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中国现代文学第三个十 年(1937年—1949年) 第十六章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 第三个十年的创作是指从1937年7月抗战 爆发到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段时间 的创作。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共计12年
第三编 中国现代文学第三个十 年 (1937年——1949年) 第十六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 第三个十年的创作是指从1937年7月抗战 爆发到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段时间 的创作。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共计12年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 的文学分割并存 、战争时空下的文学格局和文学 进程。 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广大 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出都市的“亭 子间”,深入到乡村和战争前线 投入到抗日救亡与民族解放运动 中去,全国的文学格局因此发生 了重要的变化。新的格局是随着 战争的进程而逐渐呈现出来的。 从空间上看,抗战和40年代的文 学可以分为孤岛文学、沦陷区文 学、国统区和解放区文学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 的文学分割并存 一、战争时空下的文学格局和文学 进程。 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广大 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出都市的“亭 子间”,深入到乡村和战争前线, 投入到抗日救亡与民族解放运动 中去,全国的文学格局因此发生 了重要的变化。新的格局是随着 战争的进程而逐渐呈现出来的。 从空间上看,抗战和40年代的文 学可以分为孤岛文学、沦陷区文 学、国统区和解放区文学
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发展风貌 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 国统区 政治区域解放区 论陷区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货币上海“孤岛” 行銀中鑒 圓百壹 9 旧南京总统府 百壹田 百壹
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发展风貌 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 国统区 政治区域 解放区 沦陷区 上海“孤岛” 旧南京总统府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货币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当时面积最大; 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武装根据地; 沦陷区 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和上海,“孤岛”,即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租界处子被包围之中,直 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进入租界区的这 段时间。 解放区土改 产
◼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当时面积最大; ◼ 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武装根据地; ◼ 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和上海“孤岛”,即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之中,直 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进入租界区的这 段时间。 解 放 区 土 改
■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的文学可以分为抗战初期 (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战中期(1938年 10月—1944年9月),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1944 年9月—1949年9月)。 ■抗战初期文学在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情势下, 表现出统一的战斗精神和普遍高昂的爱国热情, 群众性、小型化的创作盛极一时 ■以武汉失守为转折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内 政治形势逆转,社会心理和时代情绪为之一变。 文学在表达坚持抗敌、反对分裂的呼声之外,增 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这时的文学 表现出凝重,深沉的格调
◼ 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的文学可以分为抗战初期 (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战中期(1938年 10月—1944年9月),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1944 年9月—1949年9月)。 ◼ 抗战初期文学在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情势下, 表现出统一的战斗精神和普遍高昂的爱国热情, 群众性、小型化的创作盛极一时。 ◼ 以武汉失守为转折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内 政治形势逆转,社会心理和时代情绪为之一变。 文学在表达坚持抗敌、反对分裂的呼声之外,增 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这时的文学 表现出凝重,深沉的格调
■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既 音甄·时 超值装 VD+ 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 白毛女 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也 The White-Haired Girl 使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得 以恢复和强化。长篇小说 多幕剧、长篇叙事诗、抒 情诗盛行。敌后根据地则 是“工农兵文学”。 ■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国 民政府腐败,民主运动高 潮。杂文、讽刺诗、讽刺 喜剧盛行。解放区工农兵 中国经典歌剧精选 文学及土改文学方兴未艾。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Selected
◼ 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既 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 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也 使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得 以恢复和强化。长篇小说、 多幕剧、长篇叙事诗、抒 情诗盛行。敌后根据地则 是“工农兵文学” 。 ◼ 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国 民政府腐败,民主运动高 潮。杂文、讽刺诗、讽刺 喜剧盛行。解放区工农兵 文学及土改文学方兴未艾
1.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 文学在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情势下表现岀统 的步调和普遍高昂的爱国热情,群众性、小型 化的创作盛权一时 1938年3月2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 汶成立:标志看文艺界抗百民族统战线的形成。 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 得到作家们的积极响应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 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 剧风 时,报智文学因时市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 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1.抗战初期(1937年7月一1938年10月) ◼ 文学在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情势下,表现出统 一的步调和普遍高昂的爱国热情,群众性、小型 化的创作盛极一时。 ◼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 汉成立.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 得到作家们的积极响应。 ◼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 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活报剧风行一 时;报告文学因时而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 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2.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4年9月) 以武汉失守,尤其是皖南事变为标志,国内政 形势急剧逆转,社会心理和时代情绪为之一变。 文学在表达人民坚持抗敌、反对分裂的呼声之 外,显著地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 沉郁的时代气氛和深沉的思索,使这时的文学表现 出凝重、深沉的格调。 创作活动由抗战初期注重短期效果的小型、轻 型作品,转变为长期苦心经营具有宏大历史感的大 型作品——长篇小说、多幕剧与长篇叙事诗、抒情 诗等
2.抗战中期(1938年10月一1944年9月) 以武汉失守,尤其是皖南事变为标志,国内政 治形势急剧逆转,社会心理和时代情绪为之一变。 文学在表达人民坚持抗敌、反对分裂的呼声之 外,显著地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 沉郁的时代气氛和深沉的思索,使这时的文学表现 出凝重、深沉的格调。 创作活动由抗战初期注重短期效果的小型、轻 型作品,转变为长期苦心经营具有宏大历史感的大 型作品——长篇小说、多幕剧与长篇叙事诗、抒情 诗等
3.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 (19449月—1949年9月) 国民党政权的腐朽和不可救药,民主运动的高涨,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在文学上的直接反应,便是 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色调。 杂文、讽刺诗和讽刺喜剧,在埋葬旧世界,迎接 新中国的前夜,发挥了极大的战斗作用。同时,解放区 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 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向民族化和大众化迈 进,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_“七月派 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在向革命化、民族 化迈进的同时,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3.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 (1944年9月——1949年9月) 国民党政权的腐朽和不可救药,民主运动的高涨,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在文学上的直接反应,便是 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色调。 杂文、讽刺诗和讽刺喜剧,在埋葬旧世界,迎接 新中国的前夜,发挥了极大的战斗作用。同时,解放区 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 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向民族化和大众化迈 进,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 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在向革命化、民族 化迈进的同时,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运 动 “孤岛”指1937年11月 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 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 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 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 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 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 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 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 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 称之为“孤岛文学
二、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运 动 “孤岛”指1937年11月 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 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 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 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 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 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 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 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 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 称之为“孤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