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葡萄酒工艺学》第四章 葡萄酒的口感及口感分析(4.1)口腔、舌及人的味觉反应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09KB,团购合买
人接受呈味物质刺激的器官(感觉器)是口腔、舌;其中主要是通过味觉受纳器细胞产生 反应;这些味觉受纳器细胞包含在味蕾之中。人接受呈味物质的刺激,通过脑神经传大脑, 人由此获得味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4章葡萄酒的口感及口感分析 第1节口腔、舌及人的味觉反应 人接受呈味物质刺激的器官(感觉器)是口腔、舌:其中主要是通过味觉受纳器细胞产生 反应:这些味觉受纳器细胞包含在味蕾之中。人接受呈味物质的刺激,通过脑神经传大脑, 人由此获得味觉。 4.1.1口腔(图4-1)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借口裂通外界,后经 咽峡与咽相续。 口唇:口腔的前壁,分为上唇和下唇,两唇围成 口裂 鼻唇沟为唇与颊的分界标志。 颊:口腔的侧壁 牙:镶嵌在上、下颌骨的牙槽内。 内房:口腔被上、下牙弓分为: 前方的口腔前庭 后方的固有上腔 腭:口腔的顶(上膛) 表面覆有粘膜。腭分两部份 前2/3以骨腭为基础-硬腭 后1/3以肌和睫为主一软腭 图4-1口腔与咽峡 腭垂:软腭后-乳头状突起 其两侧为腭舌弓和腭咽弓。 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 和舌根共同围成 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舌:(见4.1.2) 4.1.2舌 舌位于口腔底,具有感受味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4.1.2.1舌的形态:舌分上、下两面 舌背前2/3称舌体(其前端较狭窄,称舌 舌的上面(舌背) 尖) 舌背后1/3称舌根 舌的下面及舌系 舌的下面的正中线处的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纵行粘膜皱襞。 4.1.22舌的构造: 舌由舌肌外被粘膜而成 1.舌粘膜:呈淡红色,其表面的小突起称舌乳头,感受化学刺激(味觉)和物理刺激(触 菌状乳头:红色圆点,多见于舌尖和舌的侧缘,含有味细胞; 软廓乳头:大,周围有一环形沟;位于舌体的后部,含有味细胞 丝状乳头:呈绒状,遍布舌背,能感受物理刺激(触觉)

第 4 章 葡萄酒的口感及口感分析 第 1 节 口腔、舌及人的味觉反应 人接受呈味物质刺激的器官(感觉器)是口腔、舌;其中主要是通过味觉受纳器细胞产生 反应;这些味觉受纳器细胞包含在味蕾之中。人接受呈味物质的刺激,通过脑神经传大脑, 人由此获得味觉。 4.1.1 口腔(图 4-1)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借口裂通外界,后经 咽峡与咽相续。 口唇:口腔的前壁,分为上唇和下唇,两唇围成 口裂; 鼻唇沟为唇与颊的分界标志。 颊:口腔的侧壁 牙:镶嵌在上、下颌骨的牙槽内。 内房:口腔被上、下牙弓分为: 前方的口腔前庭 后方的固有上腔 腭:口腔的顶(上膛), 表面覆有粘膜。腭分两部份: 前 2/3 以骨腭为基础-硬腭 后 1/3 以肌和睫为主-软腭 腭垂:软腭后-乳头状突起, 其两侧为腭舌弓和腭咽弓。 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 和舌根共同围成。 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舌:(见 4.1.2) 4.1.2 舌 舌位于口腔底,具有感受味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4.1.2.1 舌的形态: 舌分上、下两面。 舌的上面(舌背) 舌背前 2/3 称舌体(其前端较狭窄,称舌 尖) 舌背后 1/3 称舌根。 舌的下面及舌系 带 舌的下面的正中线处的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纵行粘膜皱襞。 4.1.2.2 舌的构造: 舌由舌肌外被粘膜而成。 1.舌粘膜:呈淡红色,其表面的小突起称舌乳头,感受化学刺激(味觉)和物理刺激(触 觉)。 菌状乳头:红色圆点,多见于舌尖和舌的侧缘,含有味细胞; 软廓乳头:大,周围有一环形沟;位于舌体的后部,含有味细胞; 丝状乳头:呈绒状,遍布舌背,能感受物理刺激(触觉)

2.舌肌:为骨骼肌,分舌内肌,舌外肌。通过舌肌的伸缩,控制舌的运动 4.1.2.3舌乳头构造 舌粘膜表面的舌乳头能够感受化学刺激(味觉)和物理刺激(触觉),这主要是通过味觉受 纳器细胞完成的(图4-2) 一每个舌乳头包含多个味蕾 在成人的舌头和软颚上大约有9000个味蕾,在口腔内的硬颚、咽、喉以及其他区域也 有少量味蕾 一每个味蕾又含有数个味觉受纳器细胞(味细胞): 每个味觉受纳器细胞又有许多微绒毛(味细胞极细的延伸部分;微绒毛増加了味细胞 的感受面)。 4-7舌肌长及 图4-2舌乳头及味蕾 图4-4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4.1.3与味觉有关的脑神经 脑神经共有12对。其中与味觉、触觉有关的3对是面神经(颜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图4-3:图4-4 4.1.3.1面神经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 含有三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其走向和功能如下: 脑面神经→ 经内耳门入面神经管,由管内发出: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的分氵 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前2/3的味蕾 经茎乳孔入面神经管,由管内发出至颅外: 躯体运动纤维 穿入腮腺后分为五支,呈扇形穿经腮腺的上缘、前缘和下缘,走 向颞部、颧部、颊部、下颌缘及颈部,支配面肌 面神经损伤可影响人的味觉。如损伤部位在颅外,由于只伤及躯体运动纤维,所以表现 为同侧面肌瘫痪。如损伤在面神经管段(内脏运动和感觉纤维分出之前),则除上述症状外

2.舌肌:为骨骼肌,分舌内肌,舌外肌。通过舌肌的伸缩,控制舌的运动。 4.1.2.3 舌乳头构造 舌粘膜表面的舌乳头能够感受化学刺激(味觉)和物理刺激(触觉),这主要是通过味觉受 纳器细胞完成的(图 4-2)。 --每个舌乳头包含多个味蕾; 在成人的舌头和软颚上大约有 9000 个味蕾,在口腔内的硬颚、咽、喉以及其他区域也 有少量味蕾。 --每个味蕾又含有数个味觉受纳器细胞(味细胞); --每个味觉受纳器细胞又有许多微绒毛(味细胞极细的延伸部分;微绒毛增加了味细胞 的感受面)。 图 4-2 舌乳头及味蕾 图 4-4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4.1.3 与味觉有关的脑神经 脑神经共有 12 对。其中与味觉、触觉有关的 3 对是面神经(颜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图 4-3;图 4-4)。 4.1.3.1 面神经: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 含有三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其走向和功能如下: 脑 面神经 经内耳门入面神经管,由管内发出: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的分泌活动 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前 2/3 的味蕾 经茎乳孔入面神经管,由管内发出至颅外: 躯体运动纤维: 穿入腮腺后分为五支,呈扇形穿经腮腺的上缘、前缘和下缘,走 向颞部、颧部、颊部、下颌缘及颈部,支配面肌。 面神经损伤可影响人的味觉。如损伤部位在颅外,由于只伤及躯体运动纤维,所以表现 为同侧面肌瘫痪。如损伤在面神经管段(内脏运动和感觉纤维分出之前),则除上述症状外

还伴有患侧舌前2/3的味觉障碍。 4.1.3.2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下行于颈内的动、静脉之间,继而 弓形向前入舌(图4-4)。 舌咽神经由三种纤维构成,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部肌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 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以及咽和中耳等处的粘膜 能感受到呈味物质刺激 此外,内脏感觉纤维集成1-2条颈动脉窦支, 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将它们发出的冲动传入脑。 图4-3面神经 4.1.3.3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在舌咽神经的下方,经延髓后外侧沟离脑后,穿过颈静脉孔至颈部,于颈内静 脉和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下行入胸腔。迷走神经在颈部最大的分支是喉上神经,它在颈内 动脉的内侧下降,分为内、外两支。外支支配喉外的喉肌;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布于会 厌、舌根和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图4-4)。 迷走神经由四种纤维构成,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内脏运动纤维 主要分布于胸、腹腔脏器,司理其运动和感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软腭和咽 喉肌 躯体感觉纤维:布于硬脑膜、 传递口腔其它区域的味蕾接受的刺激 耳郭和外耳道

还伴有患侧舌前 2/3 的味觉障碍。 4.1.3.2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下行于颈内的动、静脉之间,继而 弓形向前入舌(图 4-4)。 舌咽神经由三种纤维构成,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部肌;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 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后 1/3 的粘膜和味蕾,以及咽和中耳等处的粘膜, 能感受到呈味物质刺激。 此外,内脏感觉纤维集成 1-2 条颈动脉窦支, 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将它们发出的冲动传入脑。 图 4-3 面神经 4.1.3.3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在舌咽神经的下方,经延髓后外侧沟离脑后,穿过颈静脉孔至颈部,于颈内静 脉和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下行入胸腔。 迷走神经在颈部最大的分支是喉上神经,它在颈内 动脉的内侧下降,分为内、外两支。外支支配喉外的喉肌;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布于会 厌、舌根和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图 4-4)。 迷走神经由四种纤维构成,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内脏运动纤维 主要分布于胸、腹腔脏器,司理其运动和感 内脏感觉纤维 觉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软腭和咽 喉肌; 传递口腔其它区域的味蕾接受的刺激 躯体感觉纤维:布于硬脑膜、 耳郭和外耳道

4.1.4四种基本呈味物质及人的味觉反应 我们口腔中、舌头上的不同区域的味蕾对甜、酸、咸、苦等四种基本 呈味物质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四种基本呈味物质在口腔中的反应速度也不 图4-5舌上不网区城对量味物质的反应 4.1.4.1舌上不同区域对呈味物质的敏感性 人舌上不同区域的味蕾对甜、酸、咸、苦等四种基本呈味物质的敏感性的差异如图4-5 所示。舌尖对甜最敏感; 接近舌尖的两侧对咸最敏感; 舌的两侧对酸敏感 舌根对苦最敏感 舌中部为非敏感区,在该区放上有味物质,不会引起味感。 4.1.4.2人对基本呈味物质的反应及品尝的12秒理论 人舌上的味蕾只能感觉到甜、酸、咸、苦四种基本味觉。所有其它的味道,都是由这四 种基本味觉构成的。同一种物质可以只有一种基本味觉,也可以同时或顺序表现出数种基本 味觉:在各种具有不同基本味觉物质的混合物中,存在着各种可能的组合以及浓度变化 当品尝一种含有甜、酸、咸、苦四种基本呈味物质的混合溶液时,甜、酸、苦、咸等味 不是同时被感知的。即人对口腔内各种呈味物质的刺激反应时间是不一致的(图4-6;图 4-7)。 1.人对甜味物质的反应 甜味物质入口后一接触舌头人就立即产生反应(味觉受纳细胞→冲动→传递给大脑 感觉到″甜");但人所获得的甜味这一的感觉消失也快。在接触的第2秒,甜味感觉最强 然后逐渐降低,最后在第10秒左右消失。 3.人对咸味和酸味物质的刺激反应也会迅速出现,但对它们的感觉持续时间更长 4.人对苦味物质的反应 人对苦味物质刺激的反应较迟,苦味在口腔内发展的速度很慢,在吐掉溶液后,其强度 仍然上升。而且,人对苦味的感觉保持的时间最长。 感觉强度 甜 酸苦 图4-6基本呈味物质的反应 入口 →发展(变化)----→后味 持续时间2-3秒 12秒 秒及更长 甜味为主 甜味逐渐下降 酸,特别是苦为主 咸味、酸味、苦味依次逐渐上升 图4-7混合溶液的味感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 4.品尝的12秒理论:

4.1.4 四种基本呈味物质及人的味觉反应 我们口腔中、舌头上的不同区域的味蕾对甜、酸、咸、苦等四种基本 呈味物质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四种基本呈味物质在口腔中的反应速度也不 同。 4.1.4.1 舌上不同区域对呈味物质的敏感性 人舌上不同区域的味蕾对甜、酸、咸、苦等四种基本呈味物质的敏感性的差异如图 4-5 所示。舌尖对甜最敏感; 接近舌尖的两侧对咸最敏感; 舌的两侧对酸敏感; 舌根对苦最敏感。 舌中部为非敏感区,在该区放上有味物质,不会引起味感。 4.1.4.2 人对基本呈味物质的反应及品尝的 12 秒理论 人舌上的味蕾只能感觉到甜、酸、咸、苦四种基本味觉。所有其它的味道,都是由这四 种基本味觉构成的。同一种物质可以只有一种基本味觉,也可以同时或顺序表现出数种基本 味觉;在各种具有不同基本味觉物质的混合物中,存在着各种可能的组合以及浓度变化。 当品尝一种含有甜、酸、咸、苦四种基本呈味物质的混合溶液时,甜、酸、苦、咸等味 不是同时被感知的。即人对口腔内各种呈味物质的刺激反应时间是不一致的(图 4-6;图 4-7)。 1.人对甜味物质的反应: 甜味物质入口后一接触舌头人就立即产生反应 (味觉受纳细胞→冲动→传递给大脑→ 感觉到"甜");但人所获得的甜味这一的感觉消失也快。在接触的第 2 秒,甜味感觉最强; 然后逐渐降低,最后在第 10 秒左右消失。 3. 人对咸味和酸味物质的刺激反应也会迅速出现,但对它们的感觉持续时间更长。 4. 人对苦味物质的反应: 人对苦味物质刺激的反应较迟,苦味在口腔内发展的速度很慢,在吐掉溶液后,其强度 仍然上升。而且,人对苦味的感觉保持的时间最长。 图 4-6 基本呈味物质的反应 入口- - - - →发展(变化)- - - - →后味 持续时间 2-3 秒 5-12 秒 5 秒及更长 甜味为主 甜味逐渐下降 酸,特别是苦为主 咸味、酸味、苦味依次逐渐上升 图 4-7 混合溶液的味感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 4.品尝的 12 秒理论:

如前所述,人对不同呈味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味觉反应不同(强度上和时间上),所以,在 品尝包含有基本呈味物质的混合溶液的过程中就能够感觉到的连续出现的味道的变化。最后 的印象与最开始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异:最开始的味道柔润舒适,然后逐渐地被酸或过强的苦 味所取代(图4-7) 由于人对不呈味物质的刺激在感觉时间上和感觉强度上有差异(图4-6;图4-7):根据实验 结果,这种感觉差异变化的时间范围约12秒左右(因条件和人而异)。所以,为了全面评价 葡萄酒的口感特性,品尝中进行口感分析时必须将葡萄酒含在口腔中搅动12秒左右。这才 能了解其味感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称之为12秒理论 4.1.4.3味觉传导通路 3对脑神经的纤维进入味蕾,与味觉受纳器细胞的微绒毛相连,将来自味觉受纳器细胞 的信号(化学信号、物理信号)转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人产生味觉(图4-8)。 要注意的是味觉受纳器是化学受纳器,所接受的是化学信息,只有溶解的分子才能激活 它。舌头由于唾液的分泌而保持湿润,所以,溶于液体和唾液中的呈味物质能够激活味觉受 纳器细胞。另外,由于味觉受纳器细胞在舌面分布不均匀,所以品尝过程中,品尝员必在口 中搅动葡萄酒;通过舌头的运动和搅动,使溶解的呈味物质与味觉受纳器细胞充分接触。 图4.味觉传导通路

如前所述,人对不同呈味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味觉反应不同(强度上和时间上),所以,在 品尝包含有基本呈味物质的混合溶液的过程中就能够感觉到的连续出现的味道的变化。最后 的印象与最开始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异:最开始的味道柔润舒适,然后逐渐地被酸或过强的苦 味所取代(图 4-7)。 由于人对不呈味物质的刺激在感觉时间上和感觉强度上有差异(图 4-6;图 4-7);根据实验 结果,这种感觉差异变化的时间范围约 12 秒左右(因条件和人而异)。所以,为了全面评价 葡萄酒的口感特性,品尝中进行口感分析时必须将葡萄酒含在口腔中搅动 12 秒左右。这才 能了解其味感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称之为 12 秒理论。 4.1.4.3 味觉传导通路 3 对脑神经的纤维进入味蕾,与味觉受纳器细胞的微绒毛相连,将来自味觉受纳器细胞 的信号(化学信号、物理信号)转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人产生味觉(图 4-8)。 要注意的是味觉受纳器是化学受纳器,所接受的是化学信息,只有溶解的分子才能激活 它。舌头由于唾液的分泌而保持湿润,所以,溶于液体和唾液中的呈味物质能够激活味觉受 纳器细胞。另外,由于味觉受纳器细胞在舌面分布不均匀,所以品尝过程中,品尝员必在口 中搅动葡萄酒;通过舌头的运动和搅动,使溶解的呈味物质与味觉受纳器细胞充分接触。 图 4. 味觉传导通路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