕抖落枯叶就不会滋生新芽! (10)那声音突然消失,像音乐戛然而止。我的思维也突然中断,它需要短暂的休息。 (11)当我又漫步前行,似乎身上也凋零了许多枯叶。 (12)其实,人也是自然,怎么留恋身上的枯叶也无济无事,最后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 而一个民族或历史,如果过多地偏爱那一度辉煌的绿叶,枯萎了仍旧一年年地去背负。…… (13)落叶如潮,秋风如梦。此刻,我的心完全恬静了。我感到我和树的信息已完全相通 至少,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因失去而快乐,因凋零而发出,魅力。四季就是辩证法而承认 却又痛苦 (14)我把我心中波涌出的诗句,写在一片凋零的黄叶上。 选自刘湛秋《忧郁的微笑》 19.阅读文章前五段,概括作者深秋林中漫步时周围环境的特点。(4分)(不超过10个 20.请分别说明下面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我像有隐私被揭穿那样 (2)似乎身上也凋落了许多枯叶 (3)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 21.第7段“心中”“一会是晴朗的白云,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4分)
宇宙之源。锦绣池州,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和谐相处, (4) 。 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蓝图绘就,奋起拼搏。 (选自《光明日报·百城赋》之《池州赋》) 六、(18 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8 分) 漫步在凋零的树林 刘湛秋 (1)一个阳光如水的深秋,我在林中漫步。 (2)我为那疏朗和高远而迷惑了。盛夏所给人的那种局促感和拥挤感顿时消散,目光犹如 自由飞翔的小鸟,几乎碰不到多少屏障。 (3)身边的树或曲或直伸向天空。由于抖落了许多叶子,枝儿显得更清晰了,在湖水般天 空的反射下,勾勒出遒劲的线条。从这些线条织出的网纹中看过去,大自然更富有奇幻而不 可捉摸的风韵。 (4)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偶尔伸出手去接一片在微风中旋转的枯黄的或暗红的落叶,体 验着身心的轻快。我仔细地辨别落叶上绻曲的脉络,闻着那干涩的气味;而且,随着脚步的 移动,谛听着落叶发出的声音。 (5)我望着树,树也望着我。我们没有语言的交流。也许,在这孤独和静谧中,我们之间 存在着宇宙神秘的信息。 (6)那么,失去春日那么多光彩灿烂、鲜艳妩媚的绿叶,他会惆怅或悲哀吗?在飒飒的秋 风中,它是否在沉湎于对往昔的回忆? (7)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心中犹如飘着森林上空没有被遮蔽的云,一会儿是晴朗的白云, 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 (8)突然,我感到从沙沙响的落叶里,从裸露的枝干上,发出那有如竖琴的柔音: ——可爱的人,你们真奇怪,干嘛为我们落叶而苦恼? ——抱歉,打扰了你、我秋天的兴致。其实我也只是一闪念。 ——不,你不是为我们树而苦恼,是苦恼你自己,苦恼你们,苦恼你们的民族。 (9)我像有隐私被揭穿那样,那声音继而像单簧管: ——你们人的生性就是害怕失去,而我们从不惧怕失去! ——有死有生才是大自然!只有凋零才有新的!害怕抖落枯叶就不会滋生新芽! (10)那声音突然消失,像音乐戛然而止。我的思维也突然中断,它需要短暂的休息。 (11)当我又漫步前行,似乎身上也凋零了许多枯叶。 (12)其实,人也是自然,怎么留恋身上的枯叶也无济无事,最后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 而一个民族或历史,如果过多地偏爱那一度辉煌的绿叶,枯萎了仍旧一年年地去背负。…… (13)落叶如潮,秋风如梦。此刻,我的心完全恬静了。我感到我和树的信息已完全相通。 至少,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因失去而快乐,因凋零而发出,魅力。四季就是辩证法而承认 却又痛苦。 (14)我把我心中波涌出的诗句,写在一片凋零的黄叶上。 选自刘湛秋《忧郁的微笑》 19.阅读文章前五段,概括作者深秋林中漫步时周围环境的特点。(4 分)(不超过 10 个 字) 。 20.请分别说明下面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 分) (1)我像有隐私被揭穿那样。 (2)似乎身上也凋落了许多枯叶。 (3)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 21.第 7 段“心中”“一会是晴朗的白云,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4 分)
22.请说出本文的行文思路及特点,并结合文章的构思特点概括这篇散文的主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 2006年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接近32万家,从业人员300万。到今年10月31 日,民间组织专职人员已达425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 1991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 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21名专职工作 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 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 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盈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 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 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其本 身参与NGO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 NGO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 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NGO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 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 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惟 一经济来源。在现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 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 人没有劳动合同 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 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 有工作人员13个。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 是非正式员工。 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 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机构本来紧张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 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 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紧密相连,特别是该机构的经 济状况。“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 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 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 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 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 保险 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 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 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 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
。 22.请说出本文的行文思路及特点,并结合文章的构思特点概括这篇散文的主旨。(4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8 分) 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 2006 年 12 月,我国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接近 32 万家,从业人员 300 万。到今年 10 月 31 日,民间组织专职人员已达 425 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 1991 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 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 21 名专职工作 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 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 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盈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 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 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其本 身参与 NGO 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 NGO 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 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 NGO 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 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 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惟 一经济来源。在现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 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 人没有劳动合同。 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 0.62 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 有工作人员 13 个。这 13 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 5 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 是非正式员工。 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 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机构本来紧张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 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 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紧密相连,特别是该机构的经 济状况。“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 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 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 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 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 保险。 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 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 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 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
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 向壮大的出路 (节选自2007年12月18日《公益时报》) 19.国内与国外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 20.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6分) 21.举例法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4分 22.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 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一个形象广告片里的话语,一时间在社会 广为流传。的确,你的目标越高,你的眼界就越宽阔,你的世界就越广大。 请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C(A项读音分别是bi,bei,pi,bi,bi;B项分别是q,yi,q1,yi,qi;C项分别 是no,zho,dao,chuo,zhuo;D项分别为jn,suo,jn,quon,jin) 2.B(A“协”应为“胁”,“沓”应为“杳”:C“宵”应为“霄”,“慢”应按为“漫”; D“角”应为“脚”) 3.C(A“忍俊不禁”与“笑”语义重复;B“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 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 用“设身处地”;C“明火执仗”指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合乎语境 D“威武不屈”指不因武力或权势的胁迫而屈服,此处不合语境。) 4.C(A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B表意不明,死亡的是 村民还是东北虎;D成分残缺,“成为”前缺少主语。) 5、D(选②保持叙述对象一致,选③照应文中“于无声处”) 、(每题3分,9分)6.D7.B8.A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疾:疾病) 10.D(A前“以”介词,因;后“以”介词,凭借。B前“为”介词,表被动:后“为” 介词,替。C项前“乃”副词“才”,后“乃”副词,“竟然”,D都是转折连词,“但是, 却”) 11.A(②说明桥玄不事权贵,⑤是阳球等人做的事) 12.C(奏请皇帝免盖升职是在桥玄任尚书令时) 分)
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 向壮大的出路。 (节选自 2007 年 12 月 18 日《公益时报》) 19.国内与国外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 分) 20.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6 分) 21.举例法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4 分) 22.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 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 分)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一个形象广告片里的话语,一时间在社会 广为流传。的确,你的目标越高,你的眼界就越宽阔,你的世界就越广大。 请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C(A 项读音分别是 bì,bēi,pì,bì,bài;B 项分别是 qí,yǐ,qí,yǐ,qǐ;C 项分别 是 nào,zhào,dào,chuò,zhuó;D 项分别为 jùn,suō,jùn,quān,jùn) 1,3,5 2.B(A“协”应为“胁”,“沓”应为“杳”;C“宵”应为“霄”,“慢”应按为“漫”; D“角”应为“脚”) 3.C(A“忍俊不禁”与“笑”语义重复;B“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 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 用“设身处地”;C“明火执仗”指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合乎语境; D“威武不屈”指不因武力或权势的胁迫而屈服,此处不合语境。) 4.C(A 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B 表意不明,死亡的是 村民还是东北虎;D 成分残缺,“成为”前缺少主语。) 5、D(选②保持叙述对象一致,选③照应文中“于无声处”) 二、(每题 3 分,9 分)6.D 7.B 8.A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9.D(疾:疾病) 10.D(A 前“以”介词,因;后“以”介词,凭借。B 前“为”介词,表被动;后“为” 介词,替。C 项前“乃”副词“才”,后“乃”副词,“竟然”,D 都是转折连词,“但是, 却”) 11.A(②说明桥玄不事权贵,⑤是阳球等人做的事) 12.C(奏请皇帝免盖升职是在桥玄任尚书令时) 四、(24 分)
13.(1)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命他担任此职并派他到陈国去。(2分,应注意“壮” 署”两词的翻译) (2)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给皇帝上奏章,引国家出 现的许多灾祸弹劾自己。(4分,每一分句1分) (3)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同杀掉,不得用财宝赎回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4分, 每一分句1分,注意对“不得赎以财宝”这一倒装句的翻译。) 14.(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2分)这两句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2分 (2)开头写“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 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4分) 15.(6分)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②无以成方圆 小学而大遗 ③用之所趋异也 凌万顷之茫然 ④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五、(12分) 16.(4分) ①有偿使用塑料袋不会给消费者增加费用负担。②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可以节约能 源。(每点2分,超字扣1分) 17.(4分) 大学排名的提升固然令人欣喜(2分),但是下面的新闻则又提醒人们要时刻加强安全防范 意识(2分)。(要求过渡自然,表述合理,语句通顺。) 18.(1)万里长江(2)千帆竞发(3)长吟自然之道(4)古风遗韵和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注 意题干中的“与(上)下文的句式一致”的要求,前两句要部读“提示”,从中获得信息) 六、(18分) (一)19.疏朗、高远、奇幻、静谧 20.作者一方面为深秋凋零的树林那特有的景致感到轻快自如,同时又为落叶飘零,韶华落 尽,春光已逝感到无限的惆怅和悲哀。并由此联想到个人、大众乃至民族的类似遭际,不无 感慨。(4分) 21.(1)我不是为树苦恼,而是为自己,为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苦恼。这一点被树看穿。 (2分) (2)摈弃了以前的片面认识,对自然、人生、和民族有了更新的认识。(2分) (3)我可以辩证地认识失去与拥有,凋零与再生的关系,达观地对待生命中的失去与凋零。 (2分) 22.①文章脉络清晰,行动上由漫步林中到踯躅凝思再到漫步前行,情绪上由轻快自如到惆 怅苦恼再到恬静释然,彼此照应,自然推进,不留斧痕。(2分)②本文化大为小,小中见 大,通过对树林的凋零与再生,四季的轮回与更替等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揭示了自然的生死 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沿革的客观规律,构思巧妙,启人心智。(2分)(以上1922四 题意思对即可) 19.(4分)国内民间组织工作人员靠组织的福利保险等谋生;国外的有社会福利保险,无 需把在组织工作当作饭碗。 20.(6分)一是国家保障政策不明确,管理不规范。二是民间组织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 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提供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 (答出1点得2分) 21.(4分)运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2分)。具体说明民间组 织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2分)。 22.(4分)①支持袁娟的观点。同国际接轨:符合民间组织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特点;社 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②支持刘培锋的观点。我国民间组织刚起步, 民间组织本身应该暂时负担;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报后可以壮大自身:组织相对于个人更有 力量,有责任为自己员工谋利
13.(1)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命他担任此职并派他到陈国去。(2 分,应注意“壮” “署” 两词的翻译) (2)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给皇帝上奏章,引国家出 现的许多灾祸弹劾自己。(4 分,每一分句 1 分) (3)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同杀掉,不得用财宝赎回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4 分, 每一分句 1 分,注意对“不得赎以财宝”这一倒装句的翻译。) 14.(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2 分)这两句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2 分) (2)开头写 “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 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4 分) 15.(6 分)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②无以成方圆 小学而大遗 ③用之所趋异也 凌万顷之茫然 ④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五、(12 分) 16.(4 分) ①有偿使用塑料袋不会给消费者增加费用负担。 ②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可以节约能 源。(每点 2 分,超字扣 1 分) 17.(4 分) 大学排名的提升固然令人欣喜(2 分),但是下面的新闻则又提醒人们要时刻加强安全防范 意识(2 分)。(要求过渡自然,表述合理,语句通顺。) 18.(1)万里长江(2)千帆竞发(3)长吟自然之道(4)古风遗韵和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注 意题干中的“与(上)下文的句式一致”的要求,前两句要部读“提示”,从中获得信息) 六、(18 分) (一)19.疏朗、高远、奇幻、静谧。(4 分) 20.作者一方面为深秋凋零的树林那特有的景致感到轻快自如,同时又为落叶飘零,韶华落 尽,春光已逝感到无限的惆怅和悲哀。并由此联想到个人、大众乃至民族的类似遭际,不无 感慨。(4 分) 21.(1)我不是为树苦恼,而是为自己,为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苦恼。这一点被树看穿。 (2 分) (2)摈弃了以前的片面认识,对自然、人生、和民族有了更新的认识。(2 分) (3)我可以辩证地认识失去与拥有,凋零与再生的关系,达观地对待生命中的失去与凋零。 (2 分) 22.①文章脉络清晰,行动上由漫步林中到踯躅凝思再到漫步前行,情绪上由轻快自如到惆 怅苦恼再到恬静释然,彼此照应,自然推进,不留斧痕。(2 分)②本文化大为小,小中见 大,通过对树林的凋零与再生,四季的轮回与更替等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揭示了自然的生死 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沿革的客观规律,构思巧妙,启人心智。(2 分)(以上 19—22 四 题意思对即可) 二. 19.(4 分)国内民间组织工作人员靠组织的福利保险等谋生;国外的有社会福利保险,无 需把在组织工作当作饭碗。 20.(6 分)一是国家保障政策不明确,管理不规范。二是民间组织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 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提供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 (答出 1 点得 2 分) 21.(4 分)运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2 分)。具体说明民间组 织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2 分)。 22.(4 分)①支持袁娟的观点。同国际接轨;符合民间组织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特点;社 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②支持刘培锋的观点。我国民间组织刚起步, 民间组织本身应该暂时负担;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报后可以壮大自身;组织相对于个人更有 力量,有责任为自己员工谋利
23.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七、(60分)附:参考译文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桥玄年轻时做过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巡行所属部域。考核 政绩,到了梁国,桥玄谒见周景,伏地陈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做总领陈相从事的官,彻 底查究羊昌的罪行。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备他担任此职并派遣他去。桥玄到达陈国后 全部抓捕羊昌的宾客,具体拷问贪污罪行。羊昌向来为大将军梁冀所推重,梁冀急发文书救 昌。周景秉承粱冀意旨想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文书不为所动,拷问羊昌更急。羊昌最后被 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从此出了名。 桥玄被举为孝廉,补洛阳左尉。这时粱不疑任河南尹,桥玄因公事当到府里接受问询,不想 受粱氏的羞辱,弃官回到乡里。后来四次升迁做了齐相,因事犯罪被罚为城旦。刑期满后, 被征召,升为上谷太守,又做了汉阳太守。这时上郡县令皇甫祯有贪污罪,桥玄把他抓起来 剃去头发用竹板痛打,皇甫祯死于冀县集市,一境都被震动。同郡上部人姜岐,守道隐居 名声传遍西州。桥玄召他为吏,他称病不往。桥玄很是生气,勒令督邮尹益强迫他,说:“姜 歧如果不来,赶紧让他的母亲改嫁。”尹益坚持求情,桥玄不允。尹益就急忙告诉姜岐,姜 岐坚决卧床不起。郡内士大夫也争着劝谏,桥玄才停止了这件事。当时的人颇有些讥讽他 桥玄后来谢病免职,又被公车召为司徒长史 灵帝初年,桥玄被征召为河南尹,转任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升为司空, 转任司徒。桥玄素来与南阳太守陈球有矛盾,自己在三公之位后,便推荐陈球做廷尉。桥玄 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上疏,引国家出现的众多灾祸来弹劾 自己,于是被免职。一年以后,被拜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升与皇帝有旧恩,以前做南 阳太守,贪污数亿以上。桥玄奏请免去盖升之职并将他关押起来,没收其贿赂所得,皇帝不 同意,反而提拔盖升为侍中。桥玄称病免职,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 任太尉。几个月后,又以病罢免,拜为太中大夫,回到家中就医 桥玄的小儿子年10岁,一个人在门边玩耍,忽然有三个人拿着木棍劫持他,跑入桥玄房舍, 登楼,向桥玄索要财物,桥玄不给。一会儿,司隶校尉阳球率领河南尹、洛阳令赶来,围攻 桥玄家。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害桥玄的儿子,不想逼迫劫匪。桥玄瞪着眼睛喊叫道:“奸人 没有王法,桥玄难道因一个儿子的性命而放掉国贼吗?”催促命令兵士前进。兵士们于是进 攻,桥玄的儿子因此死了。桥玄于是到朝廷谢罪,请求下令天下:“凡有劫持人质的,都 并杀掉,不得用财宝赎曰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于是朝廷用诏书发布了这个命令。自 安帝以来,法禁渐渐松弛,京城劫持人质,不避权责之家,而从此之后就再没有了。桥玄在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死去,时年75岁
23.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七、(60 分)附:参考译文: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桥玄年轻时做过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巡行所属部域。考核 政绩,到了梁国,桥玄谒见周景,伏地陈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做总领陈相从事的官,彻 底查究羊昌的罪行。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备他担任此职并派遣他去。桥玄到达陈国后, 全部抓捕羊昌的宾客,具体拷问贪污罪行。羊昌向来为大将军梁冀所推重,梁冀急发文书救 羊昌。周景秉承粱冀意旨想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文书不为所动,拷问羊昌更急。羊昌最后被 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从此出了名。 桥玄被举为孝廉,补洛阳左尉。这时粱不疑任河南尹,桥玄因公事当到府里接受问询,不想 受粱氏的羞辱,弃官回到乡里。后来四次升迁做了齐相,因事犯罪被罚为城旦。刑期满后, 被征召,升为上谷太守,又做了汉阳太守。这时上郡县令皇甫祯有贪污罪,桥玄把他抓起来 剃去头发用竹板痛打,皇甫祯死于冀县集市,一境都被震动。同郡上部人姜岐,守道隐居, 名声传遍西州。桥玄召他为吏,他称病不往。桥玄很是生气,勒令督邮尹益强迫他,说:“姜 歧如果不来,赶紧让他的母亲改嫁。”尹益坚持求情,桥玄不允。尹益就急忙告诉姜岐,姜 岐坚决卧床不起。郡内士大夫也争着劝谏,桥玄才停止了这件事。当时的人颇有些讥讽他。 桥玄后来谢病免职,又被公车召为司徒长史. 灵帝初年,桥玄被征召为河南尹,转任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公元 170 年),升为司空, 转任司徒。桥玄素来与南阳太守陈球有矛盾,自己在三公之位后,便推荐陈球做廷尉。桥玄 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上疏,引国家出现的众多灾祸来弹劾 自已,于是被免职。一年以后,被拜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升与皇帝有旧恩,以前做南 阳太守,贪污数亿以上。桥玄奏请免去盖升之职并将他关押起来,没收其贿赂所得,皇帝不 同意,反而提拔盖升为侍中。桥玄称病免职,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公元 178 年),升 任太尉。几个月后,又以病罢免,拜为太中大夫,回到家中就医。 桥玄的小儿子年 10 岁,一个人在门边玩耍,忽然有三个人拿着木棍劫持他,跑入桥玄房舍, 登楼,向桥玄索要财物,桥玄不给。一会儿,司隶校尉阳球率领河南尹、洛阳令赶来,围攻 桥玄家。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害桥玄的儿子,不想逼迫劫匪。桥玄瞪着眼睛喊叫道:“奸人 没有王法,桥玄难道因一个儿子的性命而放掉国贼吗?”催促命令兵士前进。兵士们于是进 攻,桥玄的儿子因此死了。桥玄于是到朝廷谢罪,请求下令天下:“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 并杀掉,不得用财宝赎曰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于是朝廷用诏书发布了这个命令。自 安帝以来,法禁渐渐松弛,京城劫持人质,不避权责之家,而从此之后就再没有了。桥玄在 光和六年(公元 183 年)死去,时年 7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