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江西省安福二中高考模拟 出一辙,顶多也就做了一些轻重选有 D.当晚的“人气王”非李霄云和曾轶可莫属每次出场都会引来“粉丝”们振聋发聩的欢呼 语文试卷 声,其人气甚至超过了冠军江映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命题人:王利芳 A.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目前的上车旅客数量不多,而出站旅客则大幅增加,多以探亲、 商务、务工旅客以及学生客流为主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B.如果像小品《捐助》里表现的那样,对弱势群体进行变相歧视与搞笑,那么无论是 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受捐者还是捐献者,都毫无尊严可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C.上述建议能否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取决于北约各成员国能否本着合作的态度对 A.殷红/股切纡夫/纤尘不染下载/载誉而归强词夺理/生性倔该向题认真地进行磋商和谈判 D.江西正紧紧地抓住建设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机遇,力争以大规划、大投资、大建设 推进江西的开发建设,正式吹响江西全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 创伤/重创模仿/装模作样曾祖/曾经沧海点头应允/应答如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粘粥/粘贴 揣度/置之度外 悄悄/悄寂无声奥论哄然/一哄而阒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散 喜羊羊”能否永远喜洋洋 D.朝晖/朝覲逐渐/熏陶渐染剥削/瘦削不堪日积月累/连篇累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不仅全国票房达到6800万元,成为目前最卖座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亲睐 候车室 泛烂成灾 纷至沓来 国产动画电影之一,而且还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现象。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认为,“喜 B.凑和大拇指名门望族旁证博引 C.布署 惹事生非随声附和 羊羊”票房大热,更多得益于运营手段上的成功,就此欢呼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妞起 水乳交融贸然行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恐怕还为时尚早。 B.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小观众的卖力捧场是造成“喜羊羊”高票房的主要原因。美中不足的是,虽然“老 起了强烈的反响 C.如《与吴质书》中“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的但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现代朋友”的一颦一笑的确让孩子们倍感亲切,乐不可支,但不少孩子走出电影院时仍不 汉语的“只是”),比现在的语意轻。 D.还没等二虎子说完,连长就摆了摆手:“啊,原来是你!” 懂片中那些关于“山寨”、三聚氰胺和黑屏的台词。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副总经理严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友认为,袁贵仁曾任“中学教师”的经历难能可贵。而这位昔日的中学教师,如表示,电影版“喜羊羊”为了吸引成年人,增加了不少成人化的台词,影响了部分孩 今的教育部部长,也确实如网友所愿,对中国义务教育的病灶了如指 B.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于层浪,子对 解和接受。“现在白牛和黑牛的奶都不能喝了,只有我们黄牛的最安 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C.就发据传主新史料方面,《透视钱钟书》这本书乏善可陈,所用材料跟以往钱传如全。”对诸如此类的台词,小朋友一时反应不过来是什么意思,却让电影院里的大人 会心而笑。这些台词突破了国产动画电影以往在观众定位上的低龄化瓶颈,让人看到
1 2010 届江西省安福二中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命题人:王利芳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殷.红/殷.切 纤.夫/纤.尘不染 下载./载.誉而归 强.词夺理/生性倔 强. B.创.伤/重创. 模.仿/装模.作样 曾.祖/曾.经沧海 点头应.允/应.答如 流 C.粘.粥/粘.贴 揣度./置之度.外 悄悄../悄.寂无声 舆论哄.然/一哄.而 散 D.朝.晖/朝.觐 逐渐./熏陶渐.染 剥削./瘦削.不堪 日积月累./连篇累. 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亲睐 候车室 泛烂成灾 纷至沓来 B. 凑和 大拇指 名门望族 旁证博引 C. 布署 荧光屏 惹事生非 随声附和 D. 沉湎 精炼油 水乳交融 贸然行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联系上下文,说说翠翠这时候为什么会“忽然哭起来”,她为何而哭。 B.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 C.如《与吴质书》中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的但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只是”),比现在的语意轻。 D.还没等二虎子说完,连长就摆了摆手:“啊,原来是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网友认为,袁贵仁曾任“中学教师”的经历难能可贵 ....。而这位昔日的中学教师,如 今的教育部部长,也确实如网友所愿,对中国义务教育的病灶了如指掌。 B.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C.就发掘传主新史料方面,《透视钱钟书》这本书乏善可陈,所用材料跟以往钱传如. 出一辙 ...,顶多也就做了一些轻重选择。 D.当晚的“人气王”非李霄云和曾轶可莫属,每次出场都会引来“粉丝”们振聋发聩 ....的欢呼 声,其人气甚至超过了冠军江映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目前的上车旅客数量不多,而出站旅客则大幅增加,多以探亲、 商务、务工旅客以及学生客流为主。 B.如果像小品《捐助》里表现的那样,对弱势群体进行变相歧视与搞笑,那么无论是 受捐者还是捐献者,都毫无尊严可言。 C.上述建议能否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取决于北约各成员国能否本着合作的态度对 该问题认真地进行磋商和谈判。 D.江西正紧紧地抓住建设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机遇,力争以大规划、大投资、大建设 推进江西的开发建设,正式吹响江西全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 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喜羊羊”能否永远喜洋洋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不仅全国票房达到 6800 万元,成为目前最卖座的 国产动画电影之一,而且还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现象。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认为,“喜 羊羊”票房大热,更多得益于运营手段上的成功,就此欢呼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崛起, 恐怕还为时尚早。 小观众的卖力捧场是造成“喜羊羊”高票房的主要原因。美中不足的是,虽然“老 朋友”的一颦一笑的确让孩子们倍感亲切,乐不可支,但不少孩子走出电影院时仍不 懂片中那些关于“山寨”、三聚氰胺和黑屏的台词。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副总经理严伟 表示,电影版“喜羊羊”为了吸引成年人,增加了不少成人化的台词,影响了部分孩 子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现在白牛和黑牛的奶都不能喝了,只有我们黄牛的最安 全。”对诸如此类的台词,小朋友一时反应不过来是什么意思,却让电影院里的大人 会心而笑。这些台词突破了国产动画电影以往在观众定位上的低龄化瓶颈,让人看到
了国产动画电影老少咸宜的希望 A.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认为它之所以票房大热,完全得益于运营手段上的成功 不过,“喜羊羊”离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很远。一些陪着孩子走进电影院的B.严伟认为它增加了不少成人化的台词,影响了部分孩子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 C.一些成人观众认为它的剧情不够丰富曲折,有单纯搞笑的弊端 D.业内人士认为它表面热闹,但缺少人性关怀,可谓是“形式”大于“内容”。 年人表示:低幼的剧情加上宛如加长版 FLASH的画面,除了偶尔因为搞笑台词而“嚯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嚯”两声外,大部分时间让他们几乎不能入戏。看来,动画电影要想吸引成人观众, A.《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电影艺术水准还不高,还很难与《功夫熊猫》 《狮子王》等新老经典抗衡 最终要靠丰富曲折的故事取胜。 B.《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警示人们,它仍是一部电视动画片,其它动画电影 不能都朝着它的方向发展。 “喜羊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和信心。 C.《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已成功引导中国动画电影走出了无市场的盲区,标 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 有消息说,鉴于该片的成功,制片方准备今后每年推出一部内容精彩的《喜羊羊与灰D.国产动画电影的真正出路在于,既要在剧本创作上下功夫,又要进一步打通产业链 的各个环节,确保卖座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太狼》动画电影系列片,虎年的电影剧本已经开始撰写。而作为合作方的SMG也颇受A《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制片方和合作方各自表现出来的热情,显示出了 鼓舞,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本地有实力的动画公司合作,制作更多的上海原创作B低幼的剧情加上宛如加长版 FLASH的画面,折射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在观众群定位上还未完全突破低龄化瓶颈 C.《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中的台词设计,虽然显露出了影片拓宽观众定位的 努力,但是还远未达到老少咸宜的标准 “喜羊羊”已经成功地引导中国动画电影走出了“不可能有市场”的盲区。但也D.只要走“内容”大于“形式”之路,就能使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经受住世界舞台的考 有人担心:如果今后所有动画电影都朝着“喜羊羊”的方向发展,会不会进入另一个 (12分,每小题3分) 误区”?在严伟等电影人看来,电影版“喜羊羊”从品质上来说仍然是一部电视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 画片,就电影艺术水准而言,还不如同期上映的《闪电狗》,更难与《功夫熊猫》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 《狮子王》等新老经典相抗衡。严伟等人认为,电影版“喜羊羊”有着与其他国产商 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业片共同的弱点:表面的热闹下缺少人性关怀,形式大于内容。国产动画电影,只有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 在剧本创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才能经受住世界范围内的考量 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② 只有这样,“喜羊羊”的成功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摘自200年2月5日(文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 6.下列对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评价,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2 了国产动画电影老少咸宜的希望。 不过,“喜羊羊”离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很远。一些陪着孩子走进电影院的成 年人表示:低幼的剧情加上宛如加长版 FLASH 的画面,除了偶尔因为搞笑台词而“嚯 嚯”两声外,大部分时间让他们几乎不能入戏。看来,动画电影要想吸引成人观众, 最终要靠丰富曲折的故事取胜。 “喜羊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和信心。 有消息说,鉴于该片的成功,制片方准备今后每年推出一部内容精彩的《喜羊羊与灰 太狼》动画电影系列片,虎年的电影剧本已经开始撰写。而作为合作方的 SMG 也颇受 鼓舞,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本地有实力的动画公司合作,制作更多的上海原创作 品。 “喜羊羊”已经成功地引导中国动画电影走出了“不可能有市场”的盲区。但也 有人担心:如果今后所有动画电影都朝着“喜羊羊”的方向发展,会不会进入另一个 “误区”?在严伟等电影人看来,电影版“喜羊羊”从品质上来说仍然是一部电视动 画片,就电影艺术水准而言,还不如同期上映的《闪电狗》,更难与《功夫熊猫》、 《狮子王》等新老经典相抗衡。严伟等人认为,电影版“喜羊羊”有着与其他国产商 业片共同的弱点:表面的热闹下缺少人性关怀,形式大于内容。国产动画电影,只有 在剧本创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才能经受住世界范围内的考量。 只有这样,“喜羊羊”的成功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摘自 2009 年 2 月5 日《文 汇报》,有删改) 6.下列对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评价,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 ) A. 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认为它之所以票房大热,完全得益于运营手段上的成功。 B. 严伟认为它增加了不少成人化的台词,影响了部分孩子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 C. 一些成人观众认为它的剧情不够丰富曲折,有单纯搞笑的弊端。 D. 业内人士认为它表面热闹,但缺少人性关怀,可谓是“形式”大于“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电影艺术水准还不高,还很难与《功夫熊猫》、 《狮子王》等新老经典抗衡。 B.《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警示人们,它仍是一部电视动画片,其它动画电影 不能都朝着它的方向发展。 C.《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已成功引导中国动画电影走出了无市场的盲区,标 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 D. 国产动画电影的真正出路在于,既要在剧本创作上下功夫,又要进一步打通产业链 的各个环节,确保卖座率。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制片方和合作方各自表现出来的热情,显示出了 人们对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和信心。 B.低幼的剧情加上宛如加长版 FLASH 的画面,折射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在观众群定位上还未完全突破低龄化瓶颈。 C.《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中的台词设计,虽然显露出了影片拓宽观众定位的 努力,但是还远未达到老少咸宜的标准。 D.只要走“内容”大于“形式”之路,就能使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经受住世界舞台的考 验,从而使“喜羊羊”的成功不会昙花一现。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3 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 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 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② 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愤疆場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 A.①而父之哭其 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其能遗之也乎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剌,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孰能讥之乎 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D.①于是哀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 ②茅子受读而题之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①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鸣咽欷獻,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又耒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④俞君,于是裒⑤辑其生平所著若 ③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⑥ B.②③④ 茅子受读而题之日:若君者,非之志土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升》③⑥ C.④⑤⑥ D.② 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土之什,并列之为“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青霞先生敢于真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 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 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 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 志。犹日“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 印成书,准备流传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 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 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⑥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 第工卷(主观题,共114分) 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四、(共24分)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uo,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与现代汉语。(10分) ③阃寄: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ou,聚集。⑥作:激发。(1)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3分)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痛斥(2)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 (4分) 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3)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3分) D.至于文词之工与不工
3 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 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 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④俞君,于是裒⑤辑其生平所著若 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 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 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 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 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 作⑥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 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 ③阃寄: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óu,聚集。⑥作:激发。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痛斥 B.以恣寇之出 没 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矜:夸耀 D.至于文词之工与不工 工:工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父之哭其子 ②孤 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其能遗之也乎 ②其 孰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 ②茅子受读而题之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①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鸣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③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 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青霞先生敢于真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 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 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 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 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Ⅱ卷(主观题,共 114 分) 四、(共 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与现代汉语。(10 分) (1)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3 分) (2)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 (4 分) (3)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摸到的温度;如果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可以呼应的声音;如果著在自己的心里 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外面的世界不论多好,但我们首先失去的就是踏实的感觉。 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曾经看过一个外国影片,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那时我突然明白 (1)据说这首诗是写杨贵妃的,那它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分 了,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出了家门,我们就会发现,人走了,心却没有走。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 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孤寂悄然而至, 15.文学常识与诗文默写。(第1小题必做,其它选做3题)(8分) 潮水般地席卷而来,心却在远处,不知道自己的心还在眷恋着什么。不出门的时候 (1)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是 《牡丹亭》《南哥记》《邯郸记》《紫 钗记》被合称为“ 人就会盼着出门的机会,出了门,人又会多了许多牵挂,人性的两难由此可见。 ,又重之以修能 秋兰以为似。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我最怕一个人出门,多半是承受不了那分孤寂,因为灵魂总是跟不上趟 (4)乐岁终生饱 然后驱而之善, (5)其志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不愿意一个人出门,决不是我一个,我认识的几个男人,也怕出门,但只要有朋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友一道,去再远的地方也在所不辞。满世界的景物在他们眼里和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没 背着灵魂上路 什么两样,但有朋友在身边却是另番感觉,借助出门,些许心智的火花就有了一个可 郭翠华 以碰撞的机遇,他们要的是精神的享受。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 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 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 丝的犹豫,但脚还是把人带出了家门。 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曾经一个人去一个城市出差,走在黄昏里, 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 看见如流的人群头也不回地往前赶,只有我像一只掉队的孤雁,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 十分温暖。 头,那种迷茫的感觉很像一滴水著在了沙漠里,顿失了自己的踪影 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静静地看左来右往的人群,喜欢看人像蚁一样地把自己搬 么,唯一是自己的影子,会踩着自己的脚后跟;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可以触
4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清平调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据说这首诗是写杨贵妃的,那它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 分)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默写。(第 1 小题必做,其它选做 3 题)(8 分) (1)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是 ,《牡丹亭》《南哥记》《邯郸记》《紫 钗记》被合称为“ ”。 (2) ,又重之以修能。 ,纫秋兰以为佩。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4)乐岁终生饱, ;然后驱而之善, 。 (5)其志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背着灵魂上路 郭翠华 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 丝的犹豫,但脚还是把人带出了家门。 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曾经一个人去一个城市出差,走在黄昏里, 看见如流的人群头也不回地往前赶,只有我像一只掉队的孤雁,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 头,那种迷茫的感觉很像一滴水落在了沙漠里,顿失了自己的踪影,自己的踪影是什 么,唯一是自己的影子,会踩着自己的脚后跟;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可以触 摸到的温度;如果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可以呼应的声音;如果落在自己的心里, 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外面的世界不论多好,但我们首先失去的就是踏实的感觉。 曾经看过一个外国影片,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 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那时我突然明白 了,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出了家门,我们就会发现,人走了,心却没有走。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 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孤寂悄然而至, 潮水般地席卷而来,心却在远处,不知道自己的心还在眷恋着什么。不出门的时候, 人就会盼着出门的机会,出了门,人又会多了许多牵挂,人性的两难由此可见。 我最怕一个人出门,多半是承受不了那分孤寂,因为灵魂总是跟不上趟。 不愿意一个人出门,决不是我一个,我认识的几个男人,也怕出门,但只要有朋 友一道,去再远的地方也在所不辞。满世界的景物在他们眼里和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没 什么两样,但有朋友在身边却是另番感觉,借助出门,些许心智的火花就有了一个可 以碰撞的机遇,他们要的是精神的享受。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 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 70 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 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 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 十分温暖。 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静静地看左来右往的人群,喜欢看人像蚁一样地把自己搬
般去的,我知道那也是我,只不过当我如蚁般忙碌碌的时候,我看不见自己忽A.这篇散文通过描述“出门人”的内心感受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一种生存状 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B.作者用茶馆喝茶的经历意在表明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压力,重重 压力之下,人们已失魂落魄。 C.作者认为经常出门在外的人灵魂跟不上趟,是因为他们容易感到空虚、寂寞与迷 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背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打开书本熟恐的气息迎面而来阅读惘。 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游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心一下就踏实了,时空就定格在书页之 D.作者认为人生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已经“顾不着灵魂了”,而丢失了灵魂的人不 过是行尸走肉 E.本文熔排比、比喻、想象于一炉,行文自然,理趣丰蕴 六、语言表达。(9分) 做一个出门人,最好是能在另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朋友。那天晚上,几个久未谋20.2009年对于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来说,可谓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先是将“汉族改 面的朋友坐在一家茶馆里,茶的清香弥漫在异乡的空气里,我们闲闲地聊着,我们仿成了“土家族”接着是“考生身份造假、“加分造假”被揭露,后来是北大、港大先后决 佛从没有分离过,也不曾生活在彼此不同的城市,那种突然涌动的温馨十分的奢侈,定放弃录取。人们在给予何川洋关注、可惜、同情的同时,也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就像一片片舒展着的茶尖,碧绿了我们的心情.朋友突然提到灵魂,他说现在的人天请你就响何川洋事件发表你自己的看法,不超过60字。(3分) 天都在忙,忙来忙去,已经顾不着灵魂了。心角有盏灯跟着忽闪了一下,灵魂原来和 21.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有这么一段比喻相当精彩: 物质是无关的,灵魂在鄂里,心就在哪里。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 那天晚上,背着自己的灵魂走在异乡的路上,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没有的踏实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的,那一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 定是我们的灵魂”有什么含意?(5分) 守月亮的树。 请参考这段比喻,选择下列人物作为本体,也写一段比喻,要求比喻得当,语 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3分 17.联系全文谈谈,文中第三自然段关于外国影片的叙述有何作用?(6分) 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鲁迅 18.关于《背着灵魂上路》,有人从中读出了浓浓的思乡恋家情结,有人从中读出了现2.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只从 生活节奏太快而无暇顾及品味生活的无奈,还有人读出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个角度入手,不超过40字。(5分) 严肃思考,你认同哪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在自缢于宿舍之前,一向以坚强示人的杨元元最后感慨:知识为什么没有改变她 的命运?30岁的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特困生杨元元死了—她用两条毛巾自缢于
5 来搬去的,我知道那也是我,只不过当我如蚁般忙忙碌碌的时候,我看不见自己。忽 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背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打开书本,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阅读 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游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心一下就踏实了,时空就定格在书页之 间。 做一个出门人,最好是能在另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朋友。那天晚上,几个久未谋 面的朋友坐在一家茶馆里,茶的清香弥漫在异乡的空气里,我们闲闲地聊着,我们仿 佛从没有分离过,也不曾生活在彼此不同的城市,那种突然涌动的温馨十分的奢侈, 就像一片片舒展着的茶尖,碧绿了我们的心情。朋友突然提到灵魂,他说现在的人天 天都在忙,忙来忙去,已经顾不着灵魂了。心角有盏灯跟着忽闪了一下,灵魂原来和 物质是无关的,灵魂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那天晚上,背着自己的灵魂走在异乡的路上,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没有的踏实。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的,那一 定是我们的灵魂”有什么含意?(5 分) 17.联系全文谈谈,文中第三自然段关于外国影片的叙述有何作用?(6 分) ___ 18.关于《背着灵魂上路》,有人从中读出了浓浓的思乡恋家情结,有人从中读出了现 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而无暇顾及品味生活的无奈,还有人读出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 严肃思考,你认同哪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19.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这篇散文通过描述“出门人”的内心感受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 B.作者用茶馆喝茶的经历意在表明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压力,重重 压力之下,人们已失魂落魄。 C.作者认为经常出门在外的人灵魂跟不上趟,是因为他们容易感到空虚、寂寞与迷 惘。 D.作者认为人生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已经“顾不着灵魂了”,而丢失了灵魂的人不 过是行尸走肉。 E.本文熔排比、比喻、想象于一炉,行文自然,理趣丰蕴。 六、语言表达。(9 分) 20.2009 年对于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来说,可谓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先是将“汉族”改 成了“土家族”,接着是“考生身份”造假、“加分造假”被揭露,后来是北大、港大先后决 定放弃录取。人们在给予何川洋关注、可惜、同情的同时,也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请你就“何川洋事件”发表你自己的看法,不超过 60 字。(3 分) 21.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有这么一段比喻相当精彩: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 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 守月亮的树。 请参考这段比喻,选择下列人物作为本体,也写一段比喻,要求比喻得当,语 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3 分) 孔子 孟子 屈原 司马迁 鲁迅 22.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只从 一个角度入手,不超过 40 字。(5 分) 在自缢于宿舍之前,一向以坚强示人的杨元元最后感慨:知识为什么没有改变她 的命运?30 岁的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特困生杨元元死了——她用两条毛巾自缢于宿
舍盥洗室内。她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携母求学;她“腼胰、内向、要强、看上去有点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孤僻”;她一生没有谈过一场完整的恋爱;她本科毕业于名牌大学,七年 却请你以“低磺生活”为话题,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作文 受挫,从未找到过合适的工作;她一生奋斗,笃信“人不可以被打败”,但在这个单一崇 拜“成功”的时代里,她是一个标准的“失败者”2009年11月24日晚,一个宿管员 再一次驱赶其母亲出宿舍并威胁让她“拿不到毕业证”,她感到羞辱和愤怒,但奇怪地保 持了沉默。两天后,杨元元以极其痛苦的坐姿自缢于宿舍的盥洗室。 (选自《南方周末》有改动) 参考答案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D(A亲—一青,烂一滥:B.和一合,证一征:C.布—部,事一是)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4.D(振聋发聰:声音大得连耳聋的人都能听见。比喻激昂的语言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 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含5.B(A“多以…为主”杂棵。C建议取得进展搭配不当,“认真”和进行互换位置。D成分残 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示范区”后补“的号角" 6.A(程度偏颇,原文提供的信息是“更多得益于… 而该项却表述成“完全得益于… 体排放的全球框架 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同7.c(超前判断,原文有“就此欢呼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崛起,恐怕还为时尚早”的暗示。) ”’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因此应将该项中的“只要……就………”改为“只有 时,“低碳生活这个新概念,也开始走近人们 你知道吗?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 0.B(A都是结构助词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①拿、把:②因为。C语气副词 表反问。D连词,表示承 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12.B(这些人被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 亏(或依赖)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 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 (2)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 「低碳生活( ow carbon living)」, 成少,从而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逐渐传播出去(评分要点故、被动句式稍稍、 (4分) (3)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或害怕),同时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奔(或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 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 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评分要点:“寒”“跃”的使动用法、固 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 14.(1)非心气度和备受恩宠 四句写出了杨贵妃的娇鲜艳丽,二句写出了杨贵妃备受皇 上恩宠,与君王鱼水相倾,不是虚诞的梦境 (2)反衬(衬托)。二句“枉断肠”感叹楚王神女两两相惜 三四句新装相金明想 本不能 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和杨贵妃相比。因此,连神女也要自惭形秽,即神不如人。 飞燕美 则美矣,但若无新装相助,则怕比不上杨贵妃。因此赵不如扬,即古人不如今人 6
6 舍盥洗室内。她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携母求学;她“腼腆、内向、要强、看上去有点 孤僻”;她一生没有谈过一场完整的恋爱;她本科毕业于名牌大学,七年求职,却屡屡 受挫,从未找到过合适的工作;她一生奋斗,笃信“人不可以被打败”,但在这个单一崇 拜“成功”的时代里,她是一个标准的“失败者”。 2009 年 11 月 24 日晚,一个宿管员 再一次驱赶其母亲出宿舍并威胁让她“拿不到毕业证”,她感到羞辱和愤怒,但奇怪地保 持了沉默。两天后,杨元元以极其痛苦的坐姿自缢于宿舍的盥洗室。 (选自《南方周末》有改动) 七、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 2009 年 12 月 7 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 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 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同 时,“低碳生活”这个新概念,也开始走近人们。 你知道吗?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 成 1635 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 吨废气;250 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 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 460 吨。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 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 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 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请你以“低碳生活”为话题,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作文。 参考答案 1. 2.D(A.亲——青,烂——滥;B.和——合,证——征;C.布——部,事—是) 3.C(“但”是论述的重点,又是引文中直接引出来的,应用引号引起来) 4.D(振聋发聩:声音大得连耳聋的人都能听见。比喻激昂的语言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 过来。) 5.B(A“多”“以……为主”杂糅。C“建议取得进展”搭配不当,“认真”和“进行”互换位置。D 成分残 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示范区”后补“的号角”。) 6.A(程度偏颇,原文提供的信息是“更多得益于……”,而该项却表述成“完全得益于……”。) 7.C(超前判断,原文有“就此欢呼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崛起,恐怕还为时尚早”的暗示。) 8.D(‘使“喜羊羊”的成功不会昙花一现’的原因很多,如剧本、产业链等,‘“内容”大于“形 式”’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因此应将该项中的 “只要……就……”改为“只有…… 才……”) 9.C(矜:同情。) 10.B(A 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介词①拿、把;②因为。C 语气副词, 表反问。D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11.D 12.B(这些人被撤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 13.(1)正竭力罗织他罪名时,幸亏(或依赖)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 边塞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评分要点:构、薄、句意各 1 分)(3 分) (2)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 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逐渐传播出去。(评分要点:故、被动句式、稍稍、句意各 1 分。) (4 分) (3)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或害怕),同时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奔(或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 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评分要点:“寒”“跃”的使动用法、固、句意各 1 分。)(3 分) 14.(1)非心气度和备受恩宠。一、三、四句写出了杨贵妃的娇鲜艳丽,二句写出了杨贵妃备受皇 上恩宠,与君王鱼水相倾,不是虚诞的梦境。 (2)反衬(衬托)。二句“枉断肠”感叹楚王神女两两相惜,但毕竟只是梦中相会,根本不能 和杨贵妃相比。因此,连神女也要自惭形秽,即神不如人。三、四句“倚新装”说明赵飞燕美 则美矣,但若无新装相助,则怕比不上杨贵妃。因此赵不如扬,即古人不如今人
15.(1)汤显祖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 现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江离与辟芷兮 生的著述若干卷,刊 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于 故民之从之也轻 经》,从《小弁 巷篇的讥朝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俗 (5)其行廉 类迩而见义远 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 ”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 16.这句话说明了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容易迷失真我, 不及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很容易弄丢 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 重要的东西。灵魂是不能丢的,心只有跟灵 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 17.内容上,强调人在忙碌时是很容易丢失自我的 这种写法使文章的论说更加形象生动,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 实了文章的内容。结构上,与文中提到的作 人生经历一起形成相互印证的关系,进《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 步说明“背着灵魂上路”的重要性 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 18.答案略。要求观点明确 文引述论并围绕观点作分析,要言之成理,表达有条理 19.BC(B项物质生活的压力的说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 20.(1)拒绝录取是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需要,是大快人心的好事。(2)每个人都应该诚信考试,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意体现下面三个要求:一是描写的对象为下面所例举的人物,二是要 能体现人物的基本特点 (1)孔子:孔子是一缕和煦的风,从历史的深处吹来,拂过两千多年的山高水低,礼而闲雅,仁 而宁静,让君子如沐暖阳坦荡荡,让小人如临深渊长戚 横在自己道德良心上的标杆。当历史的 如磐石压在现实的肩头,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无不自觉地接过来,朝向那根标杆,壮烈地跳跃、跳跃。 3)屈原:屈原无疑是一条 条一次又一次被岸拒绝的船,命运的漩涡阴险地吞噬他,政治 的飓风无情地抽打他,他也不改对岸的忠诚,最后浊浪将他沉没,他的掌心的罗盘,依然指向岸的 4)司马迁:司马迁就是一座火山,一座无论远观近察都好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火在地底深 处酝酿、蔓延,把文字的火舌锻造成纯粹的红,然后出 品 地喷薄而出,烧得权贵衣不蔽体,躲 (5)鲁迅:鲁迅 或刮骨疗 病变:或侠骨柔情 起历史黑沉的幕布,让我们觉醒起来,砸碎那吃 屋子。挑灯看剑,横眉冷对千夫指 抽打断水:怜子如何不丈 22.(1)杨元元之死折射出救济制度的缺乏。(2)别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种偏执。过度信奉“知 运”,在读书与命运之间做出不切实际的对接,最后必然伤害到自己。(3)杨元元的 死因更多源于贫困的她心理极其不健康与社会调适能力差。(态度鲜明2分,观点明确2分 连贯1分。不拘于以上角度) 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 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 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 久,沈青霞就疲惫着携带妻儿出关在塞上安家。正巧碰上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到国境内来 而总督以下的将领,毫不抵抗,缩在堡垒里束手无策,凭借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 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冒充杀敌 数字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 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 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騙朝廷 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插出去朝往上下都感到震惊恐:子足他们开始揭力进行适需,又政密所讽,渐传 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 7
7 15.(1)汤显祖 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4)凶年免于死亡 故民之从之也轻 (5)其行廉 举类迩而见义远 16.这句话说明了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容易迷失真我,往往来不及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很容易弄丢 最重要的东西。灵魂是不能丢的,心只有跟灵魂一起走,人才会感到踏实。 17.内容上,强调人在忙碌时是很容易丢失自我的这一现象。这种写法使文章的论说更加形象生动, 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结构上,与文中提到的作者其他的人生经历一起形成相互印证的关系,进 一步说明“背着灵魂上路”的重要性。 18.答案略。要求观点明确,结合本文引述论并围绕观点作分析,要言之成理,表达有条理。 19.BC(B 项物质生活的压力的说法属无中生有,C 项属于因果巅倒) 20.(1)拒绝录取是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需要,是大快人心的好事。(2)每个人都应该诚信考试, 诚信做人。任何作假都将受到严惩。(3)希望广大考生引以为戒,做诚信人,行正义事。 21.评分时注意体现下面三个要求:一是描写的对象为下面所例举的人物,二是要至少要运用一处 比喻,三是要能体现人物的基本特点。 [参考示例] (1)孔子:孔子是一缕和煦的风,从历史的深处吹来,拂过两千多年的山高水低,礼而闲雅,仁 而宁静,让君子如沐暖阳坦荡荡,让小人如临深渊长戚戚。 (2)孟子:孟子如一根标杆,一根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横在自己道德良心上的标杆。当历史的沉重 如磐石压在现实的肩头,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无不自觉地接过来,朝向那根标杆,壮烈地跳跃、跳跃。 道义和时务永远如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 (3)屈原:屈原无疑是一条船,一条一次又一次被岸拒绝的船,命运的漩涡阴险地吞噬他,政治 的飓风无情地抽打他,他也不改对岸的忠诚,最后浊浪将他沉没,他的掌心的罗盘,依然指向岸的 方向。 (4)司马迁:司马迁就是一座火山,一座无论远观近察都好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火在地底深 处酝酿、蔓延,把文字的火舌锻造成纯粹的红,然后出其不意地喷薄而出,烧得权贵衣不蔽体,躲 在历史的下水道匍匐遮羞。然后他停歇下来,矗立成一座一言不发的泰山。 (5)鲁迅:鲁迅就像一把两用的剑,或刮骨疗毒,让中国人看清那根根奴骨的病变;或侠骨柔情, 挑起历史黑沉的幕布,让我们觉醒起来,砸碎那吃人的铁屋子。挑灯看剑,横眉冷对千夫指; 抽打断水;怜子如何不丈夫。 22. (1)杨元元之死折射出救济制度的缺乏。(2)别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种偏执。过度信奉“知 识改变命运”,在读书与命运之间做出不切实际的对接,最后必然伤害到自己。(3)杨元元的 死因更多源于贫困的她心理极其不健康与社会调适能力差。(态度鲜明 2 分,观点明确 2 分, 语言连贯 1 分。不拘于以上角度) 附:文言参考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向皇帝上奏表痛斥当权的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 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 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 不久,沈青霞就疲惫着携带妻儿出关在塞上安家。正巧碰上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到国境内来, 而总督以下的将领,毫不抵抗,缩在堡垒里束手无策,凭借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 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冒充杀敌 数字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 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 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 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 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 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 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 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 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 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 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沈 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 《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 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 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 西,所以我就不写了