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学测要求 高考要求 1.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与“闭 2.理解“重农抑商”。 关锁国”。 3.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土地制度的演变 1.概况 (1)原始社会:土地为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 (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按亩收税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 延续了两千多年。 2.抑制土地兼并 (1)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2)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1 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学测要求 高考要求 1.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2.理解“重农抑商”。 3.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与“闭 关锁国”。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概况 (1)原始社会:土地为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 (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 594 年,鲁国按亩收税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 延续了两千多年。 2.抑制土地兼并 (1)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2)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3)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 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4)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重农抑商” 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 细微点拨 [易混易错]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允许买卖;而小农经济下的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 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 5.发展 (1)西汉 ①原因: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②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 税等经济政策。 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2)明清 ①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②影响: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武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 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2 (3)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 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4)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 [易混易错]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允许买卖;而小农经济下的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 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 5.发展 (1)西汉 ①原因: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②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 税等经济政策。 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2)明清 ①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②影响: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武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 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2.清代“闭关锁国” (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3)危害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图解识记]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 海禁”政策)延续、闭关锁 政策 对外关系中体现 重农抑商” [深度分析]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后 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外敌作用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探究点1土地制度的变化 史料 图 图二 思考史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 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私有制的 发展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探究点2土地兼并 史料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 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一一陶煦《租核·推原》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3 2.清代“闭关锁国” (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3)危害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图解识记]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 [深度分析]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后 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外敌作用。 主题一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探究点 1 土地制度的变化 史料 图一 图二 思考 史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 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私有制的 发展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探究点 2 土地兼并 史料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 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陶煦《租核·推原》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思考史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结合所学分析此观念的影响。 提示观念:以土地为根本,热衷于买田置地。 影响:加剧了土地兼并:资本用于购置田地,不再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论总结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规律 官僚、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扩大,自耕 农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逐渐减少 主题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探究点1重农抑商 史料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 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 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一—《清实录》(雍正) 思考史料中雍正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实施此经济政策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工商业使人崇尚奢侈;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探究点2“海禁”政策 史料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盜,且“每诱岛倭 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 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 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提示明朝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 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深化提升卜 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实行的原因 (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 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4 思考 史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结合所学分析此观念的影响。 提示 观念:以土地为根本,热衷于买田置地。 影响:加剧了土地兼并;资本用于购置田地,不再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规律 官僚、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扩大,自耕 农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逐渐减少。 主题二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探究点 1 重农抑商 史料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 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 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实录》(雍正) 思考 史料中雍正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实施此经济政策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工商业使人崇尚奢侈;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探究点 2 “海禁”政策 史料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 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 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 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提示 明朝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 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1.实行的原因 (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 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 会的安定 (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评价 (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2)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 作用 (3)消极影响: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 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 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 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碍了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2018·江苏无锡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夏之贡,殷之助,周之彻,皆十而取一,盖 因地而税。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故地数未盈,其税必备。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 务兼并而自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朝沿用了夏商周的土地制度 B.秦“舍地”说明当时废除了土地税 C.秦“税人”是土地兼并的原因之 D.秦“税必备”说明当时国富民足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句“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务兼并而自若”可知秦将人口作为征 税依据的标准促进了土地兼并。其他三项与材料的原意相悖或材料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项。 2.(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明中叶以后,“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5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 会的安定。 (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评价 (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2)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 作用。 (3)消极影响: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 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二、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 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 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碍了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1.(2018·江苏无锡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夏之贡,殷之助,周之彻,皆十而取一,盖 因地而税。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故地数未盈,其税必备。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 务兼并而自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朝沿用了夏商周的土地制度 B.秦“舍地”说明当时废除了土地税 C.秦“税人”是土地兼并的原因之一 D.秦“税必备”说明当时国富民足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关键句“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务兼并而自若”可知秦将人口作为征 税依据的标准促进了土地兼并。其他三项与材料的原意相悖或材料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 C 项。 2.(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明中叶以后,“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势族,有畛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变,罗而取之”。材料反映了() A.土地私有遭到破坏 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闭关锁国得以延续 答案C 解析“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表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故C项正确 3.(2017·江苏连云港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 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A.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 C.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 D.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 答案 解析从战国至清朝,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盐铁官营与材料“纵民”不符, 故B项错误;材料“财或累万金”,不能表明汉代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高低,故C项错误; 材料“纵民”,体现了汉文帝时期对商人采取放任的态度,故D项正确 4.(②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 侯……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材料主张() A.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 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 答案A 解析材料认为社会奢靡之风日盛,商人车马服饰与王侯贵族并没有差别以致不能通过车马 服饰来辨别贵贱尊卑的身份等级(冲击了贵贱尊卑等级),说明作者主张要抑制商业的发展, 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表明作者主张要维护尊卑与贵贱而不是反对,故C、D项错误 5.(②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 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 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乾隆上谕认为外国商船到宁波来只是偶然的事情,并且规定以后不准再赴宁波 从事商业活动只能在广州一处通商,说明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从而使中国逐渐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6 势族,有畛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变,罗而取之”。材料反映了( ) A.土地私有遭到破坏 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闭关锁国得以延续 答案 C 解析 “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表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故 C 项正确。 3.(2017·江苏连云港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 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 A.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 C.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 D.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 答案 D 解析 从战国至清朝,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A 项错误;盐铁官营与材料“纵民”不符, 故 B 项错误;材料“财或累万金”,不能表明汉代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高低,故 C 项错误; 材料“纵民”,体现了汉文帝时期对商人采取放任的态度,故 D 项正确。 4.(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 侯……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材料主张( ) A.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 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 答案 A 解析 材料认为社会奢靡之风日盛,商人车马服饰与王侯贵族并没有差别以致不能通过车马 服饰来辨别贵贱尊卑的身份等级(冲击了贵贱尊卑等级),说明作者主张要抑制商业的发展, 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表明作者主张要维护尊卑与贵贱而不是反对,故 C、D 项错误。 5.(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 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 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乾隆上谕认为外国商船到宁波来只是偶然的事情,并且规定以后不准再赴宁波 从事商业活动只能在广州一处通商,说明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从而使中国逐渐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落后于世界潮流,故A项正确。 6.(2017·江苏南通期末)下图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浙江地方政府颁发的执照,用来管理 对日本贸易的中国船。上书:“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 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材料可以佐证当时( 照平司 A.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 B.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倭寇勾结沿海居民为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政府颁发的对日本贸易的执照,可以看出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故A项 正确 分层训练·巩固提高 选择题(1~10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题为能力提升题) 1.《诗经·小雅·大田》中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列对 此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B.表明私田已占据主导地位 C.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体现时人对农业丰收的向往 答案B 解析“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表明井田制开始瓦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井田制开 始瓦解,但公田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私田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有苗萋萋,兴雨祁祁”体现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向往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7 落后于世界潮流,故 A 项正确。 6. (2017·江苏南通期末)下图为乾隆六十年(1795 年)浙江地方政府颁发的执照,用来管理 对日本贸易的中国船。上书:“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 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材料可以佐证当时( ) A.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 B.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倭寇勾结沿海居民为患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政府颁发的对日本贸易的执照,可以看出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故 A 项 正确。 一、选择题(1~10 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 题为能力提升题) 1.《诗经·小雅·大田》中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列对 此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B.表明私田已占据主导地位 C.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体现时人对农业丰收的向往 答案 B 解析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表明井田制开始瓦解,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井田制开 始瓦解,但公田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私田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有苗萋萋,兴雨祁祁”体现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向往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钱穆《国史大纲》中评价某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 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该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王田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这一土地制度为均田制, 故C项正确。 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 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而土地高度集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恰恰是土地 私有制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 4.(2017·江苏宿迁学业水平模拟)“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 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 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 反映了中国古代( 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 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精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没有体现敬天法祖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农业的重 视,没有体现家国一体的理念,故B项错误:皇帝亲耕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正确: 重耕与士子关系不明显,故D项错误 (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8 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钱穆《国史大纲》中评价某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 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该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王田制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这一土地制度为均田制, 故 C 项正确。 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 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 本原因是( )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而土地高度集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恰恰是土地 私有制的发展,故 C 项符合题意。 4.(2017·江苏宿迁学业水平模拟)“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 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耤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 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 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 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 答案 C 解析 “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没有体现敬天法祖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农业的重 视,没有体现家国一体的理念,故 B 项错误;皇帝亲耕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故 C 项正确; 重耕与士子关系不明显,故 D 项错误。 5.(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这反映了当时()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着绸纱绢布,但是商人不可以穿丝绸只可以穿着绢布,农户之 家如果有人经商则全家不可以穿着细纱,反映了当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 说明当时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C、D项材料没有涉 6.(2017·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模拟)汉代的“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 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 要求其入伍参战。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激化阶级矛盾 B.削弱军队实力 C.打压商人群体 D.阻碍经济进步 答案C 解析统治者的措施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而非阶级矛盾,故A项错误;统治者从统治出发意在 增强军队战斗力而非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统治者对商人群体的抑制和打压,故C项 正确:统治者主观期望促进经济进步,但客观上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故D项错误 7.(2018·江苏泰州高一期末)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 准通洋船者……天朝并不藉此些微远物也。”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B.对外封闭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国地域广阔和物资丰富 D.外国商品不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盲目自大封闭保守的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经济上 的自给自足,故A为正确选项。 8.(②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 桅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9 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这反映了当时(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着绸纱绢布,但是商人不可以穿丝绸只可以穿着绢布,农户之 家如果有人经商则全家不可以穿着细纱,反映了当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A 项正确;材料 说明当时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故 B 项错误;C、D 项材料没有涉 及。 6.(2017·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模拟)汉代的“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 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 要求其入伍参战。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 ) A.激化阶级矛盾 B.削弱军队实力 C.打压商人群体 D.阻碍经济进步 答案 C 解析 统治者的措施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而非阶级矛盾,故 A 项错误;统治者从统治出发意在 增强军队战斗力而非削弱,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统治者对商人群体的抑制和打压,故 C 项 正确;统治者主观期望促进经济进步,但客观上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故 D 项错误。 7.(2018·江苏泰州高一期末)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 准通洋船者……天朝并不藉此些微远物也。”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B.对外封闭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中国地域广阔和物资丰富 D.外国商品不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盲目自大封闭保守的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经济上 的自给自足,故 A 为正确选项。 8.(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 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可知C项正 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指出了“海禁”的弊端, 故D项正确 10.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此处是() A.上海B.广州C.天津D.厦门 答案 解析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为广州,故B项正确 11.(2018·江苏高考)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 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 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民间商人由最初的不合法、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发展到通过向政 府纳税就可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一变化意味着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1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 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
小初高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10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可知 C 项正 确;A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D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指出了“海禁”的弊端, 故 D 项正确。 10.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此处是( )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厦门 答案 B 解析 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为广州,故 B 项正确。 11.(2018·江苏高考)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 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 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民间商人由最初的不合法、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发展到通过向政 府纳税就可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一变化意味着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1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 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