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 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 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 中医经典了。什么是医经呢?《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指出:“医经者,原人血脉、 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剂 和之所宜。至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刷剧,以生为死。”这 就是说:医经是根据人身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情状,用以阐发百病的根 源、死生的界线,而度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最 好的药剂之功能就像磁石取铁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高明的医者违反医学理论, 致使当愈者反剧,当生者反死。简言之,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 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它很重要。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 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的“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 显的“三字经”之类。所以称“内经”,并不是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 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像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 与“外”相对为言而己。 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这正如《淮南 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 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 《黄帝内经》究竞成于什么时代呢?宋林亿、高保衡等认为:“非大圣上智,孰 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邵 雍认为:“《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程颢认为:“《素问》书出战国之末”: 司马光认为:“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 但与歧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朱熹也认为:“至于战国 之时,方术之士遂笔之于书以相传授,如列子之所引与夫《素问》、《握奇》之属…”: 明方孝儒认为:“皆出战国、秦、汉之人”:方以智认为:“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 《素问》也,皆周末笔”。清魏荔彤认为:“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 综上所说,将《黄帝内经》之成书定为战国时期是较为可信的,但也不能认为《素问》 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尽出于战国。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内经素问》
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 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 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 中医经典了。什么是医经呢?《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指出:“医经者,原人血脉、 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剂 和之所宜。至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这 就是说:医经是根据人身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情状,用以阐发百病的根 源、死生的界线,而度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最 好的药剂之功能就像磁石取铁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高明的医者违反医学理论, 致使当愈者反剧,当生者反死。简言之,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 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它很重要。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 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的“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 显的“三字经”之类。所以称“内经”,并不是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 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像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 与“外”相对为言而已。 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这正如《淮南 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 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 《黄帝内经》究竟成于什么时代呢?宋林亿、高保衡等认为:“非大圣上智,孰 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邵 雍认为:“《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程颢认为:“《素问》书出战国之末”; 司马光认为:“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 但与歧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朱熹也认为:“至于战国 之时,方术之士遂笔之于书以相传授,如列子之所引与夫《素问》、《握奇》之属……”; 明方孝儒认为:“皆出战国、秦、汉之人”;方以智认为:“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 《素问》也,皆周末笔”。清魏荔彤认为:“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 综上所说,将《黄帝内经》之成书定为战国时期是较为可信的,但也不能认为《素问》 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尽出于战国。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内经素问》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 指为韩诸公子所著,程子谓出于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 子思之言并传也。”以上仅仅是从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上加以归纳分析所做的判断。其实 还可以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内容特点、先秦古韵等诸方面论证《黄 帝内经》的绝大多数篇章(也即《黄帝内经》的主体部分)成于战国。限于篇幅,这方 面的论述只好从略了。 二、《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 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 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 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 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 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 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 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 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 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 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 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 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 本。 三、《伤寒杂病论》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 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 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 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 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 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己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 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 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 指为韩诸公子所著,程子谓出于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 子思之言并传也。”以上仅仅是从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上加以归纳分析所做的判断。其实 还可以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内容特点、先秦古韵等诸方面论证《黄 帝内经》的绝大多数篇章(也即《黄帝内经》的主体部分)成于战国。限于篇幅,这方 面的论述只好从略了。 二、《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 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 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 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 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 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 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 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 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 1~ 22 难论脉;23~29 难论经络;30~47 难论脏腑,48~61 难论病;62~68 难论俞穴;69~ 81 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 7 个冲要部位) 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 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 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 本。 三、《伤寒杂病论》 公元 3 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 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 约在公元 200 年~210 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 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219 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 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 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 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 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 22 篇,记述
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荷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 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 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 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 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 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蠢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 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 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 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 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 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 各科的常用方剂。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 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 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 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 《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 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 农本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 (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 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神农,古传说中“三皇”之一,传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书名冠以神农为尊古之风的 假托。现行本为清孙星衍、孙冯翼辑。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渊如,清 代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刑部主 事等,一生博览群书,贯通经史、训诂、诸子、医药,除辑本书外,尚有《素女方》、 《秘授清宁丸方》、《服盐药法》等著,于古代医籍整理多有贡献
了 397 条治法,载方 113 首,总计 5 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 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 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 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 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 800 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 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 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 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 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 25 篇,载方 262 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 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 269 个,使用药物 214 味,基本概括了临床 各科的常用方剂。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 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 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 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 《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 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 农本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 (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 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神农,古传说中“三皇”之一,传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书名冠以神农为尊古之风的 假托。现行本为清孙星衍、孙冯翼辑。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渊如,清 代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刑部主 事等,一生博览群书,贯通经史、训诂、诸子、医药,除辑本书外,尚有《素女方》、 《秘授清宁丸方》、《服盐药法》等著,于古代医籍整理多有贡献
书凡3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 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立为3卷分别论述。卷1为“上经”, 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 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卷2为“中经”,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本中经”。卷3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 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 本下经”。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首先,在药学方面, 所论365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 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 剂学方法,指出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 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药方面,提 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 定。 《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国药学的诞生。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补充,形成了众多 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 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 大椿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1837),今有尚志钧著 《神农本草经校点》(1981)等
书凡 3 卷,载药 365 种,其中植物药 252 种,动物药 67 种,矿物药 46 种。根据 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立为 3 卷分别论述。卷 1 为“上经”, 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 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卷 2 为“中经”,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本中经”。卷 3 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 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 本下经”。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首先,在药学方面, 所论 365 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 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 剂学方法,指出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 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药方面,提 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达 170 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 定。 《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国药学的诞生。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补充,形成了众多 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 ), 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 大椿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1837),今有尚志钧著 《神农本草经校点》(198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