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 第五章 戏剧创作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胜利前选
第五章 戏剧创作(一)
本章参考书目 老舍《茶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本章参考书目 老舍《茶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概述 第二节《茶馆》
• 第一节 十七年戏剧概述 • 第二节 《茶馆》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概述 戏曲改革 当代话剧的变革 当代歌剧的发展
第一节 十七年戏剧概述 • 戏曲改革 • 当代话剧的变革 • 当代歌剧的发展
戏曲改革 当代戏曲改革 今1949-1957年间,戏曲改革主要历史 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 今1958-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 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令进入新时期,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 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
戏曲改革 1.当代戏曲改革 1949-1957年间,戏曲改革主要历史 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 1958-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 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进入新时期,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 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 化”
2.戏曲的推陈出新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 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即 “改戏 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 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和净化了戏曲舞台 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改造,抑浊扬清; 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 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出现 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昆曲《十五贯》等
2.戏曲的推陈出新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主 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即 “改戏” 。 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 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和净化了戏曲舞台; 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改造,抑浊扬清; 一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 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出现 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昆曲《十五贯》等
3.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1958-1976年戏曲改革主要成就是京剧现 代戏的重大突破,使京剧现代戏成为一种新样 式而得到观众承认 醫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改革 1.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 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2.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 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 了变革;
3.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1958-1976年戏曲改革主要成就是京剧现 代戏的重大突破,使京剧现代戏成为一种新样 式而得到观众承认。 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改革: 1 .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 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2 .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 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 了变革;
3·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 地刻画人物 4.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 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 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5.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 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6.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 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3 .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 地刻画人物; 4 .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 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 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5 .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 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6.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 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当代话剧的变革 “第四种剧本” 19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A 潮,涌现出岳野《同甘共苦》、杨履方《布 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等较有影 响的话剧。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人性 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 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突破只准歌 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 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第四 种剧本”。“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 流剧本(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 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 等的部队剧本)而音的
当代话剧的变革 “第四种剧本” 1956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 潮,涌现出岳野《同甘共苦》、杨履方《布 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等较有影 响的话剧。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 “人性” 、 “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 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突破只准歌 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 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第四 种剧本” 。 “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 流剧本(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 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 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
1958-1962年间,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 潮。如郭沬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 的《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的《神拳》 曹禺的《胆剑篇》等。 其主要内容:一是为历史人物翻案;二是 以发掘历史精神鼓舞今人;三是总结历史经验 以警后人;四是歌颂历史人物。 1962年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剧”的 繁盛。图解阶级斗争的如《夺印》,为错误思 想张目的如《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
1958-1962年间,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 潮。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 的《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的《神拳》, 曹禺的《胆剑篇》等。 其主要内容:一是为历史人物翻案;二是 以发掘历史精神鼓舞今人;三是总结历史经验 以警后人;四是歌颂历史人物。 1962年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剧”的 繁盛。图解阶级斗争的如《夺印》,为错误思 想张目的如《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