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一)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 the first) 【课程编码】WXZB043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时】108学时 【学分】6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好这门课程, 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 析评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门 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 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 廓,以及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 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 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 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 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 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 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 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以及审美素质,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6学分,108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1 延安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一)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 the first) 【课程编码】WXZB043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 时】108 学时 【学 分】6 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好这门课程, 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 析评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门 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 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 廓,以及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 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 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 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 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 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 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 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以及审美素质,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6 学分,108 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编章 课程内容 课时 教学形式 1:1绪论:上古神话 6讲授与讨论 《诗经》 8讲授与讨论 《楚辞》 8讲授与讨论 l;4/《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叙事 散文 10讲授与讨论 1:5《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6讲授与讨论 概说;秦汉散文 2讲授与讨论 2:2司马迁与《史记》 8讲授与讨论 2:3班固与《汉书》 4讲授与讨论 2:4司马相如与汉代辞赋 6讲授与讨论 2:5两汉乐府诗 6讲授与讨论 2:6|东汉文人诗 2讲授与讨论 3;1概说;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4讲授与讨论 3:2两晋诗坛 讲授与讨论 3:3陶渊明 6讲授与讨论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转变 讲授与讨论 3:5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讲授与讨论 3:6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4讲授与讨论 3:7南北朝民歌 4讲授与讨论 3: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6讲授与讨论 3:9魏晋南北朝小说 6讲授与讨论 合计 108 【教学内容要点】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什么? 2、“中国文学史”怎么样? 3、“中国文学史”学什么? 4、“中国文学史”怎么学? 5、为什么学习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 文学艺术起源问题; 先秦文体发展概况: l、最早的是口头文学,然后文字被发明,出现了书面文学。 2、最早的口头文学是上古神话和古歌、古谣谚
2 编章 课程内容 课时 教学形式 1;1 绪论;上古神话 6 讲授与讨论 1;2 《诗经》 8 讲授与讨论 1;3 《楚辞》 8 讲授与讨论 1;4 《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叙事 散文 10 讲授与讨论 1;5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6 讲授与讨论 2;1 概说;秦汉散文 2 讲授与讨论 2;2 司马迁与《史记》 8 讲授与讨论 2;3 班固与《汉书》 4 讲授与讨论 2;4 司马相如与汉代辞赋 6 讲授与讨论 2;5 两汉乐府诗 6 讲授与讨论 2;6 东汉文人诗 2 讲授与讨论 3;1 概说;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4 讲授与讨论 3;2 两晋诗坛 2 讲授与讨论 3;3 陶渊明 6 讲授与讨论 3;4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转变 4 讲授与讨论 3;5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4 讲授与讨论 3;6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4 讲授与讨论 3;7 南北朝民歌 4 讲授与讨论 3;8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6 讲授与讨论 3;9 魏晋南北朝小说 6 讲授与讨论 合 计 108 【教学内容要点】 绪 论 1、“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什么? 2、“中国文学史”怎么样? 3、“中国文学史”学什么? 4、“中国文学史”怎么学? 5、为什么学习古代文学? 第一编 先秦文学概说 一、文学艺术起源问题; 二、先秦文体发展概况: 1、最早的是口头文学,然后文字被发明,出现了书面文学。 2、最早的口头文学是上古神话和古歌、古谣谚
3、两部重要的诗歌总集《诗经》与《楚辞》。 4、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 第一章上古神话 学习目的要求 理解神话的概念,熟悉一些中外著名的神话,领悟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了解中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以及现存的神话主要见于哪些典籍,并把握神话对后 世文学的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1、神话的概念 2、中国神话的分类 3、中国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4、中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以及保存 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神话。 2、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神话。 2、中国神话的分类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4、熟读一些著名神话。 第二章《诗经》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本名、定名,以及《诗经》编订成集的 种说法,理解“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三个名词的内涵,掌握 《诗经》丰富的内容以及代表作品,诵读一些经典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分 析《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1、《诗经》概况与其本名、定名 2、《诗经》编订的三种说法:“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
3 3、两部重要的诗歌总集《诗经》与《楚辞》。 4、史传散文与诸子散文。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学习目的要求 理解神话的概念,熟悉一些中外著名的神话,领悟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了解中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以及现存的神话主要见于哪些典籍,并把握神话对后 世文学的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神话的概念 2、中国神话的分类 3、中国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4、中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以及保存 5、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神话。 2、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神话。 2、中国神话的分类。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4、熟读一些著名神话。 第二章 《诗经》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本名、定名,以及《诗经》编订成集的三 种说法,理解“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三个名词的内涵,掌握 《诗经》丰富的内容以及代表作品,诵读一些经典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分 析《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诗经》概况与其本名、定名。 2、《诗经》编订的三种说法:“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
3、《诗经》的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雅、颂的含义。 4、名词:“四家诗”。 5、《诗经》的内容; 6、《诗经》艺术特点: 7、《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 2、举例说明《诗经》的内容。 3、分析《诗经》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 2、《诗经》的内容分类。 3、《诗经》艺术特点。 4、背诵名篇。 第三章屈原与《楚辞》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美政”理想和忠君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熟读《离骚》、《九辩》等《楚辞》中的名作,理解“楚辞”的两种含义以及《离 骚》的艺术成就,能够分析“悲秋”的深层成因,把握屈原与“楚辞”对后世的 深刻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1、关于屈原 2、“楚辞”产生的背景及其二义 3、《离骚》解题、主旨以及《离骚》赏析。 4、《离骚》的艺术成就 、简介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等。 6、“楚辞体”的其他作家:宋玉《九辩》赏析与“悲秋”传统。 7、屈原的地位与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楚辞”、《九歌》。 2、分析《离骚》的艺术成就 3、宋玉《九辩》与“悲秋”传统
4 3、《诗经》的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雅、颂的含义。 4、名词:“四家诗”。 5、《诗经》的内容; 6、《诗经》艺术特点: 7、《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 2、举例说明《诗经》的内容。 3、分析《诗经》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 2、《诗经》的内容分类。 3、《诗经》艺术特点。 4、背诵名篇。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美政”理想和忠君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熟读《离骚》、《九辩》等《楚辞》中的名作,理解“楚辞”的两种含义以及《离 骚》的艺术成就,能够分析“悲秋”的深层成因,把握屈原与“楚辞”对后世的 深刻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关于屈原; 2、“楚辞”产生的背景及其二义; 3、《离骚》解题、主旨以及《离骚》赏析。 4、《离骚》的艺术成就; 5、简介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等。 6、“楚辞体”的其他作家:宋玉《九辩》赏析与“悲秋”传统。 7、屈原的地位与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楚辞”、《九歌》。 2、分析《离骚》的艺术成就。 3、宋玉《九辩》与“悲秋”传统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楚辞”、《九歌》 2、《离骚》的艺术成就 3、熟读《离骚》、《湘夫人》、《山鬼》、《九辩》等名篇。 第四章《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我国史学之发达,理解不同体例分类,掌握《左传》、《战国策》的文学 成就,熟读史学名篇,体悟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卦、爻辞。 2、记言叙事文之祖一—《尚书》(上古文献汇编、古代历史记录)、《春秋》 (第一部断代编年体简史)、《国语》概况以及体制。简介史书体例 3、名词:春秋三传(齐国公羊高《公羊传》、鲁国谷梁赤《谷梁传》、左丘 明《左传》)。 4、《左传》概况及其叙事特征与记言成就。讲解《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 5、《战国策》体制与文学成就。讲解《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6、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春秋三传 2、我国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 秋》、《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 南宋的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通史、断代史。(《三国志》既是纪传体,又是 国别体,同时还属断代史) 3、《左传》的叙事特征与记言成就 4、《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春秋三传。 2、《左传》的叙事特征与记言成就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5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楚辞”、《九歌》。 2、《离骚》的艺术成就。 3、熟读《离骚》、《湘夫人》、《山鬼》、《九辩》等名篇。 第四章 《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我国史学之发达,理解不同体例分类,掌握《左传》、《战国策》的文学 成就,熟读史学名篇,体悟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卦、爻辞。 2、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上古文献汇编、古代历史记录)、《春秋》 (第一部断代编年体简史)、《国语》概况以及体制。简介史书体例。 3、名词:春秋三传(齐国公羊高《公羊传》、鲁国谷梁赤《谷梁传》、左丘 明《左传》)。 4、《左传》概况及其叙事特征与记言成就。讲解《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 5、《战国策》体制与文学成就。讲解《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6、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春秋三传。 2、我国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 秋》、《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 南宋的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通史、断代史。(《三国志》既是纪传体,又是 国别体,同时还属断代史) 3、《左传》的叙事特征与记言成就。 4、《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春秋三传。 2、《左传》的叙事特征与记言成就。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4、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第五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以及思想解放的时代特征,理解先秦说理文发展的各个 阶段以及代表作,重点掌握《孟子》、《庄子》的文学成就,熟读名篇名作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百家争鸣之百家 2、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分期以及代表作简介 3、孟子与《孟子》一书的艺术成就 4、庄子与《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5、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诸子百家;“三言”。 2、《孟子》的艺术成就 3、《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诸子百家;“三言”。 2、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分期。 3、《孟子》的艺术成就。 4、《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5、熟读《齐桓晋文之事章》、《逍遥游》、《秋水》。 第二编秦汉文学概说 第一章秦汉散文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秦汉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政论文和史传文(尤其后者)代表了汉代散 文的最高成就,学习本章为《史记》、《汉书》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章以自学为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秦代无文”原因以及《吕氏春秋》、《谏逐客书》讲解。 2、两汉散文发展分期:西汉前期(前206一前141景帝死)、西汉中期(前 6
6 4、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第五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以及思想解放的时代特征,理解先秦说理文发展的各个 阶段以及代表作,重点掌握《孟子》、《庄子》的文学成就,熟读名篇名作。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百家争鸣之百家 2、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分期以及代表作简介 3、孟子与《孟子》一书的艺术成就 4、庄子与《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5、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诸子百家;“三言”。 2、《孟子》的艺术成就。 3、《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诸子百家;“三言”。 2、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分期。 3、《孟子》的艺术成就。 4、《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5、熟读《齐桓晋文之事章》、《逍遥游》、《秋水》。 第二编 秦汉文学概说 第一章 秦汉散文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秦汉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政论文和史传文(尤其后者)代表了汉代散 文的最高成就,学习本章为《史记》、《汉书》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章以自学为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秦代无文”原因以及《吕氏春秋》、《谏逐客书》讲解。 2、两汉散文发展分期:西汉前期(前 206-前 141 景帝死)、西汉中期(前
140一前49)、西汉后期(前48宣帝死-25东汉建立)、东汉前期(25-105和 帝死)、东汉后期(105-220曹丕篡汉)。 3、贾谊、晁错与“西汉鸿文”。 4、《淮南子》以及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史记》。 5、刘向、扬雄及其论说文 、《汉书》以及东汉的其他史传文:《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7、东汉的论说文《论衡》、《潜夫论》。 三、课堂讨论选题 1、“秦代无文”原因。 2、名词:《吕氏春秋》、“西汉鸿文”、《淮南子》 3、两汉散文发展分期。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吕氏春秋》、“西汉鸿文”、《淮南子》。 2、两汉散文发展分期。 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史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解《史 记》所蕴含的实录精神、批判精神,及其作为纪传体通史的垂范作用,在熟读《项 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篇目的基础上把握《史记》的艺术成就,了解《史记》 对后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2、《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3、《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4、《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发愤著书”说(《报任安书》)与“不平则鸣”(韩愈)、“诗穷而后工”(欧 阳修《六一诗话》)、“国家不幸诗家兴,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元遗山诗》) 2、分析《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3、分析《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四、课外作业选题 、《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7 140-前 49)、西汉后期(前 48 宣帝死-25 东汉建立)、东汉前期(25-105 和 帝死)、东汉后期(105-220 曹丕篡汉)。 3、贾谊、晁错与“西汉鸿文”。 4、《淮南子》以及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史记》。 5、刘向、扬雄及其论说文。 6、《汉书》以及东汉的其他史传文:《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7、东汉的论说文《论衡》、《潜夫论》。 三、课堂讨论选题 1、“秦代无文”原因。 2、名词:《吕氏春秋》、“西汉鸿文”、《淮南子》。 3、两汉散文发展分期。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吕氏春秋》、“西汉鸿文”、《淮南子》。 2、两汉散文发展分期。 第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史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解《史 记》所蕴含的实录精神、批判精神,及其作为纪传体通史的垂范作用,在熟读《项 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篇目的基础上把握《史记》的艺术成就,了解《史记》 对后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2、《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3、《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4、《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发愤著书”说(《报任安书》)与“不平则鸣”(韩愈)、“诗穷而后工”(欧 阳修《六一诗话》)、“国家不幸诗家兴,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元遗山诗》)。 2、分析《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3、分析《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2、《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3、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名篇, 第三章班固与《汉书》 学习目的要求 《史记》、《汉书》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双子星座,前后辉映,光芒四射。长期 以来,马、班并称,《史》、《汉》对举,学习本章,需要了解迁、固思想之异同, 《史》、《汉》体例之递变,把握《汉书》的独特内容,重点理解《汉书》的艺术 成就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班固与“史家遭祸”论(孔子、左丘明、刘向、司马迁、班固)。 2、班固与司马迁思想境界之比较。 3、《汉书》与《史记》体例之比较。 4、《汉书》的独特内容 5、《汉书》的艺术成就 三、课堂讨论选题 l、班固与司马迁思想境界之比较, 2、《汉书》与《史记》体例之比较 3、《汉书》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汉书》与《史记》体例之比较。 、《汉书》的艺术成就。 3、熟读《李广苏建传》。 第四章司马相如与汉代辞赋 学习目的要求 赋是汉代一代文学的代表。在理解赋的概念的基础上,了解赋的形成与发展 概况,着重记忆汉代赋体的分类以及代表作,通过《七发》、《子虚赋》、《上林赋》 的学习,重点把握汉代大赋在艺术上的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赋的定义 2、赋的形成 3、赋的发展
8 2、《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3、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名篇。 第三章 班固与《汉书》 一、学习目的要求 《史记》、《汉书》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双子星座,前后辉映,光芒四射。长期 以来,马、班并称,《史》、《汉》对举,学习本章,需要了解迁、固思想之异同, 《史》、《汉》体例之递变,把握《汉书》的独特内容,重点理解《汉书》的艺术 成就。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班固与“史家遭祸”论(孔子、左丘明、刘向、司马迁、班固)。 2、班固与司马迁思想境界之比较。 3、《汉书》与《史记》体例之比较。 4、《汉书》的独特内容 5、《汉书》的艺术成就 三、课堂讨论选题 1、班固与司马迁思想境界之比较。 2、《汉书》与《史记》体例之比较。 3、《汉书》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汉书》与《史记》体例之比较。 2、《汉书》的艺术成就。 3、熟读《李广苏建传》。 第四章 司马相如与汉代辞赋 一、学习目的要求 赋是汉代一代文学的代表。在理解赋的概念的基础上,了解赋的形成与发展 概况,着重记忆汉代赋体的分类以及代表作,通过《七发》、《子虚赋》、《上林赋》 的学习,重点把握汉代大赋在艺术上的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赋的定义 2、赋的形成 3、赋的发展
4、贾谊、淮南小山与汉初骚体赋。 5、枚乘《七发》与汉大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7、西汉后期、东汉前期的大赋 8、抒情赋的勃兴:张衡《归田赋》和赵壹《刺世疾邪赋》。 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赋。 2、汉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3、《七发》的艺术特点 4、《子虚赋》和《上林赋》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赋。 2、汉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3、《子虚赋》和《上林赋》的艺术成就。 4、熟读《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 第五章两汉乐府诗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乐府怎样由音乐机构名称转化为诗歌体裁名称,以及汉代乐府诗的保存 情况,重点掌握汉代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与叙事成就,并诵读一些名篇佳作。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乐府与乐府诗。 2、郭茂倩与《乐府诗集》。 3、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4、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乐府诗、《乐府诗集》。 2、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3、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乐府诗、《乐府诗集》。 2、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3、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9 4、贾谊、淮南小山与汉初骚体赋。 5、枚乘《七发》与汉大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7、西汉后期、东汉前期的大赋 8、抒情赋的勃兴:张衡《归田赋》和赵壹《刺世疾邪赋》。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赋。 2、汉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3、《七发》的艺术特点。 4、《子虚赋》和《上林赋》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赋。 2、汉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3、《子虚赋》和《上林赋》的艺术成就。 4、熟读《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 第五章 两汉乐府诗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乐府怎样由音乐机构名称转化为诗歌体裁名称,以及汉代乐府诗的保存 情况,重点掌握汉代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与叙事成就,并诵读一些名篇佳作。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乐府与乐府诗。 2、郭茂倩与《乐府诗集》。 3、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4、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名词:乐府诗、《乐府诗集》。 2、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3、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乐府诗、《乐府诗集》。 2、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3、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4、名篇诵读。 第六章东汉文人诗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文人诗创作的概况,以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脉络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 重要地位,着重把握《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成就,并诵读一些名篇佳作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2、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3、《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起兴发端艺术、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 三、课堂讨论选题 1、五言诗的发展概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正宗地位。 2、名词:《古诗十九首》。 3、《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古诗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名篇诵读。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魏晋南北朝是这是一个动乱与分裂的时代: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 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 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 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齐、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 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再加上东晋、 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乱和分 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 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魏晋南北朝是是一个门阀森严的时代:早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 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专攻一经,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察举、征辟中得 到优先,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位的阶层。士族的势力在曹 操掌权时一度受到抑制,到了魏和西晋重新兴起。魏文帝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
10 4、名篇诵读。 第六章 东汉文人诗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文人诗创作的概况,以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脉络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 重要地位,着重把握《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成就,并诵读一些名篇佳作。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2、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3、《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起兴发端艺术、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 三、课堂讨论选题 1、五言诗的发展概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正宗地位。 2、名词:《古诗十九首》。 3、《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名词:《古诗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名篇诵读。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魏晋南北朝是这是一个动乱与分裂的时代: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 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 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 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齐、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 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再加上东晋、 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乱和分 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 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魏晋南北朝是是一个门阀森严的时代:早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一 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专攻一经,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察举、征辟中得 到优先,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位的阶层。士族的势力在曹 操掌权时一度受到抑制,到了魏和西晋重新兴起。魏文帝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