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戏剧(二)
第十一章 戏剧(二)
新时期戏剧发展的五个阶段 沙叶新 高行健
• 新时期戏剧发展的五个阶段 • 沙叶新 • 高行健
新时期戏剧发展的五个阶段 发端期:1976—-1978 发展期:1979—-1980 探索期:1980—-1985 深化期:1986—-1989 多元发展期:1989
❖发端期:1976——1978 ❖发展期:1979——1980 ❖探索期:1980——1985 ❖深化期 :1986 ——1989 ❖多元发展期 :1989 —— 新时期戏剧发展的五个阶段
话剧的创作注重题材的拓展和政治目 性的强化,剧作家热心于对政治时 局发表意见,对伟大人物追悼缅怀, 对历史规律作出论证。创作手法上 基本遵从传统写实话剧模式,在结 构、人物形象塑造、时空、意象等 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 话剧的创作注重题材的拓展和政治 性的强化,剧作家热心于对政治时 局发表意见,对伟大人物追悼缅怀, 对历史规律作出论证。创作手法上 基本遵从传统写实话剧模式,在结 构、人物形象塑造、时空、意象等 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1977年,金振家、王景禹创作 揭露“四人帮”的讽刺喜剧《枫叶红 了的时候》和白桦创作的歌颂无产阶 级革命家贺龙的《曙光》,率先与观 众见面。1978年,以苏叔阳的 《丹心谱》和宗福先的《于无声处》 为标志,新时期话剧创作达到了高潮
• 1977年,金振家、王景禹创作的 揭露“四人帮”的讽刺喜剧《枫叶红 了的时候》和白桦创作的歌颂无产阶 级革命家贺龙的《曙光》,率先与观 众见面。1978年,以苏叔阳的 《丹心谱》和宗福先的《于无声处》 为标志,新时期话剧创作达到了高潮
第一类是“领袖剧”。剧作家的 光开始从历史事件的回述,转向对型 政治、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的 塑造,沙叶新《陈毅市长》、程士荣 《西安事变》、所云平《朱德将军》 王德英和靳洪《彭大将军》、等。剧 中所塑造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再是站 在云端里匆匆闪过的神,而是有着自 己的爱好、情趣、脾气、性格以至于 的人
• 第一类是“领袖剧” 。剧作家的目 光开始从历史事件的回述,转向对在 政治、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的 塑造,沙叶新《陈毅市长》、程士荣 《西安事变》、所云平《朱德将军》、 王德英和靳洪《彭大将军》、等。剧 中所塑造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再是站 在云端里匆匆闪过的神,而是有着自 己的爱好、情趣、脾气、性格以至于 过失的人
第二类是“问题剧”。剧作家 以当时所可能有的政治的敏感 和胆识,冲击着一个又一个禁 区: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党 风不正、民主与法制、关系学 等。崔德志《报春花》,赵梓 雄《未来在召唤》,李龙云 《有这样一个小院》,邢益勋 《权与法》
• 第二类是“问题剧”。剧作家 以当时所可能有的政治的敏感 和胆识,冲击着一个又一个禁 区: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党 风不正、民主与法制、关系学 等。崔德志《报春花》,赵梓 雄《未来在召唤》,李龙云 《有这样一个小院》,邢益勋 《权与法》
·形式革新 结构散文化,叙事成分增加; 戏剧时空自由转换,不同类别的时空相 互重疊 象征、隐喻、荒诞变形手法的运用; 人物心理活动的舞台呈现; 借鉴姊妹艺术,追求戏剧的综合性
•形式革新 –结构散文化,叙事成分增加; –戏剧时空自由转换,不同类别的时空相 互重叠 –象征、隐喻、荒诞变形手法的运用; –人物心理活动的舞台呈现; –借鉴姊妹艺术,追求戏剧的综合性
°内容革新 思考人的价值和生存的 义 追求对人的内心的透视 和对灵魂的分析; 追求主题的诗化、哲理 化和多义性。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周照
•内容革新 –思考人的价值和生存的 意义; –追求对人的内心的透视 和对灵魂的分析; –追求主题的诗化、哲理 化和多义性。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剧照
代表作品 谢新民《我为什么死了》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屋外有热 流》 刘树纲《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 2《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 代表作品 谢新民《我为什么死了》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屋外有热 流》 刘树纲《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