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语用题评分细则 第一、二空:句式1分,修饰语1分,内容1分,所选词语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如公德、法律等 第三、四空:句式1分,内容2分。前半对自己后半对别人2分,例如:道德是一种自持,不是一种 管制。内容都是对自己或对他人得1分,例如:道德是一种素质,不是一种表演(后半句不是对他人,得 1分) 5、按原标准。 9(1)“饮食冠裳”应译成动词,如译为“给他饭吃,给他衣穿”也可。“假以骑从”,“假”如译为“假装” 不得分。“夸徇四境”能译出“夸”或“徇”,译句意思对即可得分。 (2)“工作文词”译为“善于(擅长)作文词”可得1分,“工”译错不得分;“鲜”和“过”各1分 (3)“臣所谓吝者”和“吝于改过”中的“吝”也可译为在什么方面“小气”、“舍不得”,在前后两句中 任意一处译出即可得分:“勇于有为”译为“敢于做事”,“敢于行动”,“在做事方面勇敢”均可;“改过” 译为“改正”也可。 10(1)“对象”以句子表达,句中包括“梅花”即可得分;“依据”只抄“花来春未”、“雪来香异”而不 加解说,得1分。 (2)答“对比”加其他手法,超出2种,不得分。只答“托物言志”可得1分。“思想情感”答“对梅花 的喜爱”或“以梅花自比”均可得1分 12.补充:欢快、愉悦、兴奋、欣喜—一失落一一恐惧、害怕、孤独、感到危险 学生可用陈述性语言作答,但是,必须有关键词:顺序不可颠倒 13、展示城市羔羊面临的生存环境:反衬山坡上的草:折射出城市生活的单调、乏味、枯燥、直白:缺乏 生机与内涵,以及城市人的心灵的苍白。 14、如能合理概括出不同态度的具体表现:如有人同情,有人担忧,有人讨厌,有人冷酷等,也可按第 点给全分;第三点,只出现术语(作铺垫)不给分。必须结合文本内容作答。 15、补:答成“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可。结构方面,答对一点给两分。 对主旨表达妙处的探究,忌说空话:对主旨理解可以多元化:如:引起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美化城 市环境的反思;引发现代城市人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讽刺意味 论说类 18、第二点“兄弟姐妺吃同一奶水长大”也可以表述为“儿女寻找机会回到母亲身边共食以确认和延续”。 另外补充2点:不同民族通过共食,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主客之间通过共食交流感情、认同血缘 19、对正确理解、准确表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可。如果具体描述为:吃别人共食就有了血缘关系,就把他 当作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连死都不怕,染上病又何妨? 实用 18、补充“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壁画340幅”。 19、另外补充一个方面“研究动力”:强烈的爱国信念。其中第一个方面必答,另答到后面的三个方面中 的任何2条,即可得满分
南京市 2009 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语用题评分细则 一、 4、第一、二空:句式 1 分,修饰语 1 分,内容 1 分,所选词语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如公德、法律等 第三、四空:句式 1 分,内容 2 分。前半对自己后半对别人 2 分,例如:道德是一种自持,不是一种 管制。内容都是对自己或对他人得 1 分,例如:道德是一种素质,不是一种表演(后半句不是对他人,得 1 分)。 5、按原标准。 二 9(1)“饮食冠裳”应译成动词,如译为“给他饭吃,给他衣穿”也可。“假以骑从”,“假”如译为“假装” 不得分。“夸徇四境”能译出“夸”或“徇”,译句意思对即可得分。 (2)“工作文词”译为“善于(擅长)作文词”可得 1 分,“工”译错不得分;“鲜”和“过”各 1 分。 (3)“臣所谓吝者”和“吝于改过”中的“吝”也可译为在什么方面“小气”、“舍不得”,在前后两句中 任意一处译出即可得分;“勇于有为”译为“敢于做事”,“敢于行动”,“在做事方面勇敢”均可;“改过” 译为“改正”也可。 10(1)“对象”以句子表达,句中包括“梅花”即可得分;“依据”只抄“花来春未”、“雪来香异”而不 加解说,得 1 分。 (2)答“对比”加其他手法,超出 2 种,不得分。只答“托物言志”可得 1 分。“思想情感”答“对梅花 的喜爱”或“以梅花自比”均可得 1 分。 三 12.补充:欢快、愉悦、兴奋、欣喜——失落——恐惧、害怕、孤独、感到危险。 学生可用陈述性语言作答,但是,必须有关键词;顺序不可颠倒 13、展示城市羔羊面临的生存环境;反衬山坡上的草;折射出城市生活的单调、乏味、枯燥、直白;缺乏 生机与内涵,以及城市人的心灵的苍白。 14、如能合理概括出不同态度的具体表现:如有人同情,有人担忧,有人讨厌,有人冷酷等,也可按第一 点给全分;第三点,只出现术语(作铺垫)不给分。必须结合文本内容作答。 15、补:答成“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可。结构方面,答对一点给两分。 对主旨表达妙处的探究,忌说空话;对主旨理解可以多元化:如:引起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美化城 市环境的反思;引发现代城市人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讽刺意味。 四 论说类 18、第二点“兄弟姐妹吃同一奶水长大”也可以表述为“儿女寻找机会回到母亲身边共食以确认和延续”。 另外补充 2 点:不同民族通过共食,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主客之间通过共食交流感情、认同血缘。 19、对正确理解、准确表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可。如果具体描述为:吃别人共食就有了血缘关系,就把他 当作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连死都不怕,染上病又何妨? 实用 18、补充“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壁画 340 幅”。 19、另外补充一个方面“研究动力”:强烈的爱国信念。其中第一个方面必答,另答到后面的三个方面中 的任何 2 条,即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