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09语文预测试题(十七)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蹊跷溪水栖身之所休戚与共 B.夙愿星宿追本溯源沧海一粟 C.陌路蓦然厉兵秣马拐弯抹角 参劾涸辙荷枪实弹一丘之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租赁突如其来鸠占鹊巢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缉拿归案挑肥捡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把柄罚不当罪眼花缭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D.徇私响誉中外唇枪舌剑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做好卫生消毒、破损修复的工作;二 是在城市和农村都要遵循自愿原则 B.外源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两省,近年实到外资都明显下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外 源型经济的功过究竞如何评价? C.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D.该纪念钞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一一国家体育场,其上方 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背景为天坛图案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己经清晰地展现在 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 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 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 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 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 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 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二、(9分,每小题3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 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 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一一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 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 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 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 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
备考 2009 语文预测试题(十七)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蹊跷 溪水 栖身之所休戚与共 B. 夙愿 星宿 追本溯源 沧海一粟 C. 陌路 蓦然 厉兵秣马拐弯抹角 D. 参劾 涸辙 荷枪实弹 一丘之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租赁 突如其来 鸠占鹊巢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 缉拿归案 挑肥捡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把柄 罚不当罪 眼花缭乱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D.徇私 响誉中外 唇枪舌剑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做好卫生消毒、破损修复的工作;二 是在城市和农村都要遵循自愿原则 B.外源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两省,近年实到外资都明显下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外 源型经济的功过究竟如何评价? C.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D.该纪念钞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 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其上方 为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背景为天坛图案。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 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 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 5000 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 米 1000 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 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 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 4 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 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 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希望 4 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 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 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 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 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 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 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
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 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 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生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 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 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 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 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 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一—欢快踏青。唐诗中即 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 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 花屣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 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 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 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 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 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 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 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 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清明踏青的诗云:“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 曲水,宝马踏荒烟。” 上巳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 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 “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 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 6.对“寒食节”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 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 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寒食风俗。 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 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 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732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 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7.下面诗句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项是() 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8.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迁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 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 的地位 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 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 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 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已;按其诞生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 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 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 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 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 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 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 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 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欢快踏青。唐诗中即 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 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 花屣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 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 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 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 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 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 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 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 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清明踏青的诗云:“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 曲水,宝马踏荒烟。” 上巳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 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 “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 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 6.对“寒食节”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一 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 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寒食风俗。 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 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 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 732 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 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7.下面诗句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项是( ) 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8.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迁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 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 的地位。 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 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 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 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巳;按其诞生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 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 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 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 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 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 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 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 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 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j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 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 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B.又为歌诗以劝之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没:通“殁”,死亡 10.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②吾其还也 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③丞相有爱而借之者,白 以为其都少尹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 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 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 作诗赠送给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3分)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3分) (3)乡人莫不加敬,诚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宫词(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岀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 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 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 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 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 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 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 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 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 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 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 B.又为歌诗以劝之 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 没:通“殁”,死亡。 10.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 ②吾其还也 1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 以为其都少尹 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 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 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 作诗赠送给他。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3 分)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3 分)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 分)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5.补出下面名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五、(12分) 16.随着出境旅游的不断升温,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大声喧 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 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作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 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两句话的条幅,要求主题鲜明,温馨得体, 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17.根据语境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任意选择奥运会项目写两句语,使语段完整。(4分) 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美的盛会,每一个体育项目几乎都是美的展示:举重是拔山盖 世之美 ,花样游泳是芙蓉出水之美。 18.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4分) ①在草原上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 ②星星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 ③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 备考2009语文预测试题(十七)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蹊跷溪水栖身之所休戚与共 B.夙愿星宿追本溯源沧海一粟 C.陌路蓦然厉兵秣马拐弯抹角 D.参劾涸辙荷枪实弹一丘之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租赁突如其来鸠占鹊巢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缉拿归案挑肥捡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把柄罚不当罪眼花缭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D.徇私响誉中外唇枪舌剑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做好卫生消毒、破损修复的工作;二 是在城市和农村都要遵循自愿原则 B.外源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两省,近年实到外资都明显下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外 源型经济的功过究竞如何评价? C.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D.该纪念钞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一一国家体育场,其上方 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背景为天坛图案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己经清晰地展现在 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 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 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 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
15.补出下面名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小题)(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五、(12 分) 16. 随着出境旅游的不断升温,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大声喧 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 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作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 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两句话的条幅,要求主题鲜明,温馨得体, 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17.根据语境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任意选择奥运会项目写两句语,使语段完整。(4 分) 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美的盛会,每一个体育项目几乎都是美的展示:举重是拔山盖 世之美, , ,花样游泳是芙蓉出水之美。 18.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4 分) ① 在草原上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 ② 星星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 ③ 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 备考 2009 语文预测试题(十七)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蹊跷 溪水 栖身之所休戚与共 B. 夙愿 星宿 追本溯源 沧海一粟 C. 陌路 蓦然 厉兵秣马拐弯抹角 D. 参劾 涸辙 荷枪实弹 一丘之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租赁 突如其来 鸠占鹊巢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 缉拿归案 挑肥捡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把柄 罚不当罪 眼花缭乱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D.徇私 响誉中外 唇枪舌剑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做好卫生消毒、破损修复的工作;二 是在城市和农村都要遵循自愿原则。 B.外源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两省,近年实到外资都明显下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外 源型经济的功过究竟如何评价? C.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D.该纪念钞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 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其上方 为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背景为天坛图案。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 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 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 5000 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 米 1000 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 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
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 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 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9分,每小题3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 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 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一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 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 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 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 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 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 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 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 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 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 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 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 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一—欢快踏青。唐诗中即 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 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 花屣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 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 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 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 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 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 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 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 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清明踏青的诗云:“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 曲水,宝马踏荒烨 上已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 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 “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 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 6.对“寒食节”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 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 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寒食风俗
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 4 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 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 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希望 4 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 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 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 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 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 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 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 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 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 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 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 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 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 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 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欢快踏青。唐诗中即 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 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 花屣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 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 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 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 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 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 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 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 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清明踏青的诗云:“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 曲水,宝马踏荒烟。” 上巳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 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 “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 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 6.对“寒食节”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一 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 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寒食风俗
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 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 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732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 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7.下面诗句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项是() 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8.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迁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 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 的地位。 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 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 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 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已:按其诞生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 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 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 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 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 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借之者,白以为其都少 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 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 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 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j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 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 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B.又为歌诗以劝之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没:通“殁”,死亡 10.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②吾其还也 1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③丞相有爱而借之者,白 以为其都少尹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
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 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 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 732 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 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7.下面诗句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项是( ) 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8.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迁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 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 的地位。 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 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 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 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巳;按其诞生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 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 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 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 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 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 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 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 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 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 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 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 B.又为歌诗以劝之 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 没:通“殁”,死亡。 10.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 ②吾其还也 1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 以为其都少尹 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
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 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 作诗赠送给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3分)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3分)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宫词(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补出下面名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五、(12分) 16.随着出境旅游的不断升温,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大声喧 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 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作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 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两句话的条幅,要求主题鲜明,温馨得体, 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17.根据语境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任意选择奥运会项目写两句语,使语段完整。(4分) 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美的盛会,每一个体育项目几乎都是美的展示:举重是拔山盖 世之美 ,花样游泳是芙蓉出水之美 18.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4分) ①在草原上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 ②星星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 ③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 ④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 ⑤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里星斗闪烁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夜晚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 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 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 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 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一一他们即使全 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 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 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 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 作诗赠送给他。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3 分)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3 分)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 分)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5.补出下面名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小题)(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五、(12 分) 16. 随着出境旅游的不断升温,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大声喧 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 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作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 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两句话的条幅,要求主题鲜明,温馨得体, 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17.根据语境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任意选择奥运会项目写两句语,使语段完整。(4 分) 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美的盛会,每一个体育项目几乎都是美的展示:举重是拔山盖 世之美, , ,花样游泳是芙蓉出水之美。 18.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4 分) ① 在草原上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 ② 星星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 ③ 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 ④ 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 ⑤ 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里星斗闪烁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 夜 晚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 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 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 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 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 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 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 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 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 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 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 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 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 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 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 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 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 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 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 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 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9.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2)“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 20.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4分) 21.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4分) 2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6分) 七、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07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 典”征集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 句,将被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 运”的理念,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情欢迎。 可结合这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句子,根据你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C(A溪ⅹB宿xiD荷he)2.A(B“捡”应为“拣”;C“渡”应为“度”;D“响” 应为“享”。) 3D(A句分号错,应为逗号:B句第一个问号错,应删掉或改为逗号:C句“诊治个性化” 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4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 “望洋兴叹”。) 5.B(A.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C.“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 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 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 、(9分,每小题3分) 6.C(发生天春秋后期的是墓祭,而不是在宗庙祭礼祖先。)7.B(描写的是上巳节游春) 8.C(A“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不能说明清明代替了寒食,清明代替寒食是宋元时期。 B原文中没有孔子“郊游宴饮”的表述。D诞生顺序是:上巳、寒食、清明。) 三、(12分,每小题3分)9.B(“劝”是勉励的意思。) 10.B(都用于主谓之间。A①是“因为”,②是“凭”。C项①表并列,②表转折。D项 ①表推测,大概;②表商量或希望,还是)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 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 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 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 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 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 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 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 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 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 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 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 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 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9.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2)“我就是在 30 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 20.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4 分) 21.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4 分) 2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6 分) 七、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07 年 9 月 28 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 典”征集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 句,将被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 运”的理念,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情欢迎。 可结合这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句子,根据你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C (A 溪 xī B 宿 xiù D 荷 hè)2.A(B“捡”应为“拣”;C“渡”应为“度”;D“响” 应为“享”。) 3.D(A 句分号错,应为逗号;B 句第一个问号错,应删掉或改为逗号;C 句“诊治个性化” 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4.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 “望洋兴叹”。) 5.B (A. 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 C. “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 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 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 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 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C(发生天春秋后期的是墓祭,而不是在宗庙祭礼祖先。)7.B(描写的是上巳节游春) 8.C(A“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不能说明清明代替了寒食,清明代替寒食是宋元时期。 B 原文中没有孔子“郊游宴饮”的表述。D 诞生顺序是:上巳、寒食、清明。)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9.B(“劝”是勉励的意思。) 10.B(都用于主谓之间。A①是“因为”,②是“凭”。C 项①表并列,②表转折。D 项 ①表推测,大概;②表商量或希望,还是)
11.C12.D(A项“后代的事迹”错:B项“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能给杨巨源送 行感到非常惭愧”错:C项用意不在于表达担忧之情 四、(24分)13.(10分)(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 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3分,注意“传”“工”“图”的翻译 (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3分,注意“长”“属”“和”的翻译。) (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 (4分,注意“莫”“诫”“去”“法”的翻译。) 译:从前疏广、疏受两位大人,因为年老,便辞职离去,在当时公卿们摆设供品陈设 在都城门外祭祀路神为他们饯行,有车数百辆。道旁的观众,大多叹息流泪,都说他们贤能 汉朝的史官就将他们的事迹写成传记,后来的画工又按照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至今还引人 注目,清晰显著如同头一天的发生的事情 国子司业杨巨源先生,正以能用《诗经》教育后辈闻名,一旦因为年龄满了七十,也就 向丞相表示要离开回归家乡。世人常说今人无法企及古人,今天的杨巨源和二疏,他们的意 志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在下不才待在了公卿后面的位置,但是遇上生病不能外出,不知杨大人离去的时候,城 门外送行的人有多少?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路边的观众也有叹息知道他是贤能的 吗?而史官也能大力张扬他的事迹,继二疏的事迹之后为他作传记吗?也不会寂寞吧?看如 今没有工于绘画的人,那么画与不画,本就可以不必说它了。然而我听说杨大人当初要离开 丞相有爱惜他的意思,奏禀皇上让他当家乡中都的少尹,不停止他的俸禄。还作了诗歌来劝 勉他,京师擅长作诗的人们,也相继应和丞相。也不知当初二疏离开的时候,有这样的事情 没有?古今的人同与不同也不清楚啊 现代的士大夫们以官府为家,一旦罢官就无家可归。杨大人刚刚二十岁,就在他的家乡 中了举人,靠本事考试中举来做官的。如今回归,指着某棵树说:“这棵树是我先人所栽种 的啊。那条河那座山丘,是我孩童时垂钓的地方啊。”乡里的人们没有不加以敬仰的,都告 诫自己的子孙要以杨大人不离弃家乡为榜样。古代所说的乡先生,逝世以后可以在乡祠堂中 被供奉祭祀,他就是这样的人吧?他就是这样的人吧? 14.(1)“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 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 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15.自己查吧 五、(12分)16答案示例:(1)勿忘礼仪之邦,牢记中国形象;(2)文明礼仪从小节做 起,出境旅游显大家风范:(3)人人都有中国形象,处处都有文明考场:(4)中华文明五 千年,礼仪展现一瞬间;(5)礼貌体现人格魅力,文明展示中华风采;(6)带回国外美好 印象,留下国人文明形象。(内容2分,形式2分) 17.答案示例l:跳高是鱼跃龙门之美,三级跳远是飞鸿踏雪之美。 2:短跑是风驰电掣之美,花样滑冰是蝴蝶翩飞之美。 18.③⑤①④② 六、(18分)19.(1)区别于城市的显要标志:(2)有月光的能够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乡村夜晚 20.“逃避”的是自然,城市缺少与自然的沟通,远离自然,甚至是拒绝自然 21.与乡村的夜晚形成对比,增强文章的鲜明性,引出下文乡村夜晩带给人的享受和感悟 22文章通过对富有象征韵味的月亮的描写,对比反衬,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倾慕 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喧嚣都市生活的一种深沉忧虑与思索。 ④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 ⑤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里星斗闪烁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夜晚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
11.C12.D(A 项“后代的事迹”错;B 项“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能给杨巨源送 行感到非常惭愧”错;C 项用意不在于表达担忧之情。) 四、(24 分)13.(10 分)(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 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3 分,注意“传”“工”“图”的翻译。) (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3 分,注意“长”“属”“和”的翻译。) (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 (4 分,注意“莫”“诫”“去”“法”的翻译。) 译:从前疏广、疏受两位大人,因为年老,便辞职离去,在当时公卿们摆设供品陈设, 在都城门外祭祀路神为他们饯行,有车数百辆。道旁的观众,大多叹息流泪,都说他们贤能。 汉朝的史官就将他们的事迹写成传记,后来的画工又按照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至今还引人 注目,清晰显著如同头一天的发生的事情。 国子司业杨巨源先生,正以能用《诗经》教育后辈闻名,一旦因为年龄满了七十,也就 向丞相表示要离开回归家乡。世人常说今人无法企及古人,今天的杨巨源和二疏,他们的意 志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在下不才待在了公卿后面的位置,但是遇上生病不能外出,不知杨大人离去的时候,城 门外送行的人有多少?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路边的观众也有叹息知道他是贤能的 吗?而史官也能大力张扬他的事迹,继二疏的事迹之后为他作传记吗?也不会寂寞吧?看如 今没有工于绘画的人,那么画与不画,本就可以不必说它了。然而我听说杨大人当初要离开, 丞相有爱惜他的意思,奏禀皇上让他当家乡中都的少尹,不停止他的俸禄。还作了诗歌来劝 勉他,京师擅长作诗的人们,也相继应和丞相。也不知当初二疏离开的时候,有这样的事情 没有?古今的人同与不同也不清楚啊。 现代的士大夫们以官府为家,一旦罢官就无家可归。杨大人刚刚二十岁,就在他的家乡 中了举人,靠本事考试中举来做官的。如今回归,指着某棵树说:“这棵树是我先人所栽种 的啊。那条河那座山丘,是我孩童时垂钓的地方啊。”乡里的人们没有不加以敬仰的,都告 诫自己的子孙要以杨大人不离弃家乡为榜样。古代所说的乡先生,逝世以后可以在乡祠堂中 被供奉祭祀,他就是这样的人吧?他就是这样的人吧? 14.(1)“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 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 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15.自己查吧: 五、(12 分)16.答案示例:(1)勿忘礼仪之邦,牢记中国形象;(2)文明礼仪从小节做 起,出境旅游显大家风范;(3)人人都有中国形象,处处都有文明考场;(4)中华文明五 千年,礼仪展现一瞬间;(5)礼貌体现人格魅力,文明展示中华风采;(6)带回国外美好 印象,留下国人文明形象。(内容 2 分,形式 2 分) 17.答案示例 l:跳高是鱼跃龙门之美,三级跳远是飞鸿踏雪之美。 2:短跑是风驰电掣之美,花样滑冰是蝴蝶翩飞之美。 18.③⑤①④② 六、(18 分)19.(1)区别于城市的显要标志;(2)有月光的能够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乡村夜晚。 20.“逃避”的是自然,城市缺少与自然的沟通,远离自然,甚至是拒绝自然。 21.与乡村的夜晚形成对比,增强文章的鲜明性,引出下文乡村夜晚带给人的享受和感悟。 22.文章通过对富有象征韵味的月亮的描写,对比反衬,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倾慕 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喧嚣都市生活的一种深沉忧虑与思索。 ④ 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 ⑤ 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里星斗闪烁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 夜 晚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
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丟弃 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 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 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一一他们即使全 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 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 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 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 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 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 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 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 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 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裏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 候岀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 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 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 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 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 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9.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2)“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 20.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4分) 21.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4分) 2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6分) 七、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07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 典”征集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 句,将被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 运”的理念,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情欢迎。 可结合这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句子,根据你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C(A溪ⅹB宿xiD荷he)2.A(B“捡”应为“拣”;C“渡”应为“度”:D“响 应为“享 3D(A句分号错,应为逗号;B句第一个问号错,应删掉或改为逗号;C句“诊治个性化” 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4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 望洋兴叹”。) 5.B(A.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C.“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 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 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
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 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 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 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 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 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 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 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 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 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 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 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 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 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 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 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 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 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 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 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9.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2)“我就是在 30 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 20.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4 分) 21.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4 分) 2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6 分) 七、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07 年 9 月 28 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 典”征集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 句,将被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 运”的理念,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情欢迎。 可结合这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的一个句子,根据你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C (A 溪 xī B 宿 xiù D 荷 hè)2.A(B“捡”应为“拣”;C“渡”应为“度”;D“响” 应为“享”。) 3.D(A 句分号错,应为逗号;B 句第一个问号错,应删掉或改为逗号;C 句“诊治个性化” 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4.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 “望洋兴叹”。) 5.B (A. 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 C. “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 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 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 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