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三模试卷 (考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积累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停下繁忙的步调,终于又能在这个黑色的夜晚,心无旁w地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给 心灵一份慰j,让心重归明亮,保持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一片永不干he的平静之湖。 此夜如此安详,如此妩媚,让心中的喧嚣戛然而止,相随着时间慢慢征程,自己早已和予 文字一份安静,早已习惯用文字来振奋人心。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一项是(2分) A.中央纪委研究室表示:党委的主体责任,主要体现在选好用好干部、纠正损害群众利 益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当好廉洁从政表率 等五个方面 B.2017年6月5日是我国第三个环境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履行 环保义务,共治环境污染,共建美丽家园。 C.今晚,《对焦中国画》、《启功说诗文声律》、《儒学百问录》等12种书,被他心满意足 地“请回家”。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旅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据报道,杭州国际博览会议中心自开业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近40万人左右,短短4个月 营收破亿元并实现盈利。 B.《人民的民义》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 显得静悄悄的。 C.今年春节,无论从文化还是娱乐的角度来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都算得上 一件盛事,收视率很高,许多人看后盛赞选手的出色表现。 D目前,泰州交通主要存在着主干道过于拥堵,斑马线前车子不让行人,随意鸣喇叭,治
初三语文三模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30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4 分) 停下繁忙的步调,终于又能在这个黑色的夜晚,心无旁 wù地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给 心灵一份慰 jì,让心重归明亮,保持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一片永不干 hé的平静之湖。 此夜如此安详,如此妩媚,让心中的喧嚣戛然而止,相随着时间慢慢征程,自己早已 fù予 文字一份安静,早已习惯用文字来振奋人心。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一项是 (2 分) ( ) A.中央纪委研究室表示:党委的主体责任,主要体现在选好用好干部、纠正损害群众利 益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当好廉洁从政表率 等五个方面。 B.2017 年 6 月 5 日是我国第三个环境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履行 环保义务,共治环境污染,共建美丽家园。 C.今晚,《对焦中国画》、《启功说诗文声律》、《儒学百问录》等 12 种书,被他心满意足 地“请回家”。 D. 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旅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据报道,杭州国际博览会议中心自开业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近 40 万人左右,短短 4 个月 营收破亿元并实现盈利。 B.《人民的民义》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 显得静悄悄的。 C.今年春节,无论从文化还是娱乐的角度来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都算得上 一件盛事,收视率很高,许多人看后盛赞选手的出色表现。 D.目前,泰州交通主要存在着主干道过于拥堵,斑马线前车子不让行人,随意鸣喇叭,治
理的道路似乎还很漫长。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慎终如始,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 ⑤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我们可联想到《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句子:“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商隐也曾在《无题》当中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这两句诗是 5.名著阅读。(6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作者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 温。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主人公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保尔·柯察金。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多个称呼,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称他为“齐天 大圣”;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被称为“千岁大王”:“行者”是唐僧收石 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C.《朝花夕拾》是周树人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阿长与<山海经〉》里,被“我”称作 “最为心爱的宝书”的《山海经》,是“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给“我”买的。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是英国的作家斯威夫特。在大人国,一只 比牛大3倍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 2〕【甲】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 敌之威风 【乙】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青纱 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①【甲】【乙】两材料分别描写了《水浒》中两个人物的外貌,请根据任一材料,按示例形 式,概述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的一个故事情节。(2分) 示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 ②【甲】【乙】中所刻画的英雄人物的性格有何异同?(2分)
理的道路似乎还很漫长。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①慎终如始, 。 ②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 。 (《鱼我所欲也》) ④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 ⑤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我们可联想到《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句子:“ ,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商隐也曾在《无题》当中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这两句诗是 “ , ”。 5.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作者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 温。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主人公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保尔•柯察金。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多个称呼,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称他为 “齐天 大圣”;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被称为“千岁大王”;“行者”是唐僧收石 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C.《朝花夕拾》是周树人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阿长与 》里,被“我”称作 “最为心爱的宝书”的《山海经》,是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给“我”买的。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是英国的作家斯威夫特。在大人国,一只 比牛大 3 倍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 (2)【甲】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 敌之威风。 【乙】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青纱 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①【甲】【乙】两材料分别描写了《水浒》中两个人物的外貌,请根据任一材料,按示例形 式,概述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的一个故事情节。(2 分) 示例: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中所刻画的英雄人物的性格有何异同?(2 分)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6题(8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 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 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 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 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 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 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①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 等节气中。(2分) ②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 三方面来介绍。(3分) ③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3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7题。(6分)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6 题(8 分)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 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 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 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每前进 15 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 个节气正好 360 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 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 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 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①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等节气中。(2 分) ②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3 分) ③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3 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 7 题。(6 分)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 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 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 7(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仼 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 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 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 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 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 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 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昋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 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则人谁肯固矣( ②非若吏人、百姓然( ③岁满则罢去( ④遂散走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不知所为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 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 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 7(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 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 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 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 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8—11 题。(14 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 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 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 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 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则人谁肯固矣 ( ) ②非若吏人、百姓然( ) ③岁满则罢去 ( ) ④遂散走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不知所为
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为宫式之美《鱼我所欲也》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译文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译文 11.结合全文,分析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三)阅读《中国古代的“快递”》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 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商朝 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②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 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 ③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 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 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 跑完全程。 ④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 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 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送”,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井 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 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2.选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快递”,如介绍了中国古代快递的起源,解说了古 代快递对里程、速度的规定。请根据②③两段文字,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2)
A.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B.为宫式之美 《鱼我所欲也》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D.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宜 相 与 致 死 以 守 其 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分析杨氏的性格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中国古代的“快递”》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 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实际上,商朝 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②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 “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 ③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 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 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 跑完全程。 ④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 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 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送”,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 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 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12. 选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快递”,如介绍了中国古代快递的起源,解说了古 代快递对里程、速度的规定。请根据②③两段文字,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2)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1)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 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2)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 14.简析第④段:(1)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采用的说明顺序及其效果。(4分) (四)阅读陈凌的《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完成15-17题。(10分) 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 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间,把故宫文化带 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 ②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缘何走红?“既富有时代气息,有意 思;也饱含历史厚重感,有韵味。古典基础上的点滴创新,铸就了故宫文创产品活着的灵魂。” 一位网友的评价,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倘若原封不动地把日历、折扇搬到市场,即便有人青 睐,恐怕也很难引一时风骚。相反,不管是与互联网联姻,还是接地气的创意,正是在渠道 和内容上的更进一步,才让这些高大上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其实,文化最忌炒冷饭,最讲求创新创造。从写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铸一个 城市的精神文化,无不需要贯注创新之魂。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勤学苦练,临摹 各家字帖,可总觉得自己进步不大,为此深感苦恼。他的妻子一语点破:“人各有一体,你 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猛然醒悟。此后,他力求创新, 开创出了“板桥体”。“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一味固守,千 篇一律,只会让文化丧失活力;善于推陈出新,呼吸现代新鲜的氧气,才能不断让文化绽放 新芽,枝繁叶茂。 ④反观当下,一些文化现象仍值得我们反思。比如,有的书籍,毫无创见不说,内容还 东拼西凑,被人戏谑为“垃圾书”;有的综艺节目,千篇一律地从国外引入相似模式,结果 水土不服,观众不买账;还有的电影,奉行“拿来主义”,剧情场景总是“借鉴”他人作品, 屡陷抄袭漩涡,等等。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 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 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从这个意义而言,故宫文物的走红,既是一种警醒,更是一 种启示。 ⑤“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时候,我们慨叹无法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 分) (1)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 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2)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 14.简析第④段:(1)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采用的说明顺序及其效果。(4 分) (四)阅读陈凌的《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 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间,把故宫文化带 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 ②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缘何走红?“既富有时代气息,有意 思;也饱含历史厚重感,有韵味。古典基础上的点滴创新,铸就了故宫文创产品活着的灵魂。” 一位网友的评价,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倘若原封不动地把日历、折扇搬到市场,即便有人青 睐,恐怕也很难引一时风骚。相反,不管是与互联网联姻,还是接地气的创意,正是在渠道 和内容上的更进一步,才让这些高大上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其实,文化最忌炒冷饭,最讲求创新创造。从写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铸一个 城市的精神文化,无不需要贯注创新之魂。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勤学苦练,临摹 各家字帖,可总觉得自己进步不大,为此深感苦恼。他的妻子一语点破:“人各有一体,你 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猛然醒悟。此后,他力求创新, 开创出了“板桥体”。“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一味固守,千 篇一律,只会让文化丧失活力;善于推陈出新,呼吸现代新鲜的氧气,才能不断让文化绽放 新芽,枝繁叶茂。 ④反观当下,一些文化现象仍值得我们反思。比如,有的书籍,毫无创见不说,内容还 东拼西凑,被人戏谑为“垃圾书”;有的综艺节目,千篇一律地从国外引入相似模式,结果 水土不服,观众不买账;还有的电影,奉行“拿来主义”,剧情场景总是“借鉴”他人作品, 屡陷抄袭漩涡,等等。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 ‘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 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从这个意义而言,故宫文物的走红,既是一种警醒,更是一 种启示。 ⑤“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时候,我们慨叹无法
抵达新的彼岸,究其缘由,与其说是因为文化创新思绪干涸,倒不如说是因为对自身挖掘得 不够透彻。《南史》曾载,宋文帝时有一位名为陆澄的学士,好学博览,行、坐、食手不释 卷,时称“硕学”,可其晚年想撰写一部《宋书》,却始终不成。原因在于,他是读了很多书, 却一知半解。时人王俭戏称:“陆公,书橱也。”囫囵吞枣,难免思绪短路;甘做“书橱”, 何谈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⑥“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文化创 新这条新路上,或许有绊脚的石头,或许有拦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样,一番披荆斩棘之后, 我们必将发现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 ①文章开头引用故宫文物走红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②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⑥段中的“绊脚的石头”喻指什么。(2分) 17.请简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五)阅读下文《活着的手艺》,完成第18-22题(20分) ①他是一个天才的好木匠。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 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③有时,他会对着一棵树说:“你呀,可以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甚至,他还 能比划出这柜这桌台面和腿脚的尺寸。一年后,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 衣柜、一张桌子。他却笃悠悠地道:“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 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木匠,而且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 弹线;木工必备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 更是活灵活现,他给岀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 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 睛之笔,一个树节说不定就成了蝴蝶翅翼上的花纹,一道裂纹则被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⑤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慢慢踱步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
抵达新的彼岸,究其缘由,与其说是因为文化创新思绪干涸,倒不如说是因为对自身挖掘得 不够透彻。《南史》曾载,宋文帝时有一位名为陆澄的学士,好学博览,行、坐、食手不释 卷,时称“硕学”,可其晚年想撰写一部《宋书》,却始终不成。原因在于,他是读了很多书, 却一知半解。时人王俭戏称:“陆公,书橱也。”囫囵吞枣,难免思绪短路;甘做“书橱”, 何谈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⑥“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文化创 新这条新路上,或许有绊脚的石头,或许有拦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样,一番披荆斩棘之后, 我们必将发现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16.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 分) ①文章开头引用故宫文物走红的例子有何作用?(3 分) ②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⑥段中的“绊脚的石头”喻指什么。(2 分) 17.请简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 分) (五)阅读下文《活着的手艺》,完成第 18-22 题(20 分) ①他是一个天才的好木匠。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 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③有时,他会对着一棵树说:“你呀,可以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甚至,他还 能比划出这柜这桌台面和腿脚的尺寸。一年后,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 衣柜、一张桌子。他却笃悠悠地道:“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 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木匠,而且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 弹线;木工必备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 更是活灵活现,他给出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 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 睛之笔,一个树节说不定就成了蝴蝶翅翼上的花纹,一道裂纹则被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⑤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慢慢踱步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
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⑥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满怀着崇拜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甩 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 委婉地游移,化腐朽为神奇… ⑦但是,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⑧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坚决不干。比如 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一律眼睛不抬地回答说:“没空儿。” ⑨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⑩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找粪勺,粪勺的柄坏了。刚好木匠从门前过,于是我马上叫住了他,递上一支烟问:“你忙 不忙?”他摇头说不忙。我立马请求:“要不,帮我安个粪勺柄吧?”他半点都不犹豫地 绝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随即,把还没来得及点的烟塞回我手里,走了。 (11)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 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勺柄,边叨叨着:“他啊,活该受穷,这些 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 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木匠也得做这些活。他转了几家工地,非认死理,觉得木匠坚决不能 干铁匠的活。推了那些挣钱的活,非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 也没人找。” (12)我说:“这人,怪啊! (13)我很少回老家,对木匠的记忆也渐渐淡了。 (14)某天,在办公室干完七零八碎的事情,那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你看着写。 我们杂志才办,要不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要不要搞搞文学创作啊,网络上狗血的故事多得很啊! (15)我拒接了所有的邀约和请求,也许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但我觉得我 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那一刹那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木匠,甚至理解了他当年不肯为我安粪勺 柄的举动。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啊! (16)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1刀)去年春节我回了老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 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⑥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满怀着崇拜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 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 委婉地游移,化腐朽为神奇…… ⑦但是,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⑧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坚决不干。比如 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一律眼睛不抬地回答说:“没空儿。” ⑨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⑩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找粪勺,粪勺的柄坏了。刚好木匠从门前过,于是我马上叫住了他,递上一支烟问:“你忙 不忙?”他摇头说不忙。我立马请求:“要不,帮我安个粪勺柄吧?”他半点都不犹豫地回 绝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随即,把还没来得及点的烟塞回我手里,走了。 (11)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 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勺柄,边叨叨着:“他啊,活该受穷,这些 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 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木匠也得做这些活。他转了几家工地,非认死理,觉得木匠坚决不能 干铁匠的活。推了那些挣钱的活,非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 也没人找。” (12)我说:“这人,怪啊!” (13)我很少回老家,对木匠的记忆也渐渐淡了。 (14)某天,在办公室干完七零八碎的事情,那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你看着写。 ——我们杂志才办,要不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要不要搞搞文学创作啊,网络上狗血的故事多得很啊! (15)我拒接了所有的邀约和请求,也许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但我觉得我 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那一刹那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木匠,甚至理解了他当年不肯为我安粪勺 柄的举动。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啊! (16)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17)去年春节我回了老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 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18)隔天正好碰见他,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你在 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 (19)我一下子释然了,看着他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轻轻一笑,说:“别的不想 做 18.文中能表现“他是个天才的好木匠”的内容有:(1) 能表现他是“懒木匠”的内容有:(3) 19.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4分) 20.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4分) 21以下对题目“活着的手艺”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是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B.是指木匠制作的家具都非常精美,具有永久保存流传的艺术价值 C.是指世上的手艺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和尊严,要以敬畏之心对待 D.是指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时代发展而失去生存空间 22试比较本文④⑤节与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它们中关于“我”的内容的叙写在文章中分别 有什么作用。(6分) 【链接材料】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 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中秋之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 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 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孔乙己》 三、作文 23.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 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 选择救哪一副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
(18)隔天正好碰见他,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你在 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 5000 元呢。” (19)我一下子释然了,看着他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轻轻一笑,说:“别的不想 做。” 18.文中能表现“他是个天才的好木匠”的内容有:(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能表现他是“懒木匠”的内容有:(3)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 ______________。 19.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下对题目“活着的手艺”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是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B.是指木匠制作的家具都非常精美,具有永久保存流传的艺术价值; C.是指世上的手艺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和尊严,要以敬畏之心对待; D.是指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时代发展而失去生存空间 22.试比较本文⑭⑮节与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它们中关于“我”的内容的叙写在文章中分别 有什么作用。(6 分) 【链接材料】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 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中秋之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 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 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孔乙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3.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 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 选择救哪一副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
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请以“选择”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请以“选择”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