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定位:西医院校的学生今后将从事西医临床工作,《中医学》 的教学目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工作 者,而只能给学生以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在今后从事西医临床工 作时开阔思路,针对西医临床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中 医中药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为西医临床服务,增加治病防病的 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疗效,更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内容:中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导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 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辨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针灸、 推拿、拔罐等。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掌握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六淫、七情内伤,四诊,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的辨证,中药的性能、中药各论中 的代表药,方剂各论中的代表方,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常用经穴, 常用推拿手法等,熟悉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用书:吕志平、赵春妮主编《基础中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一版。 参考教材: 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中医学 李家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1月第六版 邦 中医学 王桂 敏 科学出版社 2007年3月第一版 中医基础理论 郭霞 珍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一版 中医内科学 王永 炎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2月第一版 方剂学 邓中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
中医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定位:西 医 院 校 的 学 生 今 后将 从 事 西 医 临 床 工 作,《 中 医 学 》 的教学目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工作 者,而只能给学生以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在今后从事西医临床工 作时开阔思路,针对西医临床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中 医中药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为西医临床服务,增加治病防病的 手段和方法 , 从 而提 高 疗 效 , 更 能 适 应 临 床 工 作 的 需 要 。 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专 业 必 修 课程 。 基本内容: 中 医 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 导 论 、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 脏 象 学 说 、 气 血 津 液、经络学 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辨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针灸、 推拿、拔罐 等 。 基本要求:学 生 应 按本 大 纲 具 体 要 求 ,掌 握 中 医 学 的主 要 特 点 , 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六淫、七情内伤,四诊,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的辨证,中药的性能、中药各论中 的代表药,方剂各论中的代表方,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常用经穴, 常用推拿手 法 等 ,熟 悉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 课 件 教 学及实践教学 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用书:吕 志 平 、赵 春 妮 主 编《 基 础 中 医学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6 年 8 月第一 版 。 参考教材: 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中医学 李家 邦 人民卫生出 版 社 2005 年 1 月第六 版 中医学 王桂 敏 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3 月第一 版 中医基础理 论 郭霞 珍 上海科学技 术 出 版社 2006 年 8 月第一 版 中医内科学 王永 炎 北京出版社 1994 年 12 月第 一 版 方剂学 邓中 中国中医药 出 版 社 2003 年 1 月第一 版
甲 中华临床中医学 雷载 人民卫生社 1998年10月第一版 权 第一章 导 论 [目的要求] 一、明确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二、了解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三、熟悉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及其基本内容。 四、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医诊法及辨证学思想 三、中医方药学的发展 四、中医针灸学的发展 五、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 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界和社会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阐明中医学恒动观念的含义及其生理上、病理上 和疾病防治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阐明中医学“证”的含义、辨证和论治的概念及 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3学时。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一、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观和自发 的辨证观思想,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甲 中华临床中 医 学 雷载 权 人民卫生社 1998 年 10 月第 一 版 第一章 导 论 [目的要求 ] 一、明确西 医 院 校学 生 学 习 《 中 医 学 》 课 程 的 必 要 性 。 二、了解中 医 学 是一 个 伟 大 的 宝 库 。 三、熟悉中 医 学 四大 经 典 著 作 及 其 基 本 内 容 。 四、掌握中 医 学 理论 体 系 的 基 本 特 点 。 [教学内容 ] 一、中医学 理 论 体系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二、中医诊 法 及 辨证 学 思 想 三、中医方 药 学 的发 展 四、中医针 灸 学 的发 展 五、中医学 理 论 体系 的 主 要 特 点 ( 一 ) 整体观念: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 个有机整体 以 及 人与 自 然 界 和 社 会 的 统 一 性 。 ( 二 ) 恒动观念:阐明中医学恒动观念的含义及其生理上、病理上 和疾病防治 的 恒 动观 。 ( 三 ) 辨证论治:阐明中医学“证”的含义、辨证和论治的概念及 辨证论治的 基 本 方法 。 [方法与时间 ] 课堂理论课 3 学 时。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 一、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观和自发 的辨证观思 想 , 是中 医 学 的 说 理 工 具
二、掌握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医学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具有物质、运动、变化三大特性,具有朴素 唯物观和自发辨证观思想。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具有“背日”、“向日”和“水”、“火” 的基本特性,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与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 用、消长平衡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的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的 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人体内阴阳之间失去了协调平衡关系, 就发生疾病。 (四)用阴阳指导疾病诊断:辨别声息、脉象分阴阳,阴阳是八纲 辨证的总纲。 (五)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确定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选用 方药以及指导预防疾病等。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1学时。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一、了解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二、掌握五行学说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二、掌握阴 阳 学 说的 主 要 内 容 及 在 中 医 学 的 应 用 。 [教学内容 ] 一、阴阳学 说 的 主要 内 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具有物质、运动、变化三大特性,具有朴素 唯物观和自 发 辨 证观 思 想 。 ( 二 )阴 阳 的 基 本 特 征 :阴 阳 具 有“ 背 日”、“ 向 日 ”和“ 水 ”、“ 火 ” 的基本特性 , 是 确定 事 物 或 现 象 阴 阳 属 性 的 依 据 。 (三)阴阳 的 普 遍性 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与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 用、消长平 衡 的 对立 统 一 关 系 。 二、阴阳学 说 在 中 医 学 中 的 应 用 ( 一 )用 阴 阳 归 属 人 体 组 织结 构 :人 是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 人 生 有 形, 不离阴阳”。 (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的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的 双方相互制 约 、 相互 促 进 、 协 调 平 衡 的 结 果 。 ( 三)用 阴 阳 说 明 病 理 变 化:人 体 内 阴 阳 之 间 失 去 了 协 调 平 衡 关 系, 就发生疾病 。 (四)用阴阳指导疾病诊断:辨别声息、脉象分阴阳,阴阳是八纲 辨证的总纲 。 (五)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确定治疗原则和归 纳 药 物 性 能 、 选 用 方药以及指 导 预 防疾 病 等 。 [方法与时间 ] 课堂理论课 1 学 时。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 一、了解五 行 学 说是 我 国 古 代 的 唯 物 主 义 哲 学 思 想 。 二、掌握五 行 学 说主 要 内 容 及 其 在 中 医 学 中 的 应 用 。 [教学内容 ]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 本物质。“行”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运动变化。五行定义:木、火、 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直接归类法,间接推演法。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的概 念及规律和次序。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生理现象: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用五行生 克规律阐释五脏的的相互关系。 (二)解释病理传变: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说明五脏疾病 的传变等。 (三)指导疾病诊断: (四)指导临床治疗:用五行的生克规律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及确 定治则与治法。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三章 脏象学说 [目的要求] 一、掌握脏象的概念以及脏腑的总体生理功能与生理特点。 二、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 三、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四、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及系统连属 (一)心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二)肺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一、五行学 说 的 主要 内 容 (一)五 行 学 说 的 基 本 概 念:“ 五 ”是 指 木 、火 、土 、金 、水 五 种 基 本 物 质。“ 行 ”一 指 行 列 、次 序 ;二 指 运 动 变 化 。五 行 定 义 :木 、火、 土、金、水 五 种 物质 及 与 之 相 关 的 不 同 事 物 之 间 的 联 系 和 变化 。 (二)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三)事物 的 五 行归类:直接归类法,间接推演法。 (四) 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的概 念及规律和 次 序 。 二、五行学 说 在 中医 学 中 的 应 用 (一) 解释生理现象: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用五行生 克规律阐释 五 脏 的的 相 互 关 系 。 (二) 解释病理传变: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说明五脏疾病 的传变等。 (三)指导 疾 病 诊断 : (四) 指导临床治疗:用五行的生克规律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及确 定治则与治 法 。 [方法与时间 ] 课堂理论课 2 学 时。 第三章 脏象学说 [目的要求 ] 一、掌握脏 象 的 概念 以 及 脏 腑 的 总 体 生 理 功 能 与 生 理 特 点 。 二、掌握五 脏 的 生理 功 能 。 三、掌握六 腑 的 生理 功 能 。 四、了解脏 腑 之 间的 关 系 。 [教学内容 ] 一、五脏的 主 要 功能 及 系 统 连 属 (一)心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 病 理 表 现 及 系 统 连 属 : (二)肺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 病 理 表 现 及 系 统 连 属 :
(三)脾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四)肝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五)肾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二)胃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三)小肠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四)大肠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五)膀胱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六)三焦概论、主要生理功能、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 功能特点: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奇恒之腑概论 (一)脑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二)女子胞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6学时。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一、掌握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气的运动及气的功能、分类。 三、掌握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四、掌握津液的代谢。 [教学内容] 一、气
(三)脾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 病 理 表 现 及 系 统 连 属 : (四)肝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 病 理 表 现 及 系 统 连 属 : (五)肾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 病 理 表 现 及 系 统 连 属 : 二、六腑的 主 要 功能 (一)胆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二)胃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三)小肠 概 论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四)大肠 概 论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五)膀胱 概 论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六)三焦概论、主要生理功能、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 功能特点: 三、奇恒之 腑 的 主要 功 能 奇恒之腑概 论 (一)脑概 论 、 主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二)女子 胞 概 论、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及 病 理 表 现 : 四、脏腑之 间 的 相互 关 系 (一)脏与 脏 之 间的 相 互 关 系 : (二)腑与 腑 之 间的 相 互 关 系 : (三)脏与 腑 之 间的 相 互 关 系 : [方法与时间 ] 课堂理论课 6 学 时。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 一、掌握气 血 津 液的 基 本 概 念 。 二、掌握气 的 运 动及 气 的 功 能 、 分 类 。 三、掌握影 响 血 液运 行 的 因 素 。 四、掌握津 液 的 代谢 。 [教学内容 ] 一、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 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 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的运动形式: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定义、生成与 分布和主要功能。 二、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 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精和血之间还存在 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三)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血是神 志活动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主宗气,脾主统血,肝主藏 血。 三、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涉及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的一 系列生理活动。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 衡,排泄代谢产物。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生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的基本概念: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 体和维持人 体 生 命活 动 最 基 本 的 物 质 。 (二)气的 生 成 : (三)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 化作用。 (四)气的 运 动 : 1、气机的概 念 : 气 的 运 动 称 为 气 机 。 2、气的运动形式: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定义、生成与 分布和主要 功 能 。 二、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即血液,是循 行 于 脉 中 的 富 有 营 养 的 红 色 液态物质, 是 构 成人 体 和 维 持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 基 本 物 质 之 一。 (二)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精和血之间还存在 着 相 互 资 生 和 转 化的 关 系 。( 三)血 的 功 能 :营 养 滋 润全 身 ,血 是 神 志活动物质 基 础 。 (四)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主宗气,脾主统血,肝主藏 血。 三、津液 (一)津液 的 基 本概 念 : 津 液 是 机 体 一 切 正 常 水 液 的 总 称 。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涉及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的一 系列生理活 动 。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 衡,排泄代 谢 产 物。 四、气、血 、 津 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与 血 的 关系 : 1、气为血之 帅 : 气 能 生 血 , 气 能 行 血, 气 能 摄 血 。 2、血为气之 母 : 血 能 载 气 , 血 能 生 气。 (二)气与 津 液 的关 系 :
1、气对津液的作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2、津液对气的作用:津能化气,津能载气。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相互渗透转化。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3学时。 第五章 经络学说 [目的要求] 一、熟悉经络的意义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熟悉经络的功能与作用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在体表的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和 表里络属规律,了解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四、了解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教学内容] 概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 论核心。 一、经络的意义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 下内外的通路。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合称“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二)阐释病理变化: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气对津液 的 作 用 : 气 能 生 津 , 气 能行 津 , 气 能 摄 津 。 2、津液对 气 的 作用 : 津 能 化 气 , 津 能 载 气 。 (三)血与 津 液 的关 系 : 血 与 津 液 相 互 渗 透 转 化 。 [方法与时间 ] 课堂理论课 3 学 时。 第五章 经络学说 [目的要求 ] 一、熟悉经 络 的 意义 及 经 络 学 说 的 主 要 内 容 。 二、熟悉经 络 的 功能 与 作 用 及 经 络 系 统 的 组 成 。 三 、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在体表的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和 表里络属规 律 , 了解 十 二 经 脉 流 注 次 序 。 四、了解奇 经 八 脉、 十 二 经 别 、 十 五 别 络 、 十 二 经 筋 和 十 二皮 部 。 [教学内容 ] 概 论 :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 论核心。 一、经络的 意 义 及经 络 学 说 的 主 要 内 容 (一)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 下内外的通 路 。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合称“十二 经 脉”。 经络系统的 组 成。 二、经络的 功 能 与作 用 (一)经络 的 生 理功 能 : 1、沟通表里 上 下 , 联 系 脏 腑 器 官 。 2、通行气血 , 濡 养 脏 腑 组 织 。 3、调节机能 平 衡 。 4、感应传导 作 用 。 (二)阐释 病 理 变化 : (三)指导 疾 病 的诊 断 :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三、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四、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 阳维脉的总称。 五、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3学时。 第六章 病因病机学说 [目的要求] 一、了解邪正概念及发病机理。 二、掌握六淫的定义、共同致病特点及风、寒、暑、湿、燥、火邪 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三、熟悉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七情致病特点,了解疫疠及饮食劳逸 致病。 四、掌握痰饮、瘀血的定义、形成及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因 概论:阐明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分类、病因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 病因学的内容,说明致病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和异同。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
(四)指导 疾 病 的治 疗 与 预 防 : 三、十二经 脉 (一)十二 经 脉 的命 名 : (二)十二 经 脉 在体 表 的 分 布 规 律 : (三)十二 经 脉 的走 向 和 交 接 规 律 : (四)十二 经 脉 的表 里 络 属 规 律 : (五)十二 经 脉 的流 注 次 序 : 四、奇经八 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 阳维脉的总 称 。 五、经别、 别 络 、经 筋 、 皮 部 [方法与时间 ] 课堂理论课 3 学 时。 第六章 病因病机学说 [目的要求 ] 一、了解邪 正 概 念及 发 病 机 理 。 二 、 掌握六淫的定义、共同致病特点及风、寒、暑、湿、燥、火邪 的性质与致 病 特 点。 三 、 熟悉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七情致病特点,了解疫疠及饮食劳逸 致病。 四、掌握痰 饮 、 瘀血 的 定 义 、 形 成 及 致 病 特 点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病 因 概 论 : 阐明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分类、病因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 病因学的内 容 , 说明 致 病 因 素 与 发 病 的 关 系 。 一、外感致 病 因 素 (一)六淫 : 1、六气与六 淫 的 概 念 和 异 同 。 2、六淫 致 病 的 共 同 特 点 :外 感 性 、季 节 性 、地 域 性 、相 兼 性 、转 化
性。 3、风、寒、暑、湿、燥、火(热)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二)疫疠: 疫疠的概念及疫疠与六淫的不同。 1、疫疠的致病特点。 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一)七情: 七情与内伤七情的概念,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 (二)饮食: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三)劳逸:过劳过逸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而致病。 三、其他致病因素 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等。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肺、 脾、肾及三焦的关系。 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可随气而行,全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痰 饮病证的临床症状复杂,可分为痰证和饮证,在体内不同部位有不 同证候表现。 (二)瘀血: 1、瘀血的形成: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
性。 3、风、寒、 暑 、 湿 、 燥 、 火 ( 热 ) 邪的 性 质 及 其致病特点。 (二)疫疠 : 疫疠的概念 及 疫 疠与 六 淫 的 不 同 。 1、疫疠的致 病 特 点 。 2、疫疠发生 与 流 行 的 因 素 。 二、内伤致 病 因 素 (一)七情 : 七情与内伤 七 情 的概 念 , 七 情 与 五 脏 的 关 系 。 七情致病的 特 点 : 1、直接伤及 内 脏 。 2、影响脏腑 气 机 。 3、影响病情 。 (二) 饮食: 1、饮食不节 。 2、饮食不洁 。 3、饮食偏嗜 。 (三)劳逸 : 过 劳过 逸 影 响 脏 腑 生 理 功 能 而 致 病 。 三、其他致 病 因 素 其他致病因 素 包 括外 伤 、 烧 烫 伤 、 冻 伤 、 虫 兽 伤 等 。 四、可致病 的 病 理产 物 (一) 痰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 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肺、 脾、肾及三 焦 的 关系 。 2、痰 饮 的 致 病 特 点 :痰 饮 可 随 气 而 行 ,全 身 内 外 上 下无 所 不 至 。痰 饮病证的临床症状复杂,可分为痰证和饮证,在体内不同部位有不 同证候表现 。 (二)瘀血 : 1、瘀血的形成: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
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所致的病证极为广泛,常因阻滞部位不同 而异。还有共同特点:疼痛,肿块、出血、面黑、甲错、青紫、舌 质紫暗瘀斑瘀点,脉细涩、沉弦、结代。 (三)结石: 1、结石的形成: 2、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二节病机 概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因的分类、病因 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病因学的内容,说明致病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一、正邪相争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的 结果。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 发病的重要条件, 有是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疾病发生后在其发展与变化过程中,正邪相争发生着力量对比上 的消长盛衰变化。 1、表邪入里:是指外邪侵入机体引发表证,而后内传入里,转 为里证的病理传变过程。 2、 里邪出表:是批病邪由里透达于表的病理过程。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是指体内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 又决定虚与实的两 种病理状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
或血运不畅 阻 滞 于经 脉 及 脏 腑 内 的 血 液 。 2、瘀 血 的 致 病特 点 :瘀 血 所 致 的 病 证 极 为 广 泛 ,常 因 阻 滞 部 位 不 同 而异。还有共同特点:疼痛,肿块、出血、面黑、甲错、青紫、舌 质紫暗瘀斑 瘀 点 ,脉 细 涩 、 沉 弦 、 结 代 。 (三)结石 : 1、结石的形 成 : 2、结石的致 病 特 点 : 第二节 病 机 概 论 :病 机是 指 疾 病 发 生 、发 展 与 变 化 的 机理 。、病 因的 分 类 、病 因 具 有 相 对 的 特 点 和中 医 病 因 学 的 内 容 ,说 明 致 病 因 素 与 发 病 的 关 系。 一、正邪相 争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的 结果。 ( 一 ) 正 邪 相争 与 发 病 :正 气 不 足 是 发 病 的 内 在因 素 ,邪 气 侵 袭 是 发病的重要 条 件 , 有是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 (二)正邪 盛 衰 与病 邪 出 入 : 疾 病 发 生 后 在 其 发 展 与 变 化 过 程 中 ,正 邪 相争 发 生 着 力 量 对 比 上 的消长盛衰 变 化 。 1、 表邪入里:是指外邪侵入机体引发表证,而后内传 入里,转 为里证的病 理 传 变过 程 。 2、 里邪出表:是 批 病 邪 由 里 透 达 于 表 的 病 理 过 程 。 (三) 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是指体内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 又决定虚与 实 的 两 种病理状态。“ 邪 气 盛 则 实 , 精 气 夺 则虚 ”。 (四)正邪 盛 衰 与疾 病 转 归 : 二、阴阳失 调 阴 阳 失 调 即 阴 阳 之 间 失 去 平 衡 协 调 之 简称 。阴 阳 失 调 是 疾 病 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