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2012-2013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中流砥(d)柱祈(qi)祷B.半身不遂(sui)矜(jn)持 C.锲(qe)而不舍杀戮(u)D.惟妙惟肖(xiao)执拗(ni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江心屿素有诗之岛"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B、重大节日请戏班唱戏,至今仍是不少农村隆重的庆贺方式。 C、江苏面临东海,江河纵横,海鲜水产栩栩如生。 D、吴越文学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名家众多,优秀作品数不胜数。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A.北山愚公长息曰长息:长叹B.固不可彻彻:彻底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 4.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2分)( 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 到晚上 ,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 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 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 ,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改 编自素罗衣《初识一瓣香》) ①像酒精勾兑的假酒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 A、③②① B、②①③C、①③② D、②③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随着大自然的每一次剧烈运动,总要破坏或毁灭一些东西。 B.哲尔赛岛的秋天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 C北京时间10月11日大约晚上7点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D.网速能否真正的提升,关键在于网络运营商是否有提高优质服务的意识。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2年中秋、国庆相连放假时间长达8天,加上首次实施七座以下小客车收费公路免费政 策,导致客流量暴增,长假首日全国各主要高速公路迎来了出行高峰,不少省份都出现了交 通大拥堵。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窦店收费站附近连续发生20多起事故,致使车辆从杜家坎 收费站一直堵到窦店收费站附近,绵延28公里。杜家坎收费站附近的拥堵现象持续到下午 5时左右。广州周边的最大收费站广深高速大村收费站附近堵车现象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停车 场,记者一公里路开车竞用了50分钟 A.八天长假小客车首尝免费新政。B京港澳高速事故频发导致堵车。 C.长假首日各地出现交通大拥堵。D.文明行车助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江阴市 2012—2013 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为 1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中流砥(dǐ)柱 祈(qí)祷 B.半身不遂(suí) 矜(jīn)持 C.锲(qiè)而不舍 杀戮(lù) D.惟妙惟肖(xiāo)执拗(ni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江心屿素有“诗之岛”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B、重大节日请戏班唱戏,至今仍是不少农村隆重的庆贺方式。 C、江苏面临东海,江河纵横,海鲜水产栩栩如生。 D、吴越文学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名家众多,优秀作品数不胜数。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A. 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息:长叹 B. 固不可彻 彻:彻底 C.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 4.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2 分) ( )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 一到晚上, ,烈得近不可闻;梅花 香得凛然, ,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 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 ,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改 编自素罗衣《初识一瓣香》) ①像酒精勾兑的假酒 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 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随着大自然的每一次剧烈运动,总要破坏或毁灭一些东西。 B.哲尔赛岛的秋天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 C.北京时间 10 月 11 日大约晚上 7 点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 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D.网速能否真正的提升,关键在于网络运营商是否有提高优质服务的意识。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2012 年中秋、国庆相连放假时间长达 8 天,加上首次实施七座以下小客车收费公路免费政 策,导致客流量暴增,长假首日全国各主要高速公路迎来了出行高峰,不少省份都出现了交 通大拥堵。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窦店收费站附近连续发生 20 多起事故,致使车辆从杜家坎 收费站一直堵到窦店收费站附近,绵延 28 公里。杜家坎收费站附近的拥堵现象持续到下午 5 时左右。广州周边的最大收费站广深高速大村收费站附近堵车现象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停车 场,记者一公里路开车竟用了 50 分钟。 A.八天长假小客车首尝免费新政。 B.京港澳高速事故频发导致堵车。 C.长假首日各地出现交通大拥堵。 D.文明行车助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浦阳郑君仲辨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 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 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 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 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 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 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 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7.下列句中的以”与"始以为不足治”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一战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记叙了一位健壮的人,因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不及时求医,险些送命的事例 B.文章以小见大,引喻恰当,娓娓而谈,颇有警示作用。 C.郑君确定了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但是看的人都笑他,所以他对此很担忧 D.本文告诉我们: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 的大祸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君疑之,以示人示: ②.又三日,拇指大盈握盈: ③.始发之时,终日可愈愈: ④.忽之而不顾顾: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二)(4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二、阅读与赏析(共 49 分) (一)(12 分) 浦阳郑君仲辨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 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 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 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 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 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 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 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7. 下列句中的“以”与“始以为不足治”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可以一战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本文记叙了一位健壮的人,因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不及时求医,险些送命的事例。 B.文章以小见大,引喻恰当,娓娓而谈,颇有警示作用。 C.郑君确定了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但是看的人都笑他,所以他对此很担忧。 D.本文告诉我们: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 的大祸。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君疑之,以示人 示: ②.又三日,拇指大盈握 盈: ③.始发之时,终日可愈 愈: ④.忽之而不顾 顾: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二)(4 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 分) (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 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三)(4分) 盐湖 ①过去以为盐是一种稀缺的物质,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可能与盐一直为官方专卖有关。 去了柴达木盆地,去了青藏高原,你会惊讶地看到:盐是一种风景,是可以用辽阔来形容的 种景观。你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盐湖,看到了湖底洁白的凝乳一样的盐晶体,看到了湖边 簇簇盛开的盐花,更看到了一座座银色丘陵一样的盐山 中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 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 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 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湖水的 含盐量增加,湖水中的盐类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甚至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盐类 的沉积矿床 ③茶卡盐湖,是世界最大的食盐基地,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青海省乌兰县境内。 史载西汉时期这里就人采盐食用。而2010年的最新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茶卡地区就有 人类居住和活动,这就将人们对茶卡盐湖可能的开发利用又大大提前了。 ④茶卡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成品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7%以上。这里的石盐矿层平均厚 度为49米,最厚处可达15米,已探明的盐储量在44亿吨以上,可供全国人民食用70 多年。在茶卡盐湖,只要揭开湖面上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厚的一层混有泥沙的卤盖,下边就是 厚达几米至十几米的盐层,将盐矿采出后用水冲洗干净,就成为原盐了。盐湖,以生产食盐 为主,但盐湖能为人类提供的矿物还有石膏、芒硝、镁盐、碱类,甚至有些ˆ特种盐湖″还能 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 ⑤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特别 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盐湖分布广、数量多,盐湖的矿产、生物、环 境等资源可开发的潜力极大。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 性开发,科学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盐湖产业链,对西部的发展建设来说,无疑具有重要 的意义 (节选自2011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12.请根据第②段说说盐湖″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2分) 1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四)(5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 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三)(4 分) 盐 湖 ①过去以为盐是一种稀缺的物质,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可能与盐一直为官方专卖有关。 去了柴达木盆地,去了青藏高原,你会惊讶地看到:盐是一种风景,是可以用辽阔来形容的 一种景观。你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盐湖,看到了湖底洁白的凝乳一样的盐晶体,看到了湖边一 簇簇盛开的盐花,更看到了一座座银色丘陵一样的盐山。 ②中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我国共有盐湖 1500 多个,总面积 5 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 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 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 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湖水的 含盐量增加,湖水中的盐类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甚至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盐类 的沉积矿床。 ③茶卡盐湖,是世界最大的食盐基地,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青海省乌兰县境内。 史载西汉时期这里就人采盐食用。而 2010 年的最新考古发现,3000 多年前茶卡地区就有 人类居住和活动,这就将人们对茶卡盐湖可能的开发利用又大大提前了。 ④茶卡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成品盐的氯化钠含量在 97%以上。这里的石盐矿层平均厚 度为 4.9 米,最厚处可达 15 米,已探明的盐储量在 4.4 亿吨以上,可供全国人民食用 70 多年。在茶卡盐湖,只要揭开湖面上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厚的一层混有泥沙的卤盖,下边就是 厚达几米至十几米的盐层,将盐矿采出后用水冲洗干净,就成为原盐了。盐湖,以生产食盐 为主,但盐湖能为人类提供的矿物还有石膏、芒硝、镁盐、碱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 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 ⑤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特别 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盐湖分布广、数量多,盐湖的矿产、生物、环 境等资源可开发的潜力极大。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 性开发,科学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盐湖产业链,对西部的发展建设来说,无疑具有重要 的意义。 (节选自 2011 年 3 月《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12.请根据第②段说说“盐湖”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2 分) 1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四)(5 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 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 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
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咸,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 体,十岁成长的走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论哪一方面的侧 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者”,学 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 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 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 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盏互丘连,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 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寥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 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 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內 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 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 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 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 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 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粤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 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的奖赏。 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4.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15.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五)(共14分) 生命的接榫 林清玄 装潢房子的时候,我到林口卖古董家具的店买了一些清朝的门窗,请木工把窗花的部分拆下 来,镶嵌在新家的门窗上 为我们装潢的木匠已经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细作的家具都难不倒他,但是当他看到那些 清朝的古门窗时,也忍不住赞叹不已,言词中充满了敬仰与神往。 他说:"看到这些古代的门窗,作为一个木匠,就好像听见国歌或看见升旗,忍不住要立正 敬礼呢 我问他说:"你觉得清朝的门窗美在哪里呢? "不论是构图、组合、接榫,都是一百分,无话可说。你看这四面门窗,没有用到一支钉子, 古代也没有黏合胶,却可以接得如此完美,保留到现代,完全没有损害。"他说。 确实,这也是我每次看古董家具都会感动不已的原因。古代的工匠只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朴 素的材料,却成就了最繁重的结构与最华美的形式,那样超凡的巧手越过了时间与空间,使 我们在百年后仍为之叹息不已
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咸,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 体,十岁成长的走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 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者”,学, 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 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 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 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盏互丘连,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 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寥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 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 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內 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 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 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 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 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 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粤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 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的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4.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2 分) 15.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分) (五)(共 14 分) 生命的接榫 林清玄 装潢房子的时候,我到林口卖古董家具的店买了一些清朝的门窗,请木工把窗花的部分拆下 来,镶嵌在新家的门窗上。 为我们装潢的木匠已经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细作的家具都难不倒他,但是当他看到那些 清朝的古门窗时,也忍不住赞叹不已,言词中充满了敬仰与神往。 他说:“看到这些古代的门窗,作为一个木匠,就好像听见国歌或看见升旗,忍不住要立正 敬礼呢!” 我问他说:“你觉得清朝的门窗美在哪里呢?” “不论是构图、组合、接榫,都是一百分,无话可说。你看这四面门窗,没有用到一支钉子, 古代也没有黏合胶,却可以接得如此完美,保留到现代,完全没有损害。”他说。 确实,这也是我每次看古董家具都会感动不已的原因。古代的工匠只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朴 素的材料,却成就了最繁重的结构与最华美的形式,那样超凡的巧手越过了时间与空间,使 我们在百年后仍为之叹息不已
我忍不住问木匠师傅:"如果把这窗花交给你,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不用钉子与胶水,你 办得到吗? 他沉吟了半晌,说:"我可以做得一模一样,甚至做得更好,但是我不能做,也不愿意做。 为什么? 木匠师傅道出了一个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他说,如果他要以手工不借助任何机器,做出 个镶满窗花的窗子,至少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以一天工资三千元来算,加上材料,一个 窗至少要卖十五万元,可是买一个真正的古窗只要五六千元。何况,有谁在装潢时,愿意让 工匠花一个半月,只做一扇窗呢? "再说,古代的人盖房子、做门窗,都是为子孙来思考的,他们的眼光、用心,至少在百年 以上。现代人很少在同一个房子住十年以上,何况是对待一扇窗呢?"木匠师傅说,"在时间 上,我不能做;在用心上,我不愿意做。 从前,我一直认为古人的手工好,才能做出那么好的明代清式家具。木匠师傅为我释疑,其 实现代的工匠也可以做得一样好,只是没有古人的时空,也没有古人的心情吧! 木匠师傅花了几天的时间,就把窗花拆下全镶在墙壁和窗台上,墙壁后面装了壁灯,窗台后 面则可以引进阳光 不论白天或夜晚,只要阳光与灯光照过清朝的美丽窗花,屋内的光就迷离了起来。在迷离中 我总会想:古代的木匠是在什么情景下,做出这么美丽的窗呢?他们大多没有留下名姓。清 朝我认识的工匠只有齐白石,在他的传记里读到过,从前的木匠到大户人家做装潢,往往一 住就是两三年。如果是到寺庙,一住二三十年也是常有的事。他们花费青春、岁月与心力, 选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方法,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家具,并且传诸久远。 以中国的木作来说,最了不起的方法就是接榫”——让木头与木头以阴阳、虚实、凹凸、伸 缩来咬合,图案、结构、形式都已到了完美的境界,而且经历百年也不会朽坏松脱,这是多 么精巧辉煌。 只要我们有一点人文艺术的素养,就会羡慕古代木匠的接榫哲学,了解到不用钉子与胶水而 能密合,不只是木匠,也是生命里最完美的境界。 在我们年轻,刚刚会欣赏木作接榫的时代,谁不向往此生的爱情、婚姻、友情、人际关系都 可以那样完美地接榫昵? 可惜的是,由于时空的错谬、因缘的落差、用心的不同,我们往往无法那么完美地接榫。后 来不得不借助机器、铁锤、铁钉、黏胶,使那随时可能松脱的情缘勉强组合。直到有一天, 啪啦一声,完全地碎裂。 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能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取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接榫,有 千百年的用心,说不定我们也可以塑造出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 在迷离的清朝窗花下,我这样想着。 (摘自《意林》) 注:接榫(sin),就是把木竹等器物的榫头(凸出部分)和榫眼(凹下的部分)接起来,就 像长条板凳的板子和腿接口那样。 16.既然木匠说他做出的窗花可以与古代窗花一模一样,甚至做得更好,为什么还要向这 些古代的门窗立正敬礼呢?(4分) 17.文章第二段交代为我们装潢的木匠已经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细作的家具都难不倒 他"的用意是什么?(3分) 18.如何理解文中不用钉子与胶水而能密合,不只是木匠,也是生命里最完美的境界”这句
我忍不住问木匠师傅:“如果把这窗花交给你,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不用钉子与胶水,你 办得到吗?” 他沉吟了半晌,说:“我可以做得一模一样,甚至做得更好,但是我不能做,也不愿意做。” “为什么?” 木匠师傅道出了一个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他说,如果他要以手工不借助任何机器,做出 一个镶满窗花的窗子,至少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以一天工资三千元来算,加上材料,一个 窗至少要卖十五万元,可是买一个真正的古窗只要五六千元。何况,有谁在装潢时,愿意让 工匠花一个半月,只做一扇窗呢? “再说,古代的人盖房子、做门窗,都是为子孙来思考的,他们的眼光、用心,至少在百年 以上。现代人很少在同一个房子住十年以上,何况是对待一扇窗呢?”木匠师傅说,“在时间 上,我不能做;在用心上,我不愿意做。” 从前,我一直认为古人的手工好,才能做出那么好的明代清式家具。木匠师傅为我释疑,其 实现代的工匠也可以做得一样好,只是没有古人的时空,也没有古人的心情吧! 木匠师傅花了几天的时间,就把窗花拆下全镶在墙壁和窗台上,墙壁后面装了壁灯,窗台后 面则可以引进阳光。 不论白天或夜晚,只要阳光与灯光照过清朝的美丽窗花,屋内的光就迷离了起来。在迷离中, 我总会想:古代的木匠是在什么情景下,做出这么美丽的窗呢?他们大多没有留下名姓。清 朝我认识的工匠只有齐白石,在他的传记里读到过,从前的木匠到大户人家做装潢,往往一 住就是两三年。如果是到寺庙,一住二三十年也是常有的事。他们花费青春、岁月与心力, 选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方法,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家具,并且传诸久远。 以中国的木作来说,最了不起的方法就是“接榫”——让木头与木头以阴阳、虚实、凹凸、伸 缩来咬合,图案、结构、形式都已到了完美的境界,而且经历百年也不会朽坏松脱,这是多 么精巧辉煌。 只要我们有一点人文艺术的素养,就会羡慕古代木匠的接榫哲学,了解到不用钉子与胶水而 能密合,不只是木匠,也是生命里最完美的境界。 在我们年轻,刚刚会欣赏木作接榫的时代,谁不向往此生的爱情、婚姻、友情、人际关系都 可以那样完美地接榫昵? 可惜的是,由于时空的错谬、因缘的落差、用心的不同,我们往往无法那么完美地接榫。后 来不得不借助机器、铁锤、铁钉、黏胶,使那随时可能松脱的情缘勉强组合。直到有一天, 啪啦一声,完全地碎裂。 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能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取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接榫,有 千百年的用心,说不定我们也可以塑造出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 在迷离的清朝窗花下,我这样想着。 ( 摘自《意林》 ) 注:接榫(sǔn),就是把木竹等器物的榫头(凸出部分)和榫眼(凹下的部分)接起来,就 像长条板凳的板子和腿接口那样。 16.既然木匠说他做出的窗花可以与古代窗花一模一样,甚至做得更好,为什么还要向这 些古代的门窗立正敬礼呢?(4 分) 17.文章第二段交代“为我们装潢的木匠已经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细作的家具都难不倒 他”的用意是什么?(3 分) 18.如何理解文中“不用钉子与胶水而能密合,不只是木匠,也是生命里最完美的境界”这句
话?(3分) 19.文中作者”可惜″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可惜?请联系文章加以阐述。(4分) 20.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21.近来,在我国教育界,有人认为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名著名篇已经过时,不适合中 学生阅读,提出名著名篇要与时俱进,以配合”现代的审美观点。例如,有人呼吁从课本中 删掉鲁迅的文章,因为它太晦涩难懂;有人认为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文风孱弱、无病 呻吟″,文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不值得再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渲 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十几岁的孩子影响不好”,也应该从课本拿掉 对此种现象,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不少于100字) (二)(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日本有一项终身成就奖″,无数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能获此奖。但有一届却 出人意料并毫无争议地颁发给了一位普通邮递员清水龟之助。这是因为,在当邮递员的30 年中,他所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过差错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件极为平凡的工作,铸造成了一项无比伟大的成就 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刚刚获得这份工作时母亲就鼓励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 不忘初心,即永远记住最初的决心、信心……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得什么都不在乎 在我想对自己放松要求时,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总在我耳边回响,这是鞭策着我永远像报 到的第一天那样勤奋、谨慎地工作的原动力。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能出现透露自己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江阴市2012-2013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积累运用(15分) 1.D2.C3.B4.C5.D(A删除随着”;B删除"的秋天"或将"地方“改为”季节”;
话?(3 分) 19.文中作者“可惜”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可惜?请联系文章加以阐述。(4 分) 20.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④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⑤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⑦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鱼我所欲也》) ⑩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三、表达与交流(66 分) (一)(6 分) 21.近来,在我国教育界,有人认为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名著名篇已经过时,不适合中 学生阅读,提出名著名篇要与时俱进,以“配合”现代的审美观点。例如,有人呼吁从课本中 删掉鲁迅的文章,因为它太晦涩难懂;有人认为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文风孱弱、无病 呻吟”,文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不值得再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渲 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十几岁的孩子影响不好”,也应该从课本拿掉…… 对此种现象,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不少于 100 字) (二)(60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日本有一项“终身成就奖”,无数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能获此奖。但有一届却 出人意料并毫无争议地颁发给了一位普通邮递员清水龟之助。这是因为,在当邮递员的 30 年中,他所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过差错。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件极为平凡的工作,铸造成了一项无比伟大的成就 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刚刚获得这份工作时母亲就鼓励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 ‘不忘初心’,即永远记住最初的决心、信心……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得什么都不在乎。 在我想对自己放松要求时,‘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总在我耳边回响,这是鞭策着我永远像报 到的第一天那样勤奋、谨慎地工作的原动力。”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 不少于 600 字; ④不能出现透露自己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江阴市 2012—2013 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一、积累运用(15 分) 1.D 2.C 3.B 4. C 5. D (A 删除“随着”;B 删除“的秋天”或将“地方”改为“季节”;
C大约”和左右”矛盾,删去其中一个)6C 、阅读 (一)(12分) 9.①给….看②满③治愈④考虑,顾虑(关心)(4分,每题1分) 10.①.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 ②.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但是最终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 参考译文: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有一天,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 般大。郑君疑惧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 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 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好像割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背脊骨没 有不受痛的。郑君心中害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 即使病在指头上,其实成了影响全身的病了,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 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 个月不能治愈。一天治得好,用艾草就可以了!过十天要治得好,用药草才可。到成了重病 时,甚至会蔓延到人体内脏,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残废。除非能从内部治它,否则病势不 会停止,不设法从外面来治疗,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 敷有效的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就好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为细微,隐而不显的地方,最后成为莫大的祸患 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但是最终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当初发生,容易处理时,往往吝 惜些微的精力,轻忽它而不加顾虑,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尽了脑筋,精疲 力竭,才仅仅能把这祸患克服。天下事,像这拇指的,可太多了! (二)(4分) 11.(1)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 (2)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 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 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三 12.(2分)封闭而低洼的地形,有向湖泊汇集的漂流(湖水难以外泄),受干旱与半干旱气 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 13.(2分)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茶卡盐湖的盐层厚,盐储量丰富。 (四)、 14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5.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接 受。(道理2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五) 16.他敬礼表达的是他对古代工匠的敬意。(1分)他敬佩的不仅仅是古代工匠技艺精湛,(1 分)更敬佩古人的眼光、用心(古代工匠的接榫哲学)(花费青春、岁月与心力,选用最好 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方法,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家具,并且传诸久远。)(1分),虽然他能做
C“大约”和“左右”矛盾,删去其中一个) 6.C 二、阅读 (一)(12 分) 7.B 8.C 9.①给……看 ②满 ③治愈 ④考虑,顾虑(关心)(4 分,每题 1 分) 10.①.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 ②.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但是最终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 参考译文: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有一天,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 一般大。郑君疑惧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 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 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好像割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背脊骨没 有不受痛的。郑君心中害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 即使病在指头上,其实成了影响全身的病了,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 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 个月不能治愈。一天治得好,用艾草就可以了!过十天要治得好,用药草才可。到成了重病 时,甚至会蔓延到人体内脏,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残废。除非能从内部治它,否则病势不 会停止,不设法从外面来治疗,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 敷有效的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就好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为细微,隐而不显的地方,最后成为莫大的祸患。 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但是最终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当初发生,容易处理时,往往吝 惜些微的精力,轻忽它而不加顾虑,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尽了脑筋,精疲 力竭,才仅仅能把这祸患克服。天下事,像这拇指的,可太多了! (二)(4 分) 11.(1)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 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 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 境。 (2)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 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 濛飘渺的雨景。 (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三) 12.(2 分)封闭而低洼的地形,有向湖泊汇集的漂流(湖水难以外泄),受干旱与半干旱气 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 13.(2 分)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茶卡盐湖的盐层厚,盐储量丰富。 (四)、 14.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2 分,意思对即可。) 15.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接 受。(道理 2 分,作用 1 分,意思对即可) (五)、 16. 他敬礼表达的是他对古代工匠的敬意。(1 分)他敬佩的不仅仅是古代工匠技艺精湛,(1 分)更敬佩古人的眼光、用心(古代工匠的接榫哲学)(花费青春、岁月与心力,选用最好 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方法,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家具,并且传诸久远。) (1 分),虽然他能做
出与古代一模一样的窗花,甚至做得更好,但在时间上,在用心上,他都做不到。(1分) 17.一流的师傅也"忍不住赞叹不已”,更加突出了古代工匠的令人敬仰。(1分)并为下文他 说"能做出与古代一模一样的窗花,甚至做得更好″做铺垫。(2分) 18.不用钉子与胶水而能密合,是木匠接榫的完美境界:(1分)同样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 花费青春、岁月与心力,用最细腻的方法,接榫好爱情、婚姻、友情、人际关系也是生命里 最完美的境界。(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择最好的并极用心的去呵护也会达到生命的完美 境界。)(2分)(意思对即可) 19.作者可借的是由于时间空间的错误、因缘的变化和用心的差别造成了情缘的疏离、松 脱,即便勉强维系,也总难免碎裂。(2分) 做到不可惜:年轻的时候,追求完美,选择好对象,并用心接合,做出长远的预备,塑造出 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就不可借了。(2分)(照抄倒数第二段给1分) 三、表达与交流 21.6分。观点要明确,说理要充分 22.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切入分42分
出与古代一模一样的窗花,甚至做得更好,但在时间上,在用心上,他都做不到。(1 分) 17. 一流的师傅也“忍不住赞叹不已”,更加突出了古代工匠的令人敬仰。(1 分)并为下文他 说“能做出与古代一模一样的窗花,甚至做得更好”做铺垫。(2 分) 18.不用钉子与胶水而能密合,是木匠接榫的完美境界;(1 分)同样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 花费青春、岁月与心力,用最细腻的方法,接榫好爱情、婚姻、友情、人际关系也是生命里 最完美的境界。(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择最好的并极用心的去呵护也会达到生命的完美 境界。)(2 分)(意思对即可) 19.作者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空间的错误、因缘的变化和用心的差别造成了情缘的疏离、松 脱,即便勉强维系,也总难免碎裂。(2 分) 做到不可惜:年轻的时候,追求完美,选择好对象,并用心接合,做出长远的预备,塑造出 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就不可惜了。(2 分)(照抄倒数第二段给 1 分) 20.略 三、表达与交流 21.6 分。观点要明确,说理要充分。 22.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切入分 4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