樾今 曾公亮
作者简介 曾公亮(9991078年),字明仲,泉州晋江(今 属福建)人。北宋政治家,《武经总要》一书的主编。 曾公亮毕生从政,仕途顺遂。他于天圣年间 (1023-1031年)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在任期间, 因其父在他的管辖境内购置田地,他受牵连被贬,后来 又被重新起用,这之后仕途通坦。曾知郑州、知开封府, 日益受到皇帝信任。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他拜 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位居相职, 与韩琦共掌国事。熙宁二年(1069年),他以年老自请 罢相。次年,又被起用,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观使。熙宁四年,判永兴军,一年后返回京师,随 即以太保身分退职。元丰元年(1078年),曾公亮去世, 享年8Q。世后,宋神宗亲临哭祭,辍朝三日,赠太师 中书令,谥曰 给予很高荣誉
曾公亮(999—1078年),字明仲,泉州晋江(今 属福建)人。北宋政治家,《武经总要》一书的主编。 曾公亮毕生从政,仕途顺遂。他于天圣年间 (1023—1031年)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在任期间, 因其父在他的管辖境内购置田地,他受牵连被贬,后来 又被重新起用,这之后仕途通坦。曾知郑州、知开封府, 日益受到皇帝信任。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他拜 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位居相职, 与韩琦共掌国事。熙宁二年(1069年),他以年老自请 罢相。次年,又被起用,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集禧观使。熙宁四年,判永兴军,一年后返回京师,随 即以太保身分退职。元丰元年(1078年),曾公亮去世, 享年80。去世后,宋神宗亲临哭祭,辍朝三日,赠太师 中书令,谥曰宣靖,给予很高荣誉
宿甘露寺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 云海在枕边涌动,无数的山峰近在咫尺。 床底松声万壑哀 那阵阵松涛声,和山谷哀鸣声,恰似在床 底发出。 要看银山拍天浪, 要看银山冲击巨浪的磅礴气势。(因为水 的流动就好象是山在奔腾) 开窗放入大江来。 只要一打开窗子,就能看到大江(长江)的 壮阔雄姿
枕中云气千峰近, 云海在枕边涌动,无数的山峰近在咫尺。 床底松声万壑哀。 那阵阵松涛声,和山谷哀鸣声,恰似在床 底发出。 要看银山拍天浪, 要看银山冲击巨浪的磅礴气势。(因为水 的流动就好象是山在奔腾) 开窗放入大江来。 只要一打开窗子,就能看到大江(长江)的 壮阔雄姿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那枕中的 云气、床底的松声,千峰与万壑,却近在咫尺。首句落笔即气 势不凡,紧扣题中的一个“宿”字,点出作者所住的僧舍在北 固山上之高度与气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使原本朴 实的风景也变得壮而美了,这就是诗人的豪放与不同的观察力 后两句则更加显示作者的豪情:“银山拍天浪”因为水的 流动,且以水为参照物那长江就如同奔腾的野马,这是一种力 的体现,充分表现了长江的雄壮和不同凡响的气势。诗的结尾 更可为雄奇,“开窗放入大江来”,诗人不说开窗俯瞰长江的 壮阔,而用开窗放入大江来,可见是何等磅礴的豪气啊,真是 因为有了这样任意驰骋的兴致,才有了诗给人带来的巨大冲击 力 这首诗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壮阔的景象, 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体现了诗人作为 一个政治家所拥有的豪情与胸襟以及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足见他豪迈与进取、方厚与庄重、深沉与周密的伟大人格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那枕中的 云气、床底的松声,千峰与万壑,却近在咫尺。首句落笔即气 势不凡,紧扣题中的一个“宿”字,点出作者所住的僧舍在北 固山上之高度与气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使原本朴 实的风景也变得壮而美了,这就是诗人的豪放与不同的观察力 。 后两句则更加显示作者的豪情:“银山拍天浪”因为水的 流动,且以水为参照物那长江就如同奔腾的野马,这是一种力 的体现,充分表现了长江的雄壮和不同凡响的气势。诗的结尾 更可为雄奇,“开窗放入大江来”,诗人不说开窗俯瞰长江的 壮阔,而用开窗放入大江来,可见是何等磅礴的豪气啊,真是 因为有了这样任意驰骋的兴致,才有了诗给人带来的巨大冲击 力。 这首诗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壮阔的景象, 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体现了诗人作为 一个政治家所拥有的豪情与胸襟以及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足见他豪迈与进取、方厚与庄重、深沉与周密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