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东西方美学思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审美形上学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42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申美形上学

审美形上学

慈兰 草香 漉风 美育的提出 芳远 根 十八世纪末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1795)里第一次提出。 ·1912年,蔡元培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的《对于 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中提出把没有列入教育方针。 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里提出“美育”概念。 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美育理论面进中国 1999年3月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 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国家已经把美育正式列入我们的教育方

一、美育的提出 十八世纪末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1795)里第一次提出。 • 1912年,蔡元培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的《对于 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中提出把没有列入教育方针。 • 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里提出“美育”概念。 • 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美育理论全面引进中国。 • 1999年3月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 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国家已经把美育正式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

慈兰 草香 漉风 审美形上学释义 芳远 根 为什么不用“美育”而冠以“审美形上学”之 名? 审美不是一般形式的教育活动,而是有关人的 存在的_种特殊形态的形而上学。它追寻》的理 想生存的意义,探求人的身心自由和解放的 显示出永恒超越的形上品行。 3、审美形上学是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作感体验活 动

二、审美形上学释义 • 1、为什么不用“美育”而冠以“审美形上学”之 名? • 2、审美不是一般形式的教育活动,而是有关人的 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形而上学。它追寻人的理 想生存的意义,探求人的身心自由和解放的途径, 显示出永恒超越的形上品行。 • 3、审美形上学是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情感体验活 动。 • 4、审美形上学与人心人性有关,是对人的终极关

慈兰 高更我们从嘛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李 芳远 根

高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慈兰 草香 漉风 三、审美形上学的三种形态 芳远 根 1、审美形上学源于人的内在诉求,即寻求爱和欲 望的满足,摆脱有限生命的种种束缚,达到身心 的和谐和安宁。 2、三种形态:宗教教育、艺术教育、這 3、审美形上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形式动情如由 创造、超越这五个方面,它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立 地位

三 、审美形上学的三种形态 • 1、审美形上学源于人的内在诉求,即寻求爱和欲 望的满足,摆脱有限生命的种种束缚,达到身心 的和谐和安宁。 • 2、三种形态:宗教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 • 3、审美形上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形式、动情、自由、 创造、超越这五个方面,它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立 地位

慈兰 草香 漉风 四、追求自由的三重境界和意涵 芳远 根 1、三大审美形上学传统 2、外在超越:感性和理性 3、内在超脱:心灵与自然,人与社会坐 4、解脱轮回:大我和小我 5、三大传统的特质和局限

四、追求自由的三重境界和意涵 • 1、三大审美形上学传统 • 2、外在超越:感性和理性 • 3、内在超脱:心灵与自然,人与社会 • 4、解脱轮回:大我和小我 • 5、三大传统的特质和局限

慈兰 黑五走向未来的中国当代审美形上学 芳远 根 1、当代中国人的危机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人的内心生活 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2、当代申美形上学的核心任务是提倡审美的E 性 3、通过审美培养良好键全的审美趣味和能力 通过审美构建完整健康的现代人名理想

五 走向未来的中国当代审美形上学 • 1、当代中国人的危机 •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人的内心生活 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 2、当代审美形上学的核心任务是提倡审美的启蒙 性 • 3、通过审美培养良好健全的审美趣味和能力 • 4、通过审美构建完整健康的现代人格理想

慈兰 草香 漉风 六研讨思考题 芳远 根 1,通过审美果真能够改造人心、培育健全的人格 吗? 2,三种追求自由解放境界的途径各自的特点和局 限表现在哪里? 3,诗意生存(人生的艺术化)是否可能2何可 能? 4,“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哪 些? 5,审美教育的独特性和独立地位体现在哪些地方 6,感性论从认识论向生存论的转向对波语学界的 意义何在?

六 研讨思考题 • 1,通过审美果真能够改造人心、培育健全的人格 吗? • 2,三种追求自由解放境界的途径各自的特点和局 限表现在哪里? • 3,诗意生存(人生的艺术化)是否可能?如何可 能? • 4,“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有哪 些? • 5,审美教育的独特性和独立地位体现在哪些地方? • 6,感性论从认识论向生存论的转向对汉语学界的 意义何在? • 7,你认为当代中国美育在理论和实践上更迫切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