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 第四章 散文创焦(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胜利前选
第四章 散文创作(一)
本章参考书目 《杨朝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刘白羽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秦牧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家村札记》,三联书店1966年版
本章参考书目 《杨朔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刘白羽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秦牧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家村札记》,三联书店1966年版
第一节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说 第二节杨朔、秦牧、刘白羽
• 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说 •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
第一节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说 中国散文概况 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 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说 • 中国散文概况 • 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 • 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散文是大范围的,其特性是 色”,散文应是最个人化和最自由的文体。 中国散文概况 五四后引进“西方文艺学”的散文,其来 英国,充满智性、幽默。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散 散文小品文 十七年时期,人们追求散文的审美,歌 颂一抒情一追求诗意 打破散文审美定势的两人——巴金(《忏悔 录》)和余秋雨(“历史文化大散文”一—借 助山水抒发历史之感,写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 钟困境与挣扎,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亦把人 个经验表达一种个人的“怨”。)
中国传统散文是大范围的,其特性是“本 色” ,散文应是最个人化和最自由的文体。 五四后引进“西方文艺学”的散文,其来自 英国,充满智性、幽默。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散 文是“小品文” 。 十七年时期, 人们追求散文的审美,歌 颂—抒情—追求诗意 打破散文审美定势的两人——巴金(《忏悔 录》)和余秋雨(“历史文化大散文”——借 助山水抒发历史之感,写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 神困境与挣扎,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亦把人 个经验表达一种个人的“怨” 。) 中 国 散 文 概 况
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 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 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柳 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 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 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 令飞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 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 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柳 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 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 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 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 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 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 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 的作品。杨朔《海市》,秦牧《花城》, 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感 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 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 青《秋色赋》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 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 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 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 的作品。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 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感 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 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 青《秋色赋》
(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 《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 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 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 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 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沬沙、孟超、唐 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 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 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 《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 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 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 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 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 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 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一 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小结:十七年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 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 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 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 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 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小结:十七年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 “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 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 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 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 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 1、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 2、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 3、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
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 1、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则 2、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 3、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