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 ④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 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 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u)取:軎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 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 为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昊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 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
07 年中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 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 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 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观点: ; 乙 文 的 主 要 观 点 可 概 括 为: 。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 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 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 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陟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 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日:“客愚无知, 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 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 颛( zhua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2)被坚执锐( (3)刑其长吏( (4)皆来会计事( )(5)客出入愈益发舒(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 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 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 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 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 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 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愈益发舒.(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三)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 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 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 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四)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 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 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 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四)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 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①掇:(duo)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遂书以名其亭焉(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四时之景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3、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 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五)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 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 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 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 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 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4)四时..之景 (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 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 (五)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 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 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 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 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 (六)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干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翻译下面句子。 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 ② ③ ( 六)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浩浩叛汤(tang1)B、衔远山(xian2)C、互相轩邈(miao3)D、泠泠 作响(1ing2) 2、、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3、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 4、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七)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 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 必慎其所处者焉。 乙文注释:①芝兰:-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鮑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 物名,红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是以: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亦与之化矣 3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ang1 )B、衔远山( xian2 ) C、互相轩邈( miao3 ) D、泠泠 作响( ling2 ) 2、、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3、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 4、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 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 七)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 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 必慎其所处者焉。 乙文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 物名,红色。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是以: _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 3 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4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 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5.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文的观点 乙文的观点 共同的论证 方法 (八) (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岀)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日:“汝与丞相从 事,事(侍奉)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1.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 容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夙夜忧叹夙夜: ②庶竭驽钝驽钝: ③属以后事属: ④若嗣子可辅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 点即可) 中考专题一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一)1、(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死亡(5)筑巢(6)完全2 (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 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3、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4、卒章显志 (二)1.略2.B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 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
4 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 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5.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文的观点 乙文的观点 共同的论证 方法 ( 八) (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 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1.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 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夙夜忧叹 夙夜:_____________ ②庶竭驽钝 驽钝:________________ ③属以后事 属:________________ ④若嗣子可辅 辅: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一 点即可) 中考专题---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一)1、(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死亡(5)筑巢(6)完全 2、 (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 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3、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4、卒章显志。 (二)1.略 2.B 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 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
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 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 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三)1.①蒙蔽②发扬光大2.臣子的妻子偏向臣子,臣子的妾害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要向臣子求点什 么,都说臣子比徐公漂亮 4.讽谏、直谏5.略(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四)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3)领会(4)一年四季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 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 景,低头倾听泉水声。4、与民共乐(如答成“与民同乐”得一半分) (五)1、①寄:托付②攘除:铲除③宜:应该④适:正好,正逢2、D3.A4、①这就是用来 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 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 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六)1、A2、(1)涯:边(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3)绝:停止(4)反: 通“返”,返回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 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 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 不给分 4、雄伟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为对 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也对。 (七)1.苟且偷生因此2.D3.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 香草的气味同化了。4.如: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 弃金钱,保全人格。5.舍生取义君子慎其所处比喻论证。 (八) 1.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受遗诏。2答 案:①早晚:②比喻才能平庸。③委托,交付。④辅助,协助。3.答案: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 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4、答案举例:①忠 心耿耿。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
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 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 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三)1.①蒙蔽 ②发扬光大 2.臣子的妻子偏向臣子,臣子的妾害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要向臣子求点什 么,都说臣子比徐公漂亮。 3.C 4.讽谏、直谏 5.略(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四)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命名 (3)领会 (4)一年四季 2、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 间 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 景,低头倾听泉水声。4、与民共乐 (如答成“与民同乐”得一半分) (五) 1、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 2、D 3.A 4、 ①这就是用来 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 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 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 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六) 1、A 2、(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 通“返”,返回 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 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 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4、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 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 也对。 (七) 1.苟且偷生因此 2.D 3.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 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4.如: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 弃金钱,保全人格。 5.舍生取义 君子慎其所处 比喻论证。 (八) 1.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受遗诏。 2 答 案:①早晚: ②比喻才能平庸。 ③委托,交付。 ④辅助,协助。 3.答案: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 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4、答案举例:①忠 心耿耿。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