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8全国各地高考诗歌试题
看题目:知前者为怀¥看作者:李白有不得 人之作,后者为宴饮 抒怀之作。 意经历,对友人真诚, 情溢于外。王昌龄性 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格洒脱,为人处事不 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拘小节,一生经历坎 全诗。 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 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 王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以此衬托不以远 两首诗滴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起的作用各
高考题例 • 2008湖南卷15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 问题。(5分)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龙标野宴 王昌龄 •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 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 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看题目:知前者为怀 人之作,后者为宴饮 抒怀之作。 看作者:李白有不得 意经历,对友人真诚, 情溢于外。王昌龄性 格洒脱,为人处事不 拘小节,一生经历坎 坷。 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 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 全诗。 王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以此衬托不以远 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P80【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 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 析。(4分)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 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 P80【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 宰相。 •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 析。(4分) •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 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 予以简析。(4分) 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 “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 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 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 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 沧桑变化
•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 予以简析。(4分) • 【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 “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 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 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 • ⑵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 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 沧桑变化
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慨叹世态 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 想到暮,想到要把8 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中可看 春天网住,即留住春 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情绪;三、四句写诗 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天。这个想象、比喻这关上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 非常生动、新奇。 凉的感叹。 春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 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 简要分析
2008全国II卷12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 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 简要分析。 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 织成的网;再由丝网 想到暮春,想到要把 春天网住,即留住春 天。这个想象、比喻 非常生动、新奇。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慨叹世态 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 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中可看 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情绪;三、四句写诗 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 凉的感叹
前两句写淮河两岸情景,为实写;隐含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叹,为 虚写。后两句写鸥鹭飞翔情景,为实写;隐含作者对国家统一的强 烈渴望,为虚写。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 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3分)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 由往来的强烈渴望。(3分) 初人准刑西句(三)”砀月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 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 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 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 角度赏析这首诗
P81 2008江西卷14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 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 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 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 角度赏析这首诗。 前两句写淮河两岸情景,为实写;隐含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叹,为 虚写。后两句写鸥鹭飞翔情景,为实写;隐含作者对国家统一的强 烈渴望,为虚写。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 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3分)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 由往来的强烈渴望。(3分)
【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 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ε赶快。③苫:用 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 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 【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 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 草覆盖。 •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 要分析。 •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 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 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 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 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 “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 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 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 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 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 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 要分析。 •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 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 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 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 “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 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 神生活。 •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 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 , “风景”比 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 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P81六2008山东卷14 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 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⑩捻 (nian}:持取,捻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4分) (2)y“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 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 样的感情变化?(4分)
P81 六 2008山东卷14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 画堂春 秦观 •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 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4分) •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 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 样的感情变化?(4分)
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在理解 诗歌的基础上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先找准诗中 诗人所描写的意象;其次,看这个意象本身所 蕴含的意思和这个意象的特点;再次,找出恰 切的语言表述
• 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在理解 诗歌的基础上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先找准诗中 诗人所描写的意象;其次,看这个意象本身所 蕴含的意思和这个意象的特点;再次,找出恰 切的语言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