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国统区小说概述国统区、沦陷区小说 创作的几种类型;丘东平《第七连》等抗 战题材的小说;以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和《淘金记》、《还乡记》等长篇小说为 代表的社会剖析和世情小说;萧红的《呼 河传》等文化分析小说;路翎的长篇小 说《财主底儿女们》等人生、人性探索小 说
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一、国统区小说概述 国统区、沦陷区小说 创作的几种类型;丘东平《第七连》等抗 战题材的小说;以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和《淘金记》、《还乡记》等长篇小说为 代表的社会剖析和世情小说;萧红的《呼 兰河传》等文化分析小说;路翎的长篇小 说《财主底儿女们》等人生、人性探索小 说
1、丘东平的抗战小说 丘东平(1910~1941)军事文 学作家。1910年出生于海丰县 马福兰村。陆安师范毕业。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 彭湃的秘书。1928年秋流亡到 香港,秘密成立“抗日同 盟”,宣传抗日救亡。之后 又到上海,利用兄弟在19路军 翁旅任参谋长的机会说服19路 军抗日。后来又到香港,与 人合办《新亚细亚》月刊 海丰档素 farc. 50v.on 1933年重回上海,从事革命文 艺活动
1、丘东平的抗战小说 ◼ 丘东平(1910~1941)军事文 学作家。1910年出生于海丰县 马福兰村。陆安师范毕业。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 彭湃的秘书。1928年秋流亡到 香港,秘密成立“抗日同 盟”,宣传抗日救亡。之后 又到上海,利用兄弟在19路军 翁旅任参谋长的机会说服19路 军抗日。后来又到香港,与 人合办《新亚细亚》月刊。 1933年重回上海,从事革命文 艺活动
三十年代初丘东平在上海开始文学创作时创作的一批小 说如《通讯员》、《沉郁的梅岭城》、《多嘴的赛娥》 等就是反映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的。和三十年代反映工 农革命的左翼革命文学一样,东平是以阶级分析的观点 政治的视角去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农民的受难和反抗。 在《多嘴的赛娥》中,赛娥是一个处处受人歧视的女孩 子。刚出生不久因为是女的遭亲生父母遗弃,长大了常 被视为多嘴舌惹人讨厌的女人。后来她接受任务,去打 探敌军的情报,在途中被敌军发现,本来已瞒过敌人可 以成功逃脱,但是一个善良的老太婆无意中却暴露了她 的身份。她被重新抓起来。但“多嘴”的赛娥却自始至 终“坚决地闭着嘴”,不透露半点秘密,最终被敌人残 酷处决
◼ 三十年代初丘东平在上海开始文学创作时创作的一批小 说如《通讯员》、《沉郁的梅岭城》、《多嘴的赛娥》 等就是反映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的。和三十年代反映工 农革命的左翼革命文学一样,东平是以阶级分析的观点、 政治的视角去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农民的受难和反抗。 ◼ 在《多嘴的赛娥》中,赛娥是一个处处受人歧视的女孩 子。刚出生不久因为是女的遭亲生父母遗弃,长大了常 被视为多嘴舌惹人讨厌的女人。后来她接受任务,去打 探敌军的情报,在途中被敌军发现,本来已瞒过敌人可 以成功逃脱,但是一个善良的老太婆无意中却暴露了她 的身份。她被重新抓起来。但“多嘴”的赛娥却自始至 终“坚决地闭着嘴”,不透露半点秘密,最终被敌人残 酷处决
在《通讯员》中,通讯员林吉曾多次成功地传送 凊报,但是,有一次他奉命把一个做政治工作的少 年从江萍带到梅冷。途中突然碰到敌军盘査,那少 年惶恐地跌下山涧,被敌军杀害了。独自逃生的林 吉此后常常浮现那少年被凌迟的惨象,陷入不能排 遣的痛苦之中。他常常向别人描述那天的遭遇,并 自我诘问着:“少的死了,大的却逃回来,你说这 是对的事吗?”周围的人以各种方式劝慰他,但未能 减少他内心的痛苦。后来,人们似乎厌倦了他反反 复复的述说和自责,甚至有人觉得他是精神出了毛 病。而林吉也终于不能谅解自己而举枪自杀
◼ 在《通讯员》中,通讯员林吉曾多次成功地传送 情报,但是,有一次他奉命把一个做政治工作的少 年从江萍带到梅冷。途中突然碰到敌军盘查,那少 年惶恐地跌下山涧,被敌军杀害了。独自逃生的林 吉此后常常浮现那少年被凌迟的惨象,陷入不能排 遣的痛苦之中。他常常向别人描述那天的遭遇,并 自我诘问着:“少的死了,大的却逃回来,你说这 是对的事吗?”周围的人以各种方式劝慰他,但未能 减少他内心的痛苦。后来,人们似乎厌倦了他反反 复复的述说和自责,甚至有人觉得他是精神出了毛 病。而林吉也终于不能谅解自己而举枪自杀……
■在这些小说中,东平在酷烈的革 命斗争背景上以刚劲雄强的笔触 笺用部令司軍四第編新軍陸 去展现了这些革命者对命运的反 抗、对革命的执着,另一方面, 又以不无压抑、悲凉的笔调描写 多季 系 着这些革命者的悲剧命运。 滠的 ■这种描写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于 个体生命的关注——在革命斗争 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是高于 多乎 切的,尤其是集体的命运受到威 胁时,任何个体命运都是微不足 道的,但是,对于作为人学的文 丘东平致胡风信 学来说,又必得去关注个体人的 生存命运
◼ 在这些小说中,东平在酷烈的革 命斗争背景上以刚劲雄强的笔触 去展现了这些革命者对命运的反 抗、对革命的执着,另一方面, 又以不无压抑、悲凉的笔调描写 着这些革命者的悲剧命运。 ◼ 这种描写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于 个体生命的关注——在革命斗争 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是高于一 切的,尤其是集体的命运受到威 胁时,任何个体命运都是微不足 道的,但是,对于作为人学的文 学来说,又必得去关注个体人的 生存命运。 丘东平致胡风信
■另一部心理描写较为出色的小说是丘东平 的绝笔之作《茅山下》。这部未竟的长篇 小说以抗哉时期新四军苏南根据地激烈的 民族矛盾、阶级斗争为背景,展现了新四 军的政治、军事工作以及革命内部的矛盾 斗争。革命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从工农出身 的参谋长郭元龙和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周 发之间展开的
◼ 另一部心理描写较为出色的小说是丘东平 的绝笔之作《茅山下》。这部未竟的长篇 小说以抗战时期新四军苏南根据地激烈的 民族矛盾、阶级斗争为背景,展现了新四 军的政治、军事工作以及革命内部的矛盾 斗争。革命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从工农出身 的参谋长郭元龙和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周 俊之间展开的
在丘东平的小说中,“人”的主题是和阶级或民族 解放的主题并行不悖的,他往往是以政治和人生 人性的双重视角去观照生活,去反映战争中生与死、 个人与集体、善与恶的冲突 ■他的文学创作,是既承接了“五四”文学的现实主 义传统和人性、人道观念,又深刻体现了左翼作家 功利主义文学观的。他是能很好地把“五四”文 与左翼革命文学嫁接在一起的一个作家
◼ 在丘东平的小说中,“人”的主题是和阶级或民族 解放的主题并行不悖的,他往往是以政治和人生、 人性的双重视角去观照生活,去反映战争中生与死、 个人与集体、善与恶的冲突。 ◼ 他的文学创作,是既承接了“五四”文学的现实主 义传统和人性、人道观念,又深刻体现了左翼作家 功利主义文学观的。他是能很好地把“五四”文学 与左翼革命文学嫁接在一起的一个作家
2、路翎的小说 路翎:(19231994)原名徐 嗣兴。江苏南京人。著有 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 们》,中篇小说《饥饿的 郭素娥》,短篇小说集 《朱桂花的故事》、《初 雪》、《求爱》,话剧剧 本《英雄母亲》、《祖国 路(19194 在前进》等
2、路翎的小说 ◼ 路翎:(1923-1994)原名徐 嗣兴。江苏南京人。著有 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 们》,中篇小说《饥饿的 郭素娥》,短篇小说集 《朱桂花的故事》、《初 雪》、《求爱》,话剧剧 本《英雄母亲》、《祖国 在前进》等
《饥饿的郭素娥》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美丽而强悍的妇女郭素娥的悲居 命运。郭素娥因逃荒遇匪被一个衰老的鸦片鬼收容为妻 她在矿区摆香烟摊位,她渴求幸福,疯狂地爱上了凶猛 冷酷的机器工人张振山。张振山是一个乖戾的流浪汉, 对恶浊的社会投以恶毒的藐视和严冷的憎恨,他与郭素 娥的爱也是毒辣的,声称不能“被一个女人缠在裤带 上”,又严防拘谨、怯懦的农民式工人魏海清染指于她 他对郭素娥说:“像我这样的男人是一个不顶简单的东 西,我从里面坏起,从小就坏起,现在不能变好,以后 怕当然也不能。”矿区的上层社会也把她视为堕落的 女人,最后当她反抗被贩卖,要求主宰自己的命运时, 被丈夫伙同流氓迫害而死
《饥饿的郭素娥》 ◼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美丽而强悍的妇女郭素娥的悲剧 命运。郭素娥因逃荒遇匪被一个衰老的鸦片鬼收容为妻, 她在矿区摆香烟摊位,她渴求幸福,疯狂地爱上了凶猛、 冷酷的机器工人张振山。张振山是一个乖戾的流浪汉, 对恶浊的社会投以恶毒的藐视和严冷的憎恨,他与郭素 娥的爱也是毒辣的,声称不能“被一个女人缠在裤带 上”,又严防拘谨、怯懦的农民式工人魏海清染指于她。 他对郭素娥说:“像我这样的男人是一个不顶简单的东 西,我从里面坏起,从小就坏起,现在不能变好,以后 怕当然也不能。” 矿区的上层社会也把她视为堕落的 女人,最后当她反抗被贩卖,要求主宰自己的命运时, 被丈夫伙同流氓迫害而死
■胡风对这篇小说非常欣赏,他说:“在路翎君这里 新文学里面原已存在了的某些人物得到了不同的面 貌,而现实人生早已向新文学要求分配座位的另 些人物,终于带着活的意欲登场了,向时代的步调 前进,路翎君替新文学的主题开拓了疆土。” ■批评家邵荃麟,为一个二十岁的作家能写出如此有 力的作品而惊诧,他这样称赞这篇小说:“艺术上 的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对于客观现象的描写和分析, 或者单纯地用科学方法去剖析和指示社会的现实发 展,而必须从社会的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 底内心的矛盾和灵魂的搏斗过程中间,去发掘和展 露社会的矛盾和具体的关系
◼ 胡风对这篇小说非常欣赏,他说:“在路翎君这里, 新文学里面原已存在了的某些人物得到了不同的面 貌,而现实人生早已向新文学要求分配座位的另一 些人物,终于带着活的意欲登场了,向时代的步调 前进,路翎君替新文学的主题开拓了疆土。” ◼ 批评家邵荃麟,为一个二十岁的作家能写出如此有 力的作品而惊诧,他这样称赞这篇小说:“艺术上 的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对于客观现象的描写和分析, 或者单纯地用科学方法去剖析和指示社会的现实发 展,而必须从社会的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 底内心的矛盾和灵魂的搏斗过程中间,去发掘和展 露社会的矛盾和具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